麟德殿是李隆基的内书房,如果不在御书房处理朝务,大部分时间他都会在麟德殿的内书房度过。
这几天李隆基的心情极好,他虽然没有能拿到盐铁监令,但他拿到了三成的盐税,这就意味着他的内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其实效果是一样的,就算他得到盐铁监令,他也不可能将全部盐税归为己有,那毕竟是朝廷的税收。
最多就是三七开,和现在的结局是一回事。
更重要是,他和摄政王达成妥协后,扬州的博弈完全是按照自己意愿来进行,最后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李隆基最害怕是摄政王和元家勾结,使局势更加复杂化,更加严重损害朝廷利益,李隆基这才意识到自己必须妥协,把摄政王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绑在一起。
洛阳事件和扬州危机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解决得最好的两件大事,如果加上之前夺回皇宫的控制权,这几个月他已经彻底出头了,甚至看到了夺回皇权的希望。
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小儿子的功劳,从牛仙童案件的惊喜,到洛阳事件的试探使用,到扬州危机的全面支持,三十八郎都没有让他失望。
‘打虎还靠父子兵!’
李隆基脑海里冒出了这句话,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换其他人还真不可靠。
此时,李隆基在内书房欣赏着三十八郎献给他的一株红珊瑚,足有五尺高,虽然他是帝王,但这么高大完美的红珊瑚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陛下,三十八郎昨天告诉微臣,摄政王那边也有一株同样的红珊瑚,不过是他以李珣的名义送去的。”
“还有这种事情?”
李隆基笑道:“这小子倒也聪明嘛!不乱献殷勤,居然把功劳让给了别人。”
“是啊!微臣就说三十八郎越来越成熟了,懂得了平衡之道。”
李隆基认可李琇的做法,这次扬州获胜,本质上是他和摄政王真正意义上联手的结果。
李琇送两株同样的珊瑚,也就是承认了摄政王在扬州事件上发挥的功绩。
但又不是他自己上贡,而是以李珣的名义,给足了摄政王面子。
这就为下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种高明的政治的手段,没想到李琇年纪轻轻也能谙熟其中之道。
同时也说明李琇很清醒,知道扬州获胜的真正原因,并不以为自己有功就沾沾自喜。
着实令李隆基深感欣慰。
“这小子到底私下捞了多少奇珍异宝?”李隆基笑骂道。
高力士察言观色,他看出李隆基并非真的责怪三十八郎。
高力士便笑道:“三十八郎从小就比较贪财,别的方面都很好,你说他不趁机捞点汪东渡的奇珍异宝,也不可能,微臣就想,反正肉都是烂在自家锅里,其实也无所谓。”
‘肉都是烂在自家锅里!’这句话说得很好,从古至今,没有哪个皇帝会恨自己儿子贪污,这是人性。
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惠妃娘娘求见!”
“宣她进来!”
不多时,武惠妃匆匆走了进来。
她一眼看见了五尺高的红珊瑚,而且品相如此完美,让她呆了一下。
“爱妃有什么急事找朕?”
李隆基很了解武惠妃,没有事情她不会来这里找自己。
武惠妃跪下泣道:“臣妾听闻三十八郎从子爵升为侯爵,陛下还赏他十万贯钱,都是儿子,瑁儿却一无所有,升爵无望,下为何厚此薄彼?”
武惠妃不知道李琇是因为立功吗?
她当然知道,但她不管这些,她只要看到结果,别人有了,我也要有,在这种情况下,天子多多少少都会补偿她一点。
李隆基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给高力士使个眼色,高力士立刻知趣地退了下去,把门带上。
房间里只剩下李隆基和武惠妃二人,李隆基坐下道:“起来说话!”
武惠妃满脸泪水站起身。
李隆基心中一软,叹息道:“朕理解你作为母亲对儿子的关心,瑁儿也朕的儿子,朕也很关心他,需要钱财,朕可以赏赐给爱妃,你再给他,这些都是小问题,关键是爵位,爵位是有制度的,朕保住瑁儿县公之爵,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李隆基的意思就是说,爵位不降就不错了,不要再指望升上去。
“可三十八郎.......”
“他的爵位不是朕给的,是他做任务挣来的,宗正寺提交的申请,朕和摄政王批准。”
“陛下就不能特批吗?”
李隆基当然可以特批,但光他批准不行,还要摄政王特批,这就涉及到一个利益交换问题。
关键是李瑁值不值得他拿利益去交换。
如果李瑁英明神武,才华卓绝,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那么拿出一些重大利益去交换,李隆基也愿意。
但李瑁在洛阳的表现着实让李隆基失望,不是他杀人的问题,而是李瑁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能力。
竟然被摄政王抓到了所有的人证物证,就仿佛当着摄政王的面杀人一样,这样的儿子若当了太子,还不被摄政王玩死?
