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水官解厄
第318章 水官解厄
清晨。
齐越找来纸笔,坐在书桌前给家里写信,平均每隔一两个月,他就会给家里寄去一封信。
写落款时,下意识看了一眼桌上的台历:1941年12月3日,康德八年,农历十月十五,今日下元节。
下元节也称下元日,水官帝君神诞之日,水官帝君考察众生,录奏天廷,为信众解厄消灾。
按照道教的说法,神界共有天、地、水三位帝君,天官帝君唐尧,地官帝君虞舜,水官帝君大禹。
三位帝君法力无边,通晓万物,却又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下元节当天,城隍庙依照惯例办黄箓道场,信众进庙烧香供祀,遇到这种大日子,李道士肯定会来,李铁嘴按说也能回来。
齐越打算把存在旗银行的黄金,通过李铁嘴上交组织,滨江支队数百人的队伍,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也不能光指着借粮借钱过日子。
从家里出来,刚走出巷口,看见韩股长腋下夹着公事包,蹲在地上系鞋带,两人脚前脚后。
“韩股长,早啊。”
齐越打着招呼。
韩股长回头一看,赶忙站起身,客气的说:“早。”
在警察厅,韩股长有一个“韩老实”的绰号,就是说他性格内向,虽然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但不善言辞,很少和同事有私下交往。
“怎么出来这么早?”
齐越边走边搭着话。
韩股长说:“太太回娘家了,只能出来吃早餐,然后直接上班……你怎么也这么早?”
齐越笑道:“光棍汉没人给做早餐,每天都这么早。”
韩股长笑了笑没说话。
齐越要是不主动说话,以韩股长的性格,两人就能一路沉默不语,像是谁也不认识谁。
“去哪吃?”
“额,还没想好……”
齐越说:“天香园的牛肉包子不错,要不,一起?”
韩股长点点头:“好啊。”
两人各自驱车前往。
天香园包子铺也在中央大街,步行用不上三五分钟,途经一家香烛店,齐越下车买了一些纸钱之类的祭祀品,放进后备厢。
包子铺顾客很少,韩股长独坐一角,齐越走过去,拉开条凳坐下:“怎么不点东西?”
韩股长说:“我看你没跟上来,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齐越说:“今天下元节,刚买了些祭品,一会去城隍庙祭奠……伙计,来两屉牛肉包子,两碗羊杂汤。”
韩股长问:“祭奠什么人?”
齐越说:“家母去世好多年了,我这些年在满洲,一直也没回去扫墓,唉,身为人子,不孝啊……”
吃饭过程中,韩股长倒也不是一句话没有,性格内向的人,一旦逐渐熟悉了,话也不少。
齐越放下筷子:“韩股长,你慢慢吃,我得赶紧去城隍庙,就不等你了,哦,账算完了。”
“好的。”
“回见。”
“谢谢啊。”
“谢什么?”
“让你破费了。”
“嗐,客气。”
从包子铺出来,齐越开门上车,今天去城隍庙,一是见李铁嘴,二来也是祭奠过世的母亲。
十几分钟后,轿车停在街的转角,齐越在车里观察了一会,下车穿过马路,进了路边的电话亭。
“我找史密斯先生。”
“我就是。”
“史密斯先生,我是你的客户齐越,我想问一下,我的东西,是不是随时都可以提取?”
“哦,齐先生你好,旗银行存取自由,只要持有合法手续,无需预约,随时可以提现。”
“今天可以吗?”
“当然。”
“好,晚些时候,我有可能会去银行办理提现。”
“随时恭候。”
“谢谢,再见。”
“再见。”
齐越挂断电话。
这时,一辆轿车开了过来。
是韩股长的车。
齐越转过身,他不想让熟人看见,同时也觉得奇怪,警察厅在相反方向,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走这条路,韩股长怎么开这来了呢?
齐越的车停在拐角,从韩股长的视线角度,是看不到的。
目送韩股长的车走远,齐越这才从电话亭出来,路面虽然清扫过,但还是有一层积雪,沿着清晰的车辙印,就能跟上韩股长。齐越起了好奇心,想看一看这位少言寡语的韩股长不去上班,南辕北辙的究竟去哪里。
在齐鲁会馆门前,韩股长下了车,四处看了看,伸手敲门,过了一会,木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伙计开门把他让了进去。
以地域命名的会馆,最早是接待本省人的客栈,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发展成多功能的联谊活动场所,同乡之间,总是会格外亲近。
韩股长是山东人,来这里会朋友或是谈事情,也就显得没那么奇怪,只是在时间上,会不会太早了呢?齐越在心里画了一个问号。
……
城隍庙大殿内。
众多道士三拜九叩。
李铁嘴的叔叔,龙王庙的那位李道士也在其中。
齐越祭奠过母亲,沿着城隍庙外墙慢慢走着,李铁嘴如果来了,应该就在附近摆卦摊。
现如今,道教日渐式微,信众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了道观的减少,即便滨江这样的大城市,也就城隍庙这么一个像样的道观。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算卦,算卦,算一卦,送一卦……”
熟悉的声音隐约传来。
李铁嘴的卦摊,摆在一个凹角里,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采。
齐越心里高兴,李铁嘴果然来了,他点燃一支香烟,漫不经意四处看了看,道教信众基本都在庙内,偶尔有路人匆匆而过。
来到李铁嘴卦摊近前,坐在对面的折叠椅子上。
“先生算卦吗?”
