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胜利结算
田乐和刑玠互望一眼,随后才说:“臣等以为,赫图阿拉城丢了,建州虏酋虽生如死。”
李成梁叹了一口气:“倒也是这个道理。努尔哈赤这个时候反明,固然是千载良机不得不动,倒也存了利用严冬天时的心思,想让他身死确实不容易。不过开国称帝,野心勃勃,若是连他这所谓都城都保不住,威望大挫之余,内部可就难说仍能一条心了。”
“他想重新招揽三部弃民,但去年、今年,辽源军民府自魏知府以下,辽东巡抚巡按对三部弃民是秉承圣意善待非常的。他要招揽三部弃民,这些人里却有心向大明之人。以之为媒,让原先的三部权贵心里有个数。若是赫图阿拉再破,他们若能弃暗投明临阵倒戈,说不定倒是能给大明擒杀虏酋之机。”
“靠他们?”朱常洛摇了摇头,“靠不住。努尔哈赤征战多年,麾下还是颇有些忠心将卒的。另外,譬如北京城不容有失一样,他焉能不知轻重?赫图阿拉一带他经营多年,严冬之际能攻得下来吗?”
“鞑靼仆兵!”田乐说道,“若有建州女真最想不到的,定然是土默特和察哈尔骑兵也来攻建州。他们虽然是各有所需,但土默特在萨尔浒,让察哈尔骑兵出鸦鹘关。赫图阿拉探知之后,陛下可想而知,他们心中是何等震怖。”
朱常洛若有所思:“你们是说,大势?”
本来还和大明打着仗的鞑靼骑兵却跑去抄他老巢了,努尔哈赤该作何感想?
林丹巴图尔和岱青是投降的,不是战败溃逃的。
君臣在前往锦州的途中就想着是不是能试着用放归察哈尔岭南四部部民的条件换得鞑靼骑兵去进攻建州,因此刘綎虽然带着大纛去了东边,但在枢密院的安排下,往东边的战报说的只是建州大捷,再不必担忧西面。
具体细节,建州女真又能知道什么?
一旦突然发现鞑靼骑兵居然帮着大明打建州了,努尔哈赤还能继续咬牙执行他的大战略吗?
“这是逼他回援。”邢阶说道,“严冬之时,大明固然不宜绕远,他也不宜绕远。况且要解赫图阿拉之忧,莫过于夺回界反寨、萨尔浒。到时,他不敢犯险全军进入苏子河谷,以免被已经进了苏子河谷的官军和抚顺关内再出去的官军前后两头堵住,必定只能一边守着萨尔浒,断了苏子河谷内官军粮草,或者分兵与赫图阿拉守军两头夹击力图尽歼官军。”
“广顺关外,努尔哈赤动了,那就让彰勇侯、熊抚台先暂缓,守好古勒寨和马儿墩寨。”田乐继续说,“总之,这个冬天就是逼得努尔哈赤做选择。他若不动或只是分兵回援,那就直接攻下赫图阿拉。他若大军回援夺回萨尔浒,那广顺关那边就夺回哈达城,再做出堵住辉发河口的架势。建州主力若是就这样被扯入浑河谷了,那就算是又能扎一个口袋。”
“……他咬着牙不畏路远,从更安全的位置绕回赫图阿拉呢?”
田乐和刑玠都笑了起来。
“如此一来,开原不失,哈达失而复得,于战略意图而言,建州还是被动了。一个冬天过去,明年春暖开,他还能回天有术吗?臣等到以为,他若真如此选择,那就是回来安排迁徙了。而且,应该是半数去东海女真一带,半数退到北面。鞑靼既降,大明一心对付他,难道他还能再得到夺得辽东的良机?”
