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师静静地的等待张恪的回复。只是努力思索了半天,张恪还是想不出什么可行的方案,只能苦笑道:“许大师给我出了个难题啊。这事儿要解决,只有两条路子。这一呢,就是许姑娘赶紧找个人嫁了,断了镇海王的念想,一了百了。二呢,就是想办法让镇海王彻底地讨厌许姑娘,这样就啥事儿也没有了。可是,这两点,我实在是想不出来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
许鹤闻言,看了看张恪:找个人嫁了?倒似乎可行,可是嫁给谁呢?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不是明摆着跟王爷抢女人吗?而且就算这人不怕招来王爷的报复,许合子愿不愿意嫁,还是个问题的。眼前的少年倒是挺合适的,许合子似乎对他挺欣赏的,或许还够不上谈婚论嫁的程度,但依许鹤对她的了解,这么多年来,这姑娘还是头一回将一个男子时常挂在嘴边的,所以这事儿应该是能成的。只不过,这么一个前程远大的少年郎,不仅他本人交游广阔,认识诸多大人物;而且在他的背后还有周家,唐家,甚至是皇帝的势力加成。固然因为这些背景,使他不至于担心招来一个地方王爷的报复。但显而易见的是,他的终身大事,恐怕也不是能被随意安排的。这一点,不须要多问,也能知道。
那就只剩下第二条路:让王爷从喜欢变成讨厌许合子了。只是,这事儿好像也挺扯的,想达成这么彻底的反转,光听就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了。一个人的思想怎么可能那么随便就被操控了。张恪主要想的也是第二条路:“怎么才能让一个人讨厌别人呢?许姑娘必须表现出一些让对方讨厌的地方?许大师可知道那位王爷,有什么样的女子是不招他喜欢的吗?”
许鹤闻言思索着道:“这位王爷,出身皇家,从小锦衣玉食,整日里吃喝玩乐,看起来啥都喜欢,倒是没听说过不喜欢什么。而且他历来招惹的女子,什么身份地位长相的都有,甚至他还纳过比他年纪大了许多的女子,所以老夫实在是……唉!”
张恪一阵无语,这位风流好色的王爷,倒真的是个“博爱”的人啊。想了想,张恪又问道:“大师方才提到曾经有女孩子因不堪其辱,而选择轻生,那又是怎么回事儿?”
“哦,那个啊。那件事情发生在十多年前吧。咱们这位王爷看上了一个年轻女子,只是那个女子已经心有所属了,她喜欢上了她家隔壁的一个书生,而那书生也对其有意,不过倒是还没有谈婚论嫁。那女子并非三心二意之人,也不愿意攀龙附凤,自然是拒绝了王爷的。哪知道,这位王爷并不死心,反而更加的想要得到她。于是,不知道他究竟是使了什么手段,竟然说通了那个书生,假意约那女子到矾楼约会,那女子以为书生要向其表白,还刻意用心打扮一番前去赴约。没想到,到了矾楼,那书生当着王爷和一众人的面,狠狠拒绝了那个女子,言辞中还颇有羞辱之意。那女子受不得羞辱,对那个书生也是极其的失望,生性刚烈的她,竟然选择了从矾楼上一跃而下。据说,那一日她一身白衣,腰系红带,打扮精致,跳楼之后,鲜血染红了白衣,触目惊心。那女子的香消玉殒,固然令人扼腕,此事发生之后,王爷和那书生的所作所为,也令人愤慨。然而,那女子毕竟是自己跳楼的,所以也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虽然百姓们同情那个女子,对其被逼死一事,极其愤慨,当年此事在青龙城也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最终还是只能不了了之呢。”
张恪听闻此事,心情也是愤怒不已。拿别人的感情开玩笑,这是非常下作的行为,因此还导致了一条生命的凋零,这就更加恶劣了。然而,对此他们却不必背负任何的法律责任,这事儿最终只是成了一件憾事。而那个女子的死,一个鲜活生命的凋零也终究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情。这或许才是这整件事里最让人感觉到寒心的事情。只不过,对此,张恪其实也做不了什么的。镇海王的存在本身,不仅事关朝局稳定,也是皇家与官员系统之间的平衡,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互相制约等等政治安排里的关键性人物。没有谁会因为这事情,对镇海如何的,因为那不符合整体利益,不能因小失大,那些大人物们恐怕就是这么看待这件事儿的。
