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都是牛人
    在滕毓藻的逐一介绍下,众人逐渐听明白这些洋人和穿着直军军装的国人,他们的背景下以及到底是做什么的。
    穿着直军军装的两个国人都只有二十岁上下的年纪,还都挂着中校军衔。
    年龄大一些的青年军人就是冯如,他的字是鼎三。
    冯如一口地道的广东话,即便滕毓藻不介绍,众人也能判断的出,这个冯中校是广东人。
    还在冯如十二岁时,就随父亲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并在纽约一所大学攻读机械制造专业。
    去年,当冯如得知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就对能把人载上天的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从此萌生了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制造飞机的强烈信念。
    只不过,就在他根据报纸上报道的资料,开始着手研究莱特兄弟的飞机,并苦于没有研制费用时,率队在美国参加奥运会和博览会的黄开甲找到了他。
    黄开甲告诉冯如,刚刚率部打败了八国列强联军的北洋大臣兼直山两省总督的滕毓藻,要他转告冯如,滕毓藻非常希望能造出自己的飞机,并以此推动国内的洋务运动,在国内兴起兴办新式工业的浪潮。
    因此,滕毓藻非常希望冯如能够回到国内研究制造飞机这种极有希望和前景的飞行器,不仅会为他提供充足的资金,还会聘任他担任直军航空研究所的首任所长兼总工程师。
    滕毓藻的邀请,让冯如极为兴奋,在和父亲打过招呼后,就在年初兴高采烈地跟随黄开甲回到了国内。
    滕毓藻并没有让冯如有任何失望,不仅立即兑现承诺,还将天津新城别墅区里的一栋独门别墅送给了冯如,并派人将冯如在广东恩平的母亲接到天津和冯如团聚。
    虽然杨士骧、段祺瑞等人对于飞机还完全没有什么概念,可从滕毓藻如此大费周章把冯如由美国请回来,甚至一回到国内就给予相当于从三品武职的中校军衔,以及赠送如今已经价值二三十万大洋一栋的别墅的举动,他们都能看出,滕毓藻对于这个什么飞机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滕毓藻的亲弟弟还担任了什么飞行队长,让这一众人都对还不知所以然的飞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其实,滕毓藻没有说也无法现在说出口的是,历史上的冯如,在三年后,就在美国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建立了属于他自己的飞机制造厂,两年后,还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亲自担任总工程师。
    历史上,一零年冯如还带着自己设计制造的两架飞机在美国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并大获成功。
    可以说,冯如是国人的航空先驱。
    至于另一位国人,名叫厉汝燕,字翼之,是浙江定海人,也同样让众人惊呀不已,因为他的年龄只有十七岁。
    厉汝燕回国的经历和冯如还有些不同,因为早在两年前,滕毓藻就委托新任驻英国公使张德彝,寻找到正在伦敦纳生布敦工业学校学习的厉汝燕,转述了滕毓藻的要求和资助。
    按照滕毓藻的要求,厉汝燕凭借滕毓藻资助的钱,进入刚刚成立的英国布里斯托尔飞行学校学习,在三个月前才刚刚回到国内。
    众人不知道的是,厉汝燕同样是一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国人航空先驱,曾任沪军都督府航空队队长、南苑陆军第三师随营飞行训练班飞行主任兼修理厂厂长、南苑航校主任教官等职。
    民国三年,他还曾制成水上飞机一架,与航校修理厂厂长潘世忠同为国内早期飞机设计师。
    滕毓藻拉着一个穿着黑色西装,一直表情严肃的有着浓密胡须的三十多岁的洋人,对众人说道。
    “诸位,至于什么是飞机,一会我们还要进行相关讨论和介绍,暂时我就不说了,你们只需要知道它是一种要比飞艇更灵活也更快速的飞行器,就可以了。”
    “就在去年底,美国人莱特兄弟在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镇外荒野成功测试了一种不同于飞艇的新式飞行器,也就是飞机。”
    “为此,他们在欧美赢得巨大的声誉,甚至被冠以飞机之父的称谓。”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真正的飞机之父并不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而是你们眼前的这位的德裔美国人怀特.海德先生。”
    “因为,早在三年前,怀特海德先生就已经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荒野上,成功测试了他自己设计制作的名为秃鹫的飞机,比莱特兄弟首飞至少早两年。”
    “因此,怀特先生才是真正的飞机之父,只是令人遗憾的是,因为怀特先生是十几年前移民美国的德国人,一些主流美国历史学家就对怀特先生的成就视而不见。”
    滕毓藻继续说道,“其实怀特先生的首次飞行要远比莱特兄弟的首飞更为成功,怀特先生的飞机不仅飞了约 2.4公里,还非常灵活,还能在空中灵活转弯。”
    “反观莱特兄弟的飞机,第一次首飞距离只有数十米,还相当笨拙。”
    “诸位,我无意贬低莱特兄弟的功绩,我只是向你们陈述了一个事实而已,现在让我们为怀特先生的伟大成就鼓掌祝贺吧!”