“……那就变成长期对峙了。”
“尽人事,听天命了。”田乐的笑容变成苦笑,“关外辽阔,多年以来除了宽甸六堡只能倚边墙而守,原因正是如此。建州若不是退路多多,焉敢如此大胆?现在,臣等倒盼着努尔哈赤宁愿把后路交给他的儿子们,他自己则定要与大明拼个元气大伤,寄希望于他的儿子们将来不忘其父志向。”
朱常洛则真的笑了起来:“听起来挺悲壮的。也罢,能成就成。不成,大明也已经渡过最大危机了。你们不妨再大肆宣扬朕的旨意:是努尔哈赤和建州本部野心勃勃,大明只征讨建州女真。有能弃暗投明,持努尔哈赤头颅来见的女真头领,朕册封为渤海王,允为右翼女真国之主!”
鞑靼要被他分成左右翼两个国,女真也如此。
此后,就是兴安女真和渤海女真。
与其搞什么内应,不如明旨诏告于外,让努尔哈赤头痛三部归顺之民的忠诚问题。
在这里确定了下一步方略,剩下的交给袁可立、熊廷弼、刘綎、麻贵、俞咨皋、顾大礼他们就行了。
十一月底,在松山堡正式受降、订立和约、颁发册立旨意之后,朱常洛就要起驾回京。
林丹巴图尔和岱青等人要跪送。
“李都督和尤总兵先护送你们到老哈河,在那里,第一批要放归的部民在那里,朕也会给你们备一些沿途回汗庭的粮草,再还给你们一些护身兵器。”
朱常洛看着他们:“记住,和为贵。朕旨意之下,不会有人沿路为难你们。事关国策,李都督知道轻重。有人折辱,你们奏来,朕必定从重处置!”
李化龙和尤继先没捞着与汗庭大军决战的功劳,但这个送归他们的重任就交给蓟镇将卒了。
林丹巴图尔和岱青等人已经是大明册封的王和将军,现在只能口称臣叩首谢恩。
“规矩都谈好了,袁都督定不会专让你们察哈尔友军攻坚克难。功劳若不公道,你们将来因此再反,朕绝对认可。”朱常洛让他们起来之后看着他们,“来日方长,朕是什么样的性情,心胸如何,你们自然会知道。还是那句话,大明北面九边更厚实,你们不敢再凭地利轻易南下,大明自然不必提防你们太多,这才是长存之道。”
“……陛下所言极是。”
好不讲理!
听起来就像是:这次我暴揍你们,是为了你们好。
但形势比人强。还被留在这里一天,实质上就仍然是阶下囚。
苦涩的风吹痛脸庞的感觉,像父亲的责骂永远难忘记。
大明的文武重臣在李成梁和张维贤带领的这些京营大军的保护下簇拥着御驾南去,这松山堡会盟之地的故事已经传到更遥远的江南。
这回是钦差专门南来。
诏令楚王、蜀王、肃王、潞王、郑王进京,共商北疆实藩大计。此前汗庭近万五大军被围、汗庭之主亲自乞降的消息就足够震撼了。
现在沈一贯给王德完的眼神是:你看。
给各王的眼神是:没骗你们吧?
在难以想象的战果面前,江南士绅也放不出一个屁来,反而战战兢兢。
这一战,土默特为仆兵,大明重夺开平大宁,把鞑子赶到了辽河北还不说,现在正在和汗庭索要更多。
具体的条约不知道,但汗庭之主投降了,愿尊大明为父国,这是何等武功?
“原来鞑子竟然已经如此不堪一击!”
“是鞑子的问题吗?前几个月是谁每日哭丧着脸,生怕鞑子一直打到江南来?这是陛下圣明,枢密院运筹帷幄,将卒勇猛!”
“我有点像做梦……这岂不是真的拓地万里?”
江南的风向已经为之一变半个多月了,但现在王德完也有事忙了。
先正儿八经弹劾了沈一贯,随后训斥沈一贯的敕谕就到了,沈一贯完成自己的临时工职务,立刻请辞,顺带招供了一些居心不良的人。
他能有什么大错?老成持重而已。
倒是有些人在这些时间里有其他不恰当的言论,反映了不恰当的心思。
会有什么骂名,沈一贯是懒得管了。
他准备直接和潞王一起去北京面圣请罪。
潞王有点懵:“龙江公,你和我一起同行,不好吧……”
沈一贯笑呵呵地说道:“殿下难道没想想,陛下为何宣你也进京共商大计?”
