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豳州司马韦保峦带上亲兵,跟着杨集的信使行至豳州军军营,望着前方如同城堡一般的军营,他的目光不由得阴沉几分,暗自思忖道:“如果卫王要带京兵剿匪,多半还是要无功而返。”
同在一州为官, 有些事情瞒得了上、却瞒不了下,豳州刺史王世郎、襄乐县县令辛泰等官员受桥山贼寇贿赂纵然再隐秘,但随着时间流逝,多多少少被身为州司马的韦保峦看出了门道,而他三次率领州兵剿匪、三次惨败的原因也是这个原因。
但王世郎是王德的后裔,因祖辈之功, 到了隋朝还有一个修武郡公的爵位, 而辛泰则是辛威的后裔,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所以韦保峦在没有拿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 纵然有一些‘只言片语’,却也不敢擅自上报,以免告人不成,自身遭殃。
一路来到杨集所在的左营第五营官署,正好看到赵弘安正在门口和几名气度不凡的侍卫说话,他连忙翻身上马,正要上前搭话,眼睛忽然大睁:他竟然看到了河间王世子杨庆、次子杨应;安德王三子杨续、四子杨縯、五子杨钢;纳言杨达长孙杨知庆、次孙杨知运、三孙杨知亮;广平公主长子宇文协、次子宇文皛,此外,还有萧琮次子萧镌、萧璟之子萧鉴、萧氏子弟萧怀静、裴氏子弟裴行俨……
韦保峦是韦氏子弟、太子妃的兄长,他在出仕之前,与这些人多有接触,此番看到这些人皆是作侍卫打扮,心头不禁掀起惊涛骇浪。
正待上前,忽然觉得被一双锐利目光盯上, 只见一名身穿二品武官英武少年,正坐在台阶上看着自己。
“卑职韦保峦见过将军。”豳州是中州, 属于武官司体系的军司马为从五品上,韦保峦虽然不认识那名少年,但是对方身穿二品武官服,从级别上说,远远超过了他。更何况四周的“侍卫”非富即贵,此人的身份已经不问可知。
“韦司马免礼!”杨集站了起来,方才从赵弘安口中得知,韦保峦乃是韦孝宽的孙子、杨昭的大舅子,今年三十一岁。如今面对面了,才发现这位武将长得面容清朗、气度斐然,看起来比文官更像文官。
同时,杨集也知道刘迦论占据桥山之后,韦保峦连续三次率兵剿匪,连续三次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根据赵弘安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杨集判断出这位司马被人坑了。
“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韦保峦拿捏不准杨集的身份,拱了拱手,直接就问了起来。
杨集拱了拱手:“我是杨集。”
韦保峦心头一凛,连忙再拜:“卑职参见卫王。”
杨集点了点头:“韦司马,我来豳州军军营,使命有二:首先是整理本营京兵;其次是清剿桥山贼寇。你为豳州司马,等下还有许多细情要请教于你。”
整顿京兵是实, 而清剿桥山贼寇实际上不在杨集的职责之内,但豳州境内既然有这么一支贼寇,杨集绝不会坐视不管。
桥山是一座大山,一部分属于东边的敷州、一部分属于豳州的襄乐县,而敷州那部分壁立千仞,连贼寇都嫌弃,所以刘迦论的根据地是地势平缓的豳州襄乐县。而且关中北上草原的主官道沿着南北走向的马岭水而修,其中一段就在襄乐县境,这便给了刘迦论发财的机会。
韦保峦闻言,连道不敢。
这在众人准备入五营官署之时,一骑策马而来,远远就纵身下马,上前向杨集行礼道:“卑职拜见大王。”
“何事?”杨集问道。
那名骑士说道:“大王,卑职乃是豆卢将军家将,我家将军已在中军大帐设下薄宴,还请大王赏脸。”
“不赏!”杨集初来乍到,事情多得要死,哪有什么心情去参与宴会?更何况杨广提供的不少与豆卢宽有关的罪证,他怎么可能去赴宴?要不是对豳州军了解不多、不想过早的打草惊蛇,今天杨集都拿人了。
与豆卢宽这种人,有什么好虚与委蛇的?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宴会之中,倒不如用来整顿第五营。
而他这一声“不赏”,却是让韦保峦乍舌不已,心说大将军豆卢宽是先帝外甥,执掌七万京兵;他的跋扈,在豳州是出了名的,不料眼前这位更胜数筹。
都说卫王嚣张跋扈,此言果真半点不假。
当然,杨集此举还另有盘算。
这种宴会之上,除了豆卢宽以外,王升、梁宏、唐世宗等等将领都会出席;而自己本来就是奉命来整顿豳州军的,自己的存在,已经令军中将领人心各异、人心惶惶;如果摆出公事公办的态度、不出席这个接风宴,便会进一步加剧军中将校的恐慌,促使他们的团结在危机中瓦解,最终为自己了解、整顿豳州军创造机会。
一行人进得官邸之中,分主宾而坐。
“韦司马,我虽然初来乍到,可是对桥山贼寇的恶行也有所知,知道他们聚啸山林后,劫掠南下北上的商旅、为祸乡里。”杨集注视着韦保峦,沉声说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屡剿不灭?”
