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李子夜设计的‘郑和宝船’,弟子们不由得惊叹连连。
相比于电视剧里的那种古代船只来。李子夜的舰船,可以说设计精良,气势恢宏。明显就不是那些电影道具能比拟的!
弟子们啧啧称奇的看着图纸,睁大眼睛的瞧着宝船每一处细节。
“我的天,这船也太帅了吧?果然是我们古代有史以来,最牛的舰船啊!当初直接把周围一圈的小国, 都给吓到了。”
“好想把船快点建造好,然后体验乘坐在它上面的感觉!一定非常爽吧?每每想起这艘宝船,比西方人早了一个世纪建造,之后所有的技术都荒废了,我就感到心痛!”
“是啊,以那时候我们的航海技术,外加造船实力。如果老祖宗想的话, 不说统一全球, 至少东-亚都会是我们的藩属国……”
……
瞧见如此霸气的水上舰船,不少男弟子们纷纷展开畅想。
谁能拒绝一艘所向披靡的军舰呢……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所以当李子夜宣布,从今天起,正式开始建造旗舰时,跟前的弟子们一阵欢呼和雀跃!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虽然李子夜设计的宝船船身,整体缩减了九成。但其工艺水平,建造难度,可是摆在那边的。
长15米,宽6米,高6米的舰船,好歹也能搭乘四、五十人。光底下划船的水手,那就得12人。
既然要开始建船,那首先得让弟子们,了解该旗舰的基础信息,在心里有个轮廓。
于是李子夜依次拿起,更为精细的图纸,而后对众人说道, “大家可以看到,郑和宝船的桅帆,总体设计上采用纵帆型布局、硬帆式结构,帆篷面上带着撑条相当于筋的加固作用。”
“二千料船的远洋船型上采取“底尖上阔”的结构,船头昂船尾高。船体结构上设了多道横舱壁,把一整个舱按功能分割成多个小舱。”
“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加强结构和分舱水密抗沉的作用,使船舶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二千料海船采用全木结构。明代船舶工艺发展到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复杂的木结构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
李子夜一边说着,一边将他提前制作好的“木结构样本”和“船钉样本”,分发给弟子们观摩。
在众人的传统印象中,木船的连接,无非是把大铁钉敲入两块木材中,用于加固船体。
但实际上,如果只是简单的钉木板在船上。那这样的舰船, 别说远洋了,连挡风遮雨估计都不合格。
海上的天气, 瞬息万变,很可能前几分钟还风和日丽。转眼之间,暴风雨就从海的那头迅速袭来。
像电影里的那种建造方式,误导了不少老百姓。
而李子夜拿出的“木结构样本”,是在船钉加固的基础上,设计出船用的榫卯结构。
以木料与木料之间,作为第一道联结。锹钉、铲钉、蚂蟥钉,作为第二道联结,在榫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
等于是把舰船的各部位,都牢牢的整合为一体。这样的工艺,即使遭遇大风大浪,也多少有个一搏之力,不会像前者那样,一吹就散。
弟子们睁大眼睛的望着各种船钉,以及李子夜设计的船用榫卯。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那是因为他们的眼界和实力,超出普通人太多。
弟子们按照顺序,互相传阅他们师傅的作品。刚才众人的一腔热情,才刚开始没多久,便被海量的知识,淹没在了海洋中……
几乎李子夜讲的每个设计,每处细节,都是他们要重头学习和掌握的。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沉淀,不是头脑一热就能办到的。
“原来就算建造木船,那也不是光靠体力就可以成功的啊!我承认之前有点想当然了,传统旗舰有他的独到之处!”
“要学的地方有好多啊,光是这些船钉和榫卯,估计就够我学一个礼拜的了!更别提那桅帆设计和船体结构,想想就感觉奇难无比啊!师傅他老人家,到底是怎么做到如此全能的?”
