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代嫁 作者:朱砂
分卷阅读195
。若夫人觉得这样失礼,明日我再登门拜访。”
董夫人不由失笑道:“这又是何必。只消儿女们过得好,我难道还硬要挑你这个礼不成?”其实她今天的是不想来的。沈云安不过是中了秀才,送一份礼过来也就是了。正如沈夫人所说,这亲事原是该男家先登门提起的。
只不过一听说梅大儒进了沈家,董大人就力逼着她往沈家跑一趟,打听打听梅大儒在沈家究竟做什么呢。董夫人这辈子学的就是以夫为天,纵然再不情愿,也只能登了沈家的门。她一个妇人家,也不好去见梅家父子,只得托沈夫人转送一份礼。
“说起来都是亲戚,只是梅大儒如今也不见外人,我家大人也只得叫我过来了。”董夫人很知晓自己丈夫的德性,他是见了哪一边都要讨好的,梅皇后的家人自然更不能放过,更何况还有姻亲,名正言顺。
她管不了丈夫,也不想管,由得他去吧。说起来胆子小倒是不会招来大祸,至于将来董家还能不能再上一步,其实与她没有多大关系。她现在只想把最后一个女儿嫁好,然后董家有什么日子,她就过什么日子呗。
☆、第77章 说亲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事出门,所以更新晚了,抱歉……明天尽量早一些送走董夫人, 沈夫人回房就开始折腾了。
董藏月明年二月及笄,董家或许还想多留她一段日子。这倒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沈云安今年也不过才十六岁,若不是为了怕他对许氏那点儿心思,晚两年再成亲也未为不可。
沈夫人心里算了算,要郑重其事, 沈云安这亲事自然不能办得跟沈云殊似的。六礼走下来少说也要半年,才比较像个样子。如此, 这遣媒人上门就得快些, 最好是十月里就把纳采这一礼办好,否则后头马上就要过年, 还是错开的好。
若是这样,转过年来就可问名纳吉, 一路下去,早则明年七月, 晚则九月,喜事差不多就可以办了。到时候有儿媳帮着她管家理事, 沈云安也就没了那份妄念。
这么着, 亲事还是该早些定?沈夫人才一转念, 就不禁拍了自己一下, 怎么忘记了, 明年正有秋闱呢!若是七月成亲,岂不让沈云安分心?还是九月的好。说不定到时候沈云安中了举人,正好是双喜临门!
红罗捧了沈夫人库房的账本进来, 见沈夫人坐在那里带笑出神,晓得沈夫人在想什么,便凑趣道:“夫人这是在想挑什么好东西给未来的二少奶奶做聘礼吗?”
沈夫人便笑起来道:“你也来帮我挑挑,董夫人是最讲究礼数的人,这可马虎不得。”
红罗笑道:“依奴婢看,董夫人是看重咱们二少爷。只要将来董姑娘嫁过来跟二少爷过得和美,董夫人才不会挑聘礼呢。”
沈夫人笑着点头道:“是这么说,可咱们家也得拿出诚意来不是。”至少也不能比沈云殊差。他是沈家的嫡长子不假,可她的儿子也嫡子呢。公中的例肯定是要比沈云殊低,可她还有嫁妆呢。
沈夫人盼着沈云安成家已非止一日,到底要拿什么做聘礼,其实她也早就思量过了,这回不过是终于能将心中所想付诸实施,当真是下笔如有神,不一会儿就列了半张单子。正写得高兴,便听脚步声响,沈云安从外头走了进来。
“这是怎么了?”沈夫人看沈云安神色有些不怎么起劲,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可是往西北跑这一趟太累了,还不曾缓过来?要不要请个郎中来瞧瞧?”那王御医脾气虽臭,医术却当真不错,只可惜听说已经回了京城。
沈云安摇了摇头,苦笑道:“西北这一路剪秋都伺候得十分周到,回来母亲又给我补养,早就没事了。只是方才与梅家两位世兄论文,才知道自己实在差得太远……”
沈夫人忙道:“他们两个比你大出好几岁去,这自然比不得的。”在她看来,梅家那两位少爷瞧着都有些木讷,哪有自己儿子灵秀,不过是年纪大些,自然读的书多些罢了。
沈云安在桌旁坐了下来,摇了摇头:“梅家大兄比我年长不少,可梅二兄只比我大四五岁罢了。且他们两位都是十七八岁就中了举人,又比我如今能大几岁……”
“明年就是秋闱,你下场中了,也不过才十七呢。”沈夫人雄心勃勃地安慰儿子。
沈云安却是神色颓然,半晌才道:“只怕是难……两位世兄说,乡试难,会试易,殿试更易,这乡试最是难考……两位世兄说的书,儿子有好些都没读过,读过的那些也……”被梅若坚问了几句,便问倒了。
“梅二兄说,这样,儿子怕是考不中的……”梅若明沉默寡言,梅若坚年纪轻,人也直率些,连问了他几个问题,又让他默了院试的卷子来看,便摇了摇头。虽未直言,但那神色,分明是不看好他的。
沈夫人顿时不悦起来:“这梅家两位公子也真是……”哪有这般评说别人的?再说,他们若真是这般厉害,怎的自己到如今也只是个举人呢?别不是自己出不了头,就看不得别人少年出众罢?
