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平安投奔辽王,朱震山回京,北境的战事,一时间陷入到了极不利的境地。
沈家军的军事布置和底牌良平安一清二楚,朱震山是大周军魂,这两者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战争的天平。
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沈逸事先和大周军协调好的联合作战计划不得不临时搁置,以作更多的筹划和防备。
数天之后,朱震山归京。
今日之京城人心惶惶,往昔的繁华不在,街道上的行人百姓寥寥无几,不少店铺已经关门大吉,他们的店主已经往西南方向逃难去了。
上一次出现在附近的辽人动静,着实让京城百姓大吃了一惊,身在皇都的他们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
“时不我待...”看着略显萧索的京城街道,朱震山长叹了一句。
赵明月垂目无言,心中有几分感伤,这还是周帝离开的第一年而已。
此刻赵明月自心底涌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
败军之将,没有任何的欢迎仪式,朱震山回府之后便接到了宫中的传令,让他今日且先在府歇息,可明日再进宫。
原本朱震山是打算一回京便进宫请罪,此刻战铠都还没有脱,就收到诏令,其中的意味复杂。
次日早朝,百官齐聚,朱震山也出现在金殿之中。
待天子坐上龙椅,百官高呼行礼,朱震山随即出列,抱拳躬身:“臣朱震山,愧对天恩所任,一切过错皆因臣一人所致,臣用兵有失,致北境国土大失,过往咎责,臣一人承担,请陛下责罚。”
不仅对抗旨一事敢作敢当,朱震山还一言将北境战事失利的原因都揽到了自己身上,此举不可谓不极端。
不过朱震山现在只希望大军军心能够稳定,不要再有所动摇,其意思也是希望朝廷不要再追究大周军众将的责任,一切过错都算在他朱震山头上。
朝堂上议论纷纷,有人暗赞朱震山议论纷纷,有人感叹英雄迟暮,更有人,暗自腹诽这位老将军晚节不保,自己老糊涂,还害大周白白损耗了兵力。
“启禀陛下,”
刘伯宏离京之后,时任户部侍郎的杜德杜大人出列道:“臣以为,北境之失绝大原因在于辽人兵器之锋,非朱将军一人之罪,如今京城安定,并未危及社稷,理应从轻而论。”
“抗旨便是抗旨,岂能混淆视听,那现状说事?”政事堂的魏江暗戳戳哼了一声,朝着赵元展摇摇一拱手道:“京城无碍,那是陛下受上天庇佑!才护住了京城,护住了百姓!然而这绝不是朱震山抗旨的理由!”
杜德脸一黑,心里不服,但魏江把抗旨这最为敏感的事搬到了明面上来说,他也不好为朱震山开脱。
他心里清楚,自从魏将去了崇平吃了大亏之后,在朝堂上风评一落千丈,最近跳的正是欢快,整天就想搞些大事情。
“当初按兵不动,是我授意。”
这时候,龙椅右侧的赵明月忽然开口,她昂首说道:“当日朝廷下诏时,大军已准备出征,是我同意先平定战事,再回援京城,若是抗旨,也是我抗旨。”
台下的朱震山讷讷地抬起头,看向赵明月,良久摇了摇头,叹了一声。
这一下呛的魏江闭上了嘴,朱震山戴罪之身他敢数落,可赵明月他就不敢了。
赵元展灵动的眼珠子转了转,打着圆场说道:“既然京城无碍便好,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既然长公主也同意先用兵汝阳,必是有其中道理所在的,朱老将军不必太过愧疚,魏相公也不妨冷静冷静。”
这一手倒是让赵明月愣了愣神,旋即暗暗点了点头,总归是皇室子弟。
“不过....”片刻,赵元展又道:“抗旨不尊是实,若夺回汝阳一线,戴罪立功朕也可网开一面既往不咎,可是如今....朱老将军,天下有礼法,朝廷有规矩....”
