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抵达罗布泊湖心
走了近一个小时,石荒才再次回到了正途上。
看了看日头,此时已经快要到中午了。
“兄弟们,按照原来的计划,今天我应该能够抵罗布泊湖心的位置,并且会经过一位为了探索罗布泊秘密而付出生命的前辈,路途中祭拜一下。”
“不过由于早上的意外发现,耽误了不少时间,接下来得加快脚步,尽可能将丢失的时间赶回来。”
【荒爷,是哪位前辈?】
【荒爷快给我们讲讲,这些人不应该被遗忘的。】
看到直播间的弹幕,石荒心中有些开心,有些人确实不应该被遗忘。
“那位前辈叫余纯顺,1996年5月28日下午,余纯顺由新江库尔勒出发,计划向东南,经胡杨沟、营盘、老开屏、前进桥、龙城雅丹地貌群及土垠,进入罗布泊湖心,魔都电视台随同进行追踪采访。”
“6月11日,余纯顺拒绝了车辆、人员随行,离开了土垠,毫不迟疑地向着南边的罗布泊走去。
“他准备充足,携带了大量的物资,中午过后,气温直线上升,到达了50度左右。这个季节并不太适合穿越罗布泊,他之所以选择在6月份只身硬闯罗布泊,是要以此行打破‘华夏人不可能自己在六月份穿越罗布泊的说法’。”
“下午四多,后勤保障人员在罗布泊湖盆追上了他,短暂交流后,余纯顺继续上路,准备前往两公里外的预定营地休息。这是人们最后一次见到他。”
“6月12日,白天天气燥热,又刮了一场来势汹汹的沙尘暴。这场风暴直到晚上八点才结束,人们一直在焦急地等待、搜寻,但却没有找到丝毫痕迹。”
“17日,新江军区派出了一架直升机参与营救活动,仍然没有任何结果。”
“要知道当年我们国家所有的军用直升机数量加起来都不足300架,而且那一年年我们面临着严重的台海危机,战争一触即发,仍然派出了一架直升机参与营救,可想对这件事还是相当看重的。”
“18日上午十点多吗,终于发现了他的帐篷。”
“余纯顺遇难了,他死得很惨烈,很悲壮!当时,帐篷的一角已经坍塌,一把脱鞘的藏刀扔在帐篷门口,刀鞘已经不知去向。”
“他的头朝着魔都的方向,脚朝着西方,裸露身体,仰面躺着。”
“他遇难的地点距离勘探队碾压出来的小路仅五十多米。旁边有个盐碱丘,盐碱丘上余纯顺挖了一个脸盆大小,半米深的坑,这是他临死前为自己挖掘的水井。”
“根据鉴定,他是因为在高温环境下缺水引起急性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
“直到现在,他的死因还被人们讨论着。”
“为什么他裸身仰躺的姿势像是在走路?”
“为什么他的睡袋、防潮垫没有打开?”
“为什么他和其他人最后一次遇见的时候还精神饱满,但分别后走了不到三公里,就在第二天中午遇难了?关键是他遇难前一天和当天的天气都很好。”
“种种谜团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
【只能说罗布泊有太多的神秘和未解之谜了。】
【也有可能是一些不能说出来的东西,这才一直无法下定论。】
【唉,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
……
石荒依旧走在湖盆的盐壳地中,视线范围被局限在几公里范围内,如同在一个巨大的锅里行走,不知道前方的路途是怎么样的,不知道还有多远才能到达目的地。
好在,有着直播间的观众陪伴,偶尔聊聊天,倒也没有太大感觉。
就这样,石荒一边讲述着余纯顺的故事,一边在罗布泊的盐壳地上继续前行。
直播间的观众也被他的讲述深深吸引,不断有弹幕飞过,表达着对那位勇敢探索者的敬意和哀悼。
时间一点点过去,石荒的步伐变得有些沉重,也没了和观众们讲故事的心思。
午后,阳光变得更为强烈,石荒的额头上已经满是汗水。他拿出水壶,喝了几口水,然后再次上路。
就在石荒走得有些疲惫的时候,盐壳地上有一块半人高的石碑突然出现在眼前。