李铁嘴微笑着问。
齐越缓缓说:“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你……”
“对,我是。”
这首诗,齐越对李铁嘴提起过,加上两人有过交谈,虽然齐越刻意改变声音,但在特定环境下,多少也能够分辨出来,就比如现在。
李铁嘴很镇定,一张冷黄脸波澜不惊,即便面前的大概率是青衣,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要确认身份:“我好像见过你,上一次见面,我记得,是在傅家甸三里桥。”
“龙王庙,功德箱。”
齐越简短的回答。
李铁嘴不动声色,眼睛的余光观察四周,低声说:“你好,青衣同志,终于见到你本人了。”
齐越说:“长话短说,我手里有一些值钱的物件,想要交给组织,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李铁嘴拿起竹筒,晃了两下,啪嗒一声,掉出一支卦签,然后捡起来看签文:“东西多吗?”
齐越说:“不少,而且很扎眼。”
李铁嘴说:“今天晚上,我去见老杨,滨江地委经营多年,应该有这方面的运输渠道,我也正准备找老杨谈一下你的情况……”
齐越说:“在肃清内奸之前,滨江地委并不可靠。”
此时,有路人经过。
李铁嘴煞有介事的说:“这位先生,从卦象上看,这是一个下下签,需解煞化解……”
等路人走远,李铁嘴这才说:“实在不行,我再想想办法,尽快把东西运出去,组织上最缺的就是钱,这件事还真得抓紧。”
其实,他话说了一半,本意是想说联络周毅,让周毅想办法直接把东西带出去,如果齐越同意的话,顺便让他们见上一面。
“莲镇情况怎么样了?”
齐越顺手接过卦签。
李铁嘴说:“我这次来城隍庙,也是猜到你可能会来。”
齐越说:“下元节是道教的大日子,你猜我会来,我也猜你会来,咱们俩不谋而合。”
李铁嘴说:“幸好我们都猜对了,不至于白跑一趟,哦,我这次来,就是想告诉你,我查出内奸是谁了,是工作队的赵干事。”
齐越问:“有证据吗?”
李铁嘴说:“前一阵子,滨江支队的铁柱,估计是无意中发现了什么,遭到了赵干事毒手。事发当晚,周毅喝了一碗茶就睡下了,茶是赵干事沏的,我怀疑,茶里下了安眠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借机骗铁柱单独外出,然后开枪将其杀害!”
齐越说:“证据呢?”
李铁嘴说:“我找到了茶叶渣子,一会儿你拿走,化验一下,看看里面有没有安眠药成分,如果有,就说明赵干事是内奸。你上次说,普洱茶是谁的,谁就是内奸,这个我也查清楚了,普洱茶就是赵干事的!”
齐越说:“这个只能算旁证,必须要有确实的证据才行,否则的话,一旦冤枉了好人……”
李铁嘴说:“马楷被杀,证据也指向了赵干事,他们住的农户家里,少了一把斧子,农户证实说,是赵干事前一天借走,然后说弄丢了。”
齐越掏出一块钱,放在桌上:“我先化验茶叶渣,然后再说。今天先这样,我得走了。”
李铁嘴打开褡裢,拿出一枚红线穿的铜钱递过去,装茶叶渣的纸包,也隐蔽的塞到齐越手中:“铜钱挂在家里的北窗户上,挡煞。”
齐越闻言一愣:“挡煞?”
李铁嘴认真的说:“你抽的卦签,真的是下下签。”
齐越不禁哑然失笑:“唯物主义者,信这个?”
