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城隍庙的破墙终于承受不住秋雨和战火的侵袭,随着一声巨响,轰然倒地,倒塌下的墙土堆下,隐约能见到几只腿脚,人群中除了初始的慌张惊呼声之后就没有了声响,难民因为战火,原先身边熟悉的脸庞渐渐变得陌生,难民也就成了各路混杂的流民。没有人去在乎明天要往哪里走,身上背负着的反贼身份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此刻在他们的心中想的最多的应该是哪里还有东西吃,什么东西吃下去不会马上死?是树叶还是观音土?
徐骁已经两天没吃饭了,肚子已经听不到咕咕声了,从最开始的饥饿到胃部的空虚到后面的疼痛再到后面的麻木到现在已经没有知觉了!他强忍着**,不学别人样趴在低洼处喝水也不张开嘴任由秋雨低落嘴中。此刻他想到了故去的阿娘!
那一年,也是闹饥荒,家里的米缸比水缸还干净,能吃的东西都没有了,阿娘看了阿爹在外搜寻了一天的疲惫身影,看到阿爹的篮子里稀稀落落的几块葛根,拿出了昨天舍不得吃攒下的一把嫩枝叶递给了阿爹,阿爹自然明白阿娘的意思,心疼的想搂住阿娘,阿娘推开了阿爹拢过来的手,轻声无力的说:“去躺着吧,寻了一天了留点力气早早歇着明天再去,我去煮一煮葛根,生的,怕骁儿受不住”。说完转身去正屋外的茅草棚,拿起瓢舀了几大瓢水灌了下去然后去生火煮葛根。
后半夜刚过,阿娘就开始不停往茅厕跑,徐骁清楚的记得那晚月亮很大很圆所以能清楚的看见阿娘每次从茅厕回来后布满额头的豆大汗珠和白得吓人的惨白面庞!最开始,阿娘还能勉强迈步到茅厕,后来就只能反复打滚遗屎在裤裆上到最后就只剩出气声没有进气声了,阿爹抱着渐渐冷下去的阿娘无声痛苦,眼睛有泪却已无神。小小的徐骁摇晃着阿娘,断断续续的哭着“娘,你怎么了,娘,你饿昏过去了吗,娘,快点醒来啊,都是骁儿不好,不该一个人吃葛根,娘你快醒过来,骁儿不吃了,全部都给阿娘吃,呜呜,娘……”
翌日,阿爹拖着身子到乡邻家求助,乡亲门饥荒枯瘦的脸上露出的都是惋惜和无奈的神情,在众人的帮助下,草草的编了一张稻草的席子裹着阿娘冰冷的身躯走向了村外的乱葬岗,徐骁用小手搓了几根泥做的香烛,浅浅的插在阿娘的坟头,又用力挖了个坑埋下了昨晚没舍得吃的最后一块葛根,覆完土又用力的将土坑填平采食,不是怕野狗闻到葛根的气味把葛根刨出来,而是怕乡邻们忍不住饥饿偷偷刨出来吃了,阿娘就是因为心疼阿爹和我才饿死,就让这块葛根留着,让阿娘在黄泉路上饿的时候垫垫肚子。
饥荒依旧在延续,在村里陆续饿死了三五十人后,早该到位的官府救济粮终于到了!县官大人看着村口乱葬岗新突起的几十个小土包红了眼睛,里长、保甲也都沉默无声的在收拾着残局。阿爹看着手中领到的一袋救济粮沉默不语,粮袋中赫然夹杂着石子、稻壳、老鼠屎!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饥荒刚发生的时候,县官大人就已经早早的上了折子到州府大人的案上,州府大人派人来了解实情后不敢怠慢立即火速上折到了道台大人的案上,最后各路的折子到中书省的时候,灾区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
至于说中书省怎样赈济灾民那就不说了,谁知道哪路大人物会出来横插一脚,原先预算充足的赈济量到灾民手中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只是谁都明白,敢在赈济粮上动手动脚的必定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告官官倒,告府府跑,地方官府都知道民患猛于虎,虽然平时苛捐杂税,各种摊派不少,也时常有民怨沸天的地方,地方吏治虽然腐败但还没到倾倒如山的地步。不然,真以为都察院那些人是吃屎的?!
