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就是话太多
户部侍郞脸色难看,尚书大人还在养病,挤银子的事儿就落在了他的脑袋上。
五十万两银子别人觉得不够,可他却愁得头秃,户部是真的没有多余的银子,那些银子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不能乱动啊!
皇上一张口就给了五十万两, 他们这些办事的就要费尽精力,给皇上抠银子。
真真是,为难死个人!
皇上看着这群了人不说话心里也是气,废话就数你们最多,真需要你们干些实事了,你们又不行了!
真真是, 一群废物。
这时, 一直没说话的二皇子开口了:“父皇, 儿臣愿去肃州走一趟。”
皇上看了二皇子一眼,以前老二没领过什么大差事,做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肃州赈灾事关重大,交给老二,他到底是有些不放心。
这时,七皇子也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也愿前往。”
太子看了两兄弟一眼没说话,他身为储君是不可能让自己置身险境的,大老远跑去肃州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那不是自找苦吃吗?完全没这个必要!
然而,太子一脉的人可不是这么想的,太子刚出了虐杀宫女又遭雷劈的事,现在正是挣表现的时候,兄弟们都在争,太子怎么能甘居人后呢, 咱们必须争啊。
“老臣觉得, 这次赈灾必须去了能镇住场子的!”
意思就是二皇子和七皇子份量都不够。
二皇子、七皇子:……
众大臣可不管这二人心中怎么想的,他们齐齐看向了太子,二皇子和七皇子份量不够,那就只能是太子了!
太子:……并不想去!
“父皇,儿臣也愿前往,儿臣保证一定将肃州之事处理的妥妥当当!”
皇上看了看这些臣子,见实在没人再抢活干了,只得道:“那就这样定了,太子赴西北处理肃州赈灾事宜,右督御史负责监督。
老二和老七也跟着一起去,你们三兄弟有不懂的多和右督御史学学,好好办差,差办得好回来朕定当有赏!”
太子:……孤为什么要带上那么两个累赘?
二皇子七皇子:……爷凭什么只是个陪同?
众大臣:这次太子肃州一行,可有热闹瞧了!
右督御史:……头秃!
辰王:……皇兄这一招妙啊,这三个大侄子分明是各有各的心思,老二是真心想表现一回,可惜皇兄不太信任他。
老七可能是看上那五十万两赈灾银了,至于太子,完全就是被赶鸭子上架了, 现在赶鸭子上架的当家做主, 正经做事和想贪一笔的坐冷板凳, 这三个互相掣肘, 哪怕没什么大本事,也不至于真的把赈灾之事搞杂了。
户部捏着鼻子挤出了五十万两赈灾银,交了上来。
圣旨很快就下来了,三位皇子各自收拾行李,又带了一群下人随从,每个人都要带的东西都要装个五六辆马车,可是当他们看到轻车简从的右督御史时,几人都傻了眼。
“太子殿下,咱们这次办的是急差,肃州的百姓可都等着呢,您早到一刻对那些受灾的百姓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右督御史说的隐讳,可太子还是听懂了,去肃州不是去郊游,更不是去享受的,他带这么多东西不合适!
于是,太子当机立断:“收拾几件替换的衣服,马车换马,立刻出发!”
因为粮食是要在肃州周边调派,所以太子直接带着银票就能上路了,这可比大老远的从京城筹集物资送到肃州省事省银子多了!
二皇子七皇子也傻眼了一会儿,但很快便回过了神,让贴身侍卫带上几套衣服,一人背上一个小包袱就出发了。
当然四人身后还跟着近千人的护卫队。
二皇子七皇子只有几个贴身侍卫跟着,剩下的都是皇上给指派的御林军。
这次赈灾可是出动了皇上的三个好大儿呢,怎么也不能让儿子们出什么问题!
大兴朝的皇子们,参加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君子六艺是都要学的,其中就包括骑射,这些成年的皇子中,属三皇子的骑射功夫最好,但这并不代表其它皇子在这一项上就不行,那绝对是比普通人要强上无数倍的!
