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四章 过关(上)
转眼又是四五日,长安巍峨的城墙终于出现在视线之中。
时隔半年,再度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竟让李恪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这半年他与天争命,与人争命,杀过人,也被人杀过,如果不是运气好,估计这会儿已经烂的只剩骨头架子了。
幸运的是总算平安回来了,虽然肩膀上的伤依旧没好利索,却也不影响行动,只要不做太过剧烈的运动就好。
车驾缓缓靠近城池,官道上络绎不绝的商贾在早已经见惯了往来长安的贵人,对李恪的队伍并不感到好奇。
但随着一个尖细的声音陡然响起,所有人同时看向李恪的车队。
“陛下有旨,蜀王回京之后即刻进宫面圣!”
“什么?蜀王回来了?”
“天啊,蜀王终于回来了,快快快,快去通知老爷。”
“我没有听错吧,蜀王殿下回来了?你们还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加快速度进城,如果不能在半个时辰赶到蜀王府,老子把你们全都卖了。”
马车里的李恪还没来得及反应,官道上已经乱做一团,争先恐后的向着城门涌去。
看着城门口乱糟糟的模样,李恪弩弩嘴:“这是怎么回事,他们都在等我回来?”
尽管李恪远行归来李二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派,但前来传旨的太监依旧不敢怠慢,连忙答道:“殿下有所不知,您不在长安这段时间,好多府上的新鲜玩意儿都断货了,那些奸商没了货源急的像是没头苍蝇,可都巴巴盼着您早点回来呢。”
“原来如此。”李恪略一点头,放下车窗的帘子吩咐道:“进城吧,莫要让父皇等急了。”
“诺!”太监在外面应了一声,传令随行的宫中禁卫前面开路,引着李恪的马车自中间的城门缓缓入城。
至于那些跟随李恪过来的边军,自然有人前来招呼他们,并给他们办理回去的手续。
半个时辰之后,马车在皇宫门前停了下来,李恪交待李亦函跟王若雨回去王府,自己跟着那太监进了阔别半年之久的太极宫。
两仪殿,御书房。
熟悉的房间,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一群老不死,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李靖、李绩……。
一帮子老货默不作声的注视下,李恪突然有种三堂会审的感觉,犹豫片刻才磨蹭到老头子跟前见礼:“启禀父皇,儿臣回来了。”
老李的右手一会坚掌为刀,一会握拳为锤,脸黑的跟锅底似的:“你这逆子还有脸回来,给朕跪下!”
跪就跪呗,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李恪跪的那叫个顺畅,噗通一声就趴那儿了,五体投地:“父皇对不起,儿臣错了,儿臣不对,儿臣有罪!”
李二:“……”
以前那个喜欢狡辩的李恪去哪儿了!
老子特地准备的三堂会审,难道要无疾而终?
众人等了半天不见李二开口,纷纷把目光投向长孙无忌,老长孙无奈只好先开口:“蜀王殿下,擅杀属国重臣乙支文德一事,你可有解释?”
李恪用诡异的姿势扭过头:“赵公,我不杀他他就要杀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嗯,倒也情有可原,老夫问完了。”长孙无忌说完,两眼看天开始神游物外。
其实就算傻子都能看明白,李恪这次高句丽之行功大于过,他唯一的错处就是不应该擅自带人去高句丽。
正因如此,长孙无忌才会挑了个不轻不重的问题来问,既完成了李二交待的任务,又不得罪人。
李靖等人见长孙无忌把他们想问的问题给问了,只好再找其它不怎么重要的话题,片刻便被李恪应付过去。
至此,李恪已经算是把关过了一半了,只要再把老李的问题解释过去,在高句丽折腾出来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就可以彻底翻篇。
便在此时,李世民沉着脸道:“你这逆子,事到如今还满口狡辩之言,朕来问你,卢龙的五万娘子军又是怎么回事。”
李恪抬头:“父皇,您要是这么问,儿臣可就有话说了。首先五万娘子军那是高句丽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父皇您不是曾经对儿臣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话么,高建武倒行逆施,戮害百姓,老百姓造他的反这很正常吧!”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的太有道理了,只是老子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李世民满头黑线,正打算训斥李恪胡言乱语,魏征等人已经同时露出佩服的神情,交口称赞:“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等良言足以警醒无数后人,吾皇圣明,”
李世民:“……”
难道老子真的说过?只不过是忘记了?
对,一定是这样。
老李被李恪的马屁拍的舒服了许多,轻哼一声道:“难得你这逆子竟然还记得朕之教诲,且先起来吧。”
“是,儿臣多谢父皇。”李恪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又屁颠屁颠给老头子把茶水满上:“那个,父皇,其实还有件事儿臣想跟您禀报一下。”
李二微微皱眉:“还什么事?”
“嗯,就是,孩儿回来之前,从高句丽弄了二十多万百姓回来,这会儿都在幽州挖矿呢。”
“噗……”李二一口茶全都从鼻孔里喷了出来:“你说什么玩意儿?你从高句丽弄了二十万人回来?”
“呃,也不仅仅是二十万人,这些人还有家属在高句丽,要是都算上怎么也有四、五十万。父皇,您别瞪睛眼啊,儿臣也知道人数有点多,幽州的粮食肯定不够吃,所以把从高句丽弄来的那一千万贯花了一部分。”
众人:“……”
李世民的脸由黑转白,由白转绿,由绿转蓝,跟变脸儿似的。
“还有什么,统统给朕说出来。”
“呃,其实也没花那么多,算算用来买粮的钱也就用了两百万贯。”
李世民忍无可忍:“两百万贯很少吗?!你知不知道我大唐去年一年的付税是多少!”
