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有这个想法吗?怎么可能,他早就想把北方这么大的一块土地收到麾下了,可先不说北元人的袭扰,只是大张旗鼓的迁都,那就不是现在的大明可以承受的。
“孙儿觉得,只有我们老朱家搬过去,这块地方才能真正的掌握在我们大明手中。”
朱雄英还是不想让后世的那些子孙们纠结,说一句大实话,在大明里,朱元璋说的话应该是最管用的。
永乐大帝虽然最后也是成功的迁都了,但是那也是在征伐北元之后,稳定北方边境之后的事,可以说,整整的推迟了几十年,让北方的汉人百姓忍受了几十年的战乱纷扰。
现在的大明,虽没有开国之时的积极进取,但大明的开国之兵、老将都还在,有这些人的威名在前,北方的北元自然会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而要是等到朱元璋等人全都不在了之后,几十年的休养,已经足够让北元的那些人忘记大明对于他们的威慑。
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真的还能将北元人赶回草原甚至是一举歼灭吗?朱元璋并不知道,或者说,朱元璋很没有信心。
朱元璋也明白这个道理,以前自己也是有这个想法,甚至还因为有人反对斩杀了不少的反对之人,但迁都这件事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此搁置,现在也就是又被自己的这个孙儿提醒,不然朱元璋说不定还真没想到这件事。
几乎就在朱雄英说完之后,朱元璋就打下来决心,要将国都迁移到北方。
可下定这个决心之后,朱元璋更加发愁了,没办法,这建造水师舰队的钱都还没着落呢,现在一个迁都的大活又压在了自己的身上,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
“唉,大明现在无能为力啊,这么大的一件事,可不是市井小民搬家一样简单,本来我们国库就没有钱,这会儿再加上迁都大事,就算是将整个应天府卖出去也不够啊。”
本来就是因为缺钱而发愁,现在孙儿有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迁都大任,得,这缺钱的口子越来越大了。
“孙儿自然知道,可就像是爷爷您说的一样,只是我大明缺钱,并不是天下所有人缺钱。”
“?”
“爷爷,孙儿早就说过了,要做大事,这个面子就不能看的太重,既然别人有钱,而我们又缺钱,那为了完全大事,我们就去借钱啊。”
这么简单地道理,朱雄英不明白为什么爷爷会想不到。
“借?跟谁借?咱可是当今天子,要是借钱的话,是不是…”
“爷爷,孙儿只是说借,有没有说让您大张旗鼓的去,而且,那些商贾富家,想必应该很乐意与皇权搭上关系的。”
这句话朱雄英可不是无的放矢,历史上这种事多着呢。
说到封建社会,历史上的要不说的是哪朝哪代政治清廉、清明,要不就是暴君腐败,如何地鱼肉百姓。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腐败之事,无非就是所谓的“卖官鬻爵”。
其实,“卖官”和“鬻爵”是两个概念:“鬻爵”卖的是爵位,有地位,但没实权;而“卖官”卖的,可是有实权的官位。
而卖官的历史应该从“鬻爵”讲起,因为没有实权,所以,当国家国库空虚,从百姓之中收不到税收之后,统治阶级自然要想一些办法。
汉武帝时,连年征战、穷奢极欲,导致国库空虚,为了弥补用度,汉武帝一开始也是卖爵位,但买者较少。
为了更好地充实国库,朝廷试着给买武功爵的人授以“实权”。
价格从第一级十七万铜钱,每级多加两万铜钱,虽然价钱高,但人们买官还是很积极的,这下子,国库充实了,但汉武帝也开了“卖官”风气之先。
东汉末年汉灵帝当政年间,卖官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小高潮,汉灵帝把官位给明码标价了,当时官位的行情是二千石的官位要花两千万购买,四百石的官位要花四百万购买,甚至朝廷三公这样最高级别的官,都明码标价地卖。
曹操他爹曹嵩,就曾出钱一亿万买官至太尉。
后来,汉灵帝觉着这么来钱还是少,又加了一条要求,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于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就这样许多想做官的人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只好望洋兴叹。
在这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风气之下,东汉末年的官场情况,就是诸葛亮痛骂王司徒时所谓的“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致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东汉王朝也就在这样的腐朽吏治中走向了灭亡。