徐骁,紧了紧身上的破衣,哦,不对,应该是说破布条,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小人,只能无助的被饥民和反叛部族组成的洪流裹挟着,阿爹在十几天之前的征召中就离开了,代价就是留给徐骁一个玉米面菜团,菜团不大只有徐骁一个拳头大小,青绿色的野菜中参杂着些许黄白玉米碎,征召的队伍走的那么匆忙,阿爹走的那么急甚至来不及对徐骁留下几句话,只是催促着让徐骁赶紧咽下这来之不易的“美味”,在确认徐骁添干净手上最后一点碎渣后匆匆赶上队伍向不知名的方向奔去。
秋雨之下,徐骁模糊了双眼却没发出声来,阿爹的身形瘦的已经不成样子,若非是之前的骨架较大,估计连征召的人也不会要他,也就不会有了那个小小的菜团,或许是阿娘走的太突然,徐骁一直望着阿爹消失的方向很久很久希望把阿爹的身影深刻在心里不再忘记!如今的阿爹身在何方?是生是死,徐骁不想去猜,饥民中的青壮在征召之后没有一个再重新出现,命贱如斯,只抵一个饭团!
阿娘走的凄苦,留下了父子相依为命,赈济粮堪堪救命,让父子两人喘了口气。天地不仁,悲剧又重演,只是这一次身份已经变了,之前是灾民,官府要救济,现在是判民,官府要镇压!身份的流转如此之快,虽然是不得已,虽然是迫于无奈,虽然是对大庆帝国一贯的忠贞和热爱,但在活路面前,生存才是为之拼命的唯一理由!为了乱葬岗的坟包不在叠馒头似的一层又一层,为了不让最亲最爱的人那么悲惨的离去,反抗之路只能走的毅然决然,在这支队伍里,没有远大理想,没有深远抱负,没有政治目的,没有利益诉求,唯一的理由只剩下---活下去!
徐骁已经两天没吃饭了,肚子已经听不到咕咕声了,从最开始的饥饿到胃部的空虚到后面的疼痛再到后面的麻木到现在已经没有知觉了!他强忍着**,不学别人样趴在低洼处喝水也不张开嘴任由秋雨低落嘴中。此刻他想到了故去的阿娘!
那一年,也是闹饥荒,家里的米缸比水缸还干净,能吃的东西都没有了,阿娘看了阿爹在外搜寻了一天的疲惫身影,看到阿爹的篮子里稀稀落落的几块葛根,拿出了昨天舍不得吃攒下的一把嫩枝叶递给了阿爹,阿爹自然明白阿娘的意思,心疼的想搂住阿娘,阿娘推开了阿爹拢过来的手,轻声无力的说:“去躺着吧,寻了一天了留点力气早早歇着明天再去,我去煮一煮葛根,生的,怕骁儿受不住”。说完转身去正屋外的茅草棚,拿起瓢舀了几大瓢水灌了下去然后去生火煮葛根。
后半夜刚过,阿娘就开始不停往茅厕跑,徐骁清楚的记得那晚月亮很大很圆所以能清楚的看见阿娘每次从茅厕回来后布满额头的豆大汗珠和白得吓人的惨白面庞!最开始,阿娘还能勉强迈步到茅厕,后来就只能反复打滚遗屎在裤裆上到最后就只剩出气声没有进气声了,阿爹抱着渐渐冷下去的阿娘无声痛苦,眼睛有泪却已无神。小小的徐骁摇晃着阿娘,断断续续的哭着“娘,你怎么了,娘,你饿昏过去了吗,娘,快点醒来啊,都是骁儿不好,不该一个人吃葛根,娘你快醒过来,骁儿不吃了,全部都给阿娘吃,呜呜,娘……”