“不知道啊,可能这就是顶级天才,跟顶级学渣之间的距离吧。像师傅那样的神人,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想象的……”
……
不管弟子们学不学得会,李子夜该传授的知识,还是会教。不过他会根据每位弟子的熟练程度,然后因材施教。
如果某位弟子实在悟不了隼牟结构,船钉方面的技艺。那没关系,李子夜还会教他们别的传承,直到他们找到能领悟的为止。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弟子们千万别羞愧难当。
“上二千料郑和宝船基本船型为福船,外形为小方首,宽平艉。建筑形式属于楼船,主甲板中部有一层甲板室形成舯楼,设了舷墙,艉部有三层艉楼,艏部有二层通透性的艏楼。”
“自底舱到甲板上,共分为五层。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前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或彩绘,后部有凤凰彩绘,艉部板上方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
李子夜用了一天左右时间,把郑和宝船的里里外外,都粗略的讲解了一遍。然后让弟子们,根据自己所想,选择感兴趣的小组进行分工。
所谓小组分工,那就是家村的老传统了。它们由原来的工匠组、瓦匠组、泥匠组改名而来。现在的名字,分别是工匠组,木匠组,以及筑运组。
工匠、木匠不用多说,看名字就知道大致工种。而筑运组,主要负责运送材料,加构筑船舶工事。简单来说就是负责一切琐碎事物。
当然,李子夜也会尊重每位弟子的选择。即使在他看来,某些弟子不适合他们所选分工。但成功在于不断尝试,只有失败了才会看清自己,发现不足。
等到那些弟子,自己都感觉拖累了组员。届时李子夜再为他指明一条方向,那样远比直接告诉他答案,来的更为清晰。毕竟只有自己体验过的,才最明了。
……
在大致学习完基础传承后,孔子学院的89名弟子,被李子夜送入各个小组内,跟家村的长辈们一起建船。
虽然大家都没造过这玩意儿,也没乘坐过真正的宝船。但他们有李子夜,所以众人都不怎么心慌,反正听李老师的安排就完事儿了。
然而,就在众人把一切都放在李子夜身上时,他却悠悠的开口说道,“首先,我们需要在江边,建造一个船坞。这个任务,就交给工匠组的诸位吧。”
李子夜话音落下,只见工匠组的众人,无论前辈还是新加入的弟子,此时全都一脸蒙圈的望着他!
“啥?上来直接就是一座船坞?这得搞多大呀?还有船坞级别,多少吨起哦?”
工匠组的众人,都被李子夜的话给惊到了。包括其余两组的成员,也不由得替他们捏把汗。毕竟现场好多人,都还没见过船坞这玩意儿。
见大家一脸的讶异与茫然,李子夜笑了一下的说道,“别紧张,关于船坞的大小和结构,其实跟村口打铁花用到的大棚,相类似……属于简易船坞。”
李子夜,解疑释惑的说道。他话说完后,只见众人悬着的心,也落下大半。
原本众人以为,他们建造的宝船,只有原版十分之一大小。所以应该不难的样子。
但却忽略了其十五米长,六米高的体量,需要一座船坞来驾驭才行。要不然这爬上爬下的,容易出事故不说,效率、工序都难以为继。
好在李子夜要建造的船坞,跟现代船厂的那种,还是有所不同的。
大致来说,就是用木架、铁架,搭建起一排排脚手架模样的高棚。然后组员们就可以根据分工,自由行动在宝船的各个部位。
李子夜的这一简化版本,对于工匠组的弟子们来说,还算是很友善的。因为如果放到古代,若朝廷需要建船开坞,那可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
“据记载我们华夏最早的船坞,是宋朝人张平发明的,在公元977年。在船坞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在河流边上造船,那样很容易被水冲走。”
“张平遂命工人在岸边挖一大坑,在其中造船,船造好以后,掘开一口子,引水入坑,船漂起,驶入河中。该大坑被称之为‘船坞’,其原理逻辑,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
在李子夜的说明和类比下,弟子们也明白了简易船坞的优点。
那就是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不用众人费尽力气的去挖坑,然后再填埋之类。
华夏古代,有朝廷的命令,江河边挖坑引入流水,那没问题。但现代社会,谁要是敢在主河道上私挖船坞,破坏了防汛,那船也别建了,直接改拘留所里过年吧……
“子夜老师的这个设计,很溜呀!既不用耗费过多精力和时间,又解决了旗舰的搭建平台。工匠组的前辈们,也算是松一口气了……”
