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
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 作者:顾三郎
分卷阅读48
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 作者:顾三郎
分卷阅读48
远处有两个两个衙役,从旁边一个浸水的院子出来,手中抬着……
除了顾桓和亲卫统领面色如常外,其他人脸色发白,不由加快了脚步。
众人来到灾民安置点,已有衙役在巡逻,防止有人作乱。
越王带着属官巡视了一遍后,回府迅速定下了赈灾方略。亲卫统领领兵协助清理家禽牲畜的尸体,左长史负责安置点物资分配,右长史负责盯着几处粥棚药棚,排水的工程大,需要出动大量衙役与府卫,便由越王亲自负责。
顾桓与仪卫司其他人负责带人巡视,整肃治安。每人手下,领王府五十名仪卫。这些平素锦衣华服的仪仗队也要参与到救灾的第一线去。
这是顾桓头一回接触到民生差事,事情虽小,却仍是干劲十足,每天带着人巡逻着,好几日都不曾回家,在夏日烈阳下,不知不觉都晒黑了好些。
尽管也有地方官府出面,可官府行事拖拖拉拉,哪里比得上王府的雷厉风行。
王府众人出动后,尽管又陆陆续续下了几场雨,可被淹没浸泡的南城也渐渐恢复清理出来。百姓的生活也开始恢复了秩序。
此时百姓们直接受到王府的恩惠。尽管水漫家园,心有余悲,可提及越王府,百姓都是由衷的感激。
经此一事,越王也正式走入了韶州官僚、士绅眼中,因执掌权柄的缘故,身上气势也越来越足。对于顾桓和江淮,越王也不再叙什么同窗之谊,而开始讲究恩威并施。
顾桓始终毕恭毕敬,江淮却不免有些失落,他八岁起做十二皇子伴读,和王爷相处的时间,比自家兄弟还多,如今却渐渐疏离起来。
忙碌了大半个月,赈灾之事总算是暂告一段落,王爷赐下赏赐,除了金银之物外,还有一盒点心。
说是一盒点心,可这盒不是寻常的盒子,而是有尺半直径,尺半来高的金丝提梁黄花梨食盒,里面装了三层十二种点心,都是典膳所按照内造点心方子制的,外面不得见。
顾桓和江淮从前在文华殿是吃过的,此刻再看到这些点心,都不禁有些感慨。
回到家中,顾林早已迎了上来,上下打量着顾桓,揽着他的肩膀笑道:“三弟总算回来的,这些时日,好几次看见你从外面匆匆而过,真是也如大禹治水般,三过家门而不入。”
顾桓笑道:“二哥又胡说了,我是什么身份?能和上古圣贤比?”
说着,让小厮把食盒提了过来,说道:“殿下赏赐的点心,是京中的做法。”
顾林双眼一亮,快步走进厅中,打开食盒,吩咐人给顾行母子送一份去,才捻起一个糕点说道:“二哥这是借你的光了。”
顾桓知道顾林打趣他,也不计较,往椅子上一靠,喘了口气,说道:“这几日可累死我了!阿行去哪里了,怎么不见他?”
“我正要和你说呢……”顾林正襟危坐,压低了声音道:“此次洪水泛滥,虽有王府和官府赈灾,两岸仍是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和我一起来的镇南侯府的管事和阿行一起,带灾民去广州府。”
顾桓皱了皱眉道:“北江流域受灾人口众多,不仅韶州,还有下游的英州、清远,镇南侯府如何安置那么多人?”
顾林轻声说:“是要让那些灾民下南洋!”
顾桓闻言坐直了身子,满脸沉肃地道:“百姓故土难移,怎么肯轻易离乡背井、远渡重洋?”
“如今许多灾民都不得不卖儿鬻女了,大管事说,南洋那里地广人稀,这些灾民去了,就能分得田地,岂不比卖身为奴的好。”顾林轻声说。
顾桓望着屋外蔚蓝的天空,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二哥,镇南侯府恐怕真的反了。”
顾林脸色一变,说道:“三弟?”声音有些颤抖。
“你上回说,大表哥可能没有死。”顾桓压低声音说道,“那么假设他没有死,他肯定是到海外建国了!如此他才会需要大量的人口!啧啧……趁火打劫啊!”
顾林一时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沉默了一会儿,才突然问道:“那阿行和大管事的行踪,被人发觉了怎么办?”
