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朱元璋对朱允炆突来的关心
随着沈溍一声怒吼,众多文官这才反应过来,开始纷纷招呼武将兵卒们上前开挖。
显然兵卒们对土豆,甘薯等物并不了解,不过上峰有令,自是不敢违抗。
“这是什么,能吃的吗。”
“好像是能吃到,可是从来没见过。”
“难不成,是粮食!!!”
“怎么可能,不可能吧,也有可能。”
兵卒将领们议论纷纷,这等作物完全没见过,但是这么大的场面,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一些东西。
“都给我小心点,别弄坏了,这可是海外来的粮种。这等作物,便是秋季都能种植,冬季也能收获。”
“你们几个,别吃,那等土豆,发芽的便是有毒,吃了可是会死的。”
“你个混球,那是甘薯,别吃,这些都是粮种,你们把粮种吃了可是大罪,要满门抄斩的。”
诸多文官发现,这些兵卒挖出来后,有些趁着不注意,便是偷偷掰开来吃。
吃到土豆的,自然味道极差,但是那甘薯,可是带着一股子甜味。
甜味对于现在的大明,那真就是稀罕。
“真甜啊!”
随着第一个吃甘薯的兵卒发出这个声音,立即就有一堆人偷偷开吃。
引来文官们的呵斥。
数位将领也是眼前一亮,不过听到沈溍的呵斥,还是只能呵斥手下,认真开挖。
大量的麻袋被装满,不断的堆积在一起。
“仔细点,要统计出来,不要乱堆。”
有文官分区域统算,计算亩产的量。这是重要的依据,朱安送过来的册子,上面可是记载亩产千斤。
即便是数千人,这么大的区域,显然也不是一天能够挖完的。
日落时分,大部分区域都被挖了出来。
“多少,快看,有多少,算起来了没有。”
数十人文官武将,眼睁睁的盯着正在统计的官员,有焦急的,不断催促。
“出来了出来了,三区通算,分别是一千一百斤,一千三百斤,九百九十斤。”
此话一出,顿时全场沸腾,就连那些兵卒,都扯着喉咙嗷嗷直叫,发泄心中痛快的情绪。
数名武将,更是仰天长啸,文官神色激动,身子都在哆嗦。
平安茶楼掌柜刘伯,只是面带微笑安静的看着,这等场景,他实在是太过于熟悉。
当初东家第一次把这等作物弄回来的时候,他也曾激动狂喜过。
沈溍的手都在颤抖。
从陛下提供的册子里,他知道土豆,番薯等物,都有退化的问题。
但是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沈溍看来,亩产千斤是件大好事,但是除此之前,他看到的是,这等番薯,土豆生长的地方。
这里可不是什么良田,而是一片荒山,开垦稻田都不能。
这些作物的种植条件,简直是太过于宽松了,而且四周人迹罕至,说明根本不需要经常照看。
稻田那就完全不一样。
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简单几句,说明古代农民的种田,根本不是后世的人可以想象的。
没有后世的除草剂,化肥,机械耕种。
大明的农民,只能全手动的精耕细作。松土,除草,浇水等等,一系列下来,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第二天重复如此。
能够亩产三百斤,那叫良田,下等田不过二百斤左右,而且这只是原粮,手动加工成大米后,更少。
并且,这还是南方,水利丰富发达。
北方就更惨了,没有精耕细作的条件,大部分亩产百斤,加工后的食粮,可能就七八十斤的样子。
这还是风调雨顺,才能有这般富足的日子,交了税收,能吃个饱饭。
随便遇到什么灾荒,比如蝗灾,旱涝等,基本上日子就没法过了。
只能成为难民,四处乞讨,饿殍遍地。
沈溍算是耕读传家,对于农事极为了解,自然明白甘薯,土豆,玉米最大的用处在哪里。
不是它的亩产有多高,而是在于种植。
只需要挖个坑,把粮种埋下去,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照料,就能自己生长。
在不影响稻田的情况下,哪怕亩产跟水稻一般,亩产两三百斤,那又如何,至少,大部分的百姓,不至于饿死了。
荒地的利用,才是这些作物最大的优势。
很多农民活不下去的原因,便是在于没有自己的良田。目前来说,基本上有几亩良田,勤奋努力些,小日子都能过得下去的。
且每年或许还能有不少的富余,哪怕遇上灾荒年,也能过活。
可是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继承。
大明土地进行过二次分配大部分地区都还可以。
只是如今也已经是洪武二十五年了,
比如明初,一户人家是被分了几亩地,但古代鼓励人口生育,基本上每年都在造娃。
随着子孙越来越多,这几亩地就不够了。
由于受限于工具,良田还真就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这家人后代的不少子孙,便从出生开始,注定没有土地耕种。
现在的大明,这等人口危机,已经逐渐开始上演了。
所以目前来说,番薯和土豆,玉米的出现,尤为重要。
.........