李隆基已经有了一个明悟,那就是太子一定要比自己强,不仅仅是将来保住帝位或者夺回皇权的问题,还关系到自己的性命安危。
如果是一个窝囊无能的太子,那么摄政王就会有刺杀自己的动机,让窝囊太子早日上位,为他下一步夺取帝位创造条件。
相反,如果立一个强势太子,那么摄政王就不会考虑刺杀自己,自己会继续执政。
正是有这样的明悟,李隆基已经不太想考虑让李瑁入住东宫了。
他也暂时放弃了换太子的想法,等时机成熟再说。
所以,李隆基并不愿意为李瑁付出太大的利益,不值得。
他做个县公有什么不好,将来当个富家翁,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够了。
“爱妃要明白,朕保住他县公之爵已经是特批了,为了保住他的县公,朕把到手的大理寺又还给了摄政王,迄今还没法向支持朕的大臣交代?
如果再为他付出重大代价,让那些支持朕的大臣和军队怎么想?他们拼死争来的利益,却被朕拿去给儿子升爵?”
“陛下,瑁儿将来可是要进东宫啊!他现在只是县公,让他将来怎么上位太子?”
李隆基心中叹息一声,他没法明着拒绝,只得含糊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陛下,瑁儿升爵真没有机会了吗?”武惠妃不死心地问道。
李隆基心中忽然对武惠妃有点厌烦了,为了她的儿子的事情已经搞得自己焦头烂额,为了她的儿子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可她却不知趣,还要继续逼迫,她怎么一点都不体谅自己?
难道自己欠她的吗?
李隆基心中恼火起来,冷冷道:“升爵当然有机会,让瑁儿也去做任务吧!”
武惠妃呆了一下,她听出了天子语气中的冷意,忽然意识到自己失策了,这一次搞不好自己会得不偿失。
“臣妾知错,臣妾告退!”
她不敢再多说,起身告退。
李隆基一阵心烦意乱,也无心再处理朝务了。
他将御笔一扔,对高力士道:“朕今天想早点下朝,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陛下要去哪里?”
李隆基想了想,“摆驾去武婕妤那里!”
他这两天后背有些酸痛,正好让武婕妤用药给自己好好按摩一下。
这几天李隆基的心情极好,他虽然没有能拿到盐铁监令,但他拿到了三成的盐税,这就意味着他的内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其实效果是一样的,就算他得到盐铁监令,他也不可能将全部盐税归为己有,那毕竟是朝廷的税收。
最多就是三七开,和现在的结局是一回事。
更重要是,他和摄政王达成妥协后,扬州的博弈完全是按照自己意愿来进行,最后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李隆基最害怕是摄政王和元家勾结,使局势更加复杂化,更加严重损害朝廷利益,李隆基这才意识到自己必须妥协,把摄政王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绑在一起。
洛阳事件和扬州危机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解决得最好的两件大事,如果加上之前夺回皇宫的控制权,这几个月他已经彻底出头了,甚至看到了夺回皇权的希望。
这一切都来自于自己小儿子的功劳,从牛仙童案件的惊喜,到洛阳事件的试探使用,到扬州危机的全面支持,三十八郎都没有让他失望。
‘打虎还靠父子兵!’
李隆基脑海里冒出了这句话,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换其他人还真不可靠。
此时,李隆基在内书房欣赏着三十八郎献给他的一株红珊瑚,足有五尺高,虽然他是帝王,但这么高大完美的红珊瑚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陛下,三十八郎昨天告诉微臣,摄政王那边也有一株同样的红珊瑚,不过是他以李珣的名义送去的。”
“还有这种事情?”
李隆基笑道:“这小子倒也聪明嘛!不乱献殷勤,居然把功劳让给了别人。”
“是啊!微臣就说三十八郎越来越成熟了,懂得了平衡之道。”
李隆基认可李琇的做法,这次扬州获胜,本质上是他和摄政王真正意义上联手的结果。
李琇送两株同样的珊瑚,也就是承认了摄政王在扬州事件上发挥的功绩。
但又不是他自己上贡,而是以李珣的名义,给足了摄政王面子。
这就为下一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这是一种高明的政治的手段,没想到李琇年纪轻轻也能谙熟其中之道。
同时也说明李琇很清醒,知道扬州获胜的真正原因,并不以为自己有功就沾沾自喜。
着实令李隆基深感欣慰。
“这小子到底私下捞了多少奇珍异宝?”李隆基笑骂道。
高力士察言观色,他看出李隆基并非真的责怪三十八郎。
高力士便笑道:“三十八郎从小就比较贪财,别的方面都很好,你说他不趁机捞点汪东渡的奇珍异宝,也不可能,微臣就想,反正肉都是烂在自家锅里,其实也无所谓。”
‘肉都是烂在自家锅里!’这句话说得很好,从古至今,没有哪个皇帝会恨自己儿子贪污,这是人性。
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惠妃娘娘求见!”