韦保峦拱了拱手,羞愧道:“大王,刘迦论为首的贼寇约有两千人左右,可他们藏身在深山之处,官兵一旦进剿,就会闻风而逃。卑职剿过三次,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剿灭不了他们,反而被他们利用地型之便,狙杀了不少州兵。”
杨集端起一旁的茶盏,抿了一口道:“为何不派兵守卫过往路口?”
“贼寇下山的四个路口,卑职都派兵警戒过,但派的兵力少了,这些贼寇便会集中兵力袭击某個路口的官兵;要是派的州兵多了,又需设立营地,钱粮人事也牵涉极多。”韦保峦叹息一声道:“官匪之间,处于敌暗我明的局势,我们官方防不胜防、防无可防,所以卑职认为单纯的守御并非是长久之计,一日不将桥山贼寇连根拔起,豳州襄乐县商道一日不得安宁,故而主动出击。”
韦保峦眼中闪过一抹愤恨之色,愤然道:“然而,桥山贼寇非常狡猾,他们不仅在豳州布有眼线,而且打点了一些官面人物。卑职每次出兵之前,行踪就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当卑职集中兵力之时,他们一哄而散,当卑职分兵出击,则被他们逐个击破。以上这些,便是卑职屡屡战败的根本原因。”
杨集忽而换了一个话题,问道:“以韦司马的条件,想调离豳州并不难吧?”
韦保峦愣了一下,紧接着说道:“朝廷在上个月前,的确让卑职去民心安定的汝州任职,但卑职丢不起那个人,一是不想灰溜溜离开,二是如果这么走了,卑职对不起牺牲的州兵。如果不将这伙贼寇歼灭,卑职死也不离开豳州。”
杨集将韦保峦的悲愤的神情收入眼底,这半天下来,他通过赵弘安之口,对这位豳州司马有了几分了解:其统兵能力如何,目前还不好说,但是从他三次率军剿匪的情况来看,却是对境内的贼寇异常痛恨,而接二连三的失利,也让他剿匪之心更胜以往。
况且韦保峦是韦孝宽的孙子,不仅拥有韦氏子弟的傲气和傲骨,还有守护韦孝宽名声和荣耀的使命;可是他却在剿匪过程中一败再败、丢尽了韦氏的脸面,他又怎么可能不想雪耻?
所以单凭以上这些,杨集便可以放心的把韦保峦视为合作对象。
“你很想歼灭这支贼寇吧?”杨集问道。
“很想,做梦都想。”韦保峦悲痛的说道:“但是豳州州兵中的精锐,在战斗中损失极大,剩下的士兵已经不堪一战;而且三次惨败,对豳州州府威信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现在州兵不敢战、百姓不支持!卑职现在着实是有心无力了。”
杨集点了点头,又问道:“你刚才说官军屡次剿捕,而那些贼寇却都事先得到了消息,这个风声究竟是谁泄漏的?”
韦保峦面色一变,目光惊异地看着杨集。
“韦司马不必疑虑,我这次来,不仅要整顿豳州军,也有剿匪之责。”杨集说道:“对于桥山之贼,我有几个疑问:一是豳州除了州兵之外,境内还有‘七万’京兵,说是重兵云集也不为过,这种情况下豳州,便是换成比豳州贼寇凶残无数倍的凉州贼寇都要避而远之;可是桥山贼寇不但敢在这里立足,还肆无忌惮的祸害乡里、劫掠商旅,究竟是谁给刘迦论这么大的勇气?”
