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王仙芝对朝廷扔出的这块肥肉还是非常满意的,这两年四处奔走,刀头舔血不就是为了这个吗?能从贼变成官,何乐而不为呢?
前不久还是王仙芝俘虏和敌人的王镣、裴渥全都跑来恭喜王大人高升。此时,王仙芝的心情也是极好,大设宴席,众人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好不快哉。
可王仙芝哪知道自己的一桌好酒席生生的被他的一个好朋友给坏掉了,他的这个好朋友就是黄巢。
王仙芝认为,现在投降,是最好的时机。
黄巢认为,去他娘的投降!
黄巢自打揭竿而起后就一直跟着王仙芝,两人同甘共苦,出生入死,情同手足,是不折不扣的铁哥们。
然而,铁哥们也是会生锈的。
黄巢见朝廷只封了王仙芝一个人,暗想自己这几年跟着王仙芝上刀山下火海,居然一文钱都没有捞到,越想越生气,当下是火冒三丈。
宴席之上,黄巢可能是多喝了两杯,仗着酒劲跳将出来,指着王仙芝的鼻子就骂:“我们刚开始起事的时候,是立下死誓的,夺取天下,为民除贼。而现在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你就要接受唐朝的招安。你倒是落的自在,当了唐朝的官儿,留下我们五千多个苦命的弟兄怎么办?你把弟兄们交给我,我带他们去谋富贵,你留在这里享福吧。”
此话一出,一下子群情激愤,大家也都一起对黄巢的责骂附和道:“对!哥哥忒不地道了,你自个享福,让我们去喝西北风!”
怒不可遏的黄巢更是觉得骂人不解气,干脆冲上前去,一把将王仙芝摁倒在地,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暴揍。
王仙芝哪里是黄巢的对手,被揍的“吱哇”乱叫,直到众人劝阻,黄巢这才放手离去。
这场冲突之后,由于群情激愤的原因,王仙芝没敢接受朝廷的官职,只是带一部分部队留在荆襄一带。而黄巢则率领自己本部二千人马向北进发,与王仙芝分道扬镳了。
这一举动表明黄巢同志正式开始单飞,另开分店,准备单干。
通常新店开张,左右邻居都要送点贺礼。但很明显朝廷没这个打算,也没这个预算。不过,没关系,你不送,我就自己抢。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一别两载后,黄巢又回到了自己的故地山东。黄巢有自己的打算,老是跟在王仙芝屁股后面当小跟班总不是个办法,这样下去,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与其给别人当高级打工仔,不如自己当个小老板,这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但想法归想法,想要成功还需要一定的代价。
但事实证明,黄巢的单飞是正确的,至少在现在看来。
黄巢刚回到山东便攻下郓州,杀掉郓州节度使薛崇,进而又攻陷了曾经兵败之所沂州。
当小老板的开局应该说是很顺利的,朝廷没送的贺礼,黄巢也都抢了。不过,黄巢虽连下二州,但仍是孤军作战,势单力薄。
也或许是黄巢和王仙芝的缘份还没有走到尽头,这年四月,王仙芝派心腹大将尚让率军北上河南遂平县嵖岈山,黄巢知道后,也带着弟兄们来到嵖岈山,与尚让会合。不久之后,王仙芝也亲自赶来,两处义军又合兵一处。
同年七月,两路起义军合力攻打宋州,一番激战后,义军将吹牛不上税的剿匪总司令宋威困在了城中。
幸好许州军节度使崔安潜及时派出右卫上将军张自勉率军赶到,宋威才免去一劫。
张自勉率军与起义军交战,大获全胜,立下大功,但此时的他却没有一丝喜悦之色,因为朝廷之上,宰相卢携、王铎等人企图让他将所部兵马尽归宋威管辖。