时隔半年,再度回到这座熟悉的城市,竟让李恪生出恍如隔世之感。
这半年他与天争命,与人争命,杀过人,也被人杀过,如果不是运气好,估计这会儿已经烂的只剩骨头架子了。
幸运的是总算平安回来了,虽然肩膀上的伤依旧没好利索,却也不影响行动,只要不做太过剧烈的运动就好。
车驾缓缓靠近城池,官道上络绎不绝的商贾在早已经见惯了往来长安的贵人,对李恪的队伍并不感到好奇。
但随着一个尖细的声音陡然响起,所有人同时看向李恪的车队。
“陛下有旨,蜀王回京之后即刻进宫面圣!”
“什么?蜀王回来了?”
“天啊,蜀王终于回来了,快快快,快去通知老爷。”
“我没有听错吧,蜀王殿下回来了?你们还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加快速度进城,如果不能在半个时辰赶到蜀王府,老子把你们全都卖了。”
马车里的李恪还没来得及反应,官道上已经乱做一团,争先恐后的向着城门涌去。
看着城门口乱糟糟的模样,李恪弩弩嘴:“这是怎么回事,他们都在等我回来?”
尽管李恪远行归来李二连个迎接的人都没派,但前来传旨的太监依旧不敢怠慢,连忙答道:“殿下有所不知,您不在长安这段时间,好多府上的新鲜玩意儿都断货了,那些奸商没了货源急的像是没头苍蝇,可都巴巴盼着您早点回来呢。”
“原来如此。”李恪略一点头,放下车窗的帘子吩咐道:“进城吧,莫要让父皇等急了。”
“诺!”太监在外面应了一声,传令随行的宫中禁卫前面开路,引着李恪的马车自中间的城门缓缓入城。
至于那些跟随李恪过来的边军,自然有人前来招呼他们,并给他们办理回去的手续。
半个时辰之后,马车在皇宫门前停了下来,李恪交待李亦函跟王若雨回去王府,自己跟着那太监进了阔别半年之久的太极宫。
两仪殿,御书房。
熟悉的房间,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一群老不死,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李靖、李绩……。
一帮子老货默不作声的注视下,李恪突然有种三堂会审的感觉,犹豫片刻才磨蹭到老头子跟前见礼:“启禀父皇,儿臣回来了。”
老李的右手一会坚掌为刀,一会握拳为锤,脸黑的跟锅底似的:“你这逆子还有脸回来,给朕跪下!”
跪就跪呗,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李恪跪的那叫个顺畅,噗通一声就趴那儿了,五体投地:“父皇对不起,儿臣错了,儿臣不对,儿臣有罪!”
李二:“……”
以前那个喜欢狡辩的李恪去哪儿了!
老子特地准备的三堂会审,难道要无疾而终?
众人等了半天不见李二开口,纷纷把目光投向长孙无忌,老长孙无奈只好先开口:“蜀王殿下,擅杀属国重臣乙支文德一事,你可有解释?”
李恪用诡异的姿势扭过头:“赵公,我不杀他他就要杀我,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嗯,倒也情有可原,老夫问完了。”长孙无忌说完,两眼看天开始神游物外。
其实就算傻子都能看明白,李恪这次高句丽之行功大于过,他唯一的错处就是不应该擅自带人去高句丽。
正因如此,长孙无忌才会挑了个不轻不重的问题来问,既完成了李二交待的任务,又不得罪人。
李靖等人见长孙无忌把他们想问的问题给问了,只好再找其它不怎么重要的话题,片刻便被李恪应付过去。
至此,李恪已经算是把关过了一半了,只要再把老李的问题解释过去,在高句丽折腾出来的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就可以彻底翻篇。
便在此时,李世民沉着脸道:“你这逆子,事到如今还满口狡辩之言,朕来问你,卢龙的五万娘子军又是怎么回事。”
李恪抬头:“父皇,您要是这么问,儿臣可就有话说了。首先五万娘子军那是高句丽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父皇您不是曾经对儿臣说过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的话么,高建武倒行逆施,戮害百姓,老百姓造他的反这很正常吧!”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的太有道理了,只是老子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李世民满头黑线,正打算训斥李恪胡言乱语,魏征等人已经同时露出佩服的神情,交口称赞:“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等良言足以警醒无数后人,吾皇圣明,”
李世民:“……”
难道老子真的说过?只不过是忘记了?
对,一定是这样。
老李被李恪的马屁拍的舒服了许多,轻哼一声道:“难得你这逆子竟然还记得朕之教诲,且先起来吧。”
“是,儿臣多谢父皇。”李恪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又屁颠屁颠给老头子把茶水满上:“那个,父皇,其实还有件事儿臣想跟您禀报一下。”
李二微微皱眉:“还什么事?”
“嗯,就是,孩儿回来之前,从高句丽弄了二十多万百姓回来,这会儿都在幽州挖矿呢。”
“噗……”李二一口茶全都从鼻孔里喷了出来:“你说什么玩意儿?你从高句丽弄了二十万人回来?”
“呃,也不仅仅是二十万人,这些人还有家属在高句丽,要是都算上怎么也有四、五十万。父皇,您别瞪睛眼啊,儿臣也知道人数有点多,幽州的粮食肯定不够吃,所以把从高句丽弄来的那一千万贯花了一部分。”
众人:“……”
李世民的脸由黑转白,由白转绿,由绿转蓝,跟变脸儿似的。
“还有什么,统统给朕说出来。”
“呃,其实也没花那么多,算算用来买粮的钱也就用了两百万贯。”
李世民忍无可忍:“两百万贯很少吗?!你知不知道我大唐去年一年的付税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