张恪长吐了一口气,有时候,虽然不是不明白人力有时而穷,但终究是意难平啊。虽然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完全可以装做不知道的,也完全可以不去给自己惹来麻烦的。然而,心里面终究还是过不去啊。仔细地想了想后,张恪倒是有了另外一个主意,便和许鹤先一步一起回了住处。找来纸笔,将脑子里所能想起的一些东西慢慢的写下来。张恪写完一张纸,许鹤便将其拿起来,凑到眼前细看,由于年纪大的关系,他的视力已经退化了,必须仔细的分辨,才看的清楚。
只见那张纸上,所写的是一个叫做《窦娥冤》的故事梗概。上面讲了一个叫窦娥的女孩子,被人陷害后枉死,并在死前立下三个咒怨:血溅白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故事。这第一张纸上只写了故事大纲,但仅就这一百多字,已经让许鹤对这个叫窦娥的女孩子的命运,心生同情了。而故事中她的三个诅咒这个情节设定,也立即让他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待张恪又写完一张后,便立即又将那张纸抢了过来,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关于《窦娥冤》的故事,在另一个时空里,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了,这个故事也被改编成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呈现给了普罗大众。不过,对于太具体的故事情节,张恪却记不太清了,对此他也只能自己发挥了一下想象力,但还是尽可能的保留了其中最经典的部分,对其中极具悲剧色彩的桥段予以了保留。包括其中的反派人物张驴儿父子,庸医赛卢医,贪官桃杌等是如何陷害窦娥的,窦娥为了蔡婆如何被屈打成招,上了刑台问斩,如何质问天地不公,在刑台上发下咒誓;窦娥冤死之后,如何的感天动地,以及三个咒誓全部应验等等,这些主要的架构,都要尽可能的去渲染。
“天呀,错勘贤愚枉为天;地呀,不分好歹何为地;衙门自古向南开,里面都有冤屈人呀。”
“若是冤枉,刀过头落,热血不会洒地,都飞溅在丈长的白布上。”
“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倘若是我冤枉,死后即降大雪掩遮我的尸体。”
“我若死得冤枉,从今后,此地大旱三年。”
许鹤看到这些含血带泪的控诉,只觉得体内血气奔涌,难以抑制。直看到窦娥的生父窦天章回来为其平冤昭雪,并惩治了张驴儿,桃杌,赛卢医后,这心里面还是觉得堵得慌。
张恪写完这个故事后,对许鹤道:“许大师精通音律,我希望你能将这个故事编成曲目唱段,将它搬上戏台演出。而且必须让许合子出演里面的窦娥。演出时,许姑娘最好一直身着白衣,腰系红丝带。”
听到这里,许鹤有点明白过来了,只是还是不太确信的道:“这样子,真的能成吗?”
张恪笑道:“效果肯定是有的,但能到什么程度,就要看许大师和许姑娘能把这出戏唱到什么程度了。若是这出戏上演后,能让百姓们都将许合子看成窦娥,那么那位王爷大概就不会再来为难许姑娘了,毕竟谁又愿意明目张胆的去当大坏蛋了。堵得住悠悠众口,堵不住人心向背啊。”
许鹤闻言,看了看张恪:找个人嫁了?倒似乎可行,可是嫁给谁呢?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不是明摆着跟王爷抢女人吗?而且就算这人不怕招来王爷的报复,许合子愿不愿意嫁,还是个问题的。眼前的少年倒是挺合适的,许合子似乎对他挺欣赏的,或许还够不上谈婚论嫁的程度,但依许鹤对她的了解,这么多年来,这姑娘还是头一回将一个男子时常挂在嘴边的,所以这事儿应该是能成的。只不过,这么一个前程远大的少年郎,不仅他本人交游广阔,认识诸多大人物;而且在他的背后还有周家,唐家,甚至是皇帝的势力加成。固然因为这些背景,使他不至于担心招来一个地方王爷的报复。但显而易见的是,他的终身大事,恐怕也不是能被随意安排的。这一点,不须要多问,也能知道。
那就只剩下第二条路:让王爷从喜欢变成讨厌许合子了。只是,这事儿好像也挺扯的,想达成这么彻底的反转,光听就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了。一个人的思想怎么可能那么随便就被操控了。张恪主要想的也是第二条路:“怎么才能让一个人讨厌别人呢?许姑娘必须表现出一些让对方讨厌的地方?许大师可知道那位王爷,有什么样的女子是不招他喜欢的吗?”
许鹤闻言思索着道:“这位王爷,出身皇家,从小锦衣玉食,整日里吃喝玩乐,看起来啥都喜欢,倒是没听说过不喜欢什么。而且他历来招惹的女子,什么身份地位长相的都有,甚至他还纳过比他年纪大了许多的女子,所以老夫实在是……唉!”
张恪一阵无语,这位风流好色的王爷,倒真的是个“博爱”的人啊。想了想,张恪又问道:“大师方才提到曾经有女孩子因不堪其辱,而选择轻生,那又是怎么回事儿?”
