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23章 招收学徒
前一日来应聘的人当中,有两个比较滑头的。
叶湘湘借口医馆刚刚开张,手上没有本钱,工钱给得很低,那两人竟然也没有异议。
她便知道这两人是有问题的,她一个小姑娘,又是新开的医馆,一般来说都该欺负一下。
这两人太好说话了,事出反常必有妖,估摸着就是同顺堂派来的人。
叶湘湘拒绝了,长叹了一声,一个有用的都没有。
再等了一日,孟常安排的人就上门了,叶湘湘用他给出的暗号问问题,对方答得没有半点差错。
她心中激动,孟先生没有唬人。
这样就招了三个人,两个坐堂大夫,一个打杂的学徒。
九针堂的班底初具规模,孟常推荐的人,叶湘湘没什么好怀疑的,但心中也留了心眼儿。
叶湘湘问了他们一些问题,发现他们其实不知道孟先生的存在,只是说有人推荐了这里,问到什么问题的时候该怎么答,别的就没说了。
因为工钱实在吸引人,几人没什么好犹豫的,便来了这里。
两位坐堂的大夫一人姓陈,一人姓周,都是三十几岁,那学徒是乡下的一个孩子,十四岁,想要学门手艺才来的,已经拜了周大夫为师。
几人磨合了几日,也算是互相了解了,每日十几个病人,四个人一起,也不算很忙。
前前后后忙了半个月了,叶湘湘又要在家耽误几日,盯着做羽绒衣。
做衣裳的过程她帮不上忙,但是如何清洗羽毛,如何让羽毛变得蓬松柔软,这个需要她来教。
这一年攒了好几百斤的鸭毛,全都要清理出来,只要柔软的绒毛,还需要清洗烘干,是个十分精细的活儿。
光靠着叶家的几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这些日子王氏就在忙着这件事,从村里找了十几个妇人帮忙。
正好地里的庄稼也收完了,天气渐渐冷下来,地里要干的活儿不多,来这里帮忙一日能挣三十文,大家都很乐意。
这个活儿并不难,不过是需要耐心,叶湘湘一教大家就会了。
有王氏理着其中的事,叶湘湘也不需要过多操心。
叶鸿昌从镇上买了布料回来,打算做四个色的,接下来就要忙着做衣裳了。
叶翠翠将清洗羽毛的步骤都给记下来了,让叶湘湘用心顾着医馆的事。
在家待了两日,叶湘湘又要去医馆忙,在叶家干活儿的妇人们都在夸,说叶家养出来的孩子个个都有能耐。
王氏心中乐开了,嘴上也没谦虚,“孩子们懂事,我这心里高兴着呢,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衙门的地契下来了,做羽绒衣也一切顺利,今年地里的庄稼还大丰收,医馆开张半月,也是顺顺利利的。
王氏细数着家中的事,高兴也同时也觉得有些不安,可别出什么差错才好。
九针堂开张半月,灵石镇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消息。
这还要得益于同顺堂暗中耍手段,让那些疑难病症的病人都来九针堂医治,本来是想着为难,谁知道却是给人家递了梯子,名声一下子就打出去了。
疑难杂症都能治,小病不是轻而易举?
一时间九针堂的病人多了起来,虽还是比不上同顺堂,但这才开张多久,已经足以让同顺堂感到压力。
林掌柜虽然说了大话,赌叶湘湘坚持不住一个月,但看着这架势,心里开始打鼓了。
谁知道这九针堂竟如此顺利,连刘长山那烂掉的腿都能治。
再来就是张二喜的头风病,来了同顺堂多少次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那人是个急脾气,好几次差点儿把同顺堂给砸了,喊出了打手才平了事。
本想着让张二喜去九针堂治头风,借此机会,让他把九针堂砸了,谁知竟缓解了他的病症,他接连去了好几次。
正巧张二喜从九针堂出来,见人就说,“这里的大夫真有本事,我这头风给我治好了,早知如此,我哪用得着那么多冤枉钱啊?”