历史学家总结东汉灭亡的教训,这卖官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但这人,就是记吃不记打的存在,东汉这么活生生的例子摆在前面,可后人竟没有牢记于心。
人们从历史中得到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得到教训,这就是人性。”
这边刚总结完汉灵帝卖官的教训,那边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之后,又开始卖官了。
当时的司隶校尉刘毅当着面对晋武帝说狠话,说他还不如汉灵帝,因为“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
晋武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度量,没把刘毅给怎么着,但是卖官这件事在西晋愈演愈烈,当时官员以貂尾为冠饰,结果卖官盛行,封官太滥,貂尾巴不够用,拿狗尾巴凑数,成语狗尾续貂就这么来的。
西晋的官场一塌糊涂,很快也就灭亡了。后来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期间,卖官更加普遍,这些小朝廷一个比一个短命,卖官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催命鬼。
等隋唐以后,科举制度慢慢兴起了,对官吏的选拔也越加严格,光有钱可不行。这样,从制度的明面上,卖官算是给堵住了口子。
可是,卖官之所以能产生,那是因为国家的确有搞钱的需求,只要这个需求在,卖官就无法禁止。
唐朝规定能给朝廷出钱的,科举优先录用,这有个专门的名字叫“纳捐”。
到了宋朝神宗年间,行入粟补官法,算是把这项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宋元之后,朱元璋当了皇帝。这位爷平生最恨贪官污吏,当然是禁止一切卖官,如有查处,一律剥皮实草。
不过,国家要搞钱,这是客观需求,所以等明朝中期以后,卖官之风又兴起了,并为清朝所继承。
这时候,卖官制度趋于完善。买到的只是“功名”,也就是做官资格,具体当什么官,什么时候当官,对不起,得朝廷说了算。既然都制度化了,那卖官就明目张胆起来,其中响应最积极的,自然就是商人。
在清一代,商人捐纳蔚为风气,所谓“有人在京好为官”,捐纳制度为商人扩充政治资本提供了绝佳选择。
既然此等陋习并不能改变,甚至跟着王朝更迭一直流传到了现在,那朱雄英自然也可以借用。
而且,朱雄英也不是在打卖官这个主意,而是想要让这些商人获得一个“皇商”的虚名。
皇商这个名词,是清朝的一种职业名,清廷入关后,顺治帝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八大晋商家族,封官授爵,并召之入籍内务府,御封为“皇商”。
至于为什么这八家,相信了解清廷入关的都知道这些人到底做了什么,,有了“从龙”之功,这些人自然会在主子那里得到相对应的功劳。
这种由皇帝任命,以官方身份管理朝廷经营的国营产业,代表皇室营商的资本家就是皇商。
历史上比较着名的,应该就是曹家的江宁织造,曹雪芹家三代共有四人世袭江宁织造。它便是为宫廷供应织品和绸缎的皇商。三大织造作为皇商,共同经营江南地区的丝织产业。
皇商受皇室委任,代表官方营商,垄断由朝廷经营的重要产业,皇商的性质类似于现代大型央企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皇商隶名于内务府,清朝的皇商有些按例会赐封官衔,不少人品级在五品以上。
朱雄英现在提及此事,无非就是想让皇商一事先在大明落地生根。
至于这些人到底有没有钱?朱雄英那是一点怀疑都没有。
朱雄英还记得前世自己无意之中看到过一篇历史记载,说三国时期的甄宓所在的甄家乃三国时期的五大豪商之首,据说其可轻松拿出三十亿钱!
那是三国时期啊!都不是大汉最巅峰的时期。
看似30亿钱换算到大唐也不过三百万贯,但他们才积累了多久?而流传到大明的这些门阀世家,富家豪绅又积累了多久?
“不行不行,要是真的以朝廷出头向百姓借钱,那皇权的威名何在?”
“爷爷,此言差矣,你说我老朱家迁都、修建水师舰队的事是为了我老朱家吗?不是,说白了,这些事情都是为了我大明,那我们向着大家借钱周转那也没有问题啊。”
“可我大明现在已经没有了周转钱财的作用,这借出去的钱财始终是要还回去的。”
按着现在大明的税收,就算是连年丰收,那这么一大笔钱财,大明就已经不是十几年不吃不喝的地步了。
“为什么要还,我凭本事借回来的,凭什么要还给他们?”
朱雄英很是不理解,这么大的事情,明明就是为了大明所好,为什么要让我老朱家一个人承担?
“这,这不是,朝廷带头赖账了吗?”
“什么叫做赖账,爷爷,你好好说话,你可不要跟我说你不知道这些世家都在干什么,那些个世家啊,最擅长的就是将那些钱财都给埋在地底,爷爷,你说,埋在地底的钱还能算钱吗?钱啊,只有花出去那才有价值!”