“二、豳州有数千州兵,你竟奈何不得一窝贼寇,使其三次闻风而走,若说是没人通风报信,谁信?既然有人通风报信,那么究竟是谁在充当贼寇的眼线?”
“三、刘迦论为首的桥山贼劫掠商贾财货,所得玉器、绢帛、牲口、皮料等赃物,又销往了何处?又是谁在为之奔走?而桥山贼进出县城采买的日常用品,又是谁在与之方便?”
韦保峦面色大变,起身道:“大王,绝非卑职所为!若是卑职勾结贼寇,不得好死!卑职……”
“我只是就事论事,韦司马不必惊慌!”杨集打断了韦保峦的辩解,微笑道:“你是太子妃的长兄、未来的国舅,前途无量,而且你们韦氏也不差钱,你还不至于干出通敌这等蠢事。但你身为豳州司马、桥山贼寇又是最近出现。难道你对我这三问,当真是一无所知么?”
韦保峦面色变幻片刻,心头剧烈挣扎着。杨集虽然没有采用任何强迫手段,只是理智的分析这一切,但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分析,足以让自己不得不屈服了。
见韦保峦面色仍是纠结,似乎下不定决心,杨集面上笑意敛去,沉声说道:“韦司马不必顾虑,无论牵涉到何人,我都会严查到底,纵然是我皇族子弟,也决不姑息养奸!”
韦保峦一咬牙,压低声音说道:“大王,卑职、卑职有下情禀报。”
杨集会意点头,看了侍立一旁杨暕一眼。
“大王,我去门口守着。”杨暕杨仁期很想知道下文,可他更怕杨集,见他一眼看来,便识趣的说了一句。
“不必了!”杨暕毕竟是杨广派来学习的,杨集自然不能事事都避着他。要是处处刻意去针对,只会让他在接下来的“教育”中,都怀有敌视之心,这样就不利于日后的改造了。
如果卸下了他的心防,让他目睹大隋官场的黑暗、知道国朝所存在的危机,以及危机的原因所在,日后未必不能变成一个好人、未必不能担起亲王之责。
“喏!”杨暕应了一声,又站回原处。
韦保峦见状,便说道:“关中本来没有什么贼寇,可是先帝仙逝不久,各地贼寇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尤其是汉王谅谋反初期,很多贼寇都杀下山来,给地方上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到了叛乱被平定以后,一些贼寇便消失了。这不禁让人怀疑是汉王谅的暗子。最初,卑职也是这么想的,认为桥山贼便是汉王谅的兵,可后来,发现并不是。”
杨集微笑着问:“何以见得?”
史上的隋末,四起的关中贼寇杀官造反、破坏地方,使关中朝廷军四下扑火,无力支援洛阳杨侗,即便杨侑出了几次兵,也因为关中局势骤紧,不得不退后回援;而在李渊造反初期,关中朝廷军同样被关中贼寇牵制得死死的,可是当李渊拿下并州以后,这些贼寇全部投降了平阳公主,在平阳公主的带领下,与朝廷军作战。之后和各地新官一起降了李渊,变成了李唐的忠臣。
所以这所谓的关中贼寇,九成九是关陇贵族放出来的,一是不希望关中杨侑、洛阳杨侗连成一片;二是减轻李渊的压力。
眼下这些关中贼寇,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杨谅赢了,他们便让这些“贼”把关中献给杨谅,换取从龙之功;杨谅输了,受损的也只是这些“贼”,而不是藏在“贼”后的人。
“其他地方的贼寇,卑职不知!但桥山贼,极有可能与王刺史、豆卢将军有关。”韦保峦缓缓的说道:“豳州之北是庆州,其中合水县、华池县靠近桥山,于是王刺史在合水县、豆卢将军在华池县各自开了几家粮油铺子,以粮食和油盐换取桥山贼劫到的绢帛、玉器等货值。他们过了这一手,再将赃物拿去京城店铺售卖。其实,今年二月就被庆州前刺史田世康发现了,而且闹过一次,却被豆卢将军和王刺史强势的压了下来;田刺史平迁易州以后,就不了了之了。”
“难道朝廷就这么算了?”杨集皱眉道。
韦保峦摇了摇头:“卑职位卑,并不知晓朝廷的决定。”
“大王!”杨庆说道:“朝廷上半年的重心是清查并州五十二州的从逆之官、任命新官,此外还有运河和几条官道要修,所以当时非常忙、非常乱。如果豆卢将军和王刺史联合压制,朝廷极有可能不知此事。”
“原来如此!”杨集沉默半晌,又向韦保峦问道:“韦司马,你还有没有其他证据?”