顾桓想了想,安慰道:“这种事想完全避人耳目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今各大家族都收容灾民、购买奴仆,只要他们小心行事,想来可以瞒过一时。再说广州富庶,灾民本来就会南下逃荒,也很正常。”
顾林这才叹了口气重新坐好,苦笑道:“我实在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你不明白,陛下和镇南侯也不明白。他们少年相识,曾是君相得的典范。当年的镇南侯,又何尝不是简在帝心!”顾桓叹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想想镇南侯和天启帝,再想想自己和越王,顾桓不免有些心灰意冷,看着桌上的糕点,却没有了食欲……
第39章 南下
进入七月,总算没有大的洪水过境了, 韶州府上下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官府的当务之急是安排晚稻种植, 尽可能地弥补夏粮的损失,因此堤坝的重建将延缓到秋收后。
因北江连年洪水, 从宋朝起就有建北江堤防工程,本朝以来, 珠三角河道淤浅,除了影响航运,还使水患增多,因此两广水师提督与镇南侯府也曾修建过北江大堤下游清远至广州河段, 只是上游河段未成体系,因此韶州府至清远段连年洪涝。
历来官府征调民夫服徭役都会选择在冬季, 以免耽误农事,但服徭役依然是人人畏惧怨恨的事,毕竟免费劳力,谁也不愿意做,徭役过重还可能致死, 比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越王陈易得知此事, 便决意要大修北江大堤。越王府贴出通告, 王府与士绅共襄盛举,修建堤防, 凡是服徭役的民夫都可以获得银钱补贴, 一时间百姓弹冠相庆,乡野间都在议论越王的仁德。
越王府的事务也步入了正规, 顾桓也每日入王府,参加仪卫司的训练。
仪卫司的统领黄亭豪四十岁上下,广州府人,是正经武进士出身,因身材魁梧、仪表堂堂被选入銮仪卫,只是銮仪卫是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的部门,且其中大多是勋贵子弟出身,黄亭豪一个“南蛮小子”,在銮仪卫蹉跎多年得不到晋升,因此越王就藩,他索性主动请缨,得了个越王府仪卫司统领一职,也算“衣锦还乡”了。
顾桓在仪卫司一段时日,与这位黄统领也算熟识了。因他年纪虽小,却身手敏捷,黄亭豪见猎心喜,也常下场与他切磋。
这日两人都选了一把红缨枪,在校场上你来我往,只见空中出现一道道寒光,却看不清人影,场外侍卫们都高声叫好。
一场打下来,两人都是畅快淋漓,坐到场边凉棚里大口吃着西瓜。
“阿桓啊!你这身手,就是
分卷阅读48
分卷阅读48
-
分卷阅读48
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 作者:顾三郎
分卷阅读48
远处有两个两个衙役,从旁边一个浸水的院子出来,手中抬着……
除了顾桓和亲卫统领面色如常外,其他人脸色发白,不由加快了脚步。
众人来到灾民安置点,已有衙役在巡逻,防止有人作乱。
越王带着属官巡视了一遍后,回府迅速定下了赈灾方略。亲卫统领领兵协助清理家禽牲畜的尸体,左长史负责安置点物资分配,右长史负责盯着几处粥棚药棚,排水的工程大,需要出动大量衙役与府卫,便由越王亲自负责。
顾桓与仪卫司其他人负责带人巡视,整肃治安。每人手下,领王府五十名仪卫。这些平素锦衣华服的仪仗队也要参与到救灾的第一线去。
这是顾桓头一回接触到民生差事,事情虽小,却仍是干劲十足,每天带着人巡逻着,好几日都不曾回家,在夏日烈阳下,不知不觉都晒黑了好些。
尽管也有地方官府出面,可官府行事拖拖拉拉,哪里比得上王府的雷厉风行。
王府众人出动后,尽管又陆陆续续下了几场雨,可被淹没浸泡的南城也渐渐恢复清理出来。百姓的生活也开始恢复了秩序。
此时百姓们直接受到王府的恩惠。尽管水漫家园,心有余悲,可提及越王府,百姓都是由衷的感激。
经此一事,越王也正式走入了韶州官僚、士绅眼中,因执掌权柄的缘故,身上气势也越来越足。对于顾桓和江淮,越王也不再叙什么同窗之谊,而开始讲究恩威并施。
顾桓始终毕恭毕敬,江淮却不免有些失落,他八岁起做十二皇子伴读,和王爷相处的时间,比自家兄弟还多,如今却渐渐疏离起来。
忙碌了大半个月,赈灾之事总算是暂告一段落,王爷赐下赏赐,除了金银之物外,还有一盒点心。
说是一盒点心,可这盒不是寻常的盒子,而是有尺半直径,尺半来高的金丝提梁黄花梨食盒,里面装了三层十二种点心,都是典膳所按照内造点心方子制的,外面不得见。
顾桓和江淮从前在文华殿是吃过的,此刻再看到这些点心,都不禁有些感慨。
回到家中,顾林早已迎了上来,上下打量着顾桓,揽着他的肩膀笑道:“三弟总算回来的,这些时日,好几次看见你从外面匆匆而过,真是也如大禹治水般,三过家门而不入。”
顾桓笑道:“二哥又胡说了,我是什么身份?能和上古圣贤比?”
