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修行,许多人便会想到晨钟暮鼓,想到打坐念佛,想到寺院,想到僧侣。其实,这只是人们对于修行的一种刻板印象。真正的修行是不需要时间,不需要地点,也不需要形式的。杭州白云庵里有这样一副对联:“有意求神不必远赴南海,诚心静佛此处便是西天。”我很赞成这两句话所表达的寓意。
我们常常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推脱修行,我们总认为修行是一件十分深奥的学问,觉得那是少数看破红尘的人才去做的事情。但是,佛教的修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深不可测。说到底,佛的修行在于修身和信心。在和谐之中剔除生活的烦恼,从而使得内心清净,使得生活态度乐观,处世态度坦然。
看过一个广告:“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是多么睿智的一段话语呢?人生是一段旅程,也是一场修行。在旅途中,我们遇到每一个人,经过每一段风景,经历每一件事,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我们成就一份独到的记忆。而我们怎样去修行,这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
佛语说:“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怀着一份博大,一份厚爱,佛将整个宇宙的生灵都看得一样尊贵。佛从来不祈求荣华富贵,从来不盼望钱财名利。无论你空手拜佛,还是带着丰厚的贡品前去,佛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佛家总说:“心佛即佛。”佛讲求真诚,希望每一个人以平和善良的心去面对众生,面对世事。
人生是好或者是坏,这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供养、礼拜虽然是功德,但如果内心不净,只为沽名钓誉而拜佛,那么这些反倒不能进化我们的心灵,反而会误导自己陷入万丈深渊。
听过这样一个佛教故事。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卫国的人民非常孝顺父母,有信仰佛法,懂得修行,还供养着佛、法、僧三宝。于是,他慕名而去,想去学习些修行之道。
当他来到卫国的时候,正好路过一个田野。他停了下来,站在旁边看着一对父子犁田。突然之间,草丛中出现了一条毒蛇,它咬死了犁田的儿子。婆罗门惊慌失措,他忙着告诉旁边犁田的父亲:“你看,你儿子被毒蛇咬了,快救他啊!”这位父亲没有停下来救儿子,似乎是没有听见他的话,依旧赶着耕牛犁着前面的地,连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从哪儿来呢?到这里来做什么?”当耕牛回来的时候,耕者问道。
“我从罗阅祗城,听说这里的人都很孝顺,又懂得修行力法之道,我是专门来这里寻求修行之道的。”婆罗门回答。
接着,婆罗门又问他:“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了,你为什么都不管他呢?”
“人的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的往返变化都是自然规律,伤心啼哭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为这些悲痛得连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那跟死人有什么区别?你要是进城,经过我家的时候,请转告下我的家人,告诉她们说儿子死了,不用准备两个人的饭菜了。”
婆罗门听后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可思议,他心里揣度着这个人是不是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可当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那儿的妻子时,那位妇人却说:“人生就像住店一样,缘起而来,缘灭而去。生是赤条条,死也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是一种规律,谁也违背不了。”
婆罗门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死者的妻子,她也默然不答。这位女子的冷漠,让他很生气。“你丈夫死了,难道你就不伤心?”女子还是面容平静,一片漠然。
婆罗门感到非常奇怪,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他心里想着:“这里的人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完全是冷血动物,怎么会对佛法和修行精通呢?”