韦保峦苦笑道:“事关朝廷法制,卑职怎敢擅自搜集王刺史和豆卢将军的证据?但是他们和桥山贼寇往来频繁,不可能没有书信、账簿。或许桥山贼寇巢穴也有。”
杨集点头道:“还有吗?”
韦保峦想了想,索性一并说了:“襄乐县位于桥山西北,贼寇四个下山的口子都在襄乐县,而县令辛泰也和桥山贼有关;前两任县令和县丞因为不愿和他们狼狈为奸,都被桥山贼潜入城里灭了门,可是辛泰到任之后,多次带着百多名县役去剿匪,而且每次都有‘斩获’,不仅坐稳了县令之职,连县丞也兼任了。不如意外的话,辛泰将是取代卑职的人。”
听到这里,杨集冷笑道:“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大王,这些人好像是养匪自重、杀良冒功?”杨暕忍不住问了一句。
当年杨广入京当太子以后,杨坚便任命杨暕为扬州总管、接替杨广坐镇南方的使命,但是杨暕没有了父母的管束以后,便放飞了自我,整天醉生梦死,一件正事都不做。而真正管事的人,却是时任检校扬州总管的河间王杨弘。
正是因此,杨暕至今没有处理一件政务,对大隋官场的龌龊一点都不了解。
杨集笑了起来:“自信点,把好像二字去掉。”
杨暕疑惑道:“我大隋,竟然也有这种事?”
“这种养匪自重、杀良冒功的地方官、地方将军多的是!韦司马所说,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杨集借机说道:“这也是危害大隋江山的蛀虫之一,若不及时清除,他们会把一州一域经营成自己的江山,而他们做下的种种恶事,以及各种污名,都要朝廷来扛,久而久之,活不下去的百姓就会造反。”
杨暕皱眉道:“现在应当怎么办?”
“此事牵涉极大,容我想想。”
同在一州为官, 有些事情瞒得了上、却瞒不了下,豳州刺史王世郎、襄乐县县令辛泰等官员受桥山贼寇贿赂纵然再隐秘,但随着时间流逝,多多少少被身为州司马的韦保峦看出了门道,而他三次率领州兵剿匪、三次惨败的原因也是这个原因。
但王世郎是王德的后裔,因祖辈之功, 到了隋朝还有一个修武郡公的爵位, 而辛泰则是辛威的后裔,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家族;所以韦保峦在没有拿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 纵然有一些‘只言片语’,却也不敢擅自上报,以免告人不成,自身遭殃。
一路来到杨集所在的左营第五营官署,正好看到赵弘安正在门口和几名气度不凡的侍卫说话,他连忙翻身上马,正要上前搭话,眼睛忽然大睁:他竟然看到了河间王世子杨庆、次子杨应;安德王三子杨续、四子杨縯、五子杨钢;纳言杨达长孙杨知庆、次孙杨知运、三孙杨知亮;广平公主长子宇文协、次子宇文皛,此外,还有萧琮次子萧镌、萧璟之子萧鉴、萧氏子弟萧怀静、裴氏子弟裴行俨……
韦保峦是韦氏子弟、太子妃的兄长,他在出仕之前,与这些人多有接触,此番看到这些人皆是作侍卫打扮,心头不禁掀起惊涛骇浪。
正待上前,忽然觉得被一双锐利目光盯上, 只见一名身穿二品武官英武少年,正坐在台阶上看着自己。
“卑职韦保峦见过将军。”豳州是中州, 属于武官司体系的军司马为从五品上,韦保峦虽然不认识那名少年,但是对方身穿二品武官服,从级别上说,远远超过了他。更何况四周的“侍卫”非富即贵,此人的身份已经不问可知。
“韦司马免礼!”杨集站了起来,方才从赵弘安口中得知,韦保峦乃是韦孝宽的孙子、杨昭的大舅子,今年三十一岁。如今面对面了,才发现这位武将长得面容清朗、气度斐然,看起来比文官更像文官。
同时,杨集也知道刘迦论占据桥山之后,韦保峦连续三次率兵剿匪,连续三次都以失败告终。但是根据赵弘安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杨集判断出这位司马被人坑了。