“差点吓死我了……还好李老师说明了结构,要不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如果让我们自己来弄,就算有攻略有材料,估计也会搞得一头雾水。”
“正好村门口的花棚还没拆,材料都是现成的,分解下来搬过去就行~从没想过有朝一日,我居然会开始学造船,而且还是从船坞开始建造……”
……
在李子夜的指挥下,工匠组的组员们齐心协力,从花棚开始。将棚子上的竹竿,竹板都拆解下来,然后井然有序的搬运到江边。
关于造宝船这件事,家村跟当地有关部门,是打过招呼的,包括流程也走的差不多了。
只不过为了保密,这件事还没有大肆报道,也没透露给电视台、媒体。
按李子夜的想法,最好在“龙舟比赛”的开幕式上,让宝船亮相。那样带来的轰动和效果,应该是最强烈的。
于是乎,有关部门和众位弟子也守口如瓶,包括家村的村民们,也尽量当没看见江边有一座船坞。
如果有好事者问起,那就说造着玩的。孔子学院的师生,为课外拓展,建造一艘传统木船,这很合理吧……
反正不管如何,在李子夜的指导下,一座七米多高的大棚船坞,就这样兴师动众的建造起来了。
由于设计精良,结构简易,众人只花了一天功夫,就将它牢牢的固定在地面上,离江边大约20米左右的距离。
望着偌大的船坞,像模像样的矗立在江边。现场的弟子们,除了有淡淡的成就感外,心里也充满了希望。
除了教授简易船坞的搭建,李子夜还抽空去了木匠组。交给木匠们的任务,是详细学习和建造宝船的龙骨。
“船坞目前搭建的不错,预计下午就能出炉。对于木匠组的各位,我们现在将开始学习,龙骨的建造与拼接。关于舰船龙骨,最早也是在宋代被老祖宗发明的。”
“华夏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它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龙骨结构是船底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底部全长的纵向连续构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一种坚硬的材料贯通整个船体,实现有效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加坚固稳定,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
李子夜详细的讲解,传统木船的龙骨历史,还有结构。
龙骨主要由旁龙骨、肋骨、龙筋、船壳板、舭龙骨等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位都有着它的功效,对船只的稳定和牢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木匠组的前辈们,还有新加入的弟子,听得是格外认真。他们知晓任务的重要性,也知道如果龙骨造不好,那整艘宝船也就白搭了……
搞不好直接来个入水沉没,然后遇到河神,问你们掉的是金宝船,还是银宝船……
相比于电视剧里的那种古代船只来。李子夜的舰船,可以说设计精良,气势恢宏。明显就不是那些电影道具能比拟的!
弟子们啧啧称奇的看着图纸,睁大眼睛的瞧着宝船每一处细节。
“我的天,这船也太帅了吧?果然是我们古代有史以来,最牛的舰船啊!当初直接把周围一圈的小国, 都给吓到了。”
“好想把船快点建造好,然后体验乘坐在它上面的感觉!一定非常爽吧?每每想起这艘宝船,比西方人早了一个世纪建造,之后所有的技术都荒废了,我就感到心痛!”
“是啊,以那时候我们的航海技术,外加造船实力。如果老祖宗想的话, 不说统一全球, 至少东-亚都会是我们的藩属国……”
……
瞧见如此霸气的水上舰船,不少男弟子们纷纷展开畅想。
谁能拒绝一艘所向披靡的军舰呢……男人至死都是少年。
所以当李子夜宣布,从今天起,正式开始建造旗舰时,跟前的弟子们一阵欢呼和雀跃!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
虽然李子夜设计的宝船船身,整体缩减了九成。但其工艺水平,建造难度,可是摆在那边的。
长15米,宽6米,高6米的舰船,好歹也能搭乘四、五十人。光底下划船的水手,那就得12人。
既然要开始建船,那首先得让弟子们,了解该旗舰的基础信息,在心里有个轮廓。
于是李子夜依次拿起,更为精细的图纸,而后对众人说道, “大家可以看到,郑和宝船的桅帆,总体设计上采用纵帆型布局、硬帆式结构,帆篷面上带着撑条相当于筋的加固作用。”
“二千料船的远洋船型上采取“底尖上阔”的结构,船头昂船尾高。船体结构上设了多道横舱壁,把一整个舱按功能分割成多个小舱。”
“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加强结构和分舱水密抗沉的作用,使船舶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分割舱段分类载货,满足不同功能的使用要求。”