大明皇宫,御书房内。
“蒋瓛,你来帮咱捏捏着肩膀,有些酸疼了。”
朱元璋扭了扭脖子,长时间的批阅奏疏,让他的颈部已经有些劳损,便对着蒋瓛说道。
蒋瓛闻言,立即上去,对准陛下颈部的穴位,开始轻轻的按捏起来。
作为贴身侍卫的蒋瓛,武力是一方面,高超的按摩手法,那也是必须要学会的。
不过作为大内高手,蒋瓛对于穴位的把控,极为熟悉。
只是稍稍几下,朱元璋就感觉到自己的肩膀舒缓了许多。
“陛下,如今天色已暗,要不要先吩咐光禄寺准备晚膳。”蒋瓛见陛下不再处理奏疏,便小声的提醒道。
当然,这或许跟他肚子也饿了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作为武人,饭量要大很多。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半眯着眼睛,听到这话,便随口问道:“咱安排到大孙那边的厨子,可曾学成归来。”
“可能还需要几日功夫。”
朱元璋闻言,微微皱眉,对于光禄寺这些厨子,他算是吃腻了。
年纪大了,饭量也没以前那般大了,胃口差了,对于口味也越发讲究起来了。
“安排光禄寺那边,做些清淡些的,别总是大鱼大肉,吃得咱烦躁。”朱元璋吩咐道。
“是,陛下。”
朱元璋说完,身子微微一动,蒋瓛立即缩手,明白陛下要起身了。
看着外面的黄昏,朱元璋坐了一天了,便想着出去散散步,活动一下。
门口,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随时候着。
蒋瓛便将陛下刚才的吩咐交代刘和。
正当刘和准备亲自去光禄寺的时候,朱元璋突然问道:“对了,咱孙儿允炆,最近都在干嘛呢。”
对于朱允炆,朱元璋的心里目前还些复杂的情感。
毕竟说好给他的皇位,现在又不给他了,总是会生出几分愧疚。
“禀陛下,允炆殿下此刻应当在东宫读书。”
刘和立即回道,用词也改了。
正常来说,现在宫里对朱允炆的称呼,都是太孙殿下。
自从出宫见了朱安后,刘和心中就明白。
这大明未来的皇帝,大概率是轮不到允炆殿下了。
显然兵卒们对土豆,甘薯等物并不了解,不过上峰有令,自是不敢违抗。
“这是什么,能吃的吗。”
“好像是能吃到,可是从来没见过。”
“难不成,是粮食!!!”
“怎么可能,不可能吧,也有可能。”
兵卒将领们议论纷纷,这等作物完全没见过,但是这么大的场面,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一些东西。
“都给我小心点,别弄坏了,这可是海外来的粮种。这等作物,便是秋季都能种植,冬季也能收获。”
“你们几个,别吃,那等土豆,发芽的便是有毒,吃了可是会死的。”
“你个混球,那是甘薯,别吃,这些都是粮种,你们把粮种吃了可是大罪,要满门抄斩的。”
诸多文官发现,这些兵卒挖出来后,有些趁着不注意,便是偷偷掰开来吃。
吃到土豆的,自然味道极差,但是那甘薯,可是带着一股子甜味。
甜味对于现在的大明,那真就是稀罕。
“真甜啊!”