说着,让小厮把食盒提了过来,说道:“殿下赏赐的点心,是京中的做法。”
顾林双眼一亮,快步走进厅中,打开食盒,吩咐人给顾行母子送一份去,才捻起一个糕点说道:“二哥这是借你的光了。”
顾桓知道顾林打趣他,也不计较,往椅子上一靠,喘了口气,说道:“这几日可累死我了!阿行去哪里了,怎么不见他?”
“我正要和你说呢……”顾林正襟危坐,压低了声音道:“此次洪水泛滥,虽有王府和官府赈灾,两岸仍是有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和我一起来的镇南侯府的管事和阿行一起,带灾民去广州府。”
顾桓皱了皱眉道:“北江流域受灾人口众多,不仅韶州,还有下游的英州、清远,镇南侯府如何安置那么多人?”
顾林轻声说:“是要让那些灾民下南洋!”
顾桓闻言坐直了身子,满脸沉肃地道:“百姓故土难移,怎么肯轻易离乡背井、远渡重洋?”
“如今许多灾民都不得不卖儿鬻女了,大管事说,南洋那里地广人稀,这些灾民去了,就能分得田地,岂不比卖身为奴的好。”顾林轻声说。
顾桓望着屋外蔚蓝的天空,沉思了一会儿,说道:“二哥,镇南侯府恐怕真的反了。”
顾林脸色一变,说道:“三弟?”声音有些颤抖。
“你上回说,大表哥可能没有死。”顾桓压低声音说道,“那么假设他没有死,他肯定是到海外建国了!如此他才会需要大量的人口!啧啧……趁火打劫啊!”
顾林一时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沉默了一会儿,才突然问道:“那阿行和大管事的行踪,被人发觉了怎么办?”
顾桓想了想,安慰道:“这种事想完全避人耳目是不可能的。但是如今各大家族都收容灾民、购买奴仆,只要他们小心行事,想来可以瞒过一时。再说广州富庶,灾民本来就会南下逃荒,也很正常。”
顾林这才叹了口气重新坐好,苦笑道:“我实在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你不明白,陛下和镇南侯也不明白。他们少年相识,曾是君相得的典范。当年的镇南侯,又何尝不是简在帝心!”顾桓叹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想想镇南侯和天启帝,再想想自己和越王,顾桓不免有些心灰意冷,看着桌上的糕点,却没有了食欲……
第39章 南下
进入七月,总算没有大的洪水过境了, 韶州府上下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官府的当务之急是安排晚稻种植, 尽可能地弥补夏粮的损失,因此堤坝的重建将延缓到秋收后。
因北江连年洪水, 从宋朝起就有建北江堤防工程,本朝以来, 珠三角河道淤浅,除了影响航运,还使水患增多,因此两广水师提督与镇南侯府也曾修建过北江大堤下游清远至广州河段, 只是上游河段未成体系,因此韶州府至清远段连年洪涝。
历来官府征调民夫服徭役都会选择在冬季, 以免耽误农事,但服徭役依然是人人畏惧怨恨的事,毕竟免费劳力,谁也不愿意做,徭役过重还可能致死, 比如“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越王陈易得知此事, 便决意要大修北江大堤。越王府贴出通告, 王府与士绅共襄盛举,修建堤防, 凡是服徭役的民夫都可以获得银钱补贴, 一时间百姓弹冠相庆,乡野间都在议论越王的仁德。
越王府的事务也步入了正规, 顾桓也每日入王府,参加仪卫司的训练。
仪卫司的统领黄亭豪四十岁上下,广州府人,是正经武进士出身,因身材魁梧、仪表堂堂被选入銮仪卫,只是銮仪卫是只求无过、不求有功的部门,且其中大多是勋贵子弟出身,黄亭豪一个“南蛮小子”,在銮仪卫蹉跎多年得不到晋升,因此越王就藩,他索性主动请缨,得了个越王府仪卫司统领一职,也算“衣锦还乡”了。
顾桓在仪卫司一段时日,与这位黄统领也算熟识了。因他年纪虽小,却身手敏捷,黄亭豪见猎心喜,也常下场与他切磋。
这日两人都选了一把红缨枪,在校场上你来我往,只见空中出现一道道寒光,却看不清人影,场外侍卫们都高声叫好。
一场打下来,两人都是畅快淋漓,坐到场边凉棚里大口吃着西瓜。
“阿桓啊!你这身手,就是
分卷阅读48
分卷阅读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