有一种财富认知是这样说的:钱就像是水,而水又是流动的,只有资产才是存量的器皿。
其实,钱并不是财富,它是运输财富的一种工具。
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我就很看不起那些世家门阀,动不动先把钱埋起来,埋起来有什么用?钱花出去那叫钱,埋在低下那叫铜矿。
就像前面说的一样,钱就像是水,水需要流动起来,才显得更有价值。
流动的活水一般都是清澈的,无味的,可再利用的。而死水则是混浊的,散发着难闻气味的。
钱也一样,要流动起来,才能给我们带来价值。
朱雄英就看不惯他们这种做法,一个个世家豪绅,就像是一个个土财主一样,手里有些东西就死拽着不放,东躲西藏的,就像是仓鼠一样。
“而且,难道这些钱财借回来是我们老朱家自己花了吗?不是啊,我们都是为了这个大明不是?这里面的道理必须要让那些我们借钱的对象明白,要是有人觉得自己吃亏的话,那爷爷你可要好好查查这人背后的势力了,一个不想让大明日子好的人,爷爷您觉得这人是不是有反叛之意?”
听着朱雄英的描述,朱元璋眼皮直跳,自己的这个孙儿,好像有点狠了啊,这嘴上说着要好好讲道理,朝廷出面借钱,可这后面的话,是不是有些急转直下了?
不借钱你就给人安上一个对大明不利的身份,这是不是有点杀人诛心了?
“爷爷,你别这样看着我,我这话又没有说错,您看,爷爷您每天晚睡早起的,为了我大明矜矜业业,废寝忘食,大明军队在边境忍受着边疆苦海,敌人的袭扰,这才营造出了海晏河清的和平盛世,只有稳定的国家,这些个豪绅们才能在大明境内毫无后顾之忧的经营生意。
现在,我大明遇到困难了,朝廷都好言好语,厚着面子跟他们这些人借钱了,这些人竟然左右推诿,爷爷,难道这些人不应该怀疑一下吗?
孙儿这还是心软的,要真的是心狠一点的话,按孙儿的想法,直接让锦衣卫将这些人全给抄了,杀鸡儆猴,就不信了,这些人的嘴比他们的脖子还要硬。”
“孙儿觉得,只有我们老朱家搬过去,这块地方才能真正的掌握在我们大明手中。”
朱雄英还是不想让后世的那些子孙们纠结,说一句大实话,在大明里,朱元璋说的话应该是最管用的。
永乐大帝虽然最后也是成功的迁都了,但是那也是在征伐北元之后,稳定北方边境之后的事,可以说,整整的推迟了几十年,让北方的汉人百姓忍受了几十年的战乱纷扰。
现在的大明,虽没有开国之时的积极进取,但大明的开国之兵、老将都还在,有这些人的威名在前,北方的北元自然会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而要是等到朱元璋等人全都不在了之后,几十年的休养,已经足够让北元的那些人忘记大明对于他们的威慑。
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真的还能将北元人赶回草原甚至是一举歼灭吗?朱元璋并不知道,或者说,朱元璋很没有信心。
朱元璋也明白这个道理,以前自己也是有这个想法,甚至还因为有人反对斩杀了不少的反对之人,但迁都这件事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此搁置,现在也就是又被自己的这个孙儿提醒,不然朱元璋说不定还真没想到这件事。
几乎就在朱雄英说完之后,朱元璋就打下来决心,要将国都迁移到北方。
可下定这个决心之后,朱元璋更加发愁了,没办法,这建造水师舰队的钱都还没着落呢,现在一个迁都的大活又压在了自己的身上,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啊?
“唉,大明现在无能为力啊,这么大的一件事,可不是市井小民搬家一样简单,本来我们国库就没有钱,这会儿再加上迁都大事,就算是将整个应天府卖出去也不够啊。”
本来就是因为缺钱而发愁,现在孙儿有狠狠地给了自己一个迁都大任,得,这缺钱的口子越来越大了。
“孙儿自然知道,可就像是爷爷您说的一样,只是我大明缺钱,并不是天下所有人缺钱。”
“?”