“二千料海船采用全木结构。明代船舶工艺发展到有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等,使复杂的木结构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船钉拼合、挂锔、加固在一起,不至于“散架”……”
李子夜一边说着,一边将他提前制作好的“木结构样本”和“船钉样本”,分发给弟子们观摩。
在众人的传统印象中,木船的连接,无非是把大铁钉敲入两块木材中,用于加固船体。
但实际上,如果只是简单的钉木板在船上。那这样的舰船, 别说远洋了,连挡风遮雨估计都不合格。
海上的天气, 瞬息万变,很可能前几分钟还风和日丽。转眼之间,暴风雨就从海的那头迅速袭来。
像电影里的那种建造方式,误导了不少老百姓。
而李子夜拿出的“木结构样本”,是在船钉加固的基础上,设计出船用的榫卯结构。
以木料与木料之间,作为第一道联结。锹钉、铲钉、蚂蟥钉,作为第二道联结,在榫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
等于是把舰船的各部位,都牢牢的整合为一体。这样的工艺,即使遭遇大风大浪,也多少有个一搏之力,不会像前者那样,一吹就散。
弟子们睁大眼睛的望着各种船钉,以及李子夜设计的船用榫卯。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那是因为他们的眼界和实力,超出普通人太多。
弟子们按照顺序,互相传阅他们师傅的作品。刚才众人的一腔热情,才刚开始没多久,便被海量的知识,淹没在了海洋中……
几乎李子夜讲的每个设计,每处细节,都是他们要重头学习和掌握的。这些都需要时间和沉淀,不是头脑一热就能办到的。
“原来就算建造木船,那也不是光靠体力就可以成功的啊!我承认之前有点想当然了,传统旗舰有他的独到之处!”
“要学的地方有好多啊,光是这些船钉和榫卯,估计就够我学一个礼拜的了!更别提那桅帆设计和船体结构,想想就感觉奇难无比啊!师傅他老人家,到底是怎么做到如此全能的?”
“不知道啊,可能这就是顶级天才,跟顶级学渣之间的距离吧。像师傅那样的神人,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想象的……”
……
不管弟子们学不学得会,李子夜该传授的知识,还是会教。不过他会根据每位弟子的熟练程度,然后因材施教。
如果某位弟子实在悟不了隼牟结构,船钉方面的技艺。那没关系,李子夜还会教他们别的传承,直到他们找到能领悟的为止。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些弟子们千万别羞愧难当。
“上二千料郑和宝船基本船型为福船,外形为小方首,宽平艉。建筑形式属于楼船,主甲板中部有一层甲板室形成舯楼,设了舷墙,艉部有三层艉楼,艏部有二层通透性的艏楼。”
“自底舱到甲板上,共分为五层。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前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或彩绘,后部有凤凰彩绘,艉部板上方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
李子夜用了一天左右时间,把郑和宝船的里里外外,都粗略的讲解了一遍。然后让弟子们,根据自己所想,选择感兴趣的小组进行分工。
所谓小组分工,那就是家村的老传统了。它们由原来的工匠组、瓦匠组、泥匠组改名而来。现在的名字,分别是工匠组,木匠组,以及筑运组。
工匠、木匠不用多说,看名字就知道大致工种。而筑运组,主要负责运送材料,加构筑船舶工事。简单来说就是负责一切琐碎事物。
当然,李子夜也会尊重每位弟子的选择。即使在他看来,某些弟子不适合他们所选分工。但成功在于不断尝试,只有失败了才会看清自己,发现不足。
等到那些弟子,自己都感觉拖累了组员。届时李子夜再为他指明一条方向,那样远比直接告诉他答案,来的更为清晰。毕竟只有自己体验过的,才最明了。
……
在大致学习完基础传承后,孔子学院的89名弟子,被李子夜送入各个小组内,跟家村的长辈们一起建船。
虽然大家都没造过这玩意儿,也没乘坐过真正的宝船。但他们有李子夜,所以众人都不怎么心慌,反正听李老师的安排就完事儿了。
然而,就在众人把一切都放在李子夜身上时,他却悠悠的开口说道,“首先,我们需要在江边,建造一个船坞。这个任务,就交给工匠组的诸位吧。”
李子夜话音落下,只见工匠组的众人,无论前辈还是新加入的弟子,此时全都一脸蒙圈的望着他!
“啥?上来直接就是一座船坞?这得搞多大呀?还有船坞级别,多少吨起哦?”