带着满心的遗憾,婆罗门准备去寻求佛陀的帮助。当他毕恭毕敬的来到佛陀面前,将自己满心的疑惑都说给了佛陀时,佛陀满脸的慈祥平静。
“善良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事理的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悲痛伤心无济于事,所以能正视世间和人生的自然规律,也就没有忧愁!世上的人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互相贪著爱恋,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就开始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以自制。就像人得了重病,应为高烧难忍,就糊涂了,恍恍惚惚胡说八道,只有经过良医诊治下药后,热退病愈,才不会再说胡话。”
佛陀接着又说:“世上的人长时间被贪、嗔、痴三种烦恼困扰,不能自拔。如果他们能明白无常的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灭、道的道理,那么烦恼自然就会消散。你所遇到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啊!”婆罗门听了佛陀的话之后,感觉有如醍醐灌顶,心里的迷惑立即消除了。他当即皈依佛门,精修出世之法。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开阔,修的是智慧,修的是超脱,修的是得失之间、悲喜之间,来去之间的一份超然。
我们常常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推脱修行,我们总认为修行是一件十分深奥的学问,觉得那是少数看破红尘的人才去做的事情。但是,佛教的修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深不可测。说到底,佛的修行在于修身和信心。在和谐之中剔除生活的烦恼,从而使得内心清净,使得生活态度乐观,处世态度坦然。
看过一个广告:“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这是多么睿智的一段话语呢?人生是一段旅程,也是一场修行。在旅途中,我们遇到每一个人,经过每一段风景,经历每一件事,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我们成就一份独到的记忆。而我们怎样去修行,这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
佛语说:“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怀着一份博大,一份厚爱,佛将整个宇宙的生灵都看得一样尊贵。佛从来不祈求荣华富贵,从来不盼望钱财名利。无论你空手拜佛,还是带着丰厚的贡品前去,佛都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佛家总说:“心佛即佛。”佛讲求真诚,希望每一个人以平和善良的心去面对众生,面对世事。
人生是好或者是坏,这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供养、礼拜虽然是功德,但如果内心不净,只为沽名钓誉而拜佛,那么这些反倒不能进化我们的心灵,反而会误导自己陷入万丈深渊。
听过这样一个佛教故事。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卫国的人民非常孝顺父母,有信仰佛法,懂得修行,还供养着佛、法、僧三宝。于是,他慕名而去,想去学习些修行之道。
当他来到卫国的时候,正好路过一个田野。他停了下来,站在旁边看着一对父子犁田。突然之间,草丛中出现了一条毒蛇,它咬死了犁田的儿子。婆罗门惊慌失措,他忙着告诉旁边犁田的父亲:“你看,你儿子被毒蛇咬了,快救他啊!”这位父亲没有停下来救儿子,似乎是没有听见他的话,依旧赶着耕牛犁着前面的地,连看也不看儿子一眼。
“你从哪儿来呢?到这里来做什么?”当耕牛回来的时候,耕者问道。
“我从罗阅祗城,听说这里的人都很孝顺,又懂得修行力法之道,我是专门来这里寻求修行之道的。”婆罗门回答。
接着,婆罗门又问他:“你儿子被毒蛇咬死了,你为什么都不管他呢?”
“人的生老病死及世间万物的往返变化都是自然规律,伤心啼哭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为这些悲痛得连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那跟死人有什么区别?你要是进城,经过我家的时候,请转告下我的家人,告诉她们说儿子死了,不用准备两个人的饭菜了。”
婆罗门听后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可思议,他心里揣度着这个人是不是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可当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那儿的妻子时,那位妇人却说:“人生就像住店一样,缘起而来,缘灭而去。生是赤条条,死也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是一种规律,谁也违背不了。”
婆罗门又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死者的妻子,她也默然不答。这位女子的冷漠,让他很生气。“你丈夫死了,难道你就不伤心?”女子还是面容平静,一片漠然。
婆罗门感到非常奇怪,他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他心里想着:“这里的人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完全是冷血动物,怎么会对佛法和修行精通呢?”
带着满心的遗憾,婆罗门准备去寻求佛陀的帮助。当他毕恭毕敬的来到佛陀面前,将自己满心的疑惑都说给了佛陀时,佛陀满脸的慈祥平静。
“善良的男子,这些人是真正明白事理的啊!他们知道人生无常,悲痛伤心无济于事,所以能正视世间和人生的自然规律,也就没有忧愁!世上的人不明白生死无常的道理,互相贪著爱恋,等到突发事件一来,就开始懊恼、痛苦、甚至痛不欲生,无以自制。就像人得了重病,应为高烧难忍,就糊涂了,恍恍惚惚胡说八道,只有经过良医诊治下药后,热退病愈,才不会再说胡话。”
佛陀接着又说:“世上的人长时间被贪、嗔、痴三种烦恼困扰,不能自拔。如果他们能明白无常的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灭、道的道理,那么烦恼自然就会消散。你所遇到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啊!”婆罗门听了佛陀的话之后,感觉有如醍醐灌顶,心里的迷惑立即消除了。他当即皈依佛门,精修出世之法。
人生是一场修行,修的是开阔,修的是智慧,修的是超脱,修的是得失之间、悲喜之间,来去之间的一份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