说着,还看了同顺堂一眼,见林掌柜在那里,他冷哼了声,“反正你们也不想治我的病,如今用不着你们了。”
林掌柜一肚子气,拂袖进去了。
张二喜是个愣货,见了人便宣传九针堂的大夫医术高明,还顺带着将同顺堂贬低一番,说他们那里又贵又没用,以后都不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卖力宣传,九针堂的病人多了起来。
叶湘湘又想招两个人帮忙了,只是孟先生应该已经离开,要想招靠得住的人,那就要选自己熟悉的。
村里也有些年纪适宜的孩子,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心思学医。
叶湘湘心下有了主意,回去就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
现在也算是在歇马村彻底安家了,家中有屋有田,日子并不愁过。
小辈想念书还是想学门手艺都可以,叶湘湘不确定村里有没有人有这个想法,所以想问问。
结果次日叶绍东就带着他儿子上门了,“湘湘,你看看我们家小来是不是那块料。”
叶湘湘道,“绍东叔,您是想让小来跟我去九针堂做学徒?”
叶绍东点头,“湘湘,这一路过来,我也看到了你的本事,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是你在治,我也不求小来能有你这样的能耐,反正你先带着他学,要是实在不行,我再给他另寻出路。”
小来和叶立轩差不多大,叶湘湘问他是什么想法,他高兴地点头,说要跟着她学。
既然如此,那就收下。
接下来两日,村里又有几个人想要去当学徒,叶湘湘给两位大夫涨了工钱,询问他们是不是愿意多带几个徒弟。
那两位也好说话,也没什么苛刻的规矩。
叶湘湘便从村里找了三个人去九针堂帮忙,虽然都是生手,但用着放心,最开始只需要学着抓药就行了。
等一月之期到了,叶鸿昌又带着叶湘湘一起往府城去,拿了拜帖,前去沈府为沈老夫人扎针。
经过一月的调养,沈老夫人的身子好多了。
药还是那么用的,但上次叶湘湘打通了经脉,这样药才能有用。(本章完)
叶湘湘借口医馆刚刚开张,手上没有本钱,工钱给得很低,那两人竟然也没有异议。
她便知道这两人是有问题的,她一个小姑娘,又是新开的医馆,一般来说都该欺负一下。
这两人太好说话了,事出反常必有妖,估摸着就是同顺堂派来的人。
叶湘湘拒绝了,长叹了一声,一个有用的都没有。
再等了一日,孟常安排的人就上门了,叶湘湘用他给出的暗号问问题,对方答得没有半点差错。
她心中激动,孟先生没有唬人。
这样就招了三个人,两个坐堂大夫,一个打杂的学徒。
九针堂的班底初具规模,孟常推荐的人,叶湘湘没什么好怀疑的,但心中也留了心眼儿。
叶湘湘问了他们一些问题,发现他们其实不知道孟先生的存在,只是说有人推荐了这里,问到什么问题的时候该怎么答,别的就没说了。
因为工钱实在吸引人,几人没什么好犹豫的,便来了这里。
两位坐堂的大夫一人姓陈,一人姓周,都是三十几岁,那学徒是乡下的一个孩子,十四岁,想要学门手艺才来的,已经拜了周大夫为师。
几人磨合了几日,也算是互相了解了,每日十几个病人,四个人一起,也不算很忙。
前前后后忙了半个月了,叶湘湘又要在家耽误几日,盯着做羽绒衣。
做衣裳的过程她帮不上忙,但是如何清洗羽毛,如何让羽毛变得蓬松柔软,这个需要她来教。
这一年攒了好几百斤的鸭毛,全都要清理出来,只要柔软的绒毛,还需要清洗烘干,是个十分精细的活儿。
光靠着叶家的几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这些日子王氏就在忙着这件事,从村里找了十几个妇人帮忙。
正好地里的庄稼也收完了,天气渐渐冷下来,地里要干的活儿不多,来这里帮忙一日能挣三十文,大家都很乐意。
这个活儿并不难,不过是需要耐心,叶湘湘一教大家就会了。
有王氏理着其中的事,叶湘湘也不需要过多操心。
叶鸿昌从镇上买了布料回来,打算做四个色的,接下来就要忙着做衣裳了。
叶翠翠将清洗羽毛的步骤都给记下来了,让叶湘湘用心顾着医馆的事。
在家待了两日,叶湘湘又要去医馆忙,在叶家干活儿的妇人们都在夸,说叶家养出来的孩子个个都有能耐。
王氏心中乐开了,嘴上也没谦虚,“孩子们懂事,我这心里高兴着呢,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
衙门的地契下来了,做羽绒衣也一切顺利,今年地里的庄稼还大丰收,医馆开张半月,也是顺顺利利的。
王氏细数着家中的事,高兴也同时也觉得有些不安,可别出什么差错才好。
九针堂开张半月,灵石镇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消息。
这还要得益于同顺堂暗中耍手段,让那些疑难病症的病人都来九针堂医治,本来是想着为难,谁知道却是给人家递了梯子,名声一下子就打出去了。
疑难杂症都能治,小病不是轻而易举?