工匠组的众人,都被李子夜的话给惊到了。包括其余两组的成员,也不由得替他们捏把汗。毕竟现场好多人,都还没见过船坞这玩意儿。
见大家一脸的讶异与茫然,李子夜笑了一下的说道,“别紧张,关于船坞的大小和结构,其实跟村口打铁花用到的大棚,相类似……属于简易船坞。”
李子夜,解疑释惑的说道。他话说完后,只见众人悬着的心,也落下大半。
原本众人以为,他们建造的宝船,只有原版十分之一大小。所以应该不难的样子。
但却忽略了其十五米长,六米高的体量,需要一座船坞来驾驭才行。要不然这爬上爬下的,容易出事故不说,效率、工序都难以为继。
好在李子夜要建造的船坞,跟现代船厂的那种,还是有所不同的。
大致来说,就是用木架、铁架,搭建起一排排脚手架模样的高棚。然后组员们就可以根据分工,自由行动在宝船的各个部位。
李子夜的这一简化版本,对于工匠组的弟子们来说,还算是很友善的。因为如果放到古代,若朝廷需要建船开坞,那可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
“据记载我们华夏最早的船坞,是宋朝人张平发明的,在公元977年。在船坞没有发明之前,古人都在河流边上造船,那样很容易被水冲走。”
“张平遂命工人在岸边挖一大坑,在其中造船,船造好以后,掘开一口子,引水入坑,船漂起,驶入河中。该大坑被称之为‘船坞’,其原理逻辑,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
在李子夜的说明和类比下,弟子们也明白了简易船坞的优点。
那就是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不用众人费尽力气的去挖坑,然后再填埋之类。
华夏古代,有朝廷的命令,江河边挖坑引入流水,那没问题。但现代社会,谁要是敢在主河道上私挖船坞,破坏了防汛,那船也别建了,直接改拘留所里过年吧……
“子夜老师的这个设计,很溜呀!既不用耗费过多精力和时间,又解决了旗舰的搭建平台。工匠组的前辈们,也算是松一口气了……”
“差点吓死我了……还好李老师说明了结构,要不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如果让我们自己来弄,就算有攻略有材料,估计也会搞得一头雾水。”
“正好村门口的花棚还没拆,材料都是现成的,分解下来搬过去就行~从没想过有朝一日,我居然会开始学造船,而且还是从船坞开始建造……”
……
在李子夜的指挥下,工匠组的组员们齐心协力,从花棚开始。将棚子上的竹竿,竹板都拆解下来,然后井然有序的搬运到江边。
关于造宝船这件事,家村跟当地有关部门,是打过招呼的,包括流程也走的差不多了。
只不过为了保密,这件事还没有大肆报道,也没透露给电视台、媒体。
按李子夜的想法,最好在“龙舟比赛”的开幕式上,让宝船亮相。那样带来的轰动和效果,应该是最强烈的。
于是乎,有关部门和众位弟子也守口如瓶,包括家村的村民们,也尽量当没看见江边有一座船坞。
如果有好事者问起,那就说造着玩的。孔子学院的师生,为课外拓展,建造一艘传统木船,这很合理吧……
反正不管如何,在李子夜的指导下,一座七米多高的大棚船坞,就这样兴师动众的建造起来了。
由于设计精良,结构简易,众人只花了一天功夫,就将它牢牢的固定在地面上,离江边大约20米左右的距离。
望着偌大的船坞,像模像样的矗立在江边。现场的弟子们,除了有淡淡的成就感外,心里也充满了希望。
除了教授简易船坞的搭建,李子夜还抽空去了木匠组。交给木匠们的任务,是详细学习和建造宝船的龙骨。
“船坞目前搭建的不错,预计下午就能出炉。对于木匠组的各位,我们现在将开始学习,龙骨的建造与拼接。关于舰船龙骨,最早也是在宋代被老祖宗发明的。”
“华夏古代船舶的龙骨结构,是造船业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它对世界船舶结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龙骨结构是船底中线处从首至尾贯通底部全长的纵向连续构件。其主要作用是用一种坚硬的材料贯通整个船体,实现有效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加坚固稳定,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
李子夜详细的讲解,传统木船的龙骨历史,还有结构。
龙骨主要由旁龙骨、肋骨、龙筋、船壳板、舭龙骨等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位都有着它的功效,对船只的稳定和牢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木匠组的前辈们,还有新加入的弟子,听得是格外认真。他们知晓任务的重要性,也知道如果龙骨造不好,那整艘宝船也就白搭了……
搞不好直接来个入水沉没,然后遇到河神,问你们掉的是金宝船,还是银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