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竟然还要飞
    梁敦彦现在虽然还只是直隶布政使,可山东那边的情况也由他同山东布政使联系统计,最后一同报给杨士骧。
    梁敦彦的这个布政使,其实也相当于一个半布政使,甚至也可以说,他是杨士骧的助手,在做半个巡抚。
    梁敦彦喜形于色地说道,“回大帅话,根据大帅要在百姓中分散饲养以及制作青饲料的方法,现在直隶、山东的农户,几乎家家都在饲养生猪和牛、羊、鸡、鸭。”
    “据统计,今年可以出栏的生猪高达六百万头,羊四百多万只,还有引进的瑞士西门塔尔、法国夏洛莱肉牛二十万头、咱们山东鲁西的黄牛也有十几万头、鸡鸭等家禽也大量饲养,还有富户办起来养猪场和养鸡场。”
    法国人当初给的赔款,最终绝大部分都用来引进法国的著名肉牛也就是夏洛莱肉牛的种牛和即产肉又能大量产奶的西门塔尔牛。
    只不过这种大型牲畜不适于普通农户饲养,推广散养效果不是很好,现在大部分是在多伦和武清、蓟州的官办的牧场中饲养。
    其中武清的牧场里饲养的就是即产肉又产奶的西门塔尔牛,牛奶大部分供给《震旦实业发展公司》旗下的乳制品厂,生产奶粉和奶。
    梁敦彦说道,“预计明年的出栏数,还会大幅增加。”
    “除了满足《震旦实业发展公司》的合同外,百姓多余的生猪和牛、羊大量在市场出售,已经将两省猪肉和羊肉价格压下一成,禽蛋价格也在下降,多亏不仅两江有商贩前来购买,豫省也有商人前来贩卖生猪和活羊,这才稳住价格。”
    梁敦彦乐呵呵地说,“现在咱们直山两省,又兴起了一个职业,很多百姓开始走街串户地收购鸡鸭绒毛,甚至还有人到邻近的两江和豫省收购,运回来卖给《羽绒厂》。”
    “如今农户在土地以外收入显著增多,民生改善很大,许多农户还在家里供着大帅的长生牌位呢。”
    “如果部队需求量大,猪、羊、禽蛋价格还会上涨,百姓的收入会更多。”
    羽绒厂是如今《震旦实业发展公司》旗下唯一没有多少盈利的一家企业,他们生产的羽绒坎肩都被供给给直军后勤股了,自然不好赚太多。
    羽绒服预计在国内市场上并不会受到欢迎,在国外倒是可以,只是这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难度可言,想要赚洋人的钱,也是不可能的。
    牛奶的引入,开始时滕毓藻很有些头痛,此时的民众可没有几人会喝鲜牛奶。
    最终,只好让周学熙建了一家乳制品厂,生产奶粉和奶。
    奶粉倒是很有发展的行业,由于巴氏消毒法要在二十多年后才会出现,这时奶粉企业都做不大,常亮也都很小。
    滕毓藻把这个已经被周学熙称之为滕氏消毒法的技术,应用在奶粉生产中,使大量收购鲜奶制作奶粉成为可能。
    为了保持产品领先,滕毓藻甚至没有申请专利。
    也正因为如此,如今的这家乳制品厂生产的奶粉,除了被滕毓藻强令周学熙留下一成产出在国内销售,其余都被欧洲商人高价购买走了。
    如今,周学熙正嚷着要扩大产奶量以及乳制品厂规模呢。
    对于肉和禽蛋数量充足,这让滕毓藻十分高兴,对于两省有百姓供他的长生牌位,滕毓藻也未置可否,这种情况是他乐于见到的。
    滕毓藻现在最想见到的,就是他自己的声望日隆,让朝廷不敢轻易触动他。
    徐世昌、宁星普、周学熙等人,听说仅仅滕毓藻的这一项措施,就不仅解决了罐头厂、奶粉厂、羽绒厂、皮革制品厂的原料来源,解决了直隶大量的肉食需求,还显著提高了农户收入,改善了民生,也都感到很高兴,对于滕毓藻更加推崇。
    滕毓藻不仅有生产出洋人都喜欢商品的奇思妙想,还有惠及普通农户民生的好办法,简直就是有点石成金的手段,有这样一个总督治理直、山两省,这两省的百姓可是有福了。
    滕毓藻笑着点头说,“很好!崧生,你还要努力,所有有利于改善百姓生计的事,你都要大力推进。”
    滕毓藻又对杨士骧说道,“青饲料的方法,你安排在《大公报》上公开发表吧,这会让各省百姓也都得到一些实惠。”
    不理会有些不太情愿的杨士骧,滕毓藻又对周学熙道。