“哦,那个啊。那件事情发生在十多年前吧。咱们这位王爷看上了一个年轻女子,只是那个女子已经心有所属了,她喜欢上了她家隔壁的一个书生,而那书生也对其有意,不过倒是还没有谈婚论嫁。那女子并非三心二意之人,也不愿意攀龙附凤,自然是拒绝了王爷的。哪知道,这位王爷并不死心,反而更加的想要得到她。于是,不知道他究竟是使了什么手段,竟然说通了那个书生,假意约那女子到矾楼约会,那女子以为书生要向其表白,还刻意用心打扮一番前去赴约。没想到,到了矾楼,那书生当着王爷和一众人的面,狠狠拒绝了那个女子,言辞中还颇有羞辱之意。那女子受不得羞辱,对那个书生也是极其的失望,生性刚烈的她,竟然选择了从矾楼上一跃而下。据说,那一日她一身白衣,腰系红带,打扮精致,跳楼之后,鲜血染红了白衣,触目惊心。那女子的香消玉殒,固然令人扼腕,此事发生之后,王爷和那书生的所作所为,也令人愤慨。然而,那女子毕竟是自己跳楼的,所以也无法追究他们的责任,虽然百姓们同情那个女子,对其被逼死一事,极其愤慨,当年此事在青龙城也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最终还是只能不了了之呢。”
张恪听闻此事,心情也是愤怒不已。拿别人的感情开玩笑,这是非常下作的行为,因此还导致了一条生命的凋零,这就更加恶劣了。然而,对此他们却不必背负任何的法律责任,这事儿最终只是成了一件憾事。而那个女子的死,一个鲜活生命的凋零也终究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情。这或许才是这整件事里最让人感觉到寒心的事情。只不过,对此,张恪其实也做不了什么的。镇海王的存在本身,不仅事关朝局稳定,也是皇家与官员系统之间的平衡,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互相制约等等政治安排里的关键性人物。没有谁会因为这事情,对镇海如何的,因为那不符合整体利益,不能因小失大,那些大人物们恐怕就是这么看待这件事儿的。
张恪长吐了一口气,有时候,虽然不是不明白人力有时而穷,但终究是意难平啊。虽然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完全可以装做不知道的,也完全可以不去给自己惹来麻烦的。然而,心里面终究还是过不去啊。仔细地想了想后,张恪倒是有了另外一个主意,便和许鹤先一步一起回了住处。找来纸笔,将脑子里所能想起的一些东西慢慢的写下来。张恪写完一张纸,许鹤便将其拿起来,凑到眼前细看,由于年纪大的关系,他的视力已经退化了,必须仔细的分辨,才看的清楚。
只见那张纸上,所写的是一个叫做《窦娥冤》的故事梗概。上面讲了一个叫窦娥的女孩子,被人陷害后枉死,并在死前立下三个咒怨:血溅白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故事。这第一张纸上只写了故事大纲,但仅就这一百多字,已经让许鹤对这个叫窦娥的女孩子的命运,心生同情了。而故事中她的三个诅咒这个情节设定,也立即让他对这个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待张恪又写完一张后,便立即又将那张纸抢了过来,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关于《窦娥冤》的故事,在另一个时空里,算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了,这个故事也被改编成为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呈现给了普罗大众。不过,对于太具体的故事情节,张恪却记不太清了,对此他也只能自己发挥了一下想象力,但还是尽可能的保留了其中最经典的部分,对其中极具悲剧色彩的桥段予以了保留。包括其中的反派人物张驴儿父子,庸医赛卢医,贪官桃杌等是如何陷害窦娥的,窦娥为了蔡婆如何被屈打成招,上了刑台问斩,如何质问天地不公,在刑台上发下咒誓;窦娥冤死之后,如何的感天动地,以及三个咒誓全部应验等等,这些主要的架构,都要尽可能的去渲染。
“天呀,错勘贤愚枉为天;地呀,不分好歹何为地;衙门自古向南开,里面都有冤屈人呀。”
“若是冤枉,刀过头落,热血不会洒地,都飞溅在丈长的白布上。”
“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倘若是我冤枉,死后即降大雪掩遮我的尸体。”
“我若死得冤枉,从今后,此地大旱三年。”
许鹤看到这些含血带泪的控诉,只觉得体内血气奔涌,难以抑制。直看到窦娥的生父窦天章回来为其平冤昭雪,并惩治了张驴儿,桃杌,赛卢医后,这心里面还是觉得堵得慌。
张恪写完这个故事后,对许鹤道:“许大师精通音律,我希望你能将这个故事编成曲目唱段,将它搬上戏台演出。而且必须让许合子出演里面的窦娥。演出时,许姑娘最好一直身着白衣,腰系红丝带。”
听到这里,许鹤有点明白过来了,只是还是不太确信的道:“这样子,真的能成吗?”
张恪笑道:“效果肯定是有的,但能到什么程度,就要看许大师和许姑娘能把这出戏唱到什么程度了。若是这出戏上演后,能让百姓们都将许合子看成窦娥,那么那位王爷大概就不会再来为难许姑娘了,毕竟谁又愿意明目张胆的去当大坏蛋了。堵得住悠悠众口,堵不住人心向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