一时间九针堂的病人多了起来,虽还是比不上同顺堂,但这才开张多久,已经足以让同顺堂感到压力。
林掌柜虽然说了大话,赌叶湘湘坚持不住一个月,但看着这架势,心里开始打鼓了。
谁知道这九针堂竟如此顺利,连刘长山那烂掉的腿都能治。
再来就是张二喜的头风病,来了同顺堂多少次了,一点儿办法都没有,那人是个急脾气,好几次差点儿把同顺堂给砸了,喊出了打手才平了事。
本想着让张二喜去九针堂治头风,借此机会,让他把九针堂砸了,谁知竟缓解了他的病症,他接连去了好几次。
正巧张二喜从九针堂出来,见人就说,“这里的大夫真有本事,我这头风给我治好了,早知如此,我哪用得着那么多冤枉钱啊?”
说着,还看了同顺堂一眼,见林掌柜在那里,他冷哼了声,“反正你们也不想治我的病,如今用不着你们了。”
林掌柜一肚子气,拂袖进去了。
张二喜是个愣货,见了人便宣传九针堂的大夫医术高明,还顺带着将同顺堂贬低一番,说他们那里又贵又没用,以后都不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卖力宣传,九针堂的病人多了起来。
叶湘湘又想招两个人帮忙了,只是孟先生应该已经离开,要想招靠得住的人,那就要选自己熟悉的。
村里也有些年纪适宜的孩子,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心思学医。
叶湘湘心下有了主意,回去就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
现在也算是在歇马村彻底安家了,家中有屋有田,日子并不愁过。
小辈想念书还是想学门手艺都可以,叶湘湘不确定村里有没有人有这个想法,所以想问问。
结果次日叶绍东就带着他儿子上门了,“湘湘,你看看我们家小来是不是那块料。”
叶湘湘道,“绍东叔,您是想让小来跟我去九针堂做学徒?”
叶绍东点头,“湘湘,这一路过来,我也看到了你的本事,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也是你在治,我也不求小来能有你这样的能耐,反正你先带着他学,要是实在不行,我再给他另寻出路。”
小来和叶立轩差不多大,叶湘湘问他是什么想法,他高兴地点头,说要跟着她学。
既然如此,那就收下。
接下来两日,村里又有几个人想要去当学徒,叶湘湘给两位大夫涨了工钱,询问他们是不是愿意多带几个徒弟。
那两位也好说话,也没什么苛刻的规矩。
叶湘湘便从村里找了三个人去九针堂帮忙,虽然都是生手,但用着放心,最开始只需要学着抓药就行了。
等一月之期到了,叶鸿昌又带着叶湘湘一起往府城去,拿了拜帖,前去沈府为沈老夫人扎针。
经过一月的调养,沈老夫人的身子好多了。
药还是那么用的,但上次叶湘湘打通了经脉,这样药才能有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