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第228章 各路牛鬼神蛇
第228章 各路牛鬼神蛇
“邸报传达朝廷政令,又兼具宣朗之责,职能不可谓不重,然,民间若起了纷争议论,朝廷更应予以重视!”
不出所料的。
李广利前半句延续了‘褒’的话锋,可后半句一出来,味道就有点变了,找茬的意思不要太明显。
这一刻。
宣室殿内目光齐聚李广利身上,就连刘据也不例外。
只是看归看,他却没搭话,先前谏议大夫指名道姓的点太子,刘据这个太子无法避。
可现在对方只提了‘邸报’,没提‘太子’,那便属于政务方面,这方面扯皮,无需刘据亲自下场。
太子稳坐钓鱼台,回应李广利的人是……
“哼!”
李广粗矿的声音响起,开口就来:“大行令不必人模狗样的打官腔,直接说,你想怎么挑刺?”
“车骑将军,此处乃宣室殿,不是任你撒泼的街头,水衡都尉府所管辖的邸报,引起民间异议是事实!”
李广利语气生硬的顶回去:“有错难道不能让人说?再者,太子殿下先前也认了。”
话至此处。
他对着刘据的方向拱手一礼,以示歉意。
刘据见状笑了笑,还抬了抬手,示意大行令但说无妨,孤最是心胸开阔、善于纳谏。
他俩无声的对话尽玩虚的,另一头需要张嘴的对喷,可全都明着来。
“你想怎样?”
骠骑将军霍去病言简意赅,冷声问道。
此时,李广利理应回‘我不想怎么样,是朝廷该怎样’的官腔,但这会儿他没回这句话。
回应霍去病的人,是另一位。
“陛下,臣以为大行令所言甚是。”谏大夫孔安国出列,朗声道:“邸报事关朝廷政令、颜面,引起非议终究不太妥当。”
“臣建议,当增设一个特定机构刊印邸报,并置监察官员,以免再有疏漏。”
说着。
孔安国对着龙榻施礼道:“此策既然是臣提出,臣愿自请,将来事有不逮,臣同样自请惩处!”
他话音未落,殿下群臣已起骚动,一是对孔安国此刻站出来所代表的意义骚动,二,则是对这番话。
前者不必多说,毫不掩饰的站队!
而后者。
当真又无耻又毒辣,借着由头,公然抢夺太子宫权柄,偏偏他还说的大义凛然、滴水不漏!
言语里涉及到的当事人,以及对话人,也就是太子和皇帝,当下,他们的反应出奇的一致。
皇帝在龙榻上,太子在御阶下,都深深看了一眼孔安国,默然不语……
这时。
大臣前列又响起一道苍老声音,缓缓道:“谏大夫勿要操之过急,民间的非议是否别有用心,尚未可知。”
“即便部分为真……”
丞相石庆顿了顿,再道:“民间一有非议,朝廷便畏首畏尾,乃至苛责、更换治政的官员,以后还有谁敢勇于任事?”
这话一出,殿内便有大臣频频点头,他们并非在站队,而是因为老丞相的话在理。
余光扫到这一幕。
李广利面色微变,正要开口挽回,却不料,此时一个看似出乎意料、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人,冒头了。
“呵呵呵。”
“丞相说的是,不过,谏大夫担心的也有道理,增设一个机构管辖邸报倒不至于,可以另寻他法嘛。”说话之人位居前列,四十左右,身材富态,面容和蔼,脸上始终带着憨厚的笑容。
此人正是御史大夫,卜式!
这位主站出来,也和孔安国一样,是在站队吗?
是,也不是。
站队确实有站队的味道,但卜式并非站李广利、李夫人、皇四子刘髆的队,在升任三公之前,卜式的身上,便天然带着另一个队的标志——
卜式,齐王前太傅,齐国前国相。
也就是。
他站皇次子,刘闳的队!
百官侧目之际,御史大夫卜式还在说着,笑呵呵道:“邸报是刊印之物,水衡都尉府能办,少府也能办嘛,交给少府,不正好又有了监察之便?”
那可不是。
少府管着皇家钱袋子,本就被盯得紧,再塞进去一个皇家笔杆子,岂不是顺理成章?