“不知这位将军如何称呼?”韦保峦拿捏不准杨集的身份,拱了拱手,直接就问了起来。
杨集拱了拱手:“我是杨集。”
韦保峦心头一凛,连忙再拜:“卑职参见卫王。”
杨集点了点头:“韦司马,我来豳州军军营,使命有二:首先是整理本营京兵;其次是清剿桥山贼寇。你为豳州司马,等下还有许多细情要请教于你。”
整顿京兵是实, 而清剿桥山贼寇实际上不在杨集的职责之内,但豳州境内既然有这么一支贼寇,杨集绝不会坐视不管。
桥山是一座大山,一部分属于东边的敷州、一部分属于豳州的襄乐县,而敷州那部分壁立千仞,连贼寇都嫌弃,所以刘迦论的根据地是地势平缓的豳州襄乐县。而且关中北上草原的主官道沿着南北走向的马岭水而修,其中一段就在襄乐县境,这便给了刘迦论发财的机会。
韦保峦闻言,连道不敢。
这在众人准备入五营官署之时,一骑策马而来,远远就纵身下马,上前向杨集行礼道:“卑职拜见大王。”
“何事?”杨集问道。
那名骑士说道:“大王,卑职乃是豆卢将军家将,我家将军已在中军大帐设下薄宴,还请大王赏脸。”
“不赏!”杨集初来乍到,事情多得要死,哪有什么心情去参与宴会?更何况杨广提供的不少与豆卢宽有关的罪证,他怎么可能去赴宴?要不是对豳州军了解不多、不想过早的打草惊蛇,今天杨集都拿人了。
与豆卢宽这种人,有什么好虚与委蛇的?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宴会之中,倒不如用来整顿第五营。
而他这一声“不赏”,却是让韦保峦乍舌不已,心说大将军豆卢宽是先帝外甥,执掌七万京兵;他的跋扈,在豳州是出了名的,不料眼前这位更胜数筹。
都说卫王嚣张跋扈,此言果真半点不假。
当然,杨集此举还另有盘算。
这种宴会之上,除了豆卢宽以外,王升、梁宏、唐世宗等等将领都会出席;而自己本来就是奉命来整顿豳州军的,自己的存在,已经令军中将领人心各异、人心惶惶;如果摆出公事公办的态度、不出席这个接风宴,便会进一步加剧军中将校的恐慌,促使他们的团结在危机中瓦解,最终为自己了解、整顿豳州军创造机会。
一行人进得官邸之中,分主宾而坐。
“韦司马,我虽然初来乍到,可是对桥山贼寇的恶行也有所知,知道他们聚啸山林后,劫掠南下北上的商旅、为祸乡里。”杨集注视着韦保峦,沉声说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屡剿不灭?”
韦保峦拱了拱手,羞愧道:“大王,刘迦论为首的贼寇约有两千人左右,可他们藏身在深山之处,官兵一旦进剿,就会闻风而逃。卑职剿过三次,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剿灭不了他们,反而被他们利用地型之便,狙杀了不少州兵。”
杨集端起一旁的茶盏,抿了一口道:“为何不派兵守卫过往路口?”
“贼寇下山的四个路口,卑职都派兵警戒过,但派的兵力少了,这些贼寇便会集中兵力袭击某個路口的官兵;要是派的州兵多了,又需设立营地,钱粮人事也牵涉极多。”韦保峦叹息一声道:“官匪之间,处于敌暗我明的局势,我们官方防不胜防、防无可防,所以卑职认为单纯的守御并非是长久之计,一日不将桥山贼寇连根拔起,豳州襄乐县商道一日不得安宁,故而主动出击。”
韦保峦眼中闪过一抹愤恨之色,愤然道:“然而,桥山贼寇非常狡猾,他们不仅在豳州布有眼线,而且打点了一些官面人物。卑职每次出兵之前,行踪就被他们摸得一清二楚,当卑职集中兵力之时,他们一哄而散,当卑职分兵出击,则被他们逐个击破。以上这些,便是卑职屡屡战败的根本原因。”
杨集忽而换了一个话题,问道:“以韦司马的条件,想调离豳州并不难吧?”