翌日,阿爹拖着身子到乡邻家求助,乡亲门饥荒枯瘦的脸上露出的都是惋惜和无奈的神情,在众人的帮助下,草草的编了一张稻草的席子裹着阿娘冰冷的身躯走向了村外的乱葬岗,徐骁用小手搓了几根泥做的香烛,浅浅的插在阿娘的坟头,又用力挖了个坑埋下了昨晚没舍得吃的最后一块葛根,覆完土又用力的将土坑填平采食,不是怕野狗闻到葛根的气味把葛根刨出来,而是怕乡邻们忍不住饥饿偷偷刨出来吃了,阿娘就是因为心疼阿爹和我才饿死,就让这块葛根留着,让阿娘在黄泉路上饿的时候垫垫肚子。
饥荒依旧在延续,在村里陆续饿死了三五十人后,早该到位的官府救济粮终于到了!县官大人看着村口乱葬岗新突起的几十个小土包红了眼睛,里长、保甲也都沉默无声的在收拾着残局。阿爹看着手中领到的一袋救济粮沉默不语,粮袋中赫然夹杂着石子、稻壳、老鼠屎!在场的每个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饥荒刚发生的时候,县官大人就已经早早的上了折子到州府大人的案上,州府大人派人来了解实情后不敢怠慢立即火速上折到了道台大人的案上,最后各路的折子到中书省的时候,灾区已经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
至于说中书省怎样赈济灾民那就不说了,谁知道哪路大人物会出来横插一脚,原先预算充足的赈济量到灾民手中已经完全变了模样。只是谁都明白,敢在赈济粮上动手动脚的必定是了不得的大人物,告官官倒,告府府跑,地方官府都知道民患猛于虎,虽然平时苛捐杂税,各种摊派不少,也时常有民怨沸天的地方,地方吏治虽然腐败但还没到倾倒如山的地步。不然,真以为都察院那些人是吃屎的?!
徐骁,紧了紧身上的破衣,哦,不对,应该是说破布条,作为一个十来岁的小人,只能无助的被饥民和反叛部族组成的洪流裹挟着,阿爹在十几天之前的征召中就离开了,代价就是留给徐骁一个玉米面菜团,菜团不大只有徐骁一个拳头大小,青绿色的野菜中参杂着些许黄白玉米碎,征召的队伍走的那么匆忙,阿爹走的那么急甚至来不及对徐骁留下几句话,只是催促着让徐骁赶紧咽下这来之不易的“美味”,在确认徐骁添干净手上最后一点碎渣后匆匆赶上队伍向不知名的方向奔去。
秋雨之下,徐骁模糊了双眼却没发出声来,阿爹的身形瘦的已经不成样子,若非是之前的骨架较大,估计连征召的人也不会要他,也就不会有了那个小小的菜团,或许是阿娘走的太突然,徐骁一直望着阿爹消失的方向很久很久希望把阿爹的身影深刻在心里不再忘记!如今的阿爹身在何方?是生是死,徐骁不想去猜,饥民中的青壮在征召之后没有一个再重新出现,命贱如斯,只抵一个饭团!
阿娘走的凄苦,留下了父子相依为命,赈济粮堪堪救命,让父子两人喘了口气。天地不仁,悲剧又重演,只是这一次身份已经变了,之前是灾民,官府要救济,现在是判民,官府要镇压!身份的流转如此之快,虽然是不得已,虽然是迫于无奈,虽然是对大庆帝国一贯的忠贞和热爱,但在活路面前,生存才是为之拼命的唯一理由!为了乱葬岗的坟包不在叠馒头似的一层又一层,为了不让最亲最爱的人那么悲惨的离去,反抗之路只能走的毅然决然,在这支队伍里,没有远大理想,没有深远抱负,没有政治目的,没有利益诉求,唯一的理由只剩下---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