走近一看,只见上面刻着“罗布泊湖心”几个大字。
石荒脸上的疲惫一扫而净,他高兴的对着镜头道:“兄弟们,你们看这座石碑,我们已经成功抵达罗布泊湖心的位置了。”
【恭喜荒爷,成功抵达罗布泊湖心所在的位置。】
【太好啦,那荒爷这次探险已经成功一半了,只要走完接下来的一半,此次旅程就能顺利完成了。】
【希望接下来的旅途越来越顺利。】
……
石荒站在石碑前,感受着罗布泊湖心的荒凉与寂静。
石荒环顾四周,观察着湖心的情况。
“兄弟们,虽然湖心的盐壳地比较平坦,但沙漠化十分严重,灰褐色的地表浮着松软的灰尘细沙,一脚下去尘土飞扬。”
“好在下午后,风便停了下来,不然很容易就会掀起沙尘暴。”
“我之前查询资料的时候,根据上面的记载,这里经常发生局部沙尘暴,而且这里沙尘暴的沙尘杀伤力相当大,它裹挟着钾盐粉尘,如果进了眼睛、嘴里会极为难受。”
石荒走到石碑前,用手轻轻抚摸着上面刻着的“罗布泊湖心”几个大字,仿佛能感受到那冰冷的石碑下隐藏着的神秘力量。
在湖心位置停下脚步,吃了午饭,没有停歇就赶往余纯顺遇难地。
临近天黑,石荒终于赶到了余纯顺遇难的地点。
在遇难地附近还有纪念碑和墓地。
墓地是由一堆沙土加一圈红砖砌成的封堆,上边立着一块石板,上面写着墓志铭。
遇难地有一块小石板,刻着“遇难地”三个字。
纪念碑是一块红色的花岗岩,设计美观,庄重肃穆,上面镶着余纯顺的青铜浮雕头像,刻有“余纯顺之墓”五个字,碑旁放着一双铜铸的运动鞋。
石荒将镜头对准眼前的遇难地,“兄弟们,面前就是余纯顺遇难的地点了。”
“紧赶慢赶,终于在天黑前来到了这里,看来今晚要在这儿和余纯顺前辈一起共度长夜。”
看了看日头,此时已经快要到中午了。
“兄弟们,按照原来的计划,今天我应该能够抵罗布泊湖心的位置,并且会经过一位为了探索罗布泊秘密而付出生命的前辈,路途中祭拜一下。”
“不过由于早上的意外发现,耽误了不少时间,接下来得加快脚步,尽可能将丢失的时间赶回来。”
【荒爷,是哪位前辈?】
【荒爷快给我们讲讲,这些人不应该被遗忘的。】
看到直播间的弹幕,石荒心中有些开心,有些人确实不应该被遗忘。
“那位前辈叫余纯顺,1996年5月28日下午,余纯顺由新江库尔勒出发,计划向东南,经胡杨沟、营盘、老开屏、前进桥、龙城雅丹地貌群及土垠,进入罗布泊湖心,魔都电视台随同进行追踪采访。”
“6月11日,余纯顺拒绝了车辆、人员随行,离开了土垠,毫不迟疑地向着南边的罗布泊走去。
“他准备充足,携带了大量的物资,中午过后,气温直线上升,到达了50度左右。这个季节并不太适合穿越罗布泊,他之所以选择在6月份只身硬闯罗布泊,是要以此行打破‘华夏人不可能自己在六月份穿越罗布泊的说法’。”
“下午四多,后勤保障人员在罗布泊湖盆追上了他,短暂交流后,余纯顺继续上路,准备前往两公里外的预定营地休息。这是人们最后一次见到他。”
“6月12日,白天天气燥热,又刮了一场来势汹汹的沙尘暴。这场风暴直到晚上八点才结束,人们一直在焦急地等待、搜寻,但却没有找到丝毫痕迹。”
“17日,新江军区派出了一架直升机参与营救活动,仍然没有任何结果。”
“要知道当年我们国家所有的军用直升机数量加起来都不足300架,而且那一年年我们面临着严重的台海危机,战争一触即发,仍然派出了一架直升机参与营救,可想对这件事还是相当看重的。”
“18日上午十点多吗,终于发现了他的帐篷。”
“余纯顺遇难了,他死得很惨烈,很悲壮!当时,帐篷的一角已经坍塌,一把脱鞘的藏刀扔在帐篷门口,刀鞘已经不知去向。”
“他的头朝着魔都的方向,脚朝着西方,裸露身体,仰面躺着。”
“他遇难的地点距离勘探队碾压出来的小路仅五十多米。旁边有个盐碱丘,盐碱丘上余纯顺挖了一个脸盆大小,半米深的坑,这是他临死前为自己挖掘的水井。”
“根据鉴定,他是因为在高温环境下缺水引起急性脱水,全身衰竭而死亡。”
“直到现在,他的死因还被人们讨论着。”
“为什么他裸身仰躺的姿势像是在走路?”