但饶是这样,三天赶路下来,太子也觉得自己累是不轻,右督御史明明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办趟差竟然还这么拼,真是不亏他能坐上督察院这把交椅!
人家一个老臣都这么拼了,太子三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继续跟着右督御史赶路,楞是在第七日赶到了肃州。
太子带了几道圣旨,换了衣服后便让小太监当场宣读,并张贴在城门之上让人每隔一会儿就念给那些不识字的百姓,这一道道旨意下来,老百姓无不面朝京城的方向跪地谢恩。
太子见到这万人朝拜的场景时心中真是感慨万千,他甚至想象着有朝一日他荣登大位,被人山呼万岁之时,那感觉是不是会比现在加震憾!
太子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右督御史突然出声道:“殿下,我们该去开仓放粮了,除此外还要派人到周边县城收集粮食,粮食早一步运到,那些百姓也能早一点摆脱饥饿。”
太子:……这老头哪儿都好,就是话太多!
就算有右督御史的提醒,太子也不必亲力亲为,而是派出了他的下属去处理这些事。
外面的百姓哭天抢地的在废墟之中扒拉被埋了的粮食自救时,太子就住在肃州知州的府衙内悠闲的喝着茶。
而知州大人却因为粮食的事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他实在是想不出办法了,就到了后宅来找夫人拿主意!
“老爷你怕有什么用,现在最该做的不是去找陆老板他们把粮食送回来吗?”
肃州知州一拍大腿:“夫人说的对,本官这就去找陆老板,当初他说的只借几天,等朝庭来人,他就将粮食送来,可现在,粮食的影子都没有,真是气煞本官!”
他整理好衣服,然后在夫人的注视下,带着小厮急冲冲的就出了衙门。
敢在这个时候和知州大人借粮食的陆老板是何许人也?
这位陆老板可是这肃州城内第一富商,嫡支上出了一位尚书,不是别人,正是当朝户部尚书路大人。
五十万两银子别人觉得不够,可他却愁得头秃,户部是真的没有多余的银子,那些银子都是已经安排好的,不能乱动啊!
皇上一张口就给了五十万两, 他们这些办事的就要费尽精力,给皇上抠银子。
真真是,为难死个人!
皇上看着这群了人不说话心里也是气,废话就数你们最多,真需要你们干些实事了,你们又不行了!
真真是, 一群废物。
这时, 一直没说话的二皇子开口了:“父皇, 儿臣愿去肃州走一趟。”
皇上看了二皇子一眼,以前老二没领过什么大差事,做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肃州赈灾事关重大,交给老二,他到底是有些不放心。
这时,七皇子也站了出来:“父皇,儿臣也愿前往。”
太子看了两兄弟一眼没说话,他身为储君是不可能让自己置身险境的,大老远跑去肃州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那不是自找苦吃吗?完全没这个必要!
然而,太子一脉的人可不是这么想的,太子刚出了虐杀宫女又遭雷劈的事,现在正是挣表现的时候,兄弟们都在争,太子怎么能甘居人后呢, 咱们必须争啊。
“老臣觉得, 这次赈灾必须去了能镇住场子的!”
意思就是二皇子和七皇子份量都不够。
二皇子、七皇子:……
众大臣可不管这二人心中怎么想的,他们齐齐看向了太子,二皇子和七皇子份量不够,那就只能是太子了!
太子:……并不想去!
“父皇,儿臣也愿前往,儿臣保证一定将肃州之事处理的妥妥当当!”
皇上看了看这些臣子,见实在没人再抢活干了,只得道:“那就这样定了,太子赴西北处理肃州赈灾事宜,右督御史负责监督。
老二和老七也跟着一起去,你们三兄弟有不懂的多和右督御史学学,好好办差,差办得好回来朕定当有赏!”
太子:……孤为什么要带上那么两个累赘?
二皇子七皇子:……爷凭什么只是个陪同?
