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安定[GL] 作者:竹殿
盛唐安定[GL] 作者:竹殿
令月自从大婚之后虽说依旧任性,可甚少参与朝政,即便有,那也是为了李旦之故出面,近年来她一直带着她家的驸马四处游玩,直到今年才过继了个孩子,说是要养着玩。
这么算下来,似乎也只剩下李思一人了。
好在李思的素质不错让神皇满意,不然这太子之位也够她烦扰,更何况就这么一个位置她已经犹豫不决许久,在拖延下去与国不利。
这个道理神皇明白,朝臣们也明白,只是令朝臣意外的便是女皇选了一位公主继承大统。
李令月事后是与李显李旦一同上门的,为的就是阿娘册封储君一事,这三人身份比起那些朝臣不知尊贵多少,更甚是李思的同胞兄弟,侍卫们自然不会多以阻拦直接让他们进去了。
令杨祈涵意外的还是李令月专门跑来道喜的。
杨祈涵:“……”万万没有想到太平公主这么期待第二个女皇出现。
李思:“……”自家妹妹看来一直都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李显李旦:“……”妹妹喜欢就好,其余的都不重要。
不得不说,李旦与李令月的关系极好,指不定还有年纪相近的缘故,只要是李令月说的,李旦几乎都是赞同的。
对此,杨祈涵感叹一声,李家真的是全家女儿控加姐妹控,汉纸几乎浮云。
册封太子乃是大事,礼部行程规章早有安排,礼部尚书加紧安排之后便等着册封当日到来。
至于李博夫妇二人也是抽了时间回府,恰恰李艺正在府内,杨祈涵便与李思商量在今日告知他们的身世。
李博兄妹二人从未见过李弘夫妇,只是自小他们听这个名字的次数极多,就连杨祈涵与李思也是时常提及他们对那位伯伯十分好奇,可如今阿耶阿娘告诉他们,他们本就是他的子嗣,乃是他临走之前留下的遗腹子。
他们的生母在那时已有身孕,只是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喜乐便打算生下之后冒作阿耶阿娘的孩子。女子生产本就是一脚踏入鬼门关,待生下他们二人之后生母力竭,要不是用名贵草药吊着性命当时就会立即去了,好在……还是多撑了几日。
“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这是你们生母所起,她不求你们未来如何成龙成凤,只希翼你们能够平安喜乐,无拘无束。”
“阿娘……”
“傻孩子,你们的生母走得很安祥。”
如此,他们的似乎一时半会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倒是李思的一句话,将他们从自我世界中拉了出来。
“当年你们的祖父高宗皇帝身子渐弱,阿耶有意让位给你们的父亲,只是你们父亲身体也不是特别康健,走的时候也才二十二岁……之后的你们自己也能查阅到一些记录,此处阿娘也就不在多言。如今你们的祖母要立阿娘为东宫储君,而你们便会从毫无权利之争的位置变为最有可能继承皇位之人,如此算来,也算是圆了你们父亲当年的遗憾。”若是可以,李思自然也希望他们能够一世无忧,只是随着她身份的变化,李博李艺二人的身份会让更多的人注意,届时阿娘退位她登基,天下人都会盯着她决定下一位太子人选。
“阿娘也不与你们拐弯抹角,阿娘只想问你们一句,你们谁想当皇太孙。”李思的这句话无疑是将李博与李艺在一个天平上端平了,只要他们都想成为九五之尊,届时她与朝臣决议之后定下就是,若是其中一员不愿争取,那便容易得多了。
杨祈涵一直都不曾说话,这让李博李艺心下不安,如此两双眼睛过来让她颇为无奈。
“你们阿娘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你们两个自小感情就好,阿耶很欣慰……如今你们已经长大了,更何况这本就是你们应得的,无需在意他人想法……此时告诉阿耶阿娘,你们想不想坐那个位置?”杨祈涵说道此处略有停顿,最终她想自己还是直接全部说完的好,免得将来被埋怨了没人送终就不好了。“身为皇家子弟应当明白百姓社稷乃是你们立足的根本,一旦坐上那个位置之后,你只能用自己的肩膀去担起这个天下的重担,没人能为你分忧解难,这一切都得靠你们自己。”
“此事你们自行决定,暂时无需回答,等册封大典结束之后再告诉阿娘答案如何?”比起杨祈涵的直言,李思并不愿意逼他们,若是他们都不愿意成为将来的太子,她便从显儿旦儿的子嗣当中挑选一个好好培养就是。