沈云安直摇头:“母亲快别这么说。梅家大兄是不打算出仕的,只一心向学,因此有个举人功名就够了。至于梅家二兄,说是要先行万里路,见见世情,学问才能扎实。依儿子看,只怕是想着一鸣惊人。”
虽说进士难得,可每隔三年也有三百人,谁能一一记得?能被记住的,不过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位罢了。梅若坚说得谦虚,可看那样子,显然是奔着三鼎甲去的。
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沈云安在西北时颇得先生赞赏,来了江浙之后便觉得有些心虚,及至见了梅家兄弟,方觉自己是井底之蛙了。
梅家兄弟之中,梅若明潜心学问,所读之书可谓车载斗量,他随口说出一本书来,沈云安大多是连听都没有听过。至于梅若坚,因要走科举这条路,对四书五经吃得极透,沈云安自以为已经读懂的书,往往被他三追两问,就问掉了底儿。
珠玉在前,觉我形秽。沈云安高高兴兴考了秀才回来,见了梅家这两位,那点儿得意就全部被打了个烟消云散,连书都不想读了。
沈夫人看他这样子,心疼得不行:“你这是路上累了,尚未休息过来,待过几日自然就好了。梅家公子读书再多,那是因他们有个大儒做父亲,这可不是人人都有的。难道没有大儒父亲,就不考举人,不考进士了?再说,那大儒也
分卷阅读195
-
分卷阅读195
。若夫人觉得这样失礼,明日我再登门拜访。”
董夫人不由失笑道:“这又是何必。只消儿女们过得好,我难道还硬要挑你这个礼不成?”其实她今天的是不想来的。沈云安不过是中了秀才,送一份礼过来也就是了。正如沈夫人所说,这亲事原是该男家先登门提起的。
只不过一听说梅大儒进了沈家,董大人就力逼着她往沈家跑一趟,打听打听梅大儒在沈家究竟做什么呢。董夫人这辈子学的就是以夫为天,纵然再不情愿,也只能登了沈家的门。她一个妇人家,也不好去见梅家父子,只得托沈夫人转送一份礼。
“说起来都是亲戚,只是梅大儒如今也不见外人,我家大人也只得叫我过来了。”董夫人很知晓自己丈夫的德性,他是见了哪一边都要讨好的,梅皇后的家人自然更不能放过,更何况还有姻亲,名正言顺。
她管不了丈夫,也不想管,由得他去吧。说起来胆子小倒是不会招来大祸,至于将来董家还能不能再上一步,其实与她没有多大关系。她现在只想把最后一个女儿嫁好,然后董家有什么日子,她就过什么日子呗。
☆、第77章 说亲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事出门,所以更新晚了,抱歉……明天尽量早一些送走董夫人, 沈夫人回房就开始折腾了。
董藏月明年二月及笄,董家或许还想多留她一段日子。这倒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沈云安今年也不过才十六岁,若不是为了怕他对许氏那点儿心思,晚两年再成亲也未为不可。
沈夫人心里算了算,要郑重其事, 沈云安这亲事自然不能办得跟沈云殊似的。六礼走下来少说也要半年,才比较像个样子。如此, 这遣媒人上门就得快些, 最好是十月里就把纳采这一礼办好,否则后头马上就要过年, 还是错开的好。
若是这样,转过年来就可问名纳吉, 一路下去,早则明年七月, 晚则九月,喜事差不多就可以办了。到时候有儿媳帮着她管家理事, 沈云安也就没了那份妄念。
这么着, 亲事还是该早些定?沈夫人才一转念, 就不禁拍了自己一下, 怎么忘记了, 明年正有秋闱呢!若是七月成亲,岂不让沈云安分心?还是九月的好。说不定到时候沈云安中了举人,正好是双喜临门!