然而。
‘彼其娘之!’原本正吃瓜看戏的赵禹,脸色大变,心里直骂娘:‘你们斗法,怎么又扯上老子!?’
‘老子招谁惹谁了!’
上次被当街闷了一拳,赵禹记忆犹新,眼见御史大夫转头来询问自己的意见,这位少府卿两眼一闭。
再次上演龟缩大法。
见状。
李广利目光闪烁,下一秒,他果断跟上,附和道:“将邸报交由少府掌管,臣以为可行!”
他带了头,骑郎将上官桀、谏大夫孔安等人自然附议,附议御史大夫的建言……
局面走到这一步,李老头可就要站起来骂街了,世间任何胡搅蛮缠的本质,其实都是己方不占道理。
眼下也一样。
那个‘沸反之声’是事实,邸报权限移交少府,更是合适的很,难道太子党还能说不信任少府?
或者不愿让权给少府?
不愿让权给老二、老四一脉,情有可原,但少府,那是当老子的地盘!皇帝的地盘!
就在李广准备扯起嗓子骂街、一直修炼闭口禅的大将军也蹙眉时,龙榻上响起拍板声:
“好了。”
“既然如此,赵禹也没有异议,便将邸报收归少府管辖。”
皇帝话音落下,外人看不透赵禹心里想什么,只能看到他木然出列,拱手道:“是,陛下……”
散朝后。
宣室殿外,大将军和太子同行,卫青面露愧色,叹道:“我不开口尚好,刚准备出言……”
“好像起了反作用。”
“舅舅言重了。”刘据摇摇头,神色平静道:“父皇有意称量孤,即便今天不跌个跟头,也会有明天。”
对于今天这一幕,刘据看的很开,真就是迟早的事,这个跟头不是今天跌、就是明天。
如今跌了,他心中反而犹如一块重石落地。
况且。
刘据神态忽然昂扬起来,笑道:“有失必有得嘛,丢出去一个邸报,不就探出来一路牛鬼蛇神?”
卫青闻言哑然失笑,笑过一阵,他渐渐沉下脸,提醒道:“经此一事,殿下日后也需注意点东边……”
东边有什么?
有一个齐国,一个燕国。
还有两个已经显露獠牙的皇子……
(本章完)
“邸报传达朝廷政令,又兼具宣朗之责,职能不可谓不重,然,民间若起了纷争议论,朝廷更应予以重视!”
不出所料的。
李广利前半句延续了‘褒’的话锋,可后半句一出来,味道就有点变了,找茬的意思不要太明显。
这一刻。
宣室殿内目光齐聚李广利身上,就连刘据也不例外。
只是看归看,他却没搭话,先前谏议大夫指名道姓的点太子,刘据这个太子无法避。
可现在对方只提了‘邸报’,没提‘太子’,那便属于政务方面,这方面扯皮,无需刘据亲自下场。
太子稳坐钓鱼台,回应李广利的人是……
“哼!”
李广粗矿的声音响起,开口就来:“大行令不必人模狗样的打官腔,直接说,你想怎么挑刺?”
“车骑将军,此处乃宣室殿,不是任你撒泼的街头,水衡都尉府所管辖的邸报,引起民间异议是事实!”
李广利语气生硬的顶回去:“有错难道不能让人说?再者,太子殿下先前也认了。”
话至此处。
他对着刘据的方向拱手一礼,以示歉意。
刘据见状笑了笑,还抬了抬手,示意大行令但说无妨,孤最是心胸开阔、善于纳谏。
他俩无声的对话尽玩虚的,另一头需要张嘴的对喷,可全都明着来。
“你想怎样?”
骠骑将军霍去病言简意赅,冷声问道。
此时,李广利理应回‘我不想怎么样,是朝廷该怎样’的官腔,但这会儿他没回这句话。
回应霍去病的人,是另一位。
“陛下,臣以为大行令所言甚是。”谏大夫孔安国出列,朗声道:“邸报事关朝廷政令、颜面,引起非议终究不太妥当。”
“臣建议,当增设一个特定机构刊印邸报,并置监察官员,以免再有疏漏。”
说着。
孔安国对着龙榻施礼道:“此策既然是臣提出,臣愿自请,将来事有不逮,臣同样自请惩处!”