    “缉之,你给周大人去封信,把分散饲养的法子跟他说一下,两江的生猪,只要他们能运过来,你就全都收购了吧。”
    虽然滕毓藻知道,周馥很快就会被慈禧调去两广,周馥感到被朝廷忌惮,所以在两广任上主动请辞回家养老去了。
    滕毓藻可不愿周馥就此离开,他还要让周馥努力做下去,让周馥在民生上有所作为,这会牢牢拉住周馥。
    随后,卫靖海又汇报一番各型炮弹的存储数量,以及部队重机枪的配置。
    炮弹储备数量还是很充裕的,不仅还有缴获炮弹,保定和天津兵工署自己的兵工厂生产的炮弹产量都很大。
    只是因为暂时还要保密,所有迫击炮弹,都是有扩建后搬迁至海边的原东局子兵工厂生产的。
    此外,还有汉阳枪炮厂生产的炮弹,产量也很可观,张之洞也主要供给了直军。
    虽然现在张之洞主张联日抗俄,可他也认为处于东北大门口的直军应有战争准备,毕竟只有有了足够实力,才能有人愿意同你联合。
    直军的重机枪有些麻烦,由于滕毓藻现在看不上笨重的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还拿出了一种被滕毓藻称为通用机枪的草图,兵工署因为技术力量差,到现在也没有试制成功。
    不过,滕毓藻拿出的另一种无需用水散热,带有粗粗空气散热筒的轻型机枪,采用弹盘或者弹鼓供弹的轻型机枪,兵工署不仅已经研制出来,还已经小批量密密生产。
    这种被滕毓藻称之为直l型轻机枪的机枪,已经开始在第四镇、第五镇、第八镇、骑兵镇装备。
    现在生产的这种轻机枪,正在装备给第一镇。
    按照滕毓藻的交代,这种轻型机枪,暂时只装备给可能在关外参战的部队使用。
    虽然有了这种轻型机枪,可由于散热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它的火力持续性要差一些,因此马克沁重机枪还要依然留在部队中,但也只在营级规模中作为火力支援使用。
    这种轻机枪,实际上就是刘易斯轻机枪,原理和制造都毫无难度可言,全枪不足十二公斤,供弹方式是47发或者97发单盘或者弹鼓,口径7.62。
    历史上,刘易斯轻机枪还要在十年后,才在英国开始批量生产。
    其实,滕毓藻现在完全可以拿出更轻便的mg34这种大杀器,只不过滕毓藻不想太过超前,他要慢慢来,只比历史上稍稍超前就可以了。至于使用7.62口径,主要是考虑到日后难免要供给国内部队,至少要在子弹上有所控制。
    国内生产的弹药,主要是毛瑟七九口径的。
    按照滕毓藻的要求,装备了轻机枪的部队,所有哨不再配备重机枪,全部配备六挺这种可以抱着冲锋的轻机枪。
    所以,现在直军只能将现有型号繁杂的重机枪清理归类,以便方便弹药供应。
    现在直军所有部队的重机枪只有两种型号了,其它不同型号和多余的马克沁都卖给其他省份的新军了,袁世凯就购买了一百挺。
    现在直军两种重机枪,一种是缴获最多的马克沁重机枪,一种就是法国哈奇开斯重机枪。
    气冷哈奇开斯重机枪由于份量轻,主要装备在驻张家口的吴佩孚第五镇和李金昱第八镇,已及骑兵镇。
    其余各部,全部使用马克沁重机枪。
    此后卫靖海所说的,就都是一些琐碎事务了。
    诸如,新兵募集以及训练情况,军装、军鞋、牛皮武装带、军用水壶的储备情况等等。
    刘长发和孙世俊两人汇报的更简短,只是补充了卫靖海所说的一些细节。
    然后,就是李玉林汇报情况。
    按照李玉林所说,兵工署所属的兵工厂都已经开始全力组织生产,只不过因为生产设备不足的原因,两家工厂无法满足数十万部队作战需求。
    虽然已经通过宁星普的贸易公司在德国购买了设备,只是现在增加设备生产也已经来不及了。
    他建议滕毓藻,应该从国外购买一些做补充。
    而李玉林同样在汇报中提到,兵工署研制的新式枪械的生产量还有些不足。
    滕毓藻清楚,李玉林所说的新式枪械,除了直l式轻机枪,还包括冲锋枪。
    冲锋枪同样是在一战中出现的,最初的第一种冲锋枪应该是十一年后意大利人设计的,随后德国人设计出大名鼎鼎的mp18冲锋枪,滕毓藻给兵工署的草图就是mp18。,依然是九毫米口径。