好在另一位宰相郑畋以宋威与张自勉之间已产生疑虑,并各怀愤恨,若张自勉在宋威麾下必会被其所杀为由不肯在奏状上署名,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郑畋,字台文,河南荥阳人。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刚刚年满十九岁的郑畋进士及第,这在那个科举取士的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也可能是过于年轻,所以郑畋并没有因此进入朝廷,而是在地方上做了一个小幕僚,直到唐懿宗的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历练了近二十年的郑畋才在宰相刘瞻的保举下入朝。
五年后,郑畋荣升户部侍郎,后又充翰林学士。
然而,在一个腐朽的朝廷里,无论你多有才学都是没用的。因为此时的大唐王朝宦官掌权,党派林立。饱读圣贤书一心想要报效朝廷的郑畋又因为触动权贵被贬地方。
僖宗即位后,朝廷内宦官势力犬牙交错,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当数“内四贵”了。也就是杨氏家族(左、右枢密使)、西门家族(右神策军中尉)以及刘氏家族(左神策军中尉),这三大家族。
神策军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其时不过是一支无足轻重的戍边部队,创建者是当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
十年后,也就是唐肃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宦官鱼朝恩利用平定吐蕃之际掌管神策军,自此以后神策军一分为二,设左、右中尉统领,成为一支由宦官把持,常规兵员达十万的天子护卫军。
枢密使,始建于宪宗朝,初设之际,它的权力就不可估量,大臣的表奏几乎都是通过它的嘴入皇帝的耳;皇帝的决定也都是由它来宣布。
中唐以后,权宦多以枢密使的身份参与国家大事,甚至与左、右神策军中尉一起,决定帝王的废立。故而左、右枢密使与两神策军中尉号为“内四贵”。
田令孜因为僖宗的关系,在朝廷内是呼风唤雨,但在宫廷内外的影响力却远远不及号称为“内四贵”的三大家族。不过,田令孜自身和皇帝关系亲密,所以他便故意抬高西门家族来制衡杨氏和刘氏,逐步削弱了这两大家族的势力。
田公公得利于西门氏的势力打压了杨氏、刘氏,从而掌握大权,郑畋也因为和西门氏走的近从而沾了光,被召回。乾符元年,已是三朝老臣的郑畋出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得以拜相。
然而,上天似乎还是不肯放过命运多舛的郑畋,因为就在他拜相的第二年,影响他命运走向的黄巢起义爆发了。
回过头来,再说起义军,宋州之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王仙芝和黄巢各行其政,号令不一,所以被张自勉打了个措手不及。
于是,王仙芝只好率人马南下,再次与黄巢分裂。而黄巢则率本部人马留在山东、河南和湖北北部一带东躲西藏,迂回作战。
起义军这两年把山东搅得天翻地覆,交道打多了,彼此也就都熟悉了。地方上的官员发扬着宁杀一百人,不交一颗粮的精神,并且各地协同防御弄得黄巢很头疼。
由于“躲猫猫”作战方案的一再失利,在湖北又被左散骑常侍曾元裕打的大败,所以黄巢只好率军东进。
黄巢之所以那么快跑路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逃命,而是为了进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出自于《孙子兵法》的经典名言,黄巢想必也有所耳闻。黄巢没和曾元裕打过交道,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黄巢的战略思想还是十分明确的,敌人弱小,咱就放开手了打,敌人强大,那就先跑路,多凑些人,凑多了再打。
果然,黄巢东进后,立马攻陷匡城县,接着又攻陷了濮州,继而逃入家乡山东。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刚过完年的曾元裕由于升官坐了诏讨使,那是精神倍加,一再和黄巢过不去。这样,在山东也混的不怎么样的黄巢也被迫选择南下,进攻亳州。