“孩儿遵命,阿耶阿娘好好休息。”
看着李博兄妹二人离开的背影,杨祈涵叹息,“看来是我太着急了。”
“此事与你无关,这是他们自己应走的路。”
“博儿艺儿的性情还是向着五哥的,将来登基之后应能与阿耶那般,只是……”杨祈涵思索到这两个孩子要是都不想当那个皇帝的话,依照李思的性子自然是从李显李旦的子嗣当中选择一个。李显刚回洛阳,李思对其子嗣并不相熟,更重要的还是李旦那儿唯独二子特别突出,一个是长子李成器,其次就是三子李隆基……
“无碍,君主仁善才是百姓之福,况且他们并不软弱,不碍事的。”
“你说得是,是我多虑了。”杨祈涵想着等阿娘让位之后,她就把那个愿意当太子的孩子丢到军队里磨练两三年,或者去戍边带上一两年好了,免得在洛阳越养越娇气。
立安定公主的诏书此时已经明发旨意下达各州各县,官府派了捕头四处宣扬,远远地便听到:“圣历元年九月十九日甲辰,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建储贰以奉宗庙,总监抚以宁邦国。既义在於至公,变事兼於权道。故以贤而立,则王季兴周;以贵而升,则明帝定汉。详诸方册,岂不然乎?安定公主李思,地居茂亲,才惟明哲,至性仁孝,淑质惠和。夙著梦日之祥,早流乐善之誉。好礼无倦,强学不怠。今承华虚位,率土系心,畴咨文武,咸所推戴。古人云:“知子莫若母,知臣莫若君。”朕谓此女,实允众望。可以则天作贰,可以守器承祧,永固百世,以贞万国。宜立为皇太子,可令所司,备礼册命。”
第114章
蔚蓝的天幕, 像是洁净的丝绸,镶着金黄边。晴朗湛蓝的高空万里无云,像碧玉般澄澈。
这一日,洛阳城内的钟鼓楼已经响起钟声, 示意着新的一日开始。
自神皇下诏立长女安定公主李思为东宫储君的诏抵传大唐各个州府, 以安人心。其他地方如何杨祈涵等人并不知情,可洛阳城内的百姓确是对那位皇子公主继承东宫之位并无多大兴趣, 可是偏偏安定公主受封的消息一经传出,洛阳城百姓确是欢呼雀跃, 奔走相告, 好不热闹。
上次洛阳城内的百姓如此风貌还是因为冯小宝伏法之时,如今这番热闹雀跃也是惊动了身在宫内的神皇。待神皇命人前去查探之后才知晓自己的长女在往日都究竟做了什么事,她做了一个朝堂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些都被百姓们记在心里, 从未忘记。
古语曾言:得民心,得天下。她的女儿还是公主之时便已经深得民心,这比起其他的皇室子弟不知好上多少,太子之位,可谓非她莫属。
历朝历代从未出过女太子,这也就说明除去重要的仪典无需修改之外,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储君元服必须重新裁制,就连太子平时所穿的常服也需要立即赶制出来。
同时神皇给礼部传去口谕,让礼部弄一部女皇后宫的妃嫔品位出来, 这让礼部上下一下就忙碌起来,这几乎是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到一块,令人崩溃。
册封大典之前,李思便被接入宫内沐浴斋戒,直至次日由专人服侍换上太子元服。
亦是昨日,尚舍设御幄于乾阳殿内,乾阳殿曾被大唐初年张玄素描述:臣又尝见隋室造殿,楹栋宏壮,大木非随近所有,多从豫章采来。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若用木轮,便即火出。铁毂既生,行一二里即有破坏,仍数百人别赍铁毂以随之,终日不过进三二十里。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功。
乾阳殿乃是平日上朝之处,更是每年的元日大朝会和新皇登基大典之处。依制,太子乃是东宫之处,册封大典大部分皆在东宫举行,此次李思册封为储,将地点选在乾阳殿内,可算是神皇对其重视。
朝臣们见此早已见怪不怪,近来陛下动作不断,提了一些人,降了许多人,空出了不少位置,这些怕是给太子殿下造势所用。
乾阳殿内文武百官立于两旁,等候李思到来。
册立太子乃是国家大事,此次册封,身在洛阳前来见证的王公诸侯无一到场。
神皇同着朝服,乘舆出自西房,即御坐。
百官入座。
册立太子一事本就繁重,待一圈下来令人烦躁。