韦保峦愣了一下,紧接着说道:“朝廷在上个月前,的确让卑职去民心安定的汝州任职,但卑职丢不起那个人,一是不想灰溜溜离开,二是如果这么走了,卑职对不起牺牲的州兵。如果不将这伙贼寇歼灭,卑职死也不离开豳州。”
杨集将韦保峦的悲愤的神情收入眼底,这半天下来,他通过赵弘安之口,对这位豳州司马有了几分了解:其统兵能力如何,目前还不好说,但是从他三次率军剿匪的情况来看,却是对境内的贼寇异常痛恨,而接二连三的失利,也让他剿匪之心更胜以往。
况且韦保峦是韦孝宽的孙子,不仅拥有韦氏子弟的傲气和傲骨,还有守护韦孝宽名声和荣耀的使命;可是他却在剿匪过程中一败再败、丢尽了韦氏的脸面,他又怎么可能不想雪耻?
所以单凭以上这些,杨集便可以放心的把韦保峦视为合作对象。
“你很想歼灭这支贼寇吧?”杨集问道。
“很想,做梦都想。”韦保峦悲痛的说道:“但是豳州州兵中的精锐,在战斗中损失极大,剩下的士兵已经不堪一战;而且三次惨败,对豳州州府威信产生了巨大的危害,现在州兵不敢战、百姓不支持!卑职现在着实是有心无力了。”
杨集点了点头,又问道:“你刚才说官军屡次剿捕,而那些贼寇却都事先得到了消息,这个风声究竟是谁泄漏的?”
韦保峦面色一变,目光惊异地看着杨集。
“韦司马不必疑虑,我这次来,不仅要整顿豳州军,也有剿匪之责。”杨集说道:“对于桥山之贼,我有几个疑问:一是豳州除了州兵之外,境内还有‘七万’京兵,说是重兵云集也不为过,这种情况下豳州,便是换成比豳州贼寇凶残无数倍的凉州贼寇都要避而远之;可是桥山贼寇不但敢在这里立足,还肆无忌惮的祸害乡里、劫掠商旅,究竟是谁给刘迦论这么大的勇气?”
“二、豳州有数千州兵,你竟奈何不得一窝贼寇,使其三次闻风而走,若说是没人通风报信,谁信?既然有人通风报信,那么究竟是谁在充当贼寇的眼线?”
“三、刘迦论为首的桥山贼劫掠商贾财货,所得玉器、绢帛、牲口、皮料等赃物,又销往了何处?又是谁在为之奔走?而桥山贼进出县城采买的日常用品,又是谁在与之方便?”
韦保峦面色大变,起身道:“大王,绝非卑职所为!若是卑职勾结贼寇,不得好死!卑职……”
“我只是就事论事,韦司马不必惊慌!”杨集打断了韦保峦的辩解,微笑道:“你是太子妃的长兄、未来的国舅,前途无量,而且你们韦氏也不差钱,你还不至于干出通敌这等蠢事。但你身为豳州司马、桥山贼寇又是最近出现。难道你对我这三问,当真是一无所知么?”
韦保峦面色变幻片刻,心头剧烈挣扎着。杨集虽然没有采用任何强迫手段,只是理智的分析这一切,但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分析,足以让自己不得不屈服了。
见韦保峦面色仍是纠结,似乎下不定决心,杨集面上笑意敛去,沉声说道:“韦司马不必顾虑,无论牵涉到何人,我都会严查到底,纵然是我皇族子弟,也决不姑息养奸!”
韦保峦一咬牙,压低声音说道:“大王,卑职、卑职有下情禀报。”
杨集会意点头,看了侍立一旁杨暕一眼。
“大王,我去门口守着。”杨暕杨仁期很想知道下文,可他更怕杨集,见他一眼看来,便识趣的说了一句。
“不必了!”杨暕毕竟是杨广派来学习的,杨集自然不能事事都避着他。要是处处刻意去针对,只会让他在接下来的“教育”中,都怀有敌视之心,这样就不利于日后的改造了。
如果卸下了他的心防,让他目睹大隋官场的黑暗、知道国朝所存在的危机,以及危机的原因所在,日后未必不能变成一个好人、未必不能担起亲王之责。
“喏!”杨暕应了一声,又站回原处。
韦保峦见状,便说道:“关中本来没有什么贼寇,可是先帝仙逝不久,各地贼寇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尤其是汉王谅谋反初期,很多贼寇都杀下山来,给地方上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到了叛乱被平定以后,一些贼寇便消失了。这不禁让人怀疑是汉王谅的暗子。最初,卑职也是这么想的,认为桥山贼便是汉王谅的兵,可后来,发现并不是。”
杨集微笑着问:“何以见得?”
