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也没多说什么,招呼一声世霖去了西厢房。
到林家摆桌子吃晌午饭时,大丫的爷奶和老爹才慢悠悠从外面回来。
林家的老爷子和孙女自是没什么话说的,老太太倒是假模假样问了几句在女学过得如何,大丫都一一应付过去。
用过响午饭,大丫叫上小童世霖便去村人家里窜门。
她是土生土长的岩脚村人,村里人哪家有女儿她是再清楚不过了。
先去的第一户人家,就是林家隔壁的苗人家中。
苗人其实也有些重男轻女,但毕竟不像汉家人这样重视所谓香火,苗家的女儿,只要家里别穷得揭不开锅,都要比汉人家的女儿好过一些。
住在林家隔壁这户苗人姓珠,大丫打小跟他们家的小女儿格山珠一块儿长大,有机会进女学就读这种好事儿,她肯定第一个想到亲近的小伙伴。
珠家老爹去年咳得厉害,苗人的土方子治不好,是拎着条腊肉去女学求医才止了咳,见大丫上门,立即欢欢喜喜地把她请进屋。
大丫把燕门女学有意招新生、招去了能学识字还有机会学百工技艺这话跟珠家人一说,珠家老爹便大喜过望,连连追问何时能把家里的女娃娃送去学艺。
从苗人珠家出来,大丫又去了斜对门的庆家。
庆家也是苗人,听了大丫带来的消息是又喜又忧,他们家年岁长些的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了,剩下一个小女儿才八岁多点,生怕女学嫌小了不肯收。
大丫便笑:这个倒不用操心的,庆大伯,小红山长说了,只要是自个儿愿意去学的,能坐得住的,年纪再小些咱们女学也收。
庆家人这才欢喜起来,连连感谢大丫自个儿学了本事还不忘记捎带上邻里乡亲。
把岩脚村有女儿的人家跑了一遍,眼见天色渐渐暗了,大丫又去了一趟村西头的王寡妇家。
这王寡妇说来与大丫家也是沾亲带故的,跟大丫的亲娘王氏是隔了房的表姊妹,只是她命比嫁到林家的王氏还命苦些,才二十出头时男人就死了,也没留下个一儿半女,只守着个瞎眼的婆婆苦熬。
大丫找上门来时,王寡妇正披头散发站在自家院门口骂街;她虽是个妇道人家,那骂起来的话却着实难听,爱看热闹的乡下人都嫌她骂得污了耳朵,不往她家这边来。
大丫走到近前,扬声喊:幺姨妈!
王寡妇半截脏话噎到嗓子里,慌乱地整理了下头发,尴尬地道:哟,大丫回来了啊,几时回来的?
早上。大丫打小就见惯了王寡妇为了不受欺负扯下脸皮撒泼骂街,并不觉得她哪里不堪,笑道,我来与你说个事,我们那女学要扩招了,幺姨妈你想不想去学点本事?
王寡妇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岔了:啥?
我说,我们女学要扩招学子了,但凡女子都能去报名试试,学门手艺傍身,幺姨妈,你要去不?大丫耐心地重复道。
王寡妇呆了呆,忽然局促起来,别别扭扭地打哈哈道:你这丫头,咋地捉弄起我来了,我一个寡妇还能去当学、学徒的?谁会收啊!
不是学徒,是学子,女学生。大丫认真地道,我们小红山长说了,愿意入学的女子,是不论出身来历、不论年岁的,有心想学,咱们女学就收。
王寡妇呼吸沉重起来,乱发下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大丫。
大丫晓得她在顾忌什么,笑着道:我们女学又不是教人去科举做官的,没有那么多规矩门槛,只是教人学些粗浅知识、有门手艺傍身罢了,但凡愿意学、能学得会,又有什么收不收的?
话说到这时,王寡妇那瞎眼的婆婆听见了动静,颤巍巍地从屋子里摸了出来,站在门槛那听她们说话。
大丫隔着王寡妇瘦削的肩膀看了眼瞎眼婆婆,语气更软和了些:咱们女学离岩脚村近,你要是去入学,每日也能回得来照顾周家奶奶。要是幺姨妈你也能学医,说不得就自己会配方子来治周奶奶的眼睛,谁又说得准呢?