“……是啊,此前并没有……”
“谁能料到朝鲜弹丸之地,也敢反呢!”沈一贯像看宝贝一样看他,“殿下是陛下亲叔,自与其余四王不同。这朝鲜啊,原是打算先实封藩国、将来再改为流官纳为实土的。”
“……啊?”
“殿下也莫急。大明今非昔比,就算朝鲜将来定然纳为实土,但还有倭国啊……”
潞王是急吗?他是惊了。
但沈一贯这么积极,这么不在乎名声,是因为他早就打算好了。
一把年纪了,也没多少年好活。但沈家本就与海贸关系密切,将来本支旁支,何必一个篮子里放着?
大明一战有此战果,沈一贯再不怀疑皇帝将来真能实现他宏大的蓝图。
那样的话,现在当然要先埋好伏笔。
“我对朝鲜也知道不少,一路上,正好为殿下说说朝鲜各家。他们有士林派,惯被勋戚派打压。推行文教是将来能纳为实土的重中之重,此外,那些将来愿去倭国的有识之士则更要重用……”
对朝鲜的策略,沈一贯很容易就能想得明白。
这回对于许多累世大族恐怕是要连根拔起的,许多出身低微一些的士林派却是可争取的对象。
大明早就有皮岛这个点,短期内大概还是以贸易为主,让实封的新国主、新朝廷给朝鲜百姓更仁善一点的政策以收民心,这才谈得上将来纳为实土,同时给他们两个选择:从此成为大明子民,还是去倭国做人上人。
只要大明足够强,到时候就会是非常实际的选择。
建州女真仍在反明,朝鲜正忙着平定内乱之后加入战斗。
但大明已经进入了胜利结算画面。
(本章完)
田乐和刑玠互望一眼,随后才说:“臣等以为,赫图阿拉城丢了,建州虏酋虽生如死。”
李成梁叹了一口气:“倒也是这个道理。努尔哈赤这个时候反明,固然是千载良机不得不动,倒也存了利用严冬天时的心思,想让他身死确实不容易。不过开国称帝,野心勃勃,若是连他这所谓都城都保不住,威望大挫之余,内部可就难说仍能一条心了。”
“他想重新招揽三部弃民,但去年、今年,辽源军民府自魏知府以下,辽东巡抚巡按对三部弃民是秉承圣意善待非常的。他要招揽三部弃民,这些人里却有心向大明之人。以之为媒,让原先的三部权贵心里有个数。若是赫图阿拉再破,他们若能弃暗投明临阵倒戈,说不定倒是能给大明擒杀虏酋之机。”
“靠他们?”朱常洛摇了摇头,“靠不住。努尔哈赤征战多年,麾下还是颇有些忠心将卒的。另外,譬如北京城不容有失一样,他焉能不知轻重?赫图阿拉一带他经营多年,严冬之际能攻得下来吗?”
“鞑靼仆兵!”田乐说道,“若有建州女真最想不到的,定然是土默特和察哈尔骑兵也来攻建州。他们虽然是各有所需,但土默特在萨尔浒,让察哈尔骑兵出鸦鹘关。赫图阿拉探知之后,陛下可想而知,他们心中是何等震怖。”
朱常洛若有所思:“你们是说,大势?”
本来还和大明打着仗的鞑靼骑兵却跑去抄他老巢了,努尔哈赤该作何感想?
林丹巴图尔和岱青是投降的,不是战败溃逃的。
君臣在前往锦州的途中就想着是不是能试着用放归察哈尔岭南四部部民的条件换得鞑靼骑兵去进攻建州,因此刘綎虽然带着大纛去了东边,但在枢密院的安排下,往东边的战报说的只是建州大捷,再不必担忧西面。
具体细节,建州女真又能知道什么?
