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又是重阳了。
十多年前,我们是同班同学,亲同手足。在全班二十几名同学中,我们是老师最宠爱的两个:我是校长的儿子,你是班上最聪明最棒的学生。又逢重阳佳节,勾起我对过去的无瑕回忆。这些回忆里,有的因时间长显得淡写轻描,抹弃了太多的细节,记得的也只是大概的轮廓,而有些至今依然晃如昨日,深远地影响着我。
那时,我们同属朱坊大队,我家住在离学校近点的常家村,翻过两座山就是你周家村了。你从不走直达学校的平坦大路,总是喜欢沿着泥泞的羊肠小道来到我家大门口,扯开嗓子喊:“德明,上学去喽!”我赶紧三下五除二扒完饭,背起书包冲出家门。小哥俩有说有笑地去学校。放学了,你又执意要陪我一同回家。每次,我都会把你送过村后的一座山。在苍茫的暮色下,在崎岖的山路拐弯处,总有一对好兄弟挥舞着小手依依惜别。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未间断。在周围人的眼中,我们是一对永不离弃的兄弟。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当年互换肝胆的情谊怎能忘怀?
农村小学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游戏,但我们出尽了风头。下课铃一响,所有男生不约而同地朝学校东边跑去。那儿有一个高约1米5,二三见方的土墩,谁能控制最高点,就是“坛主”在童年的我们心中享有无上荣耀。你,我,还有王文标,扑、揪、拉、扯、掀、扳连哄带吓,我们总能将“坛主”打败。踢、撕、砍、掐、捶、抓我们还能兄弟齐心地捍卫“不倒坛主”的地位。“兄弟合心,其利断金”的意义我们当时并不懂,但我们却用行动诠释的淋漓尽致。
我父亲偏爱语文,从小我就耳熏目染地接触了文字。粗心大意的我尽管文字表达功底不错,但错别字几乎触目可见,年幼的我不以为意。身为班长的你,总是一丝不苟地检查我们的作业,对于我的作业更是一字不漏。三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了,有一次,我将“昨天”写成了“作天”你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勒令我今后不准写错别字。这大大挫伤了内心不服你的我,以后我们还是亲密无间,但我的习作没有了错别字的身影。因为不会写的字,我宁可“虚位以待”从你身上看到了细心和严谨。
四年级时,我家发生重大变故,父亲撒手西去,全家搬到樵舍去了。此后,我也多次去过周家,均不未能碰面。过了几年,就听说你考上了医学院,兄弟我打心眼为你高兴。
最后一次碰面大约是2000年5月在118路的公交车上。我第一眼就认出了你,你长得越发墩实了,穿着一身洁白的西服,玉树临风。你还是那么爱学习,手里捧着一摞书。我们试探性地随意对答了几句,十来年不通信息的隔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抹杀的。下车后,我为我在车上对你表现出的冷漠后悔不迭,竟然连你的联系方式也没留下。大好重逢叙旧的机会就这样眼睁睁地擦肩而过。
岁月如歌,白驹过隙。转眼我们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再过我们就要为人夫,为人父了。在这重阳之际,对友人那种热切的思念更是与日俱增,那种想与老友再叙衷肠的愿望更迫切了。“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和你在一起的那一段美好时光深深地嵌在我的脑海,永不褪色。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周加文,何日是属于我们的“重阳”!
十多年前,我们是同班同学,亲同手足。在全班二十几名同学中,我们是老师最宠爱的两个:我是校长的儿子,你是班上最聪明最棒的学生。又逢重阳佳节,勾起我对过去的无瑕回忆。这些回忆里,有的因时间长显得淡写轻描,抹弃了太多的细节,记得的也只是大概的轮廓,而有些至今依然晃如昨日,深远地影响着我。
那时,我们同属朱坊大队,我家住在离学校近点的常家村,翻过两座山就是你周家村了。你从不走直达学校的平坦大路,总是喜欢沿着泥泞的羊肠小道来到我家大门口,扯开嗓子喊:“德明,上学去喽!”我赶紧三下五除二扒完饭,背起书包冲出家门。小哥俩有说有笑地去学校。放学了,你又执意要陪我一同回家。每次,我都会把你送过村后的一座山。在苍茫的暮色下,在崎岖的山路拐弯处,总有一对好兄弟挥舞着小手依依惜别。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从未间断。在周围人的眼中,我们是一对永不离弃的兄弟。此情此景,历历在目,当年互换肝胆的情谊怎能忘怀?
农村小学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游戏,但我们出尽了风头。下课铃一响,所有男生不约而同地朝学校东边跑去。那儿有一个高约1米5,二三见方的土墩,谁能控制最高点,就是“坛主”在童年的我们心中享有无上荣耀。你,我,还有王文标,扑、揪、拉、扯、掀、扳连哄带吓,我们总能将“坛主”打败。踢、撕、砍、掐、捶、抓我们还能兄弟齐心地捍卫“不倒坛主”的地位。“兄弟合心,其利断金”的意义我们当时并不懂,但我们却用行动诠释的淋漓尽致。
我父亲偏爱语文,从小我就耳熏目染地接触了文字。粗心大意的我尽管文字表达功底不错,但错别字几乎触目可见,年幼的我不以为意。身为班长的你,总是一丝不苟地检查我们的作业,对于我的作业更是一字不漏。三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了,有一次,我将“昨天”写成了“作天”你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勒令我今后不准写错别字。这大大挫伤了内心不服你的我,以后我们还是亲密无间,但我的习作没有了错别字的身影。因为不会写的字,我宁可“虚位以待”从你身上看到了细心和严谨。
四年级时,我家发生重大变故,父亲撒手西去,全家搬到樵舍去了。此后,我也多次去过周家,均不未能碰面。过了几年,就听说你考上了医学院,兄弟我打心眼为你高兴。
最后一次碰面大约是2000年5月在118路的公交车上。我第一眼就认出了你,你长得越发墩实了,穿着一身洁白的西服,玉树临风。你还是那么爱学习,手里捧着一摞书。我们试探性地随意对答了几句,十来年不通信息的隔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抹杀的。下车后,我为我在车上对你表现出的冷漠后悔不迭,竟然连你的联系方式也没留下。大好重逢叙旧的机会就这样眼睁睁地擦肩而过。
岁月如歌,白驹过隙。转眼我们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再过我们就要为人夫,为人父了。在这重阳之际,对友人那种热切的思念更是与日俱增,那种想与老友再叙衷肠的愿望更迫切了。“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和你在一起的那一段美好时光深深地嵌在我的脑海,永不褪色。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周加文,何日是属于我们的“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