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页
当然其中的风险也不小。
尽管其中风险不小,黎二舅家依旧投入五万两银子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依旧很看好海运司的未来。
黎二舅先借了衙门给顾昭他们暂时落脚,又给顾昭提供了尽可能详尽的资料,接下来顾昭与燕沐便分头忙碌开来。
顾昭要实地勘察港口位置,要造能够出海的大海船,还要招收熟练的船工,燕沐则需要招兵买马,拉起一支军队来,召集到人手后还有更重的任务等着他,那就是要将这支军队给训练出来,不能光人有了,却不能水上,尤其是海上作战。
他从京城带来的人并不多,因为适应陆上作战的并不一定能适应得上水上与海上的情况,所以大多还是从沿海的渔民中召集,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有出海打鱼的经验。
有银子开路,这些事情都不难办,而且顾昭这边还有黎二舅给他打下的基础,当初顾昭跟黎二舅提起造海船的事,加上后来走海路运盐的情况,他对这方面多有关注,而且也造了几艘能够海中航行的船只。
依顾昭的意思,是想今年就完成一趟出海任务,要让朝廷,还有那些送银子给海运司的人,能看得到海运司的成果,否则他们岂不是要担心这银子砸水里了?尽管顾昭承诺过,中途可以退出,银子也可以原封不动的返回,但别人也要担心,这不是几万几十万两银,是几百万两,掏光顾昭的身家能拿得出来吗?
经过实地考察,情况比顾昭预想的要好,原先的港口位置算是不错的,虽然规模嫌小了些,但就在距离不算远的地方,有处地点更适合建成大港口,但大港口可以慢慢建造,现成的港口可以稍加改造后便投入使用,顾昭立即招收工人开始动工。
几头并进,忙忙碌碌中,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朝廷调令下来,黎二舅要启程回京了,目前还不知是留在京城还是继续外任,因而他带着人来到海边找外甥说调令的事。
顾昭忙起来,平日黎二舅在衙门也看不到他的人,有什么事也是跑来这海边找他,顾昭有什么事找二舅,也是派个人回去,因而算一算,舅甥俩虽一直联系着,但有大半个月没见到面了,因而再来这海边,看到的景色变化不小。
“二舅,这是我们海运司以后办公的衙门。”顾昭高兴地给黎二舅介绍道,总不能一直借住知府的衙门,二舅在的时候还好些,等二舅离开,接任的知府还不知什么想法呢,早日有自己的地盘为好。
黎二舅看看打出来的地基:“看来这衙门规模还不小啊。”
顾昭笑道:“免得以后嫌地方小了,所以不如先盖得大一些,住得宽敞些。到时前面是办公的地方,后面是居住的宿舍。”
至于姚城内要不要安置宅子,就算各位自己的意思了。
这时离顾昭来姚城已两月过去,黎二舅随顾昭边走边看,港口的改造已经完工,停靠了好几艘海船,其中有两艘正在装运盐,装好后就要启程发货,到时燕沐会派一队人随行护送,黎二舅就打算随这两艘船回京城。
另一个方向,燕沐正带着人在海水里训练,目前这支军队已有数千人规模,他还通过关系找了些熟悉水战的人加入进来,大部分士兵又是在海边长大的,因而训练非常顺利,反正黎二舅这文官从远处看去,觉得非常不错。
黎二舅笑道:“最近关心你情况的人可不少,托话都托到我这儿来了,就连姚城都比之前热闹不少。”
因为制盐一事,姚城就比过去繁荣多了,如今因为顾昭选择姚城作为海运之地,更有不少人冲着海运司和顾昭来了姚城,黎二舅都听到手下人说,城内地段好的宅子,价格都上涨了。
等海运司真的发展起来,这姚城绝对会成为远近闻名的城市。
顾昭无奈道:“这事又急不来,我跟燕沐商量过了,过段时间他会带人找窝海盗练练手,将附近几个海盗窝拔掉后,可以考虑出海的事了。”
黎二舅点头,也怕外甥急于求成,外甥能稳得住就行:“不错,海上的事,越慎重越好。”
黎二舅走的那日,燕沐和顾昭一起去给二舅送行,黎二舅如今看看这两人还能说什么,两人目前状况就是谁也离不开谁了,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公事上,而且有燕沐领海军,也只会让他更加放心,换了旁人,能对顾昭这般用心?
