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人道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他开口提问,茨威格听得更是认真。尤其是这个问题很关键,是可以直接试探出陈韶核心理念的问题。
    茨威格以为陈韶会和方才一样,傲慢的根本不去询问对方姓名,自顾自的说出他的想法。没想到陈韶问道:“阁下是罗曼·罗兰先生么?”
    “是的。我曾经在巴黎见过令堂。”
    “哦。我母亲也记得先生,我从小就见过先生和我父母的合照。”
    茨威格愣了愣,这才明白过来为何陈韶能一下就认出罗曼·罗兰先生。本以为两人会聊几句,就听陈韶说道:“阁下,我是一名军人。军校里的课程中讲述,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们国家所讲的祀,指的是国家制度。而孔子说过,春秋无义战。在我接受的教育中,军队要投入义战。如果您指的是中英战争,哦,不对,是中英矛盾。那么先生一定知道,大周所追求的从来不是消灭英国。英国与大周边境相邻了几百年,大周从来没有发动过消灭英国的战争。阁下作为学者,应该很清楚这点。”
    罗曼·罗兰明显没有被陈韶说服,他问道:“阁下,你认为战争可以实现正义?”
    “不。我不这么认为。”
    罗曼·罗兰的眼睛一亮,不等他开口,就听陈韶继续说道:“战争之时手段,在中英矛盾中,大周无疑是正义的一方。只有正义一方发动的战争才能实现正义。”
    茨威格不禁皱起了眉头。看得出,陈韶所说的是他的心里话。然而这种态度在反战人士茨威格看来无疑是危险的。然而茨威格没机会就此说什么,主战派的人士已经大声问道:“阁下是真的相信只有正义人士发动的战争才是正义的么?在我看来,大周太喜欢玩弄道德。”
    “道德么?道德是有独占性的,只要相信了甲的道德,就不可能接受乙的道德。我现在能做到的,只有承认我的道德同时,也接受对等的道德。譬如,爱国心。我对大周有爱国心,也会承认英国的爱国人。如果两方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我不会去贬低对方。”
    听到这话,茨威格感觉寒意在体内流动,精神领域闻到了凛冽血腥气。盯着陈韶看,茨威格无法理解世界上怎么会有陈韶这样的人。任何人都会鼓吹自己的正义,陈韶却坦然承认存在对等的正义。这样的人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又会是何等的残酷呢?
    不过茨威格却觉得能够理解。茨威格的朋友中有人懂点军事,他们认为作为防守方的日军都有六万人伤亡,作为进攻方的大周军的伤亡也得有六万以上。
    维也纳城大概有200万人,12万就是这个城市6%的人口。茨威格没办法想象12万人会是什么样的规模。但是制造出这12万伤亡的男人,就在茨威格面前冷静的讲述出茨威格从来没听到的观点。
    “阁下,您真的能够抱持着这样荣誉的态度投入战争么?”主战派的男人语气中有着绝不会误判的尊敬。
    陈韶烦躁的摇摇头,“请不要误会。我追求的并非是这样的浪漫。如果您到过汉城的话,就知道日军造了多少孽。他们在汉城屠杀了数万人。在朝鲜被我们解放前,日军奴役与杀害了数十万人。必须得说,我回想起战争的时候,心中一点都不好受。我的部下伤亡了一万多人。他们都是在我的命令下投入战场,所以丢掉了性命。如果只是我一个人,在战场上很快就会被打死,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胜利是这些官兵们奋斗的结果,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说到这里,陈韶流泪了。感受着悲痛的情绪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陈韶在悲痛的同时,脑子里却有一部分感到了讶异。虽然陈韶自己也不知道这样几乎独立出来的部分到底是何时产生的。但是陈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中的确存在这样的一部分。
    也就是靠了这部分毫无感情的思维领域始终维持着冷酷的思考,陈韶才能让自己没有随波逐流。
    此时,这部分冷酷的思考得出了结果,‘我终于能自然的生出单纯的情绪了’。
    从战场上归来,陈韶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已经完全混乱。不管别人如何,陈韶完全无法被别人的情绪带动。在投身战争之前,陈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直到失去了普通人感受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事实。