史上的隋末,四起的关中贼寇杀官造反、破坏地方,使关中朝廷军四下扑火,无力支援洛阳杨侗,即便杨侑出了几次兵,也因为关中局势骤紧,不得不退后回援;而在李渊造反初期,关中朝廷军同样被关中贼寇牵制得死死的,可是当李渊拿下并州以后,这些贼寇全部投降了平阳公主,在平阳公主的带领下,与朝廷军作战。之后和各地新官一起降了李渊,变成了李唐的忠臣。
所以这所谓的关中贼寇,九成九是关陇贵族放出来的,一是不希望关中杨侑、洛阳杨侗连成一片;二是减轻李渊的压力。
眼下这些关中贼寇,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杨谅赢了,他们便让这些“贼”把关中献给杨谅,换取从龙之功;杨谅输了,受损的也只是这些“贼”,而不是藏在“贼”后的人。
“其他地方的贼寇,卑职不知!但桥山贼,极有可能与王刺史、豆卢将军有关。”韦保峦缓缓的说道:“豳州之北是庆州,其中合水县、华池县靠近桥山,于是王刺史在合水县、豆卢将军在华池县各自开了几家粮油铺子,以粮食和油盐换取桥山贼劫到的绢帛、玉器等货值。他们过了这一手,再将赃物拿去京城店铺售卖。其实,今年二月就被庆州前刺史田世康发现了,而且闹过一次,却被豆卢将军和王刺史强势的压了下来;田刺史平迁易州以后,就不了了之了。”
“难道朝廷就这么算了?”杨集皱眉道。
韦保峦摇了摇头:“卑职位卑,并不知晓朝廷的决定。”
“大王!”杨庆说道:“朝廷上半年的重心是清查并州五十二州的从逆之官、任命新官,此外还有运河和几条官道要修,所以当时非常忙、非常乱。如果豆卢将军和王刺史联合压制,朝廷极有可能不知此事。”
“原来如此!”杨集沉默半晌,又向韦保峦问道:“韦司马,你还有没有其他证据?”
韦保峦苦笑道:“事关朝廷法制,卑职怎敢擅自搜集王刺史和豆卢将军的证据?但是他们和桥山贼寇往来频繁,不可能没有书信、账簿。或许桥山贼寇巢穴也有。”
杨集点头道:“还有吗?”
韦保峦想了想,索性一并说了:“襄乐县位于桥山西北,贼寇四个下山的口子都在襄乐县,而县令辛泰也和桥山贼有关;前两任县令和县丞因为不愿和他们狼狈为奸,都被桥山贼潜入城里灭了门,可是辛泰到任之后,多次带着百多名县役去剿匪,而且每次都有‘斩获’,不仅坐稳了县令之职,连县丞也兼任了。不如意外的话,辛泰将是取代卑职的人。”
听到这里,杨集冷笑道:“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大王,这些人好像是养匪自重、杀良冒功?”杨暕忍不住问了一句。
当年杨广入京当太子以后,杨坚便任命杨暕为扬州总管、接替杨广坐镇南方的使命,但是杨暕没有了父母的管束以后,便放飞了自我,整天醉生梦死,一件正事都不做。而真正管事的人,却是时任检校扬州总管的河间王杨弘。
正是因此,杨暕至今没有处理一件政务,对大隋官场的龌龊一点都不了解。
杨集笑了起来:“自信点,把好像二字去掉。”
杨暕疑惑道:“我大隋,竟然也有这种事?”
“这种养匪自重、杀良冒功的地方官、地方将军多的是!韦司马所说,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杨集借机说道:“这也是危害大隋江山的蛀虫之一,若不及时清除,他们会把一州一域经营成自己的江山,而他们做下的种种恶事,以及各种污名,都要朝廷来扛,久而久之,活不下去的百姓就会造反。”
杨暕皱眉道:“现在应当怎么办?”
“此事牵涉极大,容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