“甘醴唯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厥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盛唐安定[GL] 作者:竹殿
令月自从大婚之后虽说依旧任性,可甚少参与朝政,即便有,那也是为了李旦之故出面,近年来她一直带着她家的驸马四处游玩,直到今年才过继了个孩子,说是要养着玩。
这么算下来,似乎也只剩下李思一人了。
好在李思的素质不错让神皇满意,不然这太子之位也够她烦扰,更何况就这么一个位置她已经犹豫不决许久,在拖延下去与国不利。
这个道理神皇明白,朝臣们也明白,只是令朝臣意外的便是女皇选了一位公主继承大统。
李令月事后是与李显李旦一同上门的,为的就是阿娘册封储君一事,这三人身份比起那些朝臣不知尊贵多少,更甚是李思的同胞兄弟,侍卫们自然不会多以阻拦直接让他们进去了。
令杨祈涵意外的还是李令月专门跑来道喜的。
杨祈涵:“……”万万没有想到太平公主这么期待第二个女皇出现。
李思:“……”自家妹妹看来一直都很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李显李旦:“……”妹妹喜欢就好,其余的都不重要。
不得不说,李旦与李令月的关系极好,指不定还有年纪相近的缘故,只要是李令月说的,李旦几乎都是赞同的。
对此,杨祈涵感叹一声,李家真的是全家女儿控加姐妹控,汉纸几乎浮云。
册封太子乃是大事,礼部行程规章早有安排,礼部尚书加紧安排之后便等着册封当日到来。
至于李博夫妇二人也是抽了时间回府,恰恰李艺正在府内,杨祈涵便与李思商量在今日告知他们的身世。
李博兄妹二人从未见过李弘夫妇,只是自小他们听这个名字的次数极多,就连杨祈涵与李思也是时常提及他们对那位伯伯十分好奇,可如今阿耶阿娘告诉他们,他们本就是他的子嗣,乃是他临走之前留下的遗腹子。
他们的生母在那时已有身孕,只是期望他们能够平安喜乐便打算生下之后冒作阿耶阿娘的孩子。女子生产本就是一脚踏入鬼门关,待生下他们二人之后生母力竭,要不是用名贵草药吊着性命当时就会立即去了,好在……还是多撑了几日。
“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这是你们生母所起,她不求你们未来如何成龙成凤,只希翼你们能够平安喜乐,无拘无束。”
“阿娘……”
“傻孩子,你们的生母走得很安祥。”
如此,他们的似乎一时半会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倒是李思的一句话,将他们从自我世界中拉了出来。
“当年你们的祖父高宗皇帝身子渐弱,阿耶有意让位给你们的父亲,只是你们父亲身体也不是特别康健,走的时候也才二十二岁……之后的你们自己也能查阅到一些记录,此处阿娘也就不在多言。如今你们的祖母要立阿娘为东宫储君,而你们便会从毫无权利之争的位置变为最有可能继承皇位之人,如此算来,也算是圆了你们父亲当年的遗憾。”若是可以,李思自然也希望他们能够一世无忧,只是随着她身份的变化,李博李艺二人的身份会让更多的人注意,届时阿娘退位她登基,天下人都会盯着她决定下一位太子人选。
“阿娘也不与你们拐弯抹角,阿娘只想问你们一句,你们谁想当皇太孙。”李思的这句话无疑是将李博与李艺在一个天平上端平了,只要他们都想成为九五之尊,届时她与朝臣决议之后定下就是,若是其中一员不愿争取,那便容易得多了。
杨祈涵一直都不曾说话,这让李博李艺心下不安,如此两双眼睛过来让她颇为无奈。
“你们阿娘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你们两个自小感情就好,阿耶很欣慰……如今你们已经长大了,更何况这本就是你们应得的,无需在意他人想法……此时告诉阿耶阿娘,你们想不想坐那个位置?”杨祈涵说道此处略有停顿,最终她想自己还是直接全部说完的好,免得将来被埋怨了没人送终就不好了。“身为皇家子弟应当明白百姓社稷乃是你们立足的根本,一旦坐上那个位置之后,你只能用自己的肩膀去担起这个天下的重担,没人能为你分忧解难,这一切都得靠你们自己。”
“此事你们自行决定,暂时无需回答,等册封大典结束之后再告诉阿娘答案如何?”比起杨祈涵的直言,李思并不愿意逼他们,若是他们都不愿意成为将来的太子,她便从显儿旦儿的子嗣当中挑选一个好好培养就是。
“孩儿遵命,阿耶阿娘好好休息。”
看着李博兄妹二人离开的背影,杨祈涵叹息,“看来是我太着急了。”