    关于自研新式武器,刘长发、孙世俊、刘十九和曹福田、刘秉义等人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两年前那种情况下,滕毓藻就能研究出迫击炮这种极其方便的大杀器。
    甚至叶祖珪、萨镇冰也并不感到有什么特别,因为他们海军的大杀器,就是根据滕毓藻画出的原理草图,由兵工署试制出来的。
    甚至因为购置原材料和需要资金的原因,甚至宁星普、周学熙、席立功这些人,也知道个大概。
    他们这些人,仅仅是感到好奇,都想知道这一次到底是什么东西。
    而杨士骧和徐世昌、杨士琦、唐绍仪、梁敦彦、曹嘉祥这些人,就大感惊奇了。
    他们对于兵工署竟然能研制出新式武器,都惊讶至极。
    对于这些人的疑惑和怀疑,滕毓藻笑着说道。
    “你们不要不相信,咱们兵工署确实研究制造出了威力极大的新式武器,而且还不是一种,我只能告诉我你们,这是两款新式枪械,就连列强也都没有,只是现在还需要保密。”
    李玉林敬佩地说,“我也可以再给你们透露一些,这两种新枪,都是根据大帅绘制的原理草图试制出来的。”
    “确切说,这两种新式枪械都是大帅发明出来的。”
    对于滕毓藻还能发明新式武器,唐绍仪、梁敦彦、曹嘉祥几人都大吃一惊,看向滕毓藻的目光中,不只有惊讶,更有敬佩!
    滕毓藻叹口气,他有些懊恼他自己,虽然他早已有了在关外参战的计划,可对于使用新式武器他迟迟下不了决心,以至于时间上有些晚了。
    “琼琳,从国外大量购买弹药现在还不行,这会让列强误以为咱们要参战,或者至少有参战可能,你可要知道,现在这些主要列强都希望俄日两国在东北大打出手,没人愿意看到咱们参战。”
    “如果他们认为咱们有参战可能,不要说未必肯卖给咱们弹药,甚至还可能将他们的判断透露给日俄两国,甚至还有可能透露给朝廷,这对咱们会很不利。”
    滕毓藻有些歉意地对李玉林笑着说,“琼琳,还是立足于咱们自己,这就要辛苦你了,还要想办法在天津厂里,多挖掘潜力,比如三班制,还有奖励措施,需要资金你尽可以开口。”
    滕毓藻又叮嘱道,“虽然时间有些紧,可也一定要保证质量,尤其要注意安全,否则恐怕就会适得其反。”
    对于滕毓藻的要求,李玉林虽然有些无奈,可也只有点头应允。
    对于滕毓藻,李玉林还是很信服的,在他看来,滕毓藻对所有的事情,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李玉林深吸口气又说道,“大帅,根据你巡视之前拿出的设计草图,制作的飞艇已经试制成功,而且经过了一个月的反复试飞,状态良好,应该已经具备投入使用的能力。”
    飞艇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一百多年前,法国人罗伯特兄弟就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人力飞艇。
    他们的这艘飞艇长15.6米,最大直径9. 6米,充氢气后可产生1000多公斤的升力。
    只不过,此后百多年来,似乎只有法国人对飞艇感兴趣,其他欧洲国家都无人问津。
    以至于,虽然一百多年来飞艇已经有了动力和转向功能,可依然还是软式飞艇。
    更先进的硬式飞艇,是直到庚子年,才被第一次对飞艇感兴趣的德国人齐柏林试制成功。
    而关于飞艇的事情,都是经过广泛报道的,尤其是庚子年德国齐柏林硬式飞艇的成功,更是名噪一时,不止上海和广州、香港的报纸报道过,《大公报》也对此做了转载报道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浴火大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爱喝啤酒的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喝啤酒的马并收藏浴火大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