他话音未落,殿下群臣已起骚动,一是对孔安国此刻站出来所代表的意义骚动,二,则是对这番话。
前者不必多说,毫不掩饰的站队!
而后者。
当真又无耻又毒辣,借着由头,公然抢夺太子宫权柄,偏偏他还说的大义凛然、滴水不漏!
言语里涉及到的当事人,以及对话人,也就是太子和皇帝,当下,他们的反应出奇的一致。
皇帝在龙榻上,太子在御阶下,都深深看了一眼孔安国,默然不语……
这时。
大臣前列又响起一道苍老声音,缓缓道:“谏大夫勿要操之过急,民间的非议是否别有用心,尚未可知。”
“即便部分为真……”
丞相石庆顿了顿,再道:“民间一有非议,朝廷便畏首畏尾,乃至苛责、更换治政的官员,以后还有谁敢勇于任事?”
这话一出,殿内便有大臣频频点头,他们并非在站队,而是因为老丞相的话在理。
余光扫到这一幕。
李广利面色微变,正要开口挽回,却不料,此时一个看似出乎意料、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人,冒头了。
“呵呵呵。”
“丞相说的是,不过,谏大夫担心的也有道理,增设一个机构管辖邸报倒不至于,可以另寻他法嘛。”说话之人位居前列,四十左右,身材富态,面容和蔼,脸上始终带着憨厚的笑容。
此人正是御史大夫,卜式!
这位主站出来,也和孔安国一样,是在站队吗?
是,也不是。
站队确实有站队的味道,但卜式并非站李广利、李夫人、皇四子刘髆的队,在升任三公之前,卜式的身上,便天然带着另一个队的标志——
卜式,齐王前太傅,齐国前国相。
也就是。
他站皇次子,刘闳的队!
百官侧目之际,御史大夫卜式还在说着,笑呵呵道:“邸报是刊印之物,水衡都尉府能办,少府也能办嘛,交给少府,不正好又有了监察之便?”
那可不是。
少府管着皇家钱袋子,本就被盯得紧,再塞进去一个皇家笔杆子,岂不是顺理成章?
然而。
‘彼其娘之!’原本正吃瓜看戏的赵禹,脸色大变,心里直骂娘:‘你们斗法,怎么又扯上老子!?’
‘老子招谁惹谁了!’
上次被当街闷了一拳,赵禹记忆犹新,眼见御史大夫转头来询问自己的意见,这位少府卿两眼一闭。
再次上演龟缩大法。
见状。
李广利目光闪烁,下一秒,他果断跟上,附和道:“将邸报交由少府掌管,臣以为可行!”
他带了头,骑郎将上官桀、谏大夫孔安等人自然附议,附议御史大夫的建言……
局面走到这一步,李老头可就要站起来骂街了,世间任何胡搅蛮缠的本质,其实都是己方不占道理。
眼下也一样。
那个‘沸反之声’是事实,邸报权限移交少府,更是合适的很,难道太子党还能说不信任少府?
或者不愿让权给少府?
不愿让权给老二、老四一脉,情有可原,但少府,那是当老子的地盘!皇帝的地盘!
就在李广准备扯起嗓子骂街、一直修炼闭口禅的大将军也蹙眉时,龙榻上响起拍板声:
“好了。”
“既然如此,赵禹也没有异议,便将邸报收归少府管辖。”
皇帝话音落下,外人看不透赵禹心里想什么,只能看到他木然出列,拱手道:“是,陛下……”
散朝后。
宣室殿外,大将军和太子同行,卫青面露愧色,叹道:“我不开口尚好,刚准备出言……”
“好像起了反作用。”
“舅舅言重了。”刘据摇摇头,神色平静道:“父皇有意称量孤,即便今天不跌个跟头,也会有明天。”
对于今天这一幕,刘据看的很开,真就是迟早的事,这个跟头不是今天跌、就是明天。
如今跌了,他心中反而犹如一块重石落地。
况且。
刘据神态忽然昂扬起来,笑道:“有失必有得嘛,丢出去一个邸报,不就探出来一路牛鬼蛇神?”
卫青闻言哑然失笑,笑过一阵,他渐渐沉下脸,提醒道:“经此一事,殿下日后也需注意点东边……”
东边有什么?
有一个齐国,一个燕国。
还有两个已经显露獠牙的皇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