红罗捧了沈夫人库房的账本进来, 见沈夫人坐在那里带笑出神,晓得沈夫人在想什么,便凑趣道:“夫人这是在想挑什么好东西给未来的二少奶奶做聘礼吗?”
沈夫人便笑起来道:“你也来帮我挑挑,董夫人是最讲究礼数的人,这可马虎不得。”
红罗笑道:“依奴婢看,董夫人是看重咱们二少爷。只要将来董姑娘嫁过来跟二少爷过得和美,董夫人才不会挑聘礼呢。”
沈夫人笑着点头道:“是这么说,可咱们家也得拿出诚意来不是。”至少也不能比沈云殊差。他是沈家的嫡长子不假,可她的儿子也嫡子呢。公中的例肯定是要比沈云殊低,可她还有嫁妆呢。
沈夫人盼着沈云安成家已非止一日,到底要拿什么做聘礼,其实她也早就思量过了,这回不过是终于能将心中所想付诸实施,当真是下笔如有神,不一会儿就列了半张单子。正写得高兴,便听脚步声响,沈云安从外头走了进来。
“这是怎么了?”沈夫人看沈云安神色有些不怎么起劲,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可是往西北跑这一趟太累了,还不曾缓过来?要不要请个郎中来瞧瞧?”那王御医脾气虽臭,医术却当真不错,只可惜听说已经回了京城。
沈云安摇了摇头,苦笑道:“西北这一路剪秋都伺候得十分周到,回来母亲又给我补养,早就没事了。只是方才与梅家两位世兄论文,才知道自己实在差得太远……”
沈夫人忙道:“他们两个比你大出好几岁去,这自然比不得的。”在她看来,梅家那两位少爷瞧着都有些木讷,哪有自己儿子灵秀,不过是年纪大些,自然读的书多些罢了。
沈云安在桌旁坐了下来,摇了摇头:“梅家大兄比我年长不少,可梅二兄只比我大四五岁罢了。且他们两位都是十七八岁就中了举人,又比我如今能大几岁……”
“明年就是秋闱,你下场中了,也不过才十七呢。”沈夫人雄心勃勃地安慰儿子。
沈云安却是神色颓然,半晌才道:“只怕是难……两位世兄说,乡试难,会试易,殿试更易,这乡试最是难考……两位世兄说的书,儿子有好些都没读过,读过的那些也……”被梅若坚问了几句,便问倒了。
“梅二兄说,这样,儿子怕是考不中的……”梅若明沉默寡言,梅若坚年纪轻,人也直率些,连问了他几个问题,又让他默了院试的卷子来看,便摇了摇头。虽未直言,但那神色,分明是不看好他的。
沈夫人顿时不悦起来:“这梅家两位公子也真是……”哪有这般评说别人的?再说,他们若真是这般厉害,怎的自己到如今也只是个举人呢?别不是自己出不了头,就看不得别人少年出众罢?
沈云安直摇头:“母亲快别这么说。梅家大兄是不打算出仕的,只一心向学,因此有个举人功名就够了。至于梅家二兄,说是要先行万里路,见见世情,学问才能扎实。依儿子看,只怕是想着一鸣惊人。”
虽说进士难得,可每隔三年也有三百人,谁能一一记得?能被记住的,不过是状元、榜眼、探花三位罢了。梅若坚说得谦虚,可看那样子,显然是奔着三鼎甲去的。
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沈云安在西北时颇得先生赞赏,来了江浙之后便觉得有些心虚,及至见了梅家兄弟,方觉自己是井底之蛙了。
梅家兄弟之中,梅若明潜心学问,所读之书可谓车载斗量,他随口说出一本书来,沈云安大多是连听都没有听过。至于梅若坚,因要走科举这条路,对四书五经吃得极透,沈云安自以为已经读懂的书,往往被他三追两问,就问掉了底儿。
珠玉在前,觉我形秽。沈云安高高兴兴考了秀才回来,见了梅家这两位,那点儿得意就全部被打了个烟消云散,连书都不想读了。
沈夫人看他这样子,心疼得不行:“你这是路上累了,尚未休息过来,待过几日自然就好了。梅家公子读书再多,那是因他们有个大儒做父亲,这可不是人人都有的。难道没有大儒父亲,就不考举人,不考进士了?再说,那大儒也
分卷阅读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