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收到杨聪的密信,简直有点哭笑不得,杨聪竟然让他造土炮,有没有搞错?
    什么东瀛铁炮,那就是个屁,他看了眼图纸就明白了,这明明就是土炮嘛,土的不能再土的土炮了。
    他真不明白杨聪什么意思,让他造土炮就算了,还让他拼命的造,能造多快造多快,能造多少造多少!
    这种东西造在多又有什么用呢?
    土炮就是土炮,跟新式火炮压根就没法比,因为土炮不但不能连发,射程还无法保证,至于准头,那就更不用说了,土炮基本就没有什么准头可言,能保证炮弹落在大致百步方圆的范围内就算是不错了。
    这东西跟明军装备的新式虎蹲炮比起来那就是废铁一堆,因为你没准头人家有准头啊,对轰起来,你不一定能轰到人家,人家却能轰到你,造这东西,那不是找虐吗?
    当然,杨聪在密信中也说了,这东西并不是造给明军用的,而是给东瀛各路诸侯用的,按杨聪说的,这东西一旦造出来,东瀛各路诸侯绝对会抢着要!
    开什么玩笑,这东西会有人抢着要?
    东瀛各路诸侯都是傻子吗?
    王宣表示严重怀疑,不过,他还是按杨聪的要求,尽快组织人手开始生产这种落后的土炮了。
    这种土炮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真的太简单了,铁矿,那都是现成的,甚至都不用花钱去买,只要雇人去开采便成,至于铸造技术,那就更不用说了,铸这东西,那简直就更玩一样,甚至都不用老师傅出手,新手学徒便能铸造的相当好了。
    不过,对于质量,王宣还是相当上心的,杨聪虽然说了,只要造出来是这东西就成,他还是改造了一批机床,专门用来刮内孔,磨外圆,反正也就是夹到机床上转几圈的事情,根本就耽误不了多少时间。
    这样一来,造出来的土炮就漂亮了,不但内壁光滑无比,就连外圆都光可照人。
    就这,王宣还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呢,因为杨聪说了,这东西,最少卖上千两一门。
    上千两是什么概念?
    用来买粮食的话,足够一个五口之家吃上十多年!
    就算是用来买房子,那也能在京城买上十多套四合院!
    而这东西的成本,说白了就没有什么成本,因为大明的铁矿都是朝廷所有,就算雇人去挖也花不了几个钱,煤矿那也是朝廷的,负责铸造的匠户也归工部管,基本上,一门土炮也就能耗费几两银子的工钱而已,卖个十两都赚翻了。
    几两银子造出来的东西卖上千两,可能吗?
    王宣正疑惑不解的时候,满朝文武同样有点疑惑不解,因为太师惠安侯杨聪竟然在这个时候上奏朝廷,请开海禁!
    这会儿倭寇已然销声匿迹,甚至就连倭寇的老巢东瀛平户藩都被明军给占领了,开海禁倒是没什么问题了。
    问题是,这太师惠安侯杨聪提出开海禁就有点令人费解了。
    其实,朝堂官员都有所耳闻,这会儿的海上贸易被太师惠安侯杨聪把持着呢,整个东南的士绅阶层甚至都要看杨聪的眼色行事,因为得罪了这位太师,损失就大了,不但手底下的商铺作坊里货物卖不出去,甚至就连地里出产的粮食都别想卖个好价钱。
    可以说,太师惠安侯杨聪通过海上贸易便可将整个东南士绅阶层牢牢捏在手里,谁都不敢跟他唱反调。
    这会儿,他竟然提出开放海禁,岂不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杨聪的行为着实有点让人费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他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就是想让整个大明的商业都发展起来,让大明走向富强。
    至于他个人的收益,其实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他做的原本就是倒买倒卖的生意,他们杨家,其实并不出产什么货物,他们只是派人去将各地土豪乡绅和官宦世家手底下的工场和作坊出产的货物收集起来统一运到海外去贩卖而已。
    这中间的利润的确相当的惊人,因为他们收购货物的时候最多也就出大明时价的一倍,而运送到东瀛之后,货物价格最少能翻十倍,也就是说,他们赚取的利润差不多在时价的八倍左右。
    不过,他这样做成本也是很高的,因为从收购货物,到运输货物,再到销售货物所有环节,都得花钱。
    比如说收购货物,杨家要养一大堆管事和掌柜不说,还要请很多官宦世家帮忙,陆炳所代表的陆家,顾可学、顾可久兄弟所代表的顾家,徐阶代表的徐家都是杨家的合作伙伴,他们从中分得的利润最少在三成以上。
    然后运输货物也需要花钱,不管是在大明境内请各地都司卫所帮忙还是在海上雇佣汪直的船队,都得分润出去很多的利润,这一块,最少也是两成左右。
    最后在东瀛销售货物也不是一点成本都没有,起码,他得雇很多人去跑生意,去送货,这成本同样占到两成左右。
    也就是说,最后落到他手里的利润其实还不到三成。
    这海禁开放之后,大家肯定都会想着法子去做海外生意,这收购货物和运送货物两个环节五成左右的成本基本上就没有了,因为想做海上贸易的商贩都会自己想办法将货物运送到各个通商口岸,压根就不用他去操心。
    而这会儿能组织起庞大船队将货物运到东瀛甚至是南洋的也唯有汪直和杨聪手底下的洪铁柱,大多数商贩还是没这个能力单独出海的,而他大不了将货物的价格提高两到三倍,人家肯定会很乐意将货物交给他运输又或者销售。
    这样一来,不管最后的销售环节是商户自己想办法还是交给他们来做,最后他还是能获取两成以上的利润。
    也就是说,他最多损失一成左右的利润,至少,在各地商贩没发展起来之前是这样的。
    这一成的利润跟整个大明的发展比起来又算什么呢?
    而且,随着整个大明商业的发展,生意必定会越做越大,这两成的利润必定也会跟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超过原来的三成利润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杨聪的想法。
    开海禁,他不一定会亏,但大明的商业一定会发展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章节目录

明朝富家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星辰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星辰玖并收藏明朝富家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