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夏的水军逃兵当天便被孙河安顿下来。
而两日后,汝南溃逃的弓兵们也悉数来到柴桑相投,亦被孙策派潘璋悉心安置下来。
而到了第三日,孙策这才现身。
彼等势穷来投,不可过分轻视,会招致怨恨。
但是更不可过于重视,不然会被彼等看破孙策的心思待价而沽,不利于孙策将来驾驭其众!
经过短则一日,长则三日的修整补给之后,这些溃兵和逃兵们纷纷恢复了一些体力和士气,再看到并没有收到苛刻的待遇之后纷纷安心下来。
孙策先是分别检验了一番他们的基本素质。
看到一个个身材高大弓兵们后,孙策这才明白了为何邓当谏言之时会如此急切。
因为,在冷兵器时代,能拉开强弓硬弩者无不是身强体健之人,远不是他前世影视剧中那些身体瘦小的孱弱模样。
孙策想想也是,若是一个身体羸弱之人,如何能拉得开数十公斤乃至上百公斤的重弓?
虽然这些弓兵们因为长期的饥饿身体有些瘦弱,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养一段时间身体轻易恢复的,并不影响他们的技艺。
虽然暂时没有力气拉开重弓,但是换上轻弓,一个个试射之后,二十步之外准头都能十中七八。
而另外一边,来自江夏的水军们也同样让孙策十分的满意。
这些荆楚的在伍军卒们,从小便在江边长大,一个个水性过人,加上在黄祖军中锻炼所得的操船弄舟之术,在长江之上可是说是如履平地一般,在未来是他应对江贼的重要依仗!
黄祖家大业大,看不上这些出身低下的普通士卒,平日里百般虐待,如将领的私人奴婢一般,让一众水军们无不心生怨恨,宁死不愿屈从,这才冒险渡江。
但是孙策这里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加上折冲校尉营中提倡人人平等,孙策更是以身作则,自愿舍弃一切特权,和士卒们同甘共苦,荣辱共之,一下子就抓住了水军们的心,感动之余说什么都不肯再走了。
虽然这些系统奖励的弓兵和水军要么是战败之后畏罪四散溃逃,要么就是不服将领统帅奴役愤而叛逃。
但是孙策却毫不嫌弃,来者不拒,全部大胆任用。
一来,这些人之所以溃散,叛逃都有来自无能长官的不公正对待和苛刻待遇,换了是谁都不会甘心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为主将卖命的,平心而论若是换成孙策,他不光要跑,而且还会临走之时想办法把这些昏庸将领的脑袋割下来带走,留作纪念。
二者,天生我才必有用,就算是一张厕纸一条内裤也会有它的用处!
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孙策觉得并不完整,需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不能被蒙尘。
宝珠蒙尘还能叫宝珠吗?被埋在土里的金子会发光吗?当然不会!
若是本领不如人,能力小便罢了,但是往往现实就是有能力的人却很难得到匹配能力的地位和功劳。
要么会受到来自能力不如你的领导的瞎指挥,要么就是运气不好受到来自度量狭小且善于嫉妒的上级的百般刁难和打压,更有甚者,干脆就是因为能力太强受到庸才们集体抱团的敌视和孤立。
远的不说,赵云在公孙瓒麾下效力之时,曾对其人百般谏言却始终得不到其重视,转投刘备之后,却大放异彩,变得枪法无双,浑身是胆,在长坂坡曹操数十万大军之中尚能七进七出!最终位列五虎上将!难道赵云转投刘备之后就和孙策一样开挂了吗?
非也!
张辽从并州开始便一路追随吕布,鞍前马后不辞辛苦,但是吕布却不听其苦劝,从长安开始一路败逃到关东,最后可笑又屈辱的死于白门楼之上,为何张辽转投曹操之后却大发神威!助曹操攻灭袁氏,于辽东大破乌桓,在合肥以八百人之数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从此可止吴中小儿夜啼!难道曹操有什么鬼神莫测之能可以点化张辽吗?
当然不是!