无所谓,到哪都是混。
黄巢这些日子和曾元裕打交道,当初当小老板攒的资本差不多也都快败光了,从穷光蛋到穷光蛋,这一年基本算是白奋斗了。
应该说,他很倒霉。
但有人比他更倒霉,另一个倒霉蛋——王仙芝。
相比黄巢而言,王仙芝的遭遇可算是一波三折,当黄巢南下攻下毫州后,他立即得到了一个对他来说不知道是喜是悲的消息:王仙芝战死了。
王仙芝和黄巢几个月前在宋州一别后,率军进入湖北,并相继攻克了安、随二州,甚至还活捉了随州刺史崔休征,并还杀了前来救援随州的襄阳节度使李福的儿子。
朝廷一面派遣诸军火速赶往襄阳城,一面也就是否该罢免处事不当的诏讨使宋威展开讨论。
由于一再欺骗朝廷,劣迹昭彰,屡战屡败,郑畋便希望僖宗能与左、右神策军中尉和左、右枢密使商量,尽早将其罢免,并按军法处置。
但是,由于卢携力保,僖宗却并没有听从郑畋的建议,这也为后文埋下了一个巨大的伏笔。
卢携,字子升,不仅相貌丑陋,还是个大舌头,五音不全,愣是靠巴结田令孜才当上了宰相。
“内四贵”中,杨氏、刘氏两大家族被田令孜和西门家族整倒,田令孜作为打破“内四贵”平衡的主要力量,几乎独揽大全。但他也知道,就算只剩下一个西门家族,也不是那么容易摆平的,必须得循序渐进。
西门家族的主要势力来源于右神策军,扳倒杨氏后,郑畋入相。但几乎与此同时,田令孜又将卢携提相,摆明了是要和西门家族分庭抗礼。
内廷有矛盾,必然反映到外廷;作为权宦在外朝的代言人,两人有时也不得不为各自的后台老板说话,故而意见自然也时常相左。
朝廷大军逐渐集结于襄阳后,自知不是敌手的王仙芝便再次写了降表,表示愿意归顺朝廷,并派他的心腹大将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去邓州向朝廷请降。
王仙芝的追求并不高,甚至可以用鼠目寸光来形容,和黄巢相比,他就是一彻头彻尾的贱民。
“有高官做,谁还愿意脑袋别裤腰带上去打仗?”
这是王仙芝的格言,然而最终要他命的也是这句话。
既然王仙芝愿意投降,担任招讨副使的杨复光便答应派人送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前往长安,以讨论招安的具体事宜,可没想到意外却发生了!
导致这次意外的人是王仙芝的老熟人,郑畋口中劣迹昭彰宋威。
以宋威的能力能够当上“剿匪总司令”,正应了那句话:朝廷有人好办事。卢携、王铎二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帮了不少忙。
卢携是田公公的在外廷的代言人,他让宋威担任“剿匪总司令”,是为自己和田公公能够掌握兵权,所以功劳自然不能被杨氏家族的余孽杨复光抢去,好让他趁机在僖宗面前邀功。
于是,宋威开始干缺德事了,他派人在去长安的半路上截下了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并谎奏尚、蔡等人是俘虏,将他们尽皆斩首。
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宋威这一举动显然彻底激怒了王仙芝。为了以牙还牙,给朝廷点颜色看看,王仙芝立即率军渡过汉水进攻荆南道。
唐朝的地方政权是分为三个级别的,道、州、县三级,道就相当于现在的省,荆南道大概就是湖北南部和湖南等地。
荆南道是长江的中心,华夏的腹地。如果成功占据荆南,王仙之就可以顺江南下分割江南,进而与唐王朝南北对峙。
但显然王仙芝的步子跨的有些急了,想要成为大boss,他的学费似乎还没交够。如果王仙芝能料到这次攻打荆南的后果,他是绝不会去的,可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命运是决绝,也不允许任何人假设。
但没关系,至少当时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荆南对来说王仙芝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荆南节度使杨知温同志是个文官,准确的说是个迂腐的文官,进士出身的他素以文章才学著称,至于兵法?