    用手指抹掉眼泪,陈韶的情绪也平复下来,“诸位,战争只会带来悲痛,我曾经陷入悲痛中无法自拔。当我在汉城亲眼看到日军的暴行,当时也只有愤怒。直到我离开战场几个月后的一天,我突然想到。我们在战场上的牺牲,换取到的是数千万朝鲜人民的解放。我才终于感受到这场战争是有意义的。至少,我所付出的,我所失去的,是有意义的。正义是有意义的,正义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正义能够释怀我对自己的质疑。”
    茨威格无法理解陈韶的话,正义这种东西对茨威格太过于暴烈,太过于抽象。茨威格最能理解的正义,大概就是他家中进行过的诚实交易。至于人民的生命,以及所谓的解放。距离维也纳这样的诚实太过于遥远了。
    但茨威格感受到陈韶绝非无病呻吟。只是茨威格此行前,得知陈韶只比他大一岁,就觉得自己或许永远理解不了陈韶这样投身战争的人。
    直到听到陈韶不得不从正义中寻求抵抗痛苦,茨威格才觉得能理解陈韶。但茨威格也确定了另外一件事,自己和陈韶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有交集。
    在这样的认知中,茨威格记起了自己是来质疑陈韶,想了解这位少将要将世界带向何方。便转头看向罗曼·罗兰阁下。却见罗曼·罗兰阁下脸上都是同情的神色,而阁下的眼中仿佛有一层薄薄的水雾。好像完全体会到了陈韶的痛苦。
    会面没有太久,因为没人提出更尖锐的问题,陈韶就宣布结束了会谈。
    茨威格随着罗曼·罗兰阁下走出大周使馆,面对没能进入使馆同伴们的问询,罗曼·罗兰阁下并没有说话。茨威格不得不先和同伴们回到咖啡厅,才将会面的内容讲给众人。
    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些人认为陈韶是编出的那些话,有些人则认为陈韶是故意搞了这么一出,想完成他此行的外交使命。
    茨威格不敢下决定。他已经确定自己无法体会到陈韶的感受,反倒更不愿意附和同伴们的看法。
    此时,大周代表团团长也已经完成了报告。他旁听了这次座谈,整体上比较满意。尤其满意于陈韶对日军战争罪行的批判。
    团长乃是鸿胪寺里面非常了解欧洲的专家。鸿胪寺内开了好几次会议,大家都认为英国会展开对大周的宣传攻势。必须小心应对。
    此时团长大概能确定英国的手段。到现在为止,英国努力宣称,欧洲是文明的,大周是野蛮的。这次中日战争里,大周在战场上的暴烈表现,就是证明。
    大周当然管不了英国说什么。至于东西方的对立,更不可能靠三言两语就可以扭转欧洲民众的印象。围绕日本的战争罪行做文章,大概是当下最有效的手段。
    代表团团长不太确定的是,用赤色分子来抨击大周,到底是英国的煽动,还是欧洲大陆国家本能的反应。唯一能确定的是,欧洲大陆国家的中上层对于赤色分子很介意。
    赤色分子与欧洲中上层的矛盾,不同于君主制与共和国票主制度的分歧。根据大周鸿胪寺这些年的情报收集与总结,赤色分子们固然要推翻君主制,也要推翻共和制。即便是法国这样的票主制度,也是赤色分子要推翻的对象。
    欧洲各国的当权者,君主,贵族,资本家,他们之间或许会因为利益打的头破血流,在面对赤色分子的时候却意外的团结。因为这些人很清楚,一旦赤色分子在欧洲当权,他们会被有所差别的挂路灯。具体差别是挂在哪根路灯杆上,用什么样的绳索,以及挂多高。
    第二天,陈韶提出别等德国总参谋部的回复。德国总参谋部的回复内容,只是给研讨会提出一份报告。即便代表团没有亲自接到这份报告,德国佬也会秉持风格送到大使馆。甚至会直接寄到大周兵部去。
    代表团长觉得这话也有道理,而且代表团在柏林也完成了该做的宣传。
    柏林警察那边审问了携带枪支的刺客,给了大周大使馆回复。那名刺客是日本人,得知杀了数万日军的陈韶抵达柏林,就出于国仇,试图刺杀陈韶。
    团长有些怀疑,或许日本刺客背后是英国人指使。再继续留在柏林,也许有更糟糕的事情。就派人去德国总参谋部,告知大周代表团即将离开的消息。却没想到德国总参谋部告知来人,“请陈韶阁下明天到总参谋部来一趟。”

章节目录

燃烧的世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绯红之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绯红之月并收藏燃烧的世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