一旦突然发现鞑靼骑兵居然帮着大明打建州了,努尔哈赤还能继续咬牙执行他的大战略吗?
“这是逼他回援。”邢阶说道,“严冬之时,大明固然不宜绕远,他也不宜绕远。况且要解赫图阿拉之忧,莫过于夺回界反寨、萨尔浒。到时,他不敢犯险全军进入苏子河谷,以免被已经进了苏子河谷的官军和抚顺关内再出去的官军前后两头堵住,必定只能一边守着萨尔浒,断了苏子河谷内官军粮草,或者分兵与赫图阿拉守军两头夹击力图尽歼官军。”
“广顺关外,努尔哈赤动了,那就让彰勇侯、熊抚台先暂缓,守好古勒寨和马儿墩寨。”田乐继续说,“总之,这个冬天就是逼得努尔哈赤做选择。他若不动或只是分兵回援,那就直接攻下赫图阿拉。他若大军回援夺回萨尔浒,那广顺关那边就夺回哈达城,再做出堵住辉发河口的架势。建州主力若是就这样被扯入浑河谷了,那就算是又能扎一个口袋。”
“……他咬着牙不畏路远,从更安全的位置绕回赫图阿拉呢?”
田乐和刑玠都笑了起来。
“如此一来,开原不失,哈达失而复得,于战略意图而言,建州还是被动了。一个冬天过去,明年春暖开,他还能回天有术吗?臣等到以为,他若真如此选择,那就是回来安排迁徙了。而且,应该是半数去东海女真一带,半数退到北面。鞑靼既降,大明一心对付他,难道他还能再得到夺得辽东的良机?”
“……那就变成长期对峙了。”
“尽人事,听天命了。”田乐的笑容变成苦笑,“关外辽阔,多年以来除了宽甸六堡只能倚边墙而守,原因正是如此。建州若不是退路多多,焉敢如此大胆?现在,臣等倒盼着努尔哈赤宁愿把后路交给他的儿子们,他自己则定要与大明拼个元气大伤,寄希望于他的儿子们将来不忘其父志向。”
朱常洛则真的笑了起来:“听起来挺悲壮的。也罢,能成就成。不成,大明也已经渡过最大危机了。你们不妨再大肆宣扬朕的旨意:是努尔哈赤和建州本部野心勃勃,大明只征讨建州女真。有能弃暗投明,持努尔哈赤头颅来见的女真头领,朕册封为渤海王,允为右翼女真国之主!”
鞑靼要被他分成左右翼两个国,女真也如此。
此后,就是兴安女真和渤海女真。
与其搞什么内应,不如明旨诏告于外,让努尔哈赤头痛三部归顺之民的忠诚问题。
在这里确定了下一步方略,剩下的交给袁可立、熊廷弼、刘綎、麻贵、俞咨皋、顾大礼他们就行了。
十一月底,在松山堡正式受降、订立和约、颁发册立旨意之后,朱常洛就要起驾回京。
林丹巴图尔和岱青等人要跪送。
“李都督和尤总兵先护送你们到老哈河,在那里,第一批要放归的部民在那里,朕也会给你们备一些沿途回汗庭的粮草,再还给你们一些护身兵器。”
朱常洛看着他们:“记住,和为贵。朕旨意之下,不会有人沿路为难你们。事关国策,李都督知道轻重。有人折辱,你们奏来,朕必定从重处置!”
李化龙和尤继先没捞着与汗庭大军决战的功劳,但这个送归他们的重任就交给蓟镇将卒了。
林丹巴图尔和岱青等人已经是大明册封的王和将军,现在只能口称臣叩首谢恩。
“规矩都谈好了,袁都督定不会专让你们察哈尔友军攻坚克难。功劳若不公道,你们将来因此再反,朕绝对认可。”朱常洛让他们起来之后看着他们,“来日方长,朕是什么样的性情,心胸如何,你们自然会知道。还是那句话,大明北面九边更厚实,你们不敢再凭地利轻易南下,大明自然不必提防你们太多,这才是长存之道。”
“……陛下所言极是。”
好不讲理!