从没听说过。
当有人来报告说王仙芝大军将要杀到,杨知温还以为是遥言,丝毫没有戒备。
当时正值冬季,汉水水浅,河道较窄,王仙芝率军从容渡过汉水。
乾符五年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凛凛寒冬,大雪封门,悠闲的杨大人正在接受将吏们的新年祝贺。但是,此时此刻王仙芝却没有因为过年就放假了,他马不停蹄,已经率军来到江陵城下,并且一举攻陷了外围的罗城。
江陵城的将士齐心协力将内城修治拒守,等到了天黑,杨知温因为害怕都没敢出节度使府。将士们请杨知温出来抚尉士兵,可杨知温居然被吓傻了,六神无主的他衣服都是胡乱穿的。
于是,将士们只好在百忙之中又帮杨大人重穿了一次,并里三层,外三层给杨大人披盔贯甲以防备暗箭流矢。
等来到城墙上,杨知温见士兵们正在全力拒战,王仙芝一时间拿他也没办法,也就不那么害怕了,胆子也慢慢大了起来,甚至文人性情大发,悠闲的赋诗给幕僚们听。
多亏这些幕僚比他明白事,让他派遣使者向襄阳节度使李福告急。
李福听说王仙芝在江陵城下进退两难,顿时拍案而起。
“那个王八蛋杀了我儿子,老子正想找他练练呢!”
二话没说,李福立即调集部下全部人马,亲自率领要找王仙芝玩命,欲给儿子报仇。
当时,正巧有五百名沙陀族的士兵驻扎在襄阳,为了增加胜算,李福也将他们编入战斗序列,可没想到就是这五百沙陀军成为了影响战斗的关键因素。
襄阳大军行至荆门时,正巧与起义军迎头遭遇,这场战斗的序幕就由此拉来。
沙陀骑兵好战心切,首当其冲,纵马横冲直撞,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但整个表演过程恐怕会让大伙儿失望,因为那是极其无聊和血腥的。这五百人自打冲入敌军后就是一通乱砍乱杀,几乎怎么砍怎么有。砍累了就冲出去歇会,歇完了再冲回来接着砍。骑兵对这群没受过专业训练步兵的优势十分明显,义军基本上只有伸脖子被砍的份。
所谓如入无人之境,大概就是这个状态。
起义军阵脚大乱,与此同时,李福派主力军发动总攻,义军四下溃散,只有少部分人幸运的逃脱苦海。
王仙芝听说前线仅五百沙陀兵就将自己的人冲的七零八落,吓的晕头转向,在江陵一带大肆烧杀抢掠一阵后匆匆离去。
说来惭愧,眼前的这一幕和三年前围攻沂州时是何其相似!若能拿下江陵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不过,那么近又那么远,几乎触手可及,却又屡攻不破。
难道命运就是如此?
老天若是如此,可见其本意就是弄人。
王仙芝解围而去,由于慌不则路,北逃到了河南申州,在这里他遇到了新任招讨副使曾元裕。此时的曾元裕因为接连打败黄巢,已经名声显赫,王仙芝听过有这号人,没见识过。这次,一战下来,王仙芝算是真正见识了,被打的大败,损失惨重。
这时,朝廷终于因为宋威干了缺德事,和在镇压起义中碌碌无为,通过了郑畋的提议将其解除兵权。由于刚刚大败王仙芝,在对黄巢时又屡屡获胜,刚刚就任的招讨副使曾元裕立马又被擢升为招讨使,而曾在宋州击败过义军的右卫上将军张自勉则担任招讨副使。
新年新气象,新人新政策,曾元裕和张自勉心有灵犀,为了避免重蹈三年前宋威在沂州城下的覆辙,立即集中优势兵力,加紧围剿王仙芝,清理余孽。
为了避免在围剿王仙芝时,黄巢会不揣冒昧的前来捣乱,曾元裕还特意照顾了一下黄巢。
三年来朝廷为王仙芝的无赖式作战方式头疼不已,无论怎么围,怎么打,这小子总能死里逃生,但这次王仙芝终于逃无可逃了。
朝廷为了彻底消灭王仙芝也下了血本,调动了各路军队,协同作战。曾元裕因为打败王仙芝和黄巢得了彩头,坐了招讨使,所以也格外卖命,率军紧追王仙芝。
这年二月,曾元裕终于在湖北黄梅追上了王仙芝的部队。此时的王仙芝尚有十余万之众,虽然一多半都是家属,但就兵力而言,还是曾元裕的一倍。然而,战斗的结果却让人大迭眼镜。
前不久还是王仙芝俘虏和敌人的王镣、裴渥全都跑来恭喜王大人高升。此时,王仙芝的心情也是极好,大设宴席,众人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好不快哉。
可王仙芝哪知道自己的一桌好酒席生生的被他的一个好朋友给坏掉了,他的这个好朋友就是黄巢。
王仙芝认为,现在投降,是最好的时机。
黄巢认为,去他娘的投降!