“为什么他的睡袋、防潮垫没有打开?”
“为什么他和其他人最后一次遇见的时候还精神饱满,但分别后走了不到三公里,就在第二天中午遇难了?关键是他遇难前一天和当天的天气都很好。”
“种种谜团至今还没有一个定论。”
【只能说罗布泊有太多的神秘和未解之谜了。】
【也有可能是一些不能说出来的东西,这才一直无法下定论。】
【唉,我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在是太渺小了。】
……
石荒依旧走在湖盆的盐壳地中,视线范围被局限在几公里范围内,如同在一个巨大的锅里行走,不知道前方的路途是怎么样的,不知道还有多远才能到达目的地。
好在,有着直播间的观众陪伴,偶尔聊聊天,倒也没有太大感觉。
就这样,石荒一边讲述着余纯顺的故事,一边在罗布泊的盐壳地上继续前行。
直播间的观众也被他的讲述深深吸引,不断有弹幕飞过,表达着对那位勇敢探索者的敬意和哀悼。
时间一点点过去,石荒的步伐变得有些沉重,也没了和观众们讲故事的心思。
午后,阳光变得更为强烈,石荒的额头上已经满是汗水。他拿出水壶,喝了几口水,然后再次上路。
就在石荒走得有些疲惫的时候,盐壳地上有一块半人高的石碑突然出现在眼前。
走近一看,只见上面刻着“罗布泊湖心”几个大字。
石荒脸上的疲惫一扫而净,他高兴的对着镜头道:“兄弟们,你们看这座石碑,我们已经成功抵达罗布泊湖心的位置了。”
【恭喜荒爷,成功抵达罗布泊湖心所在的位置。】
【太好啦,那荒爷这次探险已经成功一半了,只要走完接下来的一半,此次旅程就能顺利完成了。】
【希望接下来的旅途越来越顺利。】
……
石荒站在石碑前,感受着罗布泊湖心的荒凉与寂静。
石荒环顾四周,观察着湖心的情况。
“兄弟们,虽然湖心的盐壳地比较平坦,但沙漠化十分严重,灰褐色的地表浮着松软的灰尘细沙,一脚下去尘土飞扬。”
“好在下午后,风便停了下来,不然很容易就会掀起沙尘暴。”
“我之前查询资料的时候,根据上面的记载,这里经常发生局部沙尘暴,而且这里沙尘暴的沙尘杀伤力相当大,它裹挟着钾盐粉尘,如果进了眼睛、嘴里会极为难受。”
石荒走到石碑前,用手轻轻抚摸着上面刻着的“罗布泊湖心”几个大字,仿佛能感受到那冰冷的石碑下隐藏着的神秘力量。
在湖心位置停下脚步,吃了午饭,没有停歇就赶往余纯顺遇难地。
临近天黑,石荒终于赶到了余纯顺遇难的地点。
在遇难地附近还有纪念碑和墓地。
墓地是由一堆沙土加一圈红砖砌成的封堆,上边立着一块石板,上面写着墓志铭。
遇难地有一块小石板,刻着“遇难地”三个字。
纪念碑是一块红色的花岗岩,设计美观,庄重肃穆,上面镶着余纯顺的青铜浮雕头像,刻有“余纯顺之墓”五个字,碑旁放着一双铜铸的运动鞋。
石荒将镜头对准眼前的遇难地,“兄弟们,面前就是余纯顺遇难的地点了。”
“紧赶慢赶,终于在天黑前来到了这里,看来今晚要在这儿和余纯顺前辈一起共度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