    虽然众人还有些懵懂我,可滕毓藻倡议,众人还是热情地鼓起掌来。
    众人的掌声中,怀特.海德早已激动得脸色涨红,他已经从滕毓滨那里得知,跟随滕毓藻过来的这些人,都是大人物,滕毓藻当着这些人对他再次表示强烈的赞誉,这让怀特海德感激莫名,语气激动地对滕毓藻说道。
    “我尊敬的滕大人,我对您再次的夸赞感激不尽!”
    “我向您保证,我将尽我所能,帮助大人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飞机!”
    滕毓藻要的就是怀特的这句话,伸手在他的肩上亲热地拍了拍,鼓励道。
    “好好干,怀特先生,对于真心帮助我们的朋友,我们绝对不会亏待的!”
    介绍完怀特.海德,滕毓藻又指着一个瘦高个子的洋人说道。
    “这位是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他是巴西人。”
    虽然滕毓藻对杜蒙的介绍也极为热情,可显然不及对怀特的赞誉。
    就在滕毓藻刚刚给众人介绍完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后,外面突然匆匆跑进来两个穿着直军军装的中校军官,见到滕毓藻忙给滕毓藻敬了军礼。
    滕毓藻呵呵笑着说,“你们来的正好,来,我再把你们介绍给几位大人。”
    滕毓藻先将以杨士骧为首的这些人向两个军官介绍了一遍,然后就指着一个体态微瘦的年轻中校笑着说道。
    “这位是潘世忠,江苏青浦人,中学毕业后,正赶上咱们首批选送出洋留学,他被选中后就赴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学习,后又在巴黎飞行学校学习一年,年初才回到国内。”
    这个潘世忠一样是滕毓藻派人找到并送往国外学习的。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免不了提及的人物。
    历史上,潘世忠曾任民国时期航空学校教官,兼任学校工厂厂长。
    他对研制飞机很感兴趣,在主持航空学校工厂期间,还自制飞机作过飞行表演,为民国航空界人士所折服。
    后在南苑航校时,还研究设计过航空炸弹,并获得成功。
    1917年张勋复辟时,潘世忠还驾机讨伐,让没见过飞机的张勋所部乱作一团,迫其投降。
    另一个三十来岁的中校叫秦国镛,字子壮,咸丰县丁寨人,土家族,他是民国空军的创始者之一。
    秦国镛也是和潘世忠一样,被滕毓藻指名找到,只是他被送去比利时航空学院学习。
    历史上,秦国镛也是一位大能,他是国内第一所航空学校首任校长,培养了近百位飞行员,还参与组建了国内第一支航空队。
    张勋复辟时,秦国镛曾率机轰炸清宫,扔了三颗炸弹。
    如今这两人虽然也在冯如主持的航空研究所任工程师,参与研制飞机,可两人还分别各有任务。
    潘世忠兼任直接飞机制造厂厂长,秦国镛将担任还在组建航空学校校长。
    和众人见过面,滕毓藻就随着滕毓滨来到一楼的餐厅简单吃完饭,稍事休息后,就在二楼的会议室里召开了一个工作汇报会。
    先是由滕毓滨汇报张北基地的情况。
    关于张北基地的情况,现在这里不仅有一个占地近千亩的小型飞机场,还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和航空学校。
    机场保留了扩建用地,只是那是二期三期的事。
    航空研究所并不在张北,它在天津西沽。
    这一次冯如等人赶来张北,是为了设计的两型飞机的事,他们已经在张北呆了一个多月了。
    航空学校也已经开始招生,由于有秦国镛在滕毓滨并没有多说。