黄巢自打揭竿而起后就一直跟着王仙芝,两人同甘共苦,出生入死,情同手足,是不折不扣的铁哥们。
然而,铁哥们也是会生锈的。
黄巢见朝廷只封了王仙芝一个人,暗想自己这几年跟着王仙芝上刀山下火海,居然一文钱都没有捞到,越想越生气,当下是火冒三丈。
宴席之上,黄巢可能是多喝了两杯,仗着酒劲跳将出来,指着王仙芝的鼻子就骂:“我们刚开始起事的时候,是立下死誓的,夺取天下,为民除贼。而现在我们的事业才刚刚起步,你就要接受唐朝的招安。你倒是落的自在,当了唐朝的官儿,留下我们五千多个苦命的弟兄怎么办?你把弟兄们交给我,我带他们去谋富贵,你留在这里享福吧。”
此话一出,一下子群情激愤,大家也都一起对黄巢的责骂附和道:“对!哥哥忒不地道了,你自个享福,让我们去喝西北风!”
怒不可遏的黄巢更是觉得骂人不解气,干脆冲上前去,一把将王仙芝摁倒在地,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暴揍。
王仙芝哪里是黄巢的对手,被揍的“吱哇”乱叫,直到众人劝阻,黄巢这才放手离去。
这场冲突之后,由于群情激愤的原因,王仙芝没敢接受朝廷的官职,只是带一部分部队留在荆襄一带。而黄巢则率领自己本部二千人马向北进发,与王仙芝分道扬镳了。
这一举动表明黄巢同志正式开始单飞,另开分店,准备单干。
通常新店开张,左右邻居都要送点贺礼。但很明显朝廷没这个打算,也没这个预算。不过,没关系,你不送,我就自己抢。
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二月,一别两载后,黄巢又回到了自己的故地山东。黄巢有自己的打算,老是跟在王仙芝屁股后面当小跟班总不是个办法,这样下去,永远都不会有出头之日。
与其给别人当高级打工仔,不如自己当个小老板,这是很多人都有的想法,但想法归想法,想要成功还需要一定的代价。
但事实证明,黄巢的单飞是正确的,至少在现在看来。
黄巢刚回到山东便攻下郓州,杀掉郓州节度使薛崇,进而又攻陷了曾经兵败之所沂州。
当小老板的开局应该说是很顺利的,朝廷没送的贺礼,黄巢也都抢了。不过,黄巢虽连下二州,但仍是孤军作战,势单力薄。
也或许是黄巢和王仙芝的缘份还没有走到尽头,这年四月,王仙芝派心腹大将尚让率军北上河南遂平县嵖岈山,黄巢知道后,也带着弟兄们来到嵖岈山,与尚让会合。不久之后,王仙芝也亲自赶来,两处义军又合兵一处。
同年七月,两路起义军合力攻打宋州,一番激战后,义军将吹牛不上税的剿匪总司令宋威困在了城中。
幸好许州军节度使崔安潜及时派出右卫上将军张自勉率军赶到,宋威才免去一劫。
张自勉率军与起义军交战,大获全胜,立下大功,但此时的他却没有一丝喜悦之色,因为朝廷之上,宰相卢携、王铎等人企图让他将所部兵马尽归宋威管辖。
好在另一位宰相郑畋以宋威与张自勉之间已产生疑虑,并各怀愤恨,若张自勉在宋威麾下必会被其所杀为由不肯在奏状上署名,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郑畋,字台文,河南荥阳人。
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刚刚年满十九岁的郑畋进士及第,这在那个科举取士的年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也可能是过于年轻,所以郑畋并没有因此进入朝廷,而是在地方上做了一个小幕僚,直到唐懿宗的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历练了近二十年的郑畋才在宰相刘瞻的保举下入朝。
五年后,郑畋荣升户部侍郎,后又充翰林学士。