李铁嘴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你既然来算卦,多少还是应该信一点,拿回去也好有个说法。”
齐越把铜钱揣进兜里,想了想又说:“其实,你才应该挂个铜钱挡煞,毕竟,卦签是你抽的。”
李铁嘴微微一笑:“无妨,水官解厄,百无禁忌。”
(本章完)
清晨。
齐越找来纸笔,坐在书桌前给家里写信,平均每隔一两个月,他就会给家里寄去一封信。
写落款时,下意识看了一眼桌上的台历:1941年12月3日,康德八年,农历十月十五,今日下元节。
下元节也称下元日,水官帝君神诞之日,水官帝君考察众生,录奏天廷,为信众解厄消灾。
按照道教的说法,神界共有天、地、水三位帝君,天官帝君唐尧,地官帝君虞舜,水官帝君大禹。
三位帝君法力无边,通晓万物,却又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下元节当天,城隍庙依照惯例办黄箓道场,信众进庙烧香供祀,遇到这种大日子,李道士肯定会来,李铁嘴按说也能回来。
齐越打算把存在旗银行的黄金,通过李铁嘴上交组织,滨江支队数百人的队伍,用钱的地方太多了,也不能光指着借粮借钱过日子。
从家里出来,刚走出巷口,看见韩股长腋下夹着公事包,蹲在地上系鞋带,两人脚前脚后。
“韩股长,早啊。”
齐越打着招呼。
韩股长回头一看,赶忙站起身,客气的说:“早。”
在警察厅,韩股长有一个“韩老实”的绰号,就是说他性格内向,虽然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但不善言辞,很少和同事有私下交往。
“怎么出来这么早?”
齐越边走边搭着话。
韩股长说:“太太回娘家了,只能出来吃早餐,然后直接上班……你怎么也这么早?”
齐越笑道:“光棍汉没人给做早餐,每天都这么早。”
韩股长笑了笑没说话。
齐越要是不主动说话,以韩股长的性格,两人就能一路沉默不语,像是谁也不认识谁。
“去哪吃?”
“额,还没想好……”
齐越说:“天香园的牛肉包子不错,要不,一起?”
韩股长点点头:“好啊。”
两人各自驱车前往。
天香园包子铺也在中央大街,步行用不上三五分钟,途经一家香烛店,齐越下车买了一些纸钱之类的祭祀品,放进后备厢。
包子铺顾客很少,韩股长独坐一角,齐越走过去,拉开条凳坐下:“怎么不点东西?”
韩股长说:“我看你没跟上来,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齐越说:“今天下元节,刚买了些祭品,一会去城隍庙祭奠……伙计,来两屉牛肉包子,两碗羊杂汤。”
韩股长问:“祭奠什么人?”
齐越说:“家母去世好多年了,我这些年在满洲,一直也没回去扫墓,唉,身为人子,不孝啊……”
吃饭过程中,韩股长倒也不是一句话没有,性格内向的人,一旦逐渐熟悉了,话也不少。
齐越放下筷子:“韩股长,你慢慢吃,我得赶紧去城隍庙,就不等你了,哦,账算完了。”
“好的。”
“回见。”
“谢谢啊。”
“谢什么?”
“让你破费了。”
“嗐,客气。”
从包子铺出来,齐越开门上车,今天去城隍庙,一是见李铁嘴,二来也是祭奠过世的母亲。
十几分钟后,轿车停在街的转角,齐越在车里观察了一会,下车穿过马路,进了路边的电话亭。
“我找史密斯先生。”
“我就是。”
“史密斯先生,我是你的客户齐越,我想问一下,我的东西,是不是随时都可以提取?”
“哦,齐先生你好,旗银行存取自由,只要持有合法手续,无需预约,随时可以提现。”
“今天可以吗?”
“当然。”
“好,晚些时候,我有可能会去银行办理提现。”
“随时恭候。”
“谢谢,再见。”
“再见。”
齐越挂断电话。
这时,一辆轿车开了过来。
是韩股长的车。
齐越转过身,他不想让熟人看见,同时也觉得奇怪,警察厅在相反方向,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走这条路,韩股长怎么开这来了呢?
齐越的车停在拐角,从韩股长的视线角度,是看不到的。
目送韩股长的车走远,齐越这才从电话亭出来,路面虽然清扫过,但还是有一层积雪,沿着清晰的车辙印,就能跟上韩股长。齐越起了好奇心,想看一看这位少言寡语的韩股长不去上班,南辕北辙的究竟去哪里。
在齐鲁会馆门前,韩股长下了车,四处看了看,伸手敲门,过了一会,木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伙计开门把他让了进去。
以地域命名的会馆,最早是接待本省人的客栈,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发展成多功能的联谊活动场所,同乡之间,总是会格外亲近。
韩股长是山东人,来这里会朋友或是谈事情,也就显得没那么奇怪,只是在时间上,会不会太早了呢?齐越在心里画了一个问号。
……
城隍庙大殿内。
众多道士三拜九叩。
李铁嘴的叔叔,龙王庙的那位李道士也在其中。
齐越祭奠过母亲,沿着城隍庙外墙慢慢走着,李铁嘴如果来了,应该就在附近摆卦摊。
现如今,道教日渐式微,信众越来越少,这也导致了道观的减少,即便滨江这样的大城市,也就城隍庙这么一个像样的道观。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算卦,算卦,算一卦,送一卦……”
熟悉的声音隐约传来。
李铁嘴的卦摊,摆在一个凹角里,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采。
齐越心里高兴,李铁嘴果然来了,他点燃一支香烟,漫不经意四处看了看,道教信众基本都在庙内,偶尔有路人匆匆而过。
来到李铁嘴卦摊近前,坐在对面的折叠椅子上。
“先生算卦吗?”