所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
原来在这乱世中,可称作伯乐者,只有曹操、刘备二人。
如今当孙策因为机缘巧合而来到这个世界,鸩占鹊巢之后,便有了这第三人!
检验过士卒们的专业水准之后,孙策又从中剔除了一些老兵油子、不服管教和好逸恶劳之徒,之后点数,不多不少正好四百之数。
接着,孙策便从老兵之中,分别挑选了相对善射以及善水之人编入弓军、水军两曲之中充作基层干部,然后又调整了一下麾下将领们的分工。
安排潘璋率领水军、吕范率领弓兵,两人原来的部队由孙策自己亲领,充作中军。
数日之后,立夏(5月5日)到来。
蒋干率领新招募的四百部队从寿春而来后,孙策当机立断,改变自己补充老兵的注意,立即将这四百人于新成立的弓兵曲和水军曲混编成两个弓兵曲和两个水军曲,多出来的两曲同样由孙策自己统领,充作中军。
如此以来,孙策麾下的折冲校尉营便有了八曲的编制。
但是原先四曲步兵并未满编,孙策对蒋干勉励一番后,又安排其返回寿春城外募兵,一举要将部队的编制全完补充完毕。
就这样,到了小满之节(5月20日),孙策麾下所部八个曲便全部全员满编。
在这汉末战乱之际,历经一番波折之后,孙策终于拥有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部队,拥有了一千六百名效忠于他的军士。
而这一刻,也真正代表着他真正在这大争之世中拥有了一席立足之地!
为此,当日孙策十分高兴,赐下酒肉犒赏全军,还强制要求了柴桑六大豪族权贵们纷纷到场,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军阅兵式,极大地震慑了蠢蠢欲动的权贵们,小小的柴桑县城一下子安定了一下,连曾经肆虐的贼寇们都一时销声匿迹起来。
这让孙策不由得感到明悟,看来想要维持和平和安定,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棒子变得比别人的大!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
就在孙策等人志得意满之时,离柴桑不远的一处隐蔽的江贼水寨之中,却有三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而两日后,汝南溃逃的弓兵们也悉数来到柴桑相投,亦被孙策派潘璋悉心安置下来。
而到了第三日,孙策这才现身。
彼等势穷来投,不可过分轻视,会招致怨恨。
但是更不可过于重视,不然会被彼等看破孙策的心思待价而沽,不利于孙策将来驾驭其众!
经过短则一日,长则三日的修整补给之后,这些溃兵和逃兵们纷纷恢复了一些体力和士气,再看到并没有收到苛刻的待遇之后纷纷安心下来。
孙策先是分别检验了一番他们的基本素质。
看到一个个身材高大弓兵们后,孙策这才明白了为何邓当谏言之时会如此急切。
因为,在冷兵器时代,能拉开强弓硬弩者无不是身强体健之人,远不是他前世影视剧中那些身体瘦小的孱弱模样。
孙策想想也是,若是一个身体羸弱之人,如何能拉得开数十公斤乃至上百公斤的重弓?
虽然这些弓兵们因为长期的饥饿身体有些瘦弱,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养一段时间身体轻易恢复的,并不影响他们的技艺。
虽然暂时没有力气拉开重弓,但是换上轻弓,一个个试射之后,二十步之外准头都能十中七八。
而另外一边,来自江夏的水军们也同样让孙策十分的满意。
这些荆楚的在伍军卒们,从小便在江边长大,一个个水性过人,加上在黄祖军中锻炼所得的操船弄舟之术,在长江之上可是说是如履平地一般,在未来是他应对江贼的重要依仗!
