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满银他们一大早六点钟就从省城出发了。
买了一些早点,只好在车上吃完。
这种抢时间的举动看起来太紧迫了,但上了高速以后,王满银还是提醒小爸,不要开太快。
事情再急,安全终究是第一。
“奶奶,你的眼睛感觉怎么样”
王满银转过身看了一眼坐在后排的奶奶,时间线拉的太紧,他确实有些担心奶奶眼睛的恢复会受到一定影响。
其实他昨天晚上还提出过另外一种方案。
那就是今天一大早他去车站赶最早的班车回去,小爸他们等个一两天再开车回来。
但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就被小爸他们否决了,都觉得没有王满银,他们恐怕没把握一路顺利的赶回b县。
而其实。
王满银也觉得这个方案有些不靠谱。
小爸开车太“冒”,他担心一路上会出点什么事。
要是真出事了。
那一切都得不偿失。
“虎子,我的眼睛好着呢”
奶奶慈祥的笑着,此行解决了多年的眼疾,对老人家来说,或许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高兴了。
每个老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能老有所依。
可尤其是在农村,真正意义上能做到这点的,掐指可数。
从爷爷奶奶的视角出发,他们将这个希望寄托到了小爸两口子的身上。
这也是这些年他们不顾一切偏向小爸的原因。
但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
就算不管不顾的向着小爸,未来,等他们老了瘫在炕上,也不见得真的能得到小爸两口子的照顾。
至少他们没有那个自信。
可俗话说得好。
木已成舟。
这么多年了。
现在就是让他们重新做决定,也不再可能,只能继续去把希望寄托到小爸身上,继续去对他们好。
此次决定去看病。
奶奶体验到了老有所依。
可她老人家心里很明白,真正让她有所依靠的并不是小爸,而是孙子王满银。
没有王满银,连出去看病的钱都筹集不起来,更别说是大老远的来省城了。
对此。
老人家很高兴。
至少她没有彻底看走眼。
在众多孙子里面,从小到大,她最疼爱的就是王满银。
如今王满银带着他大老远的既出钱又出力的去看病,她很踏实。
如果是换做别的孙子,可能还真的不一定是那么回事。
这就是老人心间最真实的心思。
人们常说。
老人心多。
这句话没毛病。
但也分谁。
如果是面对他们打心里疼爱的人,那一切就会很踏实,很祥和。
………
下午四点。
历时十个小时。
王满银他们回到了b县。
没有过多停留。
稍作休息后,再度出发。
希望能赶在天黑之前回到石河子村。
下午。
张勇浩又打来了电话。
希望明天一大早能正式洽谈。
因为另外一个老板,明天下午必须去外地,有要紧事要办。
等其再从外地回来,恐怕得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他张勇浩等不住,王满银这边同样也等不住。
过了五一,于这个地方来说已经是夏季了。
天黑的晚。
王满银他们是五点钟从b县再度出发的。
回到石河子村是晚上8点稍过一点。
这个点外面的天还没有彻底黑,太阳的余晖反射在小车的反光镜上,一切倒是显得那么和谐。
王满银打了一个哈欠。
舟车劳顿。
这一趟省城之行,总算是圆满结束了。
父亲他们早已经做好了饭在家里等候。
饭很丰盛,有肉有菜。
王满银洗把脸狼吞虎咽吃饱之后,顾不上休息,着急忙活的就出去了。
因为另一边。
杨大志开着胡永成的旧吉普,载着几个石油工人也已经进村口了。
这几个石油工人是王满银特意让杨大志在b县境内的各个打井队找的。
是托了关系的,也是花了钱的。
目的就是让他们跟着王满银去魏王山那个井场帮他从专业的角度评估一下那些打井设备的真正价值。
对准备接手张勇浩打井队的王满银来说,这个环节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生意买卖。
他不可能听信张勇浩的一面之词,在没有对打井队那些设备的真实价值有一个了解之前就贸然去签合同付钱的。
说到底。
之前他提出来的那个交易方案,只是一个大框架。
这一点他明白,张勇浩心里也清楚。
“满银,你真要接手一个打井队?”