随着第一个吃甘薯的兵卒发出这个声音,立即就有一堆人偷偷开吃。
引来文官们的呵斥。
数位将领也是眼前一亮,不过听到沈溍的呵斥,还是只能呵斥手下,认真开挖。
大量的麻袋被装满,不断的堆积在一起。
“仔细点,要统计出来,不要乱堆。”
有文官分区域统算,计算亩产的量。这是重要的依据,朱安送过来的册子,上面可是记载亩产千斤。
即便是数千人,这么大的区域,显然也不是一天能够挖完的。
日落时分,大部分区域都被挖了出来。
“多少,快看,有多少,算起来了没有。”
数十人文官武将,眼睁睁的盯着正在统计的官员,有焦急的,不断催促。
“出来了出来了,三区通算,分别是一千一百斤,一千三百斤,九百九十斤。”
此话一出,顿时全场沸腾,就连那些兵卒,都扯着喉咙嗷嗷直叫,发泄心中痛快的情绪。
数名武将,更是仰天长啸,文官神色激动,身子都在哆嗦。
平安茶楼掌柜刘伯,只是面带微笑安静的看着,这等场景,他实在是太过于熟悉。
当初东家第一次把这等作物弄回来的时候,他也曾激动狂喜过。
沈溍的手都在颤抖。
从陛下提供的册子里,他知道土豆,番薯等物,都有退化的问题。
但是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沈溍看来,亩产千斤是件大好事,但是除此之前,他看到的是,这等番薯,土豆生长的地方。
这里可不是什么良田,而是一片荒山,开垦稻田都不能。
这些作物的种植条件,简直是太过于宽松了,而且四周人迹罕至,说明根本不需要经常照看。
稻田那就完全不一样。
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简单几句,说明古代农民的种田,根本不是后世的人可以想象的。
没有后世的除草剂,化肥,机械耕种。
大明的农民,只能全手动的精耕细作。松土,除草,浇水等等,一系列下来,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第二天重复如此。
能够亩产三百斤,那叫良田,下等田不过二百斤左右,而且这只是原粮,手动加工成大米后,更少。
并且,这还是南方,水利丰富发达。
北方就更惨了,没有精耕细作的条件,大部分亩产百斤,加工后的食粮,可能就七八十斤的样子。
这还是风调雨顺,才能有这般富足的日子,交了税收,能吃个饱饭。
随便遇到什么灾荒,比如蝗灾,旱涝等,基本上日子就没法过了。
只能成为难民,四处乞讨,饿殍遍地。
沈溍算是耕读传家,对于农事极为了解,自然明白甘薯,土豆,玉米最大的用处在哪里。
不是它的亩产有多高,而是在于种植。
只需要挖个坑,把粮种埋下去,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照料,就能自己生长。
在不影响稻田的情况下,哪怕亩产跟水稻一般,亩产两三百斤,那又如何,至少,大部分的百姓,不至于饿死了。
荒地的利用,才是这些作物最大的优势。
很多农民活不下去的原因,便是在于没有自己的良田。目前来说,基本上有几亩良田,勤奋努力些,小日子都能过得下去的。
且每年或许还能有不少的富余,哪怕遇上灾荒年,也能过活。
可是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继承。
大明土地进行过二次分配大部分地区都还可以。
只是如今也已经是洪武二十五年了,
比如明初,一户人家是被分了几亩地,但古代鼓励人口生育,基本上每年都在造娃。
随着子孙越来越多,这几亩地就不够了。
由于受限于工具,良田还真就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这家人后代的不少子孙,便从出生开始,注定没有土地耕种。
现在的大明,这等人口危机,已经逐渐开始上演了。
所以目前来说,番薯和土豆,玉米的出现,尤为重要。
.........
大明皇宫,御书房内。
“蒋瓛,你来帮咱捏捏着肩膀,有些酸疼了。”
朱元璋扭了扭脖子,长时间的批阅奏疏,让他的颈部已经有些劳损,便对着蒋瓛说道。
蒋瓛闻言,立即上去,对准陛下颈部的穴位,开始轻轻的按捏起来。
作为贴身侍卫的蒋瓛,武力是一方面,高超的按摩手法,那也是必须要学会的。
不过作为大内高手,蒋瓛对于穴位的把控,极为熟悉。
只是稍稍几下,朱元璋就感觉到自己的肩膀舒缓了许多。
“陛下,如今天色已暗,要不要先吩咐光禄寺准备晚膳。”蒋瓛见陛下不再处理奏疏,便小声的提醒道。
当然,这或许跟他肚子也饿了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作为武人,饭量要大很多。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半眯着眼睛,听到这话,便随口问道:“咱安排到大孙那边的厨子,可曾学成归来。”
“可能还需要几日功夫。”
朱元璋闻言,微微皱眉,对于光禄寺这些厨子,他算是吃腻了。
年纪大了,饭量也没以前那般大了,胃口差了,对于口味也越发讲究起来了。
“安排光禄寺那边,做些清淡些的,别总是大鱼大肉,吃得咱烦躁。”朱元璋吩咐道。
“是,陛下。”
朱元璋说完,身子微微一动,蒋瓛立即缩手,明白陛下要起身了。
看着外面的黄昏,朱元璋坐了一天了,便想着出去散散步,活动一下。
门口,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随时候着。
蒋瓛便将陛下刚才的吩咐交代刘和。
正当刘和准备亲自去光禄寺的时候,朱元璋突然问道:“对了,咱孙儿允炆,最近都在干嘛呢。”
对于朱允炆,朱元璋的心里目前还些复杂的情感。
毕竟说好给他的皇位,现在又不给他了,总是会生出几分愧疚。
“禀陛下,允炆殿下此刻应当在东宫读书。”
刘和立即回道,用词也改了。
正常来说,现在宫里对朱允炆的称呼,都是太孙殿下。
自从出宫见了朱安后,刘和心中就明白。
这大明未来的皇帝,大概率是轮不到允炆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