黄祖家大业大,看不上这些出身低下的普通士卒,平日里百般虐待,如将领的私人奴婢一般,让一众水军们无不心生怨恨,宁死不愿屈从,这才冒险渡江。
但是孙策这里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加上折冲校尉营中提倡人人平等,孙策更是以身作则,自愿舍弃一切特权,和士卒们同甘共苦,荣辱共之,一下子就抓住了水军们的心,感动之余说什么都不肯再走了。
虽然这些系统奖励的弓兵和水军要么是战败之后畏罪四散溃逃,要么就是不服将领统帅奴役愤而叛逃。
但是孙策却毫不嫌弃,来者不拒,全部大胆任用。
一来,这些人之所以溃散,叛逃都有来自无能长官的不公正对待和苛刻待遇,换了是谁都不会甘心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为主将卖命的,平心而论若是换成孙策,他不光要跑,而且还会临走之时想办法把这些昏庸将领的脑袋割下来带走,留作纪念。
二者,天生我才必有用,就算是一张厕纸一条内裤也会有它的用处!
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孙策觉得并不完整,需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不能被蒙尘。
宝珠蒙尘还能叫宝珠吗?被埋在土里的金子会发光吗?当然不会!
若是本领不如人,能力小便罢了,但是往往现实就是有能力的人却很难得到匹配能力的地位和功劳。
要么会受到来自能力不如你的领导的瞎指挥,要么就是运气不好受到来自度量狭小且善于嫉妒的上级的百般刁难和打压,更有甚者,干脆就是因为能力太强受到庸才们集体抱团的敌视和孤立。
远的不说,赵云在公孙瓒麾下效力之时,曾对其人百般谏言却始终得不到其重视,转投刘备之后,却大放异彩,变得枪法无双,浑身是胆,在长坂坡曹操数十万大军之中尚能七进七出!最终位列五虎上将!难道赵云转投刘备之后就和孙策一样开挂了吗?
非也!
张辽从并州开始便一路追随吕布,鞍前马后不辞辛苦,但是吕布却不听其苦劝,从长安开始一路败逃到关东,最后可笑又屈辱的死于白门楼之上,为何张辽转投曹操之后却大发神威!助曹操攻灭袁氏,于辽东大破乌桓,在合肥以八百人之数击败孙权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从此可止吴中小儿夜啼!难道曹操有什么鬼神莫测之能可以点化张辽吗?
当然不是!
所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
原来在这乱世中,可称作伯乐者,只有曹操、刘备二人。
如今当孙策因为机缘巧合而来到这个世界,鸩占鹊巢之后,便有了这第三人!
检验过士卒们的专业水准之后,孙策又从中剔除了一些老兵油子、不服管教和好逸恶劳之徒,之后点数,不多不少正好四百之数。
接着,孙策便从老兵之中,分别挑选了相对善射以及善水之人编入弓军、水军两曲之中充作基层干部,然后又调整了一下麾下将领们的分工。
安排潘璋率领水军、吕范率领弓兵,两人原来的部队由孙策自己亲领,充作中军。
数日之后,立夏(5月5日)到来。
蒋干率领新招募的四百部队从寿春而来后,孙策当机立断,改变自己补充老兵的注意,立即将这四百人于新成立的弓兵曲和水军曲混编成两个弓兵曲和两个水军曲,多出来的两曲同样由孙策自己统领,充作中军。
如此以来,孙策麾下的折冲校尉营便有了八曲的编制。
但是原先四曲步兵并未满编,孙策对蒋干勉励一番后,又安排其返回寿春城外募兵,一举要将部队的编制全完补充完毕。
就这样,到了小满之节(5月20日),孙策麾下所部八个曲便全部全员满编。
在这汉末战乱之际,历经一番波折之后,孙策终于拥有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部队,拥有了一千六百名效忠于他的军士。
而这一刻,也真正代表着他真正在这大争之世中拥有了一席立足之地!
为此,当日孙策十分高兴,赐下酒肉犒赏全军,还强制要求了柴桑六大豪族权贵们纷纷到场,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军阅兵式,极大地震慑了蠢蠢欲动的权贵们,小小的柴桑县城一下子安定了一下,连曾经肆虐的贼寇们都一时销声匿迹起来。
这让孙策不由得感到明悟,看来想要维持和平和安定,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的棒子变得比别人的大!
不过,有人欢喜,有人愁!
就在孙策等人志得意满之时,离柴桑不远的一处隐蔽的江贼水寨之中,却有三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