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开业成功要素之五:凝聚团队精神。

    刘邦过人品质之五:足智多谋。

    “刘邦!刘邦!”父老乡亲们欢呼着,打开城门,刘邦带领着自己的队伍进城了。结束多年的逃亡,终于重返故里,受到了夹道热烈欢迎。

    秦朝设置的沛令已经被杀,乡亲们自然地推举刘邦担任新的沛令。

    刘邦一向豁达大度,敢作敢为,从来没有怕过人,明明身无分文,却敢说自己礼金一万;知道沛令看中了吕雉,也敢与上司争抢。

    刘邦早就打出了反秦的旗帜,公然宣称要“赤帝子杀白帝子”,把自己摆在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位置,可谓豪气干云,暴露了要做反秦领袖的雄心壮志。

    当初一听到樊哙带来的消息,刘邦就星夜兼程,不为任何艰难险阻所动,急切地回到沛县,原本就是为了造反。更何况,在丰邑的时候,已经杀羊祭神,正式宣布了造反。

    然而,当全县乡亲们都打算请他为首的时候,他却一反常态,变得谦逊起来,百般退让。

    他说:“如今正当乱世,诸侯纷纷起事,如果安排将领人选不妥当,就将一败涂地。我并不敢顾惜自己的性命,只是怕自己能力小,不能保全父老兄弟。这是一件大事,希望大家一起推选出能胜任的人!”

    与陈胜、项梁、田儋等一起兵就迫不及待地抢占领导位置、自封各种官职不同,刘邦在众望所归之下,却反而上演起来了百般推辞的一幕。

    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在乡亲们都期望他出来领头的时候,他却为什么说出这番推辞的话来?

    首先,这多少有几分是真心话。

    的的确确,刘邦平时为人虽然豁达,也缺乏礼貌,显得粗鲁,但对和自己父兄一样的底层百姓、特别是对自己的乡亲,绝不能说没有感情。否则,乡亲们就不会给他“宽仁爱人”的评价,沛县的子弟们今后也不会死心塌地地跟随他。因此,真到了造反起事的时刻,他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怕辜负乡亲们的期望,这未必全是虚言。

    其次,这更多的是有意说给大家听的话。

    我们之前说过,刘邦作为道家鼻祖老子的同乡,从小受到道家思想的熏陶,实际上在很多做法上是和老子的主张一样的。比如,老子这个人一贯主张,做事要学会以柔克刚,谦虚退让,以退为进。比如,他说:“欲上民必先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意思就是要想坐在人们的上边发号施令,就必须用言辞对民众表示谦下,要想站在人们的前面推行改革,就必须让人们觉得自己是摆在民众的后边。

    面对沛县父老乡亲的推举,刘邦一再谦虚退让,就完全符合老子的这种想法。客观上,他有意说出这样一番话给大家听,表现出一幅谦虚退让的样子,确实是非常高明的举措。

    第一,刘邦的退让,更加凸显他众望所归、无人可以替代的地位,巩固了他在众人心目中的威信。

    实际上,此时的刘邦在沛县的声望地位,原本还比不上萧何、曹参。他原来的职位一直都在萧何之下,很多地方都需要萧何的关照。

    如果萧何愿意,他完全可以取刘邦而代之。正如周恩来曾经长期担任过毛主席的上级。

    然而,面对带头造反需要承担的风险压力,特别是一旦失败必定遭遇诛灭九族的后果,萧何、曹参都退缩了。他们和沛县的父老乡亲们一起,坚决推举刘邦接任沛令。

    这就使得他们在刘邦面前黯然失色。当他们都甘愿居于刘邦手下,刘邦就更加成为沛县乡亲们心中独一无二的领袖人选。

    第二,刘邦的退让,检测了沛县豪杰们对自己的态度,哪些是拥护自己的,哪些是反对自己的,一目了然,这便于他统率队伍。

    结果,刘邦说不愿意当新的沛令,没有人再肯出头。就连王陵、雍齿,也心甘情愿屈居刘邦之下。这就让刘邦放下心来。

    看来,能够挑战自己权威的人还没有,他可以当仁不让地当首领了。

    第三,刘邦的退让,还让众人充分认识到了起兵反秦的艰巨性和危险性,统一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使得他们更加坚定跟随刘邦起兵的决心。

    他这段话,表面上看是在谦虚退让,实际上也带有明显的恫吓意味。他是在告诉全城的父老乡亲:现在大家已经杀了秦朝的沛令,不造反是不行的了,而造反的成败取决于有没有恰当的领导人选,如果这个人选用不当就可能一败涂地,父老乡亲们就都不能“保全”,后果不堪设想。

    他也是在告诉那些和他一样有心领头的人:这可是要赌上性命的活,责任重大,大家得好好掂量掂量。

    如果我刘邦不行,你们看谁行?

    如果谁都不行,那就只有我刘邦行。

    既然如此,你们非得跟随我刘邦干不可,只有我刘邦才是最合适的起义领导人,今后,谁都必须听我的!

    果然,听说刘邦不肯担任新的沛令,乡亲们都急了。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搬出各种说辞,非请刘邦担当此一重任不可。

    偏偏刘邦还是不同意。

    别无他法,在萧何、曹参的导演下,乡亲们只好请巫师来占卜,看看究竟谁来担任沛令合适。

    沛县属于楚地,而楚地巫风最盛,巫师一度是楚国待遇最好的职业。巫师占卜,本来是为了预测未知的事情;但现在,他需要验证的却是一件已经再明显不过的事实:除了刘邦,没有人能够胜任沛令这个职务。

    所以占卜的结果一点都没有悬念。父老们宣称:“平素听说刘邦那么多奇异之事,必当显贵,而且占卜没有谁比得上你刘邦最吉利。”

    唉,沛令这个职位,真的非请你刘邦勉为其难地担当不可了。

    求求你,当官吧!

    在巫师占卜之后,素来信奉鬼神的乡亲们望着刘邦,眼神里既充满了敬畏乃至恐惧,又透露出强烈的自信和希望。

    敬畏乃至恐惧,是因为他们感到刘邦原来是如此的不平凡,乃是赤帝之子,是上天注定要来领导他们的。

    自信和希望,则是因为他们相信,既然刘邦是上天注定必当显贵之人,那么,跟随刘邦造反,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换来荣华富贵、幸福生活!

    一面给人恐惧,一面给人自信;一面让人害怕,一面给人希望。这是古往今来的大政治家们、大宗教领袖,乃至大野心家们,都十分熟稔的凝聚人心的秘诀!

    刘邦俯瞰着都在仰头望自己的乡亲们,就像耶稣在望着所有阪依自己的基督教徒,一种既自豪又神圣的感情油然而生。是的,他承载着沛县父老乡亲,不,甚至是整个天下百姓的重望;够了,他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如果把他的造反比喻为一家公司的创业,那么,从一开始,刘邦就已经在自己的公司中树立起了绝对的权威,所有的职工就已经紧紧团结在他的周围了。

    58、刘季为何称“沛公”?

    ;

章节目录

狼狈不堪的历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红掌清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红掌清波并收藏狼狈不堪的历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