“宣她进来!”
不多时,武惠妃匆匆走了进来。
她一眼看见了五尺高的红珊瑚,而且品相如此完美,让她呆了一下。
“爱妃有什么急事找朕?”
李隆基很了解武惠妃,没有事情她不会来这里找自己。
武惠妃跪下泣道:“臣妾听闻三十八郎从子爵升为侯爵,陛下还赏他十万贯钱,都是儿子,瑁儿却一无所有,升爵无望,下为何厚此薄彼?”
武惠妃不知道李琇是因为立功吗?
她当然知道,但她不管这些,她只要看到结果,别人有了,我也要有,在这种情况下,天子多多少少都会补偿她一点。
李隆基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给高力士使个眼色,高力士立刻知趣地退了下去,把门带上。
房间里只剩下李隆基和武惠妃二人,李隆基坐下道:“起来说话!”
武惠妃满脸泪水站起身。
李隆基心中一软,叹息道:“朕理解你作为母亲对儿子的关心,瑁儿也朕的儿子,朕也很关心他,需要钱财,朕可以赏赐给爱妃,你再给他,这些都是小问题,关键是爵位,爵位是有制度的,朕保住瑁儿县公之爵,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李隆基的意思就是说,爵位不降就不错了,不要再指望升上去。
“可三十八郎.......”
“他的爵位不是朕给的,是他做任务挣来的,宗正寺提交的申请,朕和摄政王批准。”
“陛下就不能特批吗?”
李隆基当然可以特批,但光他批准不行,还要摄政王特批,这就涉及到一个利益交换问题。
关键是李瑁值不值得他拿利益去交换。
如果李瑁英明神武,才华卓绝,能够继承自己的大业,那么拿出一些重大利益去交换,李隆基也愿意。
但李瑁在洛阳的表现着实让李隆基失望,不是他杀人的问题,而是李瑁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能力。
竟然被摄政王抓到了所有的人证物证,就仿佛当着摄政王的面杀人一样,这样的儿子若当了太子,还不被摄政王玩死?
李隆基已经有了一个明悟,那就是太子一定要比自己强,不仅仅是将来保住帝位或者夺回皇权的问题,还关系到自己的性命安危。
如果是一个窝囊无能的太子,那么摄政王就会有刺杀自己的动机,让窝囊太子早日上位,为他下一步夺取帝位创造条件。
相反,如果立一个强势太子,那么摄政王就不会考虑刺杀自己,自己会继续执政。
正是有这样的明悟,李隆基已经不太想考虑让李瑁入住东宫了。
他也暂时放弃了换太子的想法,等时机成熟再说。
所以,李隆基并不愿意为李瑁付出太大的利益,不值得。
他做个县公有什么不好,将来当个富家翁,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够了。
“爱妃要明白,朕保住他县公之爵已经是特批了,为了保住他的县公,朕把到手的大理寺又还给了摄政王,迄今还没法向支持朕的大臣交代?
如果再为他付出重大代价,让那些支持朕的大臣和军队怎么想?他们拼死争来的利益,却被朕拿去给儿子升爵?”
“陛下,瑁儿将来可是要进东宫啊!他现在只是县公,让他将来怎么上位太子?”
李隆基心中叹息一声,他没法明着拒绝,只得含糊道:“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陛下,瑁儿升爵真没有机会了吗?”武惠妃不死心地问道。
李隆基心中忽然对武惠妃有点厌烦了,为了她的儿子的事情已经搞得自己焦头烂额,为了她的儿子自己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可她却不知趣,还要继续逼迫,她怎么一点都不体谅自己?
难道自己欠她的吗?
李隆基心中恼火起来,冷冷道:“升爵当然有机会,让瑁儿也去做任务吧!”
武惠妃呆了一下,她听出了天子语气中的冷意,忽然意识到自己失策了,这一次搞不好自己会得不偿失。
“臣妾知错,臣妾告退!”
她不敢再多说,起身告退。
李隆基一阵心烦意乱,也无心再处理朝务了。
他将御笔一扔,对高力士道:“朕今天想早点下朝,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陛下要去哪里?”
李隆基想了想,“摆驾去武婕妤那里!”
他这两天后背有些酸痛,正好让武婕妤用药给自己好好按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