众大臣:这次太子肃州一行,可有热闹瞧了!
右督御史:……头秃!
辰王:……皇兄这一招妙啊,这三个大侄子分明是各有各的心思,老二是真心想表现一回,可惜皇兄不太信任他。
老七可能是看上那五十万两赈灾银了,至于太子,完全就是被赶鸭子上架了, 现在赶鸭子上架的当家做主, 正经做事和想贪一笔的坐冷板凳, 这三个互相掣肘, 哪怕没什么大本事,也不至于真的把赈灾之事搞杂了。
户部捏着鼻子挤出了五十万两赈灾银,交了上来。
圣旨很快就下来了,三位皇子各自收拾行李,又带了一群下人随从,每个人都要带的东西都要装个五六辆马车,可是当他们看到轻车简从的右督御史时,几人都傻了眼。
“太子殿下,咱们这次办的是急差,肃州的百姓可都等着呢,您早到一刻对那些受灾的百姓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右督御史说的隐讳,可太子还是听懂了,去肃州不是去郊游,更不是去享受的,他带这么多东西不合适!
于是,太子当机立断:“收拾几件替换的衣服,马车换马,立刻出发!”
因为粮食是要在肃州周边调派,所以太子直接带着银票就能上路了,这可比大老远的从京城筹集物资送到肃州省事省银子多了!
二皇子七皇子也傻眼了一会儿,但很快便回过了神,让贴身侍卫带上几套衣服,一人背上一个小包袱就出发了。
当然四人身后还跟着近千人的护卫队。
二皇子七皇子只有几个贴身侍卫跟着,剩下的都是皇上给指派的御林军。
这次赈灾可是出动了皇上的三个好大儿呢,怎么也不能让儿子们出什么问题!
大兴朝的皇子们,参加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时候,君子六艺是都要学的,其中就包括骑射,这些成年的皇子中,属三皇子的骑射功夫最好,但这并不代表其它皇子在这一项上就不行,那绝对是比普通人要强上无数倍的!
但饶是这样,三天赶路下来,太子也觉得自己累是不轻,右督御史明明都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办趟差竟然还这么拼,真是不亏他能坐上督察院这把交椅!
人家一个老臣都这么拼了,太子三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继续跟着右督御史赶路,楞是在第七日赶到了肃州。
太子带了几道圣旨,换了衣服后便让小太监当场宣读,并张贴在城门之上让人每隔一会儿就念给那些不识字的百姓,这一道道旨意下来,老百姓无不面朝京城的方向跪地谢恩。
太子见到这万人朝拜的场景时心中真是感慨万千,他甚至想象着有朝一日他荣登大位,被人山呼万岁之时,那感觉是不是会比现在加震憾!
太子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右督御史突然出声道:“殿下,我们该去开仓放粮了,除此外还要派人到周边县城收集粮食,粮食早一步运到,那些百姓也能早一点摆脱饥饿。”
太子:……这老头哪儿都好,就是话太多!
就算有右督御史的提醒,太子也不必亲力亲为,而是派出了他的下属去处理这些事。
外面的百姓哭天抢地的在废墟之中扒拉被埋了的粮食自救时,太子就住在肃州知州的府衙内悠闲的喝着茶。
而知州大人却因为粮食的事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他实在是想不出办法了,就到了后宅来找夫人拿主意!
“老爷你怕有什么用,现在最该做的不是去找陆老板他们把粮食送回来吗?”
肃州知州一拍大腿:“夫人说的对,本官这就去找陆老板,当初他说的只借几天,等朝庭来人,他就将粮食送来,可现在,粮食的影子都没有,真是气煞本官!”
他整理好衣服,然后在夫人的注视下,带着小厮急冲冲的就出了衙门。
敢在这个时候和知州大人借粮食的陆老板是何许人也?
这位陆老板可是这肃州城内第一富商,嫡支上出了一位尚书,不是别人,正是当朝户部尚书路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