朱震山早知逃不过去也避不开,闻言十分光棍地抱拳道:“臣愧对陛下,自觉年事已高,已无法在胜任军中要职,请辞镇远将军之职,求陛下恩准!”
朱震山这句话出来,可真就引起朝堂上的“大地震”了。
尤其是那些武将们最为激动。
“陛下不可!”
“陛下三思啊!”
“朱老,何至于此啊...”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北境之失利不能全怪在朱将军身上...”
.....
劝谏的声音不断,有劝皇帝的,也有劝朱震山的。
这时候辞去镇远将军之职可不是像他人的辞官一般,本来朱震山可以带着镇远将军的封号致仕,现在请辞,那就是临老了变得孑然一身重归一介布衣,是真正的晚节不保。
众将的劝谏让赵元展眼睛眯了眯,并未急着说话。
下方杜德望了望天子的脸色,心头一紧,暗道要糟!
魏江在心里发出一声冷笑,劝吧,劝地越欢朱震山的下场就越惨,需知功高震主!
抗旨的时候都有这么多人帮着说话求情,将来还得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天子开口,良久之后,赵元展忽然微笑着摆了摆手道:“兹事体大,朱老将军乃是朝廷柱石,朕曾受先帝教诲,内政有苏乾,外战有朱震山,朱老将军毕竟是三朝元老,如今叫朕也颇为为难,不知如何才是好。”
众人一听都傻了眼,赵元展说来说去好似说了一通废话,那到底是罚还是不罚?
赵元展继续说道:“朕意,朱老还是先回府歇息,毕竟历战已久,待朕与长公主、政事堂好生商量一番,再做决断。”
众将军闻言放下了心,暗道总算没到最糟的地步,心下松了一口气,便也不说话了。
整个早朝,最大的也就是这一件事,天子打了圆场,众人便也不再揪着不放了,开始商量对前线粮草的补给,和接下来的战略目标。
朱震山一整场几乎都没有怎么说话,到了退朝时还是有些奇怪,想着方才众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
沈家军的军事布置和底牌良平安一清二楚,朱震山是大周军魂,这两者的缺失,直接影响了战争的天平。
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化,沈逸事先和大周军协调好的联合作战计划不得不临时搁置,以作更多的筹划和防备。
数天之后,朱震山归京。
今日之京城人心惶惶,往昔的繁华不在,街道上的行人百姓寥寥无几,不少店铺已经关门大吉,他们的店主已经往西南方向逃难去了。
上一次出现在附近的辽人动静,着实让京城百姓大吃了一惊,身在皇都的他们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氛。
“时不我待...”看着略显萧索的京城街道,朱震山长叹了一句。
赵明月垂目无言,心中有几分感伤,这还是周帝离开的第一年而已。
此刻赵明月自心底涌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
.....
败军之将,没有任何的欢迎仪式,朱震山回府之后便接到了宫中的传令,让他今日且先在府歇息,可明日再进宫。
原本朱震山是打算一回京便进宫请罪,此刻战铠都还没有脱,就收到诏令,其中的意味复杂。
次日早朝,百官齐聚,朱震山也出现在金殿之中。
待天子坐上龙椅,百官高呼行礼,朱震山随即出列,抱拳躬身:“臣朱震山,愧对天恩所任,一切过错皆因臣一人所致,臣用兵有失,致北境国土大失,过往咎责,臣一人承担,请陛下责罚。”
不仅对抗旨一事敢作敢当,朱震山还一言将北境战事失利的原因都揽到了自己身上,此举不可谓不极端。
不过朱震山现在只希望大军军心能够稳定,不要再有所动摇,其意思也是希望朝廷不要再追究大周军众将的责任,一切过错都算在他朱震山头上。
朝堂上议论纷纷,有人暗赞朱震山议论纷纷,有人感叹英雄迟暮,更有人,暗自腹诽这位老将军晚节不保,自己老糊涂,还害大周白白损耗了兵力。
“启禀陛下,”
刘伯宏离京之后,时任户部侍郎的杜德杜大人出列道:“臣以为,北境之失绝大原因在于辽人兵器之锋,非朱将军一人之罪,如今京城安定,并未危及社稷,理应从轻而论。”
“抗旨便是抗旨,岂能混淆视听,那现状说事?”政事堂的魏江暗戳戳哼了一声,朝着赵元展摇摇一拱手道:“京城无碍,那是陛下受上天庇佑!才护住了京城,护住了百姓!然而这绝不是朱震山抗旨的理由!”