村口。
杨大志在见到王满银之后,顾不上询问此次去省城的所见所闻,而是直接进入主题。
昨天下午。
王满银突然打电话告诉他想办法去找一些专业、懂技术和设备的石油工人,并且紧接着告诉他自己要收购一支打井队时。
他是非常震惊的。
人在省城,突然要收购一支打井队,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是他了解王满银,在生意的事情上,从来是不开玩笑的。
也就是说。
这是真的。
奶奶的。
真是苍了个天。
王满银真是越整动静越大。
接手一支打井队什么概念,他很清楚。
但也很快就意识到。
王满银现在真的具备收购一支打井队的实力吗。
别人可能还不太清楚王满银的底细,但他堪称门清。
三辆拉水车、一个砖厂,一个刚组建起来正在干第一个工程的打井队。
充其量再加上老家这个抽水点。
满打满算,把王满银手里现在有的所有现金再加到一块儿,恐怕也超不过100万。
100万是不少。
甚至是称得上一笔巨款。
拥有100万资产的人,就现在来说,在整个b县,那也是万里挑一的。
特别是王满银还如此年轻的情况下。
可是。
这种实力想要接手一支打井队,明显还不够。
而且差的非常多。
绝对不是一星半点。
鉴于这种情况。
王满银凭什么做出接手打井队的决定。
难道对方愿意白白赊给他一个打井队吗。
恐怕不可能。
打井队当下有多赚钱,众所周知。
只要不是实在坚持不下去,实在被逼的没办法了。
没有人会轻易出售。
更没有人愿意打白条出售。
心中带着这个巨大的疑惑。
杨大志此时见到王满银的第一眼,才立刻忍不住问了出来。
买了一些早点,只好在车上吃完。
这种抢时间的举动看起来太紧迫了,但上了高速以后,王满银还是提醒小爸,不要开太快。
事情再急,安全终究是第一。
“奶奶,你的眼睛感觉怎么样”
王满银转过身看了一眼坐在后排的奶奶,时间线拉的太紧,他确实有些担心奶奶眼睛的恢复会受到一定影响。
其实他昨天晚上还提出过另外一种方案。
那就是今天一大早他去车站赶最早的班车回去,小爸他们等个一两天再开车回来。
但这个方案一提出来就被小爸他们否决了,都觉得没有王满银,他们恐怕没把握一路顺利的赶回b县。
而其实。
王满银也觉得这个方案有些不靠谱。
小爸开车太“冒”,他担心一路上会出点什么事。
要是真出事了。
那一切都得不偿失。
“虎子,我的眼睛好着呢”
奶奶慈祥的笑着,此行解决了多年的眼疾,对老人家来说,或许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高兴了。
每个老人都希望自己的晚年能老有所依。
可尤其是在农村,真正意义上能做到这点的,掐指可数。
从爷爷奶奶的视角出发,他们将这个希望寄托到了小爸两口子的身上。
这也是这些年他们不顾一切偏向小爸的原因。
但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
就算不管不顾的向着小爸,未来,等他们老了瘫在炕上,也不见得真的能得到小爸两口子的照顾。
至少他们没有那个自信。
可俗话说得好。
木已成舟。
这么多年了。
现在就是让他们重新做决定,也不再可能,只能继续去把希望寄托到小爸身上,继续去对他们好。
此次决定去看病。
奶奶体验到了老有所依。
可她老人家心里很明白,真正让她有所依靠的并不是小爸,而是孙子王满银。
没有王满银,连出去看病的钱都筹集不起来,更别说是大老远的来省城了。
对此。
老人家很高兴。
至少她没有彻底看走眼。
在众多孙子里面,从小到大,她最疼爱的就是王满银。
如今王满银带着他大老远的既出钱又出力的去看病,她很踏实。
如果是换做别的孙子,可能还真的不一定是那么回事。
这就是老人心间最真实的心思。
人们常说。
老人心多。
这句话没毛病。
但也分谁。
如果是面对他们打心里疼爱的人,那一切就会很踏实,很祥和。
………
下午四点。
历时十个小时。
王满银他们回到了b县。
没有过多停留。
稍作休息后,再度出发。
希望能赶在天黑之前回到石河子村。
下午。
张勇浩又打来了电话。
希望明天一大早能正式洽谈。
因为另外一个老板,明天下午必须去外地,有要紧事要办。
等其再从外地回来,恐怕得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他张勇浩等不住,王满银这边同样也等不住。
过了五一,于这个地方来说已经是夏季了。
天黑的晚。
王满银他们是五点钟从b县再度出发的。
回到石河子村是晚上8点稍过一点。
这个点外面的天还没有彻底黑,太阳的余晖反射在小车的反光镜上,一切倒是显得那么和谐。
王满银打了一个哈欠。
舟车劳顿。
这一趟省城之行,总算是圆满结束了。
父亲他们早已经做好了饭在家里等候。
饭很丰盛,有肉有菜。
王满银洗把脸狼吞虎咽吃饱之后,顾不上休息,着急忙活的就出去了。
因为另一边。
杨大志开着胡永成的旧吉普,载着几个石油工人也已经进村口了。
这几个石油工人是王满银特意让杨大志在b县境内的各个打井队找的。
是托了关系的,也是花了钱的。
目的就是让他们跟着王满银去魏王山那个井场帮他从专业的角度评估一下那些打井设备的真正价值。
对准备接手张勇浩打井队的王满银来说,这个环节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生意买卖。
他不可能听信张勇浩的一面之词,在没有对打井队那些设备的真实价值有一个了解之前就贸然去签合同付钱的。
说到底。
之前他提出来的那个交易方案,只是一个大框架。
这一点他明白,张勇浩心里也清楚。
“满银,你真要接手一个打井队?”
村口。
杨大志在见到王满银之后,顾不上询问此次去省城的所见所闻,而是直接进入主题。
昨天下午。
王满银突然打电话告诉他想办法去找一些专业、懂技术和设备的石油工人,并且紧接着告诉他自己要收购一支打井队时。
他是非常震惊的。
人在省城,突然要收购一支打井队,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是他了解王满银,在生意的事情上,从来是不开玩笑的。
也就是说。
这是真的。
奶奶的。
真是苍了个天。
王满银真是越整动静越大。
接手一支打井队什么概念,他很清楚。
但也很快就意识到。
王满银现在真的具备收购一支打井队的实力吗。
别人可能还不太清楚王满银的底细,但他堪称门清。
三辆拉水车、一个砖厂,一个刚组建起来正在干第一个工程的打井队。
充其量再加上老家这个抽水点。
满打满算,把王满银手里现在有的所有现金再加到一块儿,恐怕也超不过100万。
100万是不少。
甚至是称得上一笔巨款。
拥有100万资产的人,就现在来说,在整个b县,那也是万里挑一的。
特别是王满银还如此年轻的情况下。
可是。
这种实力想要接手一支打井队,明显还不够。
而且差的非常多。
绝对不是一星半点。
鉴于这种情况。
王满银凭什么做出接手打井队的决定。
难道对方愿意白白赊给他一个打井队吗。
恐怕不可能。
打井队当下有多赚钱,众所周知。
只要不是实在坚持不下去,实在被逼的没办法了。
没有人会轻易出售。
更没有人愿意打白条出售。
心中带着这个巨大的疑惑。
杨大志此时见到王满银的第一眼,才立刻忍不住问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