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七世纪的幽州声名不显,如果不是地处边陲,只怕李世民都很难想起自己的治下还有这样一个地方。
    但来自后世的李恪却知道,在一千年以后,幽州将成为整个华夏的政治经济中心,并且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当然,这并不是他关注幽州的重点,真正的重点是幽州有储量丰富的西山煤矿,有了煤矿就能炼焦,有了焦炭就能炼铁、炼钢,有了钢铁就有了火炮。
    有人或许会说这样考虑问题是不是太过简单?
    事实上,事情还真就这么简单,那些饿的眼睛发蓝的高句丽难民才不会在乎给谁干活,更不会在乎干什么,王若雨带着人刚刚把招工的告示贴出来,报名处就被蜂拥而来的难民给挤暴了。
    负责维持秩序的薛仁贵试图阻拦,结果连个泡都没冒出来,就被人潮挤的没了踪影,最后还是李亦函派出军队来维持秩序,这才让踊跃报名的难民冷静下来。
    被挤到嘴歪眼斜的薛仁贵苦笑着再度走上前台,高举着简易的铁皮喇叭:“安静,大家都安静,这次招工需要的人数很多,大家都有机会,不要急,也不要挤,现在一个一个过来报名,娘子军军属优先,其他人自觉些,等娘子军军属报完名再来。”
    娘子军指的自然是李亦函的队伍,优先照顾他们的家人一来可以凝聚军心,二来家人都去了幽州,也不怕他们在战场上倒戈。
    你可以说李恪算计了他们,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举确实替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毕竟边境这边太过混乱,去大唐开矿虽然累,却胜在安全。
    也许是因为薛仁贵这一番话,也许是不想给在娘子军中当兵的子弟丢人,报名再次开始以后秩序比之前好了许多,老老少少排着长长的队伍依次经过报名点,报上名字,领取号牌。
    短短两天时间,报名的人数就达到了八万这一恐怖的数字,而且报名点的外面依旧是人山人海,长长的队伍依旧看不到头。
    王若雨有些担心,悄悄找到李恪:“殿下,要不咱们还是先停一停吧,已经招了八万人了,再招下去我怕会出乱子。”
    李恪正在勾画焦炭工坊的草图,闻言抬头:“能出什么乱子,八万老弱妇孺又不是八万壮丁,别怕,接着招,什么时候招满二十万什么时候算完。”
    正好薛万彻从外面进来,听到李恪的豪言壮语,脸都绿了。
    “二十万?我的小祖宗,那是二十万张嘴,可不是二十万棵树,人是要吃东西的,招这么多人你打算拿什么来喂饱他们,幽州的存粮可禁不住这么多人吃。”
    李恪放下手里的笔,招手示意薛万彻跟王若雨坐下:“办法总是有的,没粮食大不了从其它地方调,调不来就花钱买,这年头有钱还愁花不出去?”
    薛万彻急道:“那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啊,二十万人,幽州满打满算也就八万人口,你一下子给我弄来二十万,你让我怎么管理。”
    “怎么管理是你的事情,我现在只管招人。”李恪浑然没把薛万彻的话放在心上,不等他开口,又补充道:“而且我敢保证,再过半个月,你一定会抱怨我招人招的少了,”
    薛万彻只当李恪故态复萌,又打算败家了,黑着脸道:“我可没有败家的毛病,二十万人还嫌少,难道五十万才算多不成。”
    李恪就很无语,手指轻叩桌面:“姑丈,你好歹也是皇亲国戚,格局能不能大一点,才二十万人就把你吓住了,这要是将来幽州发展成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你还活不活了?”
    薛万彻翻了个白眼:“千万人口?你当这是养猪呢?!”
    “算了算了,不管养什么,总之这次二十万人一定要招满,时间限制在五天之内,咱们这边人不够就去对面招,姓朱的不是弄了几十万难民堵在路上么,如果能把这些人都招过来倒还省事了。
    至于这些人如何管理,暂时先让他们去西山那边挖矿,挖出来的煤不要嫌多,这东西不愁卖,以后咱们吃肉还是喝粥就看能挖出多少煤了。”
    薛万彻见无法让李恪改变主意,懊恼的挥了挥手:“行行行,你是皇子你说了算!不过咱们先说好,这些人我只是代管,一旦朝庭有令,我会第一时间把这些人都赶回高句丽。”
    李恪嘿嘿一笑:“那就一言为定。若雨,听到没有,姑丈已经答应了,你就别纠结了,从现在开始,放开手脚可劲的招人,有多少人要多少人。”
    可能是李恪的称呼过于暧昧,王若雨看都不敢再看他一眼,乖巧的点点头:“嗯,我这就去办。”
    等到王若雨走了,薛万彻往李恪身边凑了凑,挤眉弄眼道:“三郎,刚刚面子老夫可是给你了,现在你跟我说实话,那些黑石头真能卖钱?”
    “合着说了半天你还是不相信?”李恪郁闷差点掀桌子,好半晌才让自己平静下来,瞪着眼巴巴的薛万彻道:“行,我现在实话告诉你,如果那些黑石头不能卖钱,我把脑袋拧下来给你当球踢行了吧?”
    薛万彻得了准信儿,怪笑着在李恪肩膀上拍了拍:“有你这句话姑丈我就放心了,那啥,你忙你的,我去安排护送的队伍。哎,好几十万人啊,这要是出点纰漏,老子这个乌纱帽可就保不住喽。”
    李恪懒得搭理这老货,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走。
    特么白送他几十万人口还不满意,搞的像老子欠了他多大人情似的,臭不要脸,老子要不是赶时间,怎么可能有这种好事便宜他。
    历朝历代,人口都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依据,像大唐这样,全国人口加在一起都不足三千万人国家更是把人口看的比命都重要,李恪一次卷了好几十万高句丽人到大唐,不管怎么说都是大功一件,薛万彻做为接收方,好处也绝对少不了。

章节目录

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危险小世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危险小世界并收藏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