王寡妇没吭声,回头看了眼相依为命的瞎眼婆婆,又转过头来愣愣地盯着大丫,虽然没有说话,但那渴望祈求的心已是摆在脸上了。
她们娘儿俩就靠两亩菜地维生,日子过得像是苦水里泡过的;年仅三十许的王寡妇舍下脸皮当个泼妇,也不过是为了让村里的野小子不敢去糟蹋她家那两亩地。
但凡能看见丁点儿过得好些的希望,王寡妇都愿意拼死去抓住,死死攥在手心里。
大丫心中喟叹,她隐约能猜到王寡妇为什么不敢应声,只是害怕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什么都没有的人,比起得到希望又失去,更情愿一开始就什么都没有得到大丫自己就体会过什么叫绝望,这种胆战心惊的患得患失,她也懂。
想到此,她神色越发温和,轻声细语地道:幺姨妈,你先好好想想,想明白了给我个信儿。要是不方便来我家,那等过了三月三,你去学城那找我,我随时都等着你来。
好,好,我好好想想,我好好想想。王寡妇两只手死死拽着满是补丁的衣衫角,用力点头。
大丫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转头回了家。
--
到林家摆桌子吃晌午饭时,大丫的爷奶和老爹才慢悠悠从外面回来。
林家的老爷子和孙女自是没什么话说的,老太太倒是假模假样问了几句在女学过得如何,大丫都一一应付过去。
用过响午饭,大丫叫上小童世霖便去村人家里窜门。
她是土生土长的岩脚村人,村里人哪家有女儿她是再清楚不过了。
先去的第一户人家,就是林家隔壁的苗人家中。
苗人其实也有些重男轻女,但毕竟不像汉家人这样重视所谓香火,苗家的女儿,只要家里别穷得揭不开锅,都要比汉人家的女儿好过一些。
住在林家隔壁这户苗人姓珠,大丫打小跟他们家的小女儿格山珠一块儿长大,有机会进女学就读这种好事儿,她肯定第一个想到亲近的小伙伴。
珠家老爹去年咳得厉害,苗人的土方子治不好,是拎着条腊肉去女学求医才止了咳,见大丫上门,立即欢欢喜喜地把她请进屋。
大丫把燕门女学有意招新生、招去了能学识字还有机会学百工技艺这话跟珠家人一说,珠家老爹便大喜过望,连连追问何时能把家里的女娃娃送去学艺。
从苗人珠家出来,大丫又去了斜对门的庆家。
庆家也是苗人,听了大丫带来的消息是又喜又忧,他们家年岁长些的两个女儿都嫁出去了,剩下一个小女儿才八岁多点,生怕女学嫌小了不肯收。
大丫便笑:这个倒不用操心的,庆大伯,小红山长说了,只要是自个儿愿意去学的,能坐得住的,年纪再小些咱们女学也收。
庆家人这才欢喜起来,连连感谢大丫自个儿学了本事还不忘记捎带上邻里乡亲。
把岩脚村有女儿的人家跑了一遍,眼见天色渐渐暗了,大丫又去了一趟村西头的王寡妇家。
这王寡妇说来与大丫家也是沾亲带故的,跟大丫的亲娘王氏是隔了房的表姊妹,只是她命比嫁到林家的王氏还命苦些,才二十出头时男人就死了,也没留下个一儿半女,只守着个瞎眼的婆婆苦熬。
大丫找上门来时,王寡妇正披头散发站在自家院门口骂街;她虽是个妇道人家,那骂起来的话却着实难听,爱看热闹的乡下人都嫌她骂得污了耳朵,不往她家这边来。
大丫走到近前,扬声喊:幺姨妈!
王寡妇半截脏话噎到嗓子里,慌乱地整理了下头发,尴尬地道:哟,大丫回来了啊,几时回来的?
早上。大丫打小就见惯了王寡妇为了不受欺负扯下脸皮撒泼骂街,并不觉得她哪里不堪,笑道,我来与你说个事,我们那女学要扩招了,幺姨妈你想不想去学点本事?
王寡妇一时间还以为自己听岔了:啥?
我说,我们女学要扩招学子了,但凡女子都能去报名试试,学门手艺傍身,幺姨妈,你要去不?大丫耐心地重复道。
王寡妇呆了呆,忽然局促起来,别别扭扭地打哈哈道:你这丫头,咋地捉弄起我来了,我一个寡妇还能去当学、学徒的?谁会收啊!
不是学徒,是学子,女学生。大丫认真地道,我们小红山长说了,愿意入学的女子,是不论出身来历、不论年岁的,有心想学,咱们女学就收。
王寡妇呼吸沉重起来,乱发下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大丫。
大丫晓得她在顾忌什么,笑着道:我们女学又不是教人去科举做官的,没有那么多规矩门槛,只是教人学些粗浅知识、有门手艺傍身罢了,但凡愿意学、能学得会,又有什么收不收的?
话说到这时,王寡妇那瞎眼的婆婆听见了动静,颤巍巍地从屋子里摸了出来,站在门槛那听她们说话。
大丫隔着王寡妇瘦削的肩膀看了眼瞎眼婆婆,语气更软和了些:咱们女学离岩脚村近,你要是去入学,每日也能回得来照顾周家奶奶。要是幺姨妈你也能学医,说不得就自己会配方子来治周奶奶的眼睛,谁又说得准呢?
王寡妇没吭声,回头看了眼相依为命的瞎眼婆婆,又转过头来愣愣地盯着大丫,虽然没有说话,但那渴望祈求的心已是摆在脸上了。
她们娘儿俩就靠两亩菜地维生,日子过得像是苦水里泡过的;年仅三十许的王寡妇舍下脸皮当个泼妇,也不过是为了让村里的野小子不敢去糟蹋她家那两亩地。
但凡能看见丁点儿过得好些的希望,王寡妇都愿意拼死去抓住,死死攥在手心里。
大丫心中喟叹,她隐约能猜到王寡妇为什么不敢应声,只是害怕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空罢了。
什么都没有的人,比起得到希望又失去,更情愿一开始就什么都没有得到大丫自己就体会过什么叫绝望,这种胆战心惊的患得患失,她也懂。
想到此,她神色越发温和,轻声细语地道:幺姨妈,你先好好想想,想明白了给我个信儿。要是不方便来我家,那等过了三月三,你去学城那找我,我随时都等着你来。
好,好,我好好想想,我好好想想。王寡妇两只手死死拽着满是补丁的衣衫角,用力点头。
大丫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转头回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