杜德脸一黑,心里不服,但魏江把抗旨这最为敏感的事搬到了明面上来说,他也不好为朱震山开脱。
他心里清楚,自从魏将去了崇平吃了大亏之后,在朝堂上风评一落千丈,最近跳的正是欢快,整天就想搞些大事情。
“当初按兵不动,是我授意。”
这时候,龙椅右侧的赵明月忽然开口,她昂首说道:“当日朝廷下诏时,大军已准备出征,是我同意先平定战事,再回援京城,若是抗旨,也是我抗旨。”
台下的朱震山讷讷地抬起头,看向赵明月,良久摇了摇头,叹了一声。
这一下呛的魏江闭上了嘴,朱震山戴罪之身他敢数落,可赵明月他就不敢了。
赵元展灵动的眼珠子转了转,打着圆场说道:“既然京城无碍便好,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既然长公主也同意先用兵汝阳,必是有其中道理所在的,朱老将军不必太过愧疚,魏相公也不妨冷静冷静。”
这一手倒是让赵明月愣了愣神,旋即暗暗点了点头,总归是皇室子弟。
“不过....”片刻,赵元展又道:“抗旨不尊是实,若夺回汝阳一线,戴罪立功朕也可网开一面既往不咎,可是如今....朱老将军,天下有礼法,朝廷有规矩....”
朱震山早知逃不过去也避不开,闻言十分光棍地抱拳道:“臣愧对陛下,自觉年事已高,已无法在胜任军中要职,请辞镇远将军之职,求陛下恩准!”
朱震山这句话出来,可真就引起朝堂上的“大地震”了。
尤其是那些武将们最为激动。
“陛下不可!”
“陛下三思啊!”
“朱老,何至于此啊...”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北境之失利不能全怪在朱将军身上...”
.....
劝谏的声音不断,有劝皇帝的,也有劝朱震山的。
这时候辞去镇远将军之职可不是像他人的辞官一般,本来朱震山可以带着镇远将军的封号致仕,现在请辞,那就是临老了变得孑然一身重归一介布衣,是真正的晚节不保。
众将的劝谏让赵元展眼睛眯了眯,并未急着说话。
下方杜德望了望天子的脸色,心头一紧,暗道要糟!
魏江在心里发出一声冷笑,劝吧,劝地越欢朱震山的下场就越惨,需知功高震主!
抗旨的时候都有这么多人帮着说话求情,将来还得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天子开口,良久之后,赵元展忽然微笑着摆了摆手道:“兹事体大,朱老将军乃是朝廷柱石,朕曾受先帝教诲,内政有苏乾,外战有朱震山,朱老将军毕竟是三朝元老,如今叫朕也颇为为难,不知如何才是好。”
众人一听都傻了眼,赵元展说来说去好似说了一通废话,那到底是罚还是不罚?
赵元展继续说道:“朕意,朱老还是先回府歇息,毕竟历战已久,待朕与长公主、政事堂好生商量一番,再做决断。”
众将军闻言放下了心,暗道总算没到最糟的地步,心下松了一口气,便也不说话了。
整个早朝,最大的也就是这一件事,天子打了圆场,众人便也不再揪着不放了,开始商量对前线粮草的补给,和接下来的战略目标。
朱震山一整场几乎都没有怎么说话,到了退朝时还是有些奇怪,想着方才众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觉得哪里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