黎二舅拍拍燕沐的肩:“你跟昭儿好好在这里做事,有什么事就给二舅写信,二舅在这里总归有些人脉。”
燕沐常在外训练,脸晒黑了些,不过更显得英武不凡,点头说:“二舅放心,我会照顾好哥哥的。”
“好了,我上船了,到京城再给你们报平安的信。”黎二舅挥挥手,转身登上了停靠在港口准备出发的海船。
顾昭和燕沐看着海船驶离港口,越来越远,直到化成一个小黑点,这才转身并肩离开。
新的知府大人也来了,是位李姓官员,顾昭与他没有过什么接触,但从大舅写的信中可以看出来,如今姚城知府的位置挺抢手,几方势力抢得挺激烈,最后是由陛下拍板的,所以这位官员立场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不过顾昭和燕沐也不担心就是了,就算此人别有居心,但如今顾昭的官职品级在他之上,所以这位李知府想要插手海运司的事可很难,不过因为在姚城地界上,以后不会少了打交道的机会。
--
尽管其中风险不小,黎二舅家依旧投入五万两银子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依旧很看好海运司的未来。
黎二舅先借了衙门给顾昭他们暂时落脚,又给顾昭提供了尽可能详尽的资料,接下来顾昭与燕沐便分头忙碌开来。
顾昭要实地勘察港口位置,要造能够出海的大海船,还要招收熟练的船工,燕沐则需要招兵买马,拉起一支军队来,召集到人手后还有更重的任务等着他,那就是要将这支军队给训练出来,不能光人有了,却不能水上,尤其是海上作战。
他从京城带来的人并不多,因为适应陆上作战的并不一定能适应得上水上与海上的情况,所以大多还是从沿海的渔民中召集,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有出海打鱼的经验。
有银子开路,这些事情都不难办,而且顾昭这边还有黎二舅给他打下的基础,当初顾昭跟黎二舅提起造海船的事,加上后来走海路运盐的情况,他对这方面多有关注,而且也造了几艘能够海中航行的船只。
依顾昭的意思,是想今年就完成一趟出海任务,要让朝廷,还有那些送银子给海运司的人,能看得到海运司的成果,否则他们岂不是要担心这银子砸水里了?尽管顾昭承诺过,中途可以退出,银子也可以原封不动的返回,但别人也要担心,这不是几万几十万两银,是几百万两,掏光顾昭的身家能拿得出来吗?
经过实地考察,情况比顾昭预想的要好,原先的港口位置算是不错的,虽然规模嫌小了些,但就在距离不算远的地方,有处地点更适合建成大港口,但大港口可以慢慢建造,现成的港口可以稍加改造后便投入使用,顾昭立即招收工人开始动工。
几头并进,忙忙碌碌中,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朝廷调令下来,黎二舅要启程回京了,目前还不知是留在京城还是继续外任,因而他带着人来到海边找外甥说调令的事。
顾昭忙起来,平日黎二舅在衙门也看不到他的人,有什么事也是跑来这海边找他,顾昭有什么事找二舅,也是派个人回去,因而算一算,舅甥俩虽一直联系着,但有大半个月没见到面了,因而再来这海边,看到的景色变化不小。
“二舅,这是我们海运司以后办公的衙门。”顾昭高兴地给黎二舅介绍道,总不能一直借住知府的衙门,二舅在的时候还好些,等二舅离开,接任的知府还不知什么想法呢,早日有自己的地盘为好。
黎二舅看看打出来的地基:“看来这衙门规模还不小啊。”
顾昭笑道:“免得以后嫌地方小了,所以不如先盖得大一些,住得宽敞些。到时前面是办公的地方,后面是居住的宿舍。”
至于姚城内要不要安置宅子,就算各位自己的意思了。
这时离顾昭来姚城已两月过去,黎二舅随顾昭边走边看,港口的改造已经完工,停靠了好几艘海船,其中有两艘正在装运盐,装好后就要启程发货,到时燕沐会派一队人随行护送,黎二舅就打算随这两艘船回京城。
另一个方向,燕沐正带着人在海水里训练,目前这支军队已有数千人规模,他还通过关系找了些熟悉水战的人加入进来,大部分士兵又是在海边长大的,因而训练非常顺利,反正黎二舅这文官从远处看去,觉得非常不错。
黎二舅笑道:“最近关心你情况的人可不少,托话都托到我这儿来了,就连姚城都比之前热闹不少。”
因为制盐一事,姚城就比过去繁荣多了,如今因为顾昭选择姚城作为海运之地,更有不少人冲着海运司和顾昭来了姚城,黎二舅都听到手下人说,城内地段好的宅子,价格都上涨了。
等海运司真的发展起来,这姚城绝对会成为远近闻名的城市。
顾昭无奈道:“这事又急不来,我跟燕沐商量过了,过段时间他会带人找窝海盗练练手,将附近几个海盗窝拔掉后,可以考虑出海的事了。”
黎二舅点头,也怕外甥急于求成,外甥能稳得住就行:“不错,海上的事,越慎重越好。”
黎二舅走的那日,燕沐和顾昭一起去给二舅送行,黎二舅如今看看这两人还能说什么,两人目前状况就是谁也离不开谁了,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公事上,而且有燕沐领海军,也只会让他更加放心,换了旁人,能对顾昭这般用心?
黎二舅拍拍燕沐的肩:“你跟昭儿好好在这里做事,有什么事就给二舅写信,二舅在这里总归有些人脉。”
燕沐常在外训练,脸晒黑了些,不过更显得英武不凡,点头说:“二舅放心,我会照顾好哥哥的。”
“好了,我上船了,到京城再给你们报平安的信。”黎二舅挥挥手,转身登上了停靠在港口准备出发的海船。
顾昭和燕沐看着海船驶离港口,越来越远,直到化成一个小黑点,这才转身并肩离开。
新的知府大人也来了,是位李姓官员,顾昭与他没有过什么接触,但从大舅写的信中可以看出来,如今姚城知府的位置挺抢手,几方势力抢得挺激烈,最后是由陛下拍板的,所以这位官员立场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不过顾昭和燕沐也不担心就是了,就算此人别有居心,但如今顾昭的官职品级在他之上,所以这位李知府想要插手海运司的事可很难,不过因为在姚城地界上,以后不会少了打交道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