李铁嘴微笑着问。
齐越缓缓说:“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你……”
“对,我是。”
这首诗,齐越对李铁嘴提起过,加上两人有过交谈,虽然齐越刻意改变声音,但在特定环境下,多少也能够分辨出来,就比如现在。
李铁嘴很镇定,一张冷黄脸波澜不惊,即便面前的大概率是青衣,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要确认身份:“我好像见过你,上一次见面,我记得,是在傅家甸三里桥。”
“龙王庙,功德箱。”
齐越简短的回答。
李铁嘴不动声色,眼睛的余光观察四周,低声说:“你好,青衣同志,终于见到你本人了。”
齐越说:“长话短说,我手里有一些值钱的物件,想要交给组织,具体应该怎么操作?”
李铁嘴拿起竹筒,晃了两下,啪嗒一声,掉出一支卦签,然后捡起来看签文:“东西多吗?”
齐越说:“不少,而且很扎眼。”
李铁嘴说:“今天晚上,我去见老杨,滨江地委经营多年,应该有这方面的运输渠道,我也正准备找老杨谈一下你的情况……”
齐越说:“在肃清内奸之前,滨江地委并不可靠。”
此时,有路人经过。
李铁嘴煞有介事的说:“这位先生,从卦象上看,这是一个下下签,需解煞化解……”
等路人走远,李铁嘴这才说:“实在不行,我再想想办法,尽快把东西运出去,组织上最缺的就是钱,这件事还真得抓紧。”
其实,他话说了一半,本意是想说联络周毅,让周毅想办法直接把东西带出去,如果齐越同意的话,顺便让他们见上一面。
“莲镇情况怎么样了?”
齐越顺手接过卦签。
李铁嘴说:“我这次来城隍庙,也是猜到你可能会来。”
齐越说:“下元节是道教的大日子,你猜我会来,我也猜你会来,咱们俩不谋而合。”
李铁嘴说:“幸好我们都猜对了,不至于白跑一趟,哦,我这次来,就是想告诉你,我查出内奸是谁了,是工作队的赵干事。”
齐越问:“有证据吗?”
李铁嘴说:“前一阵子,滨江支队的铁柱,估计是无意中发现了什么,遭到了赵干事毒手。事发当晚,周毅喝了一碗茶就睡下了,茶是赵干事沏的,我怀疑,茶里下了安眠药,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借机骗铁柱单独外出,然后开枪将其杀害!”
齐越说:“证据呢?”
李铁嘴说:“我找到了茶叶渣子,一会儿你拿走,化验一下,看看里面有没有安眠药成分,如果有,就说明赵干事是内奸。你上次说,普洱茶是谁的,谁就是内奸,这个我也查清楚了,普洱茶就是赵干事的!”
齐越说:“这个只能算旁证,必须要有确实的证据才行,否则的话,一旦冤枉了好人……”
李铁嘴说:“马楷被杀,证据也指向了赵干事,他们住的农户家里,少了一把斧子,农户证实说,是赵干事前一天借走,然后说弄丢了。”
齐越掏出一块钱,放在桌上:“我先化验茶叶渣,然后再说。今天先这样,我得走了。”
李铁嘴打开褡裢,拿出一枚红线穿的铜钱递过去,装茶叶渣的纸包,也隐蔽的塞到齐越手中:“铜钱挂在家里的北窗户上,挡煞。”
齐越闻言一愣:“挡煞?”
李铁嘴认真的说:“你抽的卦签,真的是下下签。”
齐越不禁哑然失笑:“唯物主义者,信这个?”
李铁嘴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你既然来算卦,多少还是应该信一点,拿回去也好有个说法。”
齐越把铜钱揣进兜里,想了想又说:“其实,你才应该挂个铜钱挡煞,毕竟,卦签是你抽的。”
李铁嘴微微一笑:“无妨,水官解厄,百无禁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