听起来就像是:这次我暴揍你们,是为了你们好。
但形势比人强。还被留在这里一天,实质上就仍然是阶下囚。
苦涩的风吹痛脸庞的感觉,像父亲的责骂永远难忘记。
大明的文武重臣在李成梁和张维贤带领的这些京营大军的保护下簇拥着御驾南去,这松山堡会盟之地的故事已经传到更遥远的江南。
这回是钦差专门南来。
诏令楚王、蜀王、肃王、潞王、郑王进京,共商北疆实藩大计。此前汗庭近万五大军被围、汗庭之主亲自乞降的消息就足够震撼了。
现在沈一贯给王德完的眼神是:你看。
给各王的眼神是:没骗你们吧?
在难以想象的战果面前,江南士绅也放不出一个屁来,反而战战兢兢。
这一战,土默特为仆兵,大明重夺开平大宁,把鞑子赶到了辽河北还不说,现在正在和汗庭索要更多。
具体的条约不知道,但汗庭之主投降了,愿尊大明为父国,这是何等武功?
“原来鞑子竟然已经如此不堪一击!”
“是鞑子的问题吗?前几个月是谁每日哭丧着脸,生怕鞑子一直打到江南来?这是陛下圣明,枢密院运筹帷幄,将卒勇猛!”
“我有点像做梦……这岂不是真的拓地万里?”
江南的风向已经为之一变半个多月了,但现在王德完也有事忙了。
先正儿八经弹劾了沈一贯,随后训斥沈一贯的敕谕就到了,沈一贯完成自己的临时工职务,立刻请辞,顺带招供了一些居心不良的人。
他能有什么大错?老成持重而已。
倒是有些人在这些时间里有其他不恰当的言论,反映了不恰当的心思。
会有什么骂名,沈一贯是懒得管了。
他准备直接和潞王一起去北京面圣请罪。
潞王有点懵:“龙江公,你和我一起同行,不好吧……”
沈一贯笑呵呵地说道:“殿下难道没想想,陛下为何宣你也进京共商大计?”
“……是啊,此前并没有……”
“谁能料到朝鲜弹丸之地,也敢反呢!”沈一贯像看宝贝一样看他,“殿下是陛下亲叔,自与其余四王不同。这朝鲜啊,原是打算先实封藩国、将来再改为流官纳为实土的。”
“……啊?”
“殿下也莫急。大明今非昔比,就算朝鲜将来定然纳为实土,但还有倭国啊……”
潞王是急吗?他是惊了。
但沈一贯这么积极,这么不在乎名声,是因为他早就打算好了。
一把年纪了,也没多少年好活。但沈家本就与海贸关系密切,将来本支旁支,何必一个篮子里放着?
大明一战有此战果,沈一贯再不怀疑皇帝将来真能实现他宏大的蓝图。
那样的话,现在当然要先埋好伏笔。
“我对朝鲜也知道不少,一路上,正好为殿下说说朝鲜各家。他们有士林派,惯被勋戚派打压。推行文教是将来能纳为实土的重中之重,此外,那些将来愿去倭国的有识之士则更要重用……”
对朝鲜的策略,沈一贯很容易就能想得明白。
这回对于许多累世大族恐怕是要连根拔起的,许多出身低微一些的士林派却是可争取的对象。
大明早就有皮岛这个点,短期内大概还是以贸易为主,让实封的新国主、新朝廷给朝鲜百姓更仁善一点的政策以收民心,这才谈得上将来纳为实土,同时给他们两个选择:从此成为大明子民,还是去倭国做人上人。
只要大明足够强,到时候就会是非常实际的选择。
建州女真仍在反明,朝鲜正忙着平定内乱之后加入战斗。
但大明已经进入了胜利结算画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