“爷爷,孙儿早就说过了,要做大事,这个面子就不能看的太重,既然别人有钱,而我们又缺钱,那为了完全大事,我们就去借钱啊。”
这么简单地道理,朱雄英不明白为什么爷爷会想不到。
“借?跟谁借?咱可是当今天子,要是借钱的话,是不是…”
“爷爷,孙儿只是说借,有没有说让您大张旗鼓的去,而且,那些商贾富家,想必应该很乐意与皇权搭上关系的。”
这句话朱雄英可不是无的放矢,历史上这种事多着呢。
说到封建社会,历史上的要不说的是哪朝哪代政治清廉、清明,要不就是暴君腐败,如何地鱼肉百姓。
其中最具有代表的腐败之事,无非就是所谓的“卖官鬻爵”。
其实,“卖官”和“鬻爵”是两个概念:“鬻爵”卖的是爵位,有地位,但没实权;而“卖官”卖的,可是有实权的官位。
而卖官的历史应该从“鬻爵”讲起,因为没有实权,所以,当国家国库空虚,从百姓之中收不到税收之后,统治阶级自然要想一些办法。
汉武帝时,连年征战、穷奢极欲,导致国库空虚,为了弥补用度,汉武帝一开始也是卖爵位,但买者较少。
为了更好地充实国库,朝廷试着给买武功爵的人授以“实权”。
价格从第一级十七万铜钱,每级多加两万铜钱,虽然价钱高,但人们买官还是很积极的,这下子,国库充实了,但汉武帝也开了“卖官”风气之先。
东汉末年汉灵帝当政年间,卖官达到了历史上的一个小高潮,汉灵帝把官位给明码标价了,当时官位的行情是二千石的官位要花两千万购买,四百石的官位要花四百万购买,甚至朝廷三公这样最高级别的官,都明码标价地卖。
曹操他爹曹嵩,就曾出钱一亿万买官至太尉。
后来,汉灵帝觉着这么来钱还是少,又加了一条要求,官员上任要先支付相当于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就这样许多想做官的人都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而只好望洋兴叹。
在这样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风气之下,东汉末年的官场情况,就是诸葛亮痛骂王司徒时所谓的“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致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东汉王朝也就在这样的腐朽吏治中走向了灭亡。
历史学家总结东汉灭亡的教训,这卖官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但这人,就是记吃不记打的存在,东汉这么活生生的例子摆在前面,可后人竟没有牢记于心。
人们从历史中得到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得到教训,这就是人性。”
这边刚总结完汉灵帝卖官的教训,那边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之后,又开始卖官了。
当时的司隶校尉刘毅当着面对晋武帝说狠话,说他还不如汉灵帝,因为“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
晋武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度量,没把刘毅给怎么着,但是卖官这件事在西晋愈演愈烈,当时官员以貂尾为冠饰,结果卖官盛行,封官太滥,貂尾巴不够用,拿狗尾巴凑数,成语狗尾续貂就这么来的。
西晋的官场一塌糊涂,很快也就灭亡了。后来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期间,卖官更加普遍,这些小朝廷一个比一个短命,卖官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催命鬼。
等隋唐以后,科举制度慢慢兴起了,对官吏的选拔也越加严格,光有钱可不行。这样,从制度的明面上,卖官算是给堵住了口子。
可是,卖官之所以能产生,那是因为国家的确有搞钱的需求,只要这个需求在,卖官就无法禁止。
唐朝规定能给朝廷出钱的,科举优先录用,这有个专门的名字叫“纳捐”。
到了宋朝神宗年间,行入粟补官法,算是把这项制度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宋元之后,朱元璋当了皇帝。这位爷平生最恨贪官污吏,当然是禁止一切卖官,如有查处,一律剥皮实草。
不过,国家要搞钱,这是客观需求,所以等明朝中期以后,卖官之风又兴起了,并为清朝所继承。
这时候,卖官制度趋于完善。买到的只是“功名”,也就是做官资格,具体当什么官,什么时候当官,对不起,得朝廷说了算。既然都制度化了,那卖官就明目张胆起来,其中响应最积极的,自然就是商人。
在清一代,商人捐纳蔚为风气,所谓“有人在京好为官”,捐纳制度为商人扩充政治资本提供了绝佳选择。
既然此等陋习并不能改变,甚至跟着王朝更迭一直流传到了现在,那朱雄英自然也可以借用。
而且,朱雄英也不是在打卖官这个主意,而是想要让这些商人获得一个“皇商”的虚名。
皇商这个名词,是清朝的一种职业名,清廷入关后,顺治帝在紫禁城设宴款待八大晋商家族,封官授爵,并召之入籍内务府,御封为“皇商”。
至于为什么这八家,相信了解清廷入关的都知道这些人到底做了什么,,有了“从龙”之功,这些人自然会在主子那里得到相对应的功劳。
这种由皇帝任命,以官方身份管理朝廷经营的国营产业,代表皇室营商的资本家就是皇商。
历史上比较着名的,应该就是曹家的江宁织造,曹雪芹家三代共有四人世袭江宁织造。它便是为宫廷供应织品和绸缎的皇商。三大织造作为皇商,共同经营江南地区的丝织产业。
皇商受皇室委任,代表官方营商,垄断由朝廷经营的重要产业,皇商的性质类似于现代大型央企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皇商隶名于内务府,清朝的皇商有些按例会赐封官衔,不少人品级在五品以上。
朱雄英现在提及此事,无非就是想让皇商一事先在大明落地生根。
至于这些人到底有没有钱?朱雄英那是一点怀疑都没有。
朱雄英还记得前世自己无意之中看到过一篇历史记载,说三国时期的甄宓所在的甄家乃三国时期的五大豪商之首,据说其可轻松拿出三十亿钱!