    另外,张北不仅有一个暂时只有三十人的飞行队,还有一个骑兵标的警卫部队。
    滕毓滨在汇报中还提到,京张线修建通往张北的一条支线已经动工,明年三月左右就能通车。
    那时,来往天津和张北就更方便另外,尤其是一些物资设备的运输。
    在滕毓滨的任命上,滕毓藻承认他是有私心的。
    虽然在吴佩孚那里呆过一阵,甚至吴佩孚还带着他去关外弓长岭走了一遭,也就算有了一点资历,然后滕毓藻就借着组建飞行队的由头把滕毓滨调了过来。
    按照滕毓藻的设想,如果在直军步兵军中,过快提拔滕毓滨,难免会让人有所非遗,可到了这个众人还不知所以言的飞行队,就好说多了。
    等到日后飞行队扩大编制,甚至成为这个国家的空军,那时滕毓藻的级别升迁也就顺理成章了,再不会有人说闲话和非议。
    关于飞机的事情,是由冯如来汇报的。
    在美国的莱特兄弟没有试飞成功时,没有人会相信会有质量密度大于空气的东西能飞起来,即便莱特兄弟试飞成功后,飞机也依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现在直军的航空研究所,在任何一个列强国家还都没有出现过。
    按照冯如的汇报,他们研究所根据滕毓藻的要求,首先根据从美国购买来的莱特兄弟公司出产的飞行者二号飞机和寇蒂斯公司的no.1两架飞机,拆解后反复研究。
    在参考滕毓藻给出的飞机外形设计图纸,以及滕毓藻提出的相应设计参数后,他们已经先后制造出两批次飞机。
    第一批次外形基本就是仿制了飞行者二号,制造了三架,而根据滕毓藻给出的飞机外形设计的飞机暂时还没有结果。
    主要困难还是发动机问题,由于滕毓藻给出的飞机外形设计,虽然依旧是双翼机,可机体却是相对封闭的,只有驾驶舱是敞开的。
    冯如等人认为,这样的设计虽然优点极多,尤其是整流效果很好,可相对也增加了飞机的重量。
    因此,他们已经同李玉林联系过,曾经自己设计过多款飞机发动机的怀特.海德会很快赶回天津,加入军工署的发动机研制中。
    航空研究所和飞机制造厂,都隶属于军工署。
    然后,秦国镛和潘世忠两人也汇报了各自分管的事情。
    滕毓藻的指导是必须的,似乎有意让杨士骧、徐世昌等人增加对飞机的了解,在滕毓藻示意下,很快就有跟随的参谋拿来一卷滕毓藻亲自绘制的飞机外形草图,就在会议室内逐一挂起来。
    前面的一些草图虽然依然让冯如、历汝燕等人惊艳不已,可他们总体还能把持得住。
    这一次,滕毓藻拿出的飞机草图,其实都是十来年后,一战初期的飞机。
    至于原有历史上的一战,是否还会如历史上一样的时间如期发生,滕毓藻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滕毓藻早已经在心中做好了提前发生的准备了。
    草图中,有法国斯帕德s-vii战斗机,这种法国飞机最明显的优点,就是其速度性和爬升性非常良好。
    还有就是,滕毓藻知道,它的外形设计已经走在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另一款飞机是德国福克e-iii战斗机的草图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浴火大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爱喝啤酒的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喝啤酒的马并收藏浴火大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