“此事与你无关,这是他们自己应走的路。”
“博儿艺儿的性情还是向着五哥的,将来登基之后应能与阿耶那般,只是……”杨祈涵思索到这两个孩子要是都不想当那个皇帝的话,依照李思的性子自然是从李显李旦的子嗣当中选择一个。李显刚回洛阳,李思对其子嗣并不相熟,更重要的还是李旦那儿唯独二子特别突出,一个是长子李成器,其次就是三子李隆基……
“无碍,君主仁善才是百姓之福,况且他们并不软弱,不碍事的。”
“你说得是,是我多虑了。”杨祈涵想着等阿娘让位之后,她就把那个愿意当太子的孩子丢到军队里磨练两三年,或者去戍边带上一两年好了,免得在洛阳越养越娇气。
立安定公主的诏书此时已经明发旨意下达各州各县,官府派了捕头四处宣扬,远远地便听到:“圣历元年九月十九日甲辰,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建储贰以奉宗庙,总监抚以宁邦国。既义在於至公,变事兼於权道。故以贤而立,则王季兴周;以贵而升,则明帝定汉。详诸方册,岂不然乎?安定公主李思,地居茂亲,才惟明哲,至性仁孝,淑质惠和。夙著梦日之祥,早流乐善之誉。好礼无倦,强学不怠。今承华虚位,率土系心,畴咨文武,咸所推戴。古人云:“知子莫若母,知臣莫若君。”朕谓此女,实允众望。可以则天作贰,可以守器承祧,永固百世,以贞万国。宜立为皇太子,可令所司,备礼册命。”
第114章
蔚蓝的天幕, 像是洁净的丝绸,镶着金黄边。晴朗湛蓝的高空万里无云,像碧玉般澄澈。
这一日,洛阳城内的钟鼓楼已经响起钟声, 示意着新的一日开始。
自神皇下诏立长女安定公主李思为东宫储君的诏抵传大唐各个州府, 以安人心。其他地方如何杨祈涵等人并不知情,可洛阳城内的百姓确是对那位皇子公主继承东宫之位并无多大兴趣, 可是偏偏安定公主受封的消息一经传出,洛阳城百姓确是欢呼雀跃, 奔走相告, 好不热闹。
上次洛阳城内的百姓如此风貌还是因为冯小宝伏法之时,如今这番热闹雀跃也是惊动了身在宫内的神皇。待神皇命人前去查探之后才知晓自己的长女在往日都究竟做了什么事,她做了一个朝堂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些都被百姓们记在心里, 从未忘记。
古语曾言:得民心,得天下。她的女儿还是公主之时便已经深得民心,这比起其他的皇室子弟不知好上多少,太子之位,可谓非她莫属。
历朝历代从未出过女太子,这也就说明除去重要的仪典无需修改之外,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储君元服必须重新裁制,就连太子平时所穿的常服也需要立即赶制出来。
同时神皇给礼部传去口谕,让礼部弄一部女皇后宫的妃嫔品位出来, 这让礼部上下一下就忙碌起来,这几乎是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到一块,令人崩溃。
册封大典之前,李思便被接入宫内沐浴斋戒,直至次日由专人服侍换上太子元服。
亦是昨日,尚舍设御幄于乾阳殿内,乾阳殿曾被大唐初年张玄素描述:臣又尝见隋室造殿,楹栋宏壮,大木非随近所有,多从豫章采来。二千人曳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若用木轮,便即火出。铁毂既生,行一二里即有破坏,仍数百人别赍铁毂以随之,终日不过进三二十里。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功。
乾阳殿乃是平日上朝之处,更是每年的元日大朝会和新皇登基大典之处。依制,太子乃是东宫之处,册封大典大部分皆在东宫举行,此次李思册封为储,将地点选在乾阳殿内,可算是神皇对其重视。
朝臣们见此早已见怪不怪,近来陛下动作不断,提了一些人,降了许多人,空出了不少位置,这些怕是给太子殿下造势所用。
乾阳殿内文武百官立于两旁,等候李思到来。
册立太子乃是国家大事,此次册封,身在洛阳前来见证的王公诸侯无一到场。
神皇同着朝服,乘舆出自西房,即御坐。
百官入座。
册立太子一事本就繁重,待一圈下来令人烦躁。
“甘醴唯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厥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