那是三国时期啊!都不是大汉最巅峰的时期。
看似30亿钱换算到大唐也不过三百万贯,但他们才积累了多久?而流传到大明的这些门阀世家,富家豪绅又积累了多久?
“不行不行,要是真的以朝廷出头向百姓借钱,那皇权的威名何在?”
“爷爷,此言差矣,你说我老朱家迁都、修建水师舰队的事是为了我老朱家吗?不是,说白了,这些事情都是为了我大明,那我们向着大家借钱周转那也没有问题啊。”
“可我大明现在已经没有了周转钱财的作用,这借出去的钱财始终是要还回去的。”
按着现在大明的税收,就算是连年丰收,那这么一大笔钱财,大明就已经不是十几年不吃不喝的地步了。
“为什么要还,我凭本事借回来的,凭什么要还给他们?”
朱雄英很是不理解,这么大的事情,明明就是为了大明所好,为什么要让我老朱家一个人承担?
“这,这不是,朝廷带头赖账了吗?”
“什么叫做赖账,爷爷,你好好说话,你可不要跟我说你不知道这些世家都在干什么,那些个世家啊,最擅长的就是将那些钱财都给埋在地底,爷爷,你说,埋在地底的钱还能算钱吗?钱啊,只有花出去那才有价值!”
有一种财富认知是这样说的:钱就像是水,而水又是流动的,只有资产才是存量的器皿。
其实,钱并不是财富,它是运输财富的一种工具。
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我就很看不起那些世家门阀,动不动先把钱埋起来,埋起来有什么用?钱花出去那叫钱,埋在低下那叫铜矿。
就像前面说的一样,钱就像是水,水需要流动起来,才显得更有价值。
流动的活水一般都是清澈的,无味的,可再利用的。而死水则是混浊的,散发着难闻气味的。
钱也一样,要流动起来,才能给我们带来价值。
朱雄英就看不惯他们这种做法,一个个世家豪绅,就像是一个个土财主一样,手里有些东西就死拽着不放,东躲西藏的,就像是仓鼠一样。
“而且,难道这些钱财借回来是我们老朱家自己花了吗?不是啊,我们都是为了这个大明不是?这里面的道理必须要让那些我们借钱的对象明白,要是有人觉得自己吃亏的话,那爷爷你可要好好查查这人背后的势力了,一个不想让大明日子好的人,爷爷您觉得这人是不是有反叛之意?”
听着朱雄英的描述,朱元璋眼皮直跳,自己的这个孙儿,好像有点狠了啊,这嘴上说着要好好讲道理,朝廷出面借钱,可这后面的话,是不是有些急转直下了?
不借钱你就给人安上一个对大明不利的身份,这是不是有点杀人诛心了?
“爷爷,你别这样看着我,我这话又没有说错,您看,爷爷您每天晚睡早起的,为了我大明矜矜业业,废寝忘食,大明军队在边境忍受着边疆苦海,敌人的袭扰,这才营造出了海晏河清的和平盛世,只有稳定的国家,这些个豪绅们才能在大明境内毫无后顾之忧的经营生意。
现在,我大明遇到困难了,朝廷都好言好语,厚着面子跟他们这些人借钱了,这些人竟然左右推诿,爷爷,难道这些人不应该怀疑一下吗?
孙儿这还是心软的,要真的是心狠一点的话,按孙儿的想法,直接让锦衣卫将这些人全给抄了,杀鸡儆猴,就不信了,这些人的嘴比他们的脖子还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