然而,在一个腐朽的朝廷里,无论你多有才学都是没用的。因为此时的大唐王朝宦官掌权,党派林立。饱读圣贤书一心想要报效朝廷的郑畋又因为触动权贵被贬地方。
僖宗即位后,朝廷内宦官势力犬牙交错,其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当数“内四贵”了。也就是杨氏家族(左、右枢密使)、西门家族(右神策军中尉)以及刘氏家族(左神策军中尉),这三大家族。
神策军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其时不过是一支无足轻重的戍边部队,创建者是当时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
十年后,也就是唐肃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宦官鱼朝恩利用平定吐蕃之际掌管神策军,自此以后神策军一分为二,设左、右中尉统领,成为一支由宦官把持,常规兵员达十万的天子护卫军。
枢密使,始建于宪宗朝,初设之际,它的权力就不可估量,大臣的表奏几乎都是通过它的嘴入皇帝的耳;皇帝的决定也都是由它来宣布。
中唐以后,权宦多以枢密使的身份参与国家大事,甚至与左、右神策军中尉一起,决定帝王的废立。故而左、右枢密使与两神策军中尉号为“内四贵”。
田令孜因为僖宗的关系,在朝廷内是呼风唤雨,但在宫廷内外的影响力却远远不及号称为“内四贵”的三大家族。不过,田令孜自身和皇帝关系亲密,所以他便故意抬高西门家族来制衡杨氏和刘氏,逐步削弱了这两大家族的势力。
田公公得利于西门氏的势力打压了杨氏、刘氏,从而掌握大权,郑畋也因为和西门氏走的近从而沾了光,被召回。乾符元年,已是三朝老臣的郑畋出任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得以拜相。
然而,上天似乎还是不肯放过命运多舛的郑畋,因为就在他拜相的第二年,影响他命运走向的黄巢起义爆发了。
回过头来,再说起义军,宋州之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王仙芝和黄巢各行其政,号令不一,所以被张自勉打了个措手不及。
于是,王仙芝只好率人马南下,再次与黄巢分裂。而黄巢则率本部人马留在山东、河南和湖北北部一带东躲西藏,迂回作战。
起义军这两年把山东搅得天翻地覆,交道打多了,彼此也就都熟悉了。地方上的官员发扬着宁杀一百人,不交一颗粮的精神,并且各地协同防御弄得黄巢很头疼。
由于“躲猫猫”作战方案的一再失利,在湖北又被左散骑常侍曾元裕打的大败,所以黄巢只好率军东进。
黄巢之所以那么快跑路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逃命,而是为了进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出自于《孙子兵法》的经典名言,黄巢想必也有所耳闻。黄巢没和曾元裕打过交道,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黄巢的战略思想还是十分明确的,敌人弱小,咱就放开手了打,敌人强大,那就先跑路,多凑些人,凑多了再打。
果然,黄巢东进后,立马攻陷匡城县,接着又攻陷了濮州,继而逃入家乡山东。
乾符五年(公元878年)二月,刚过完年的曾元裕由于升官坐了诏讨使,那是精神倍加,一再和黄巢过不去。这样,在山东也混的不怎么样的黄巢也被迫选择南下,进攻亳州。
无所谓,到哪都是混。
黄巢这些日子和曾元裕打交道,当初当小老板攒的资本差不多也都快败光了,从穷光蛋到穷光蛋,这一年基本算是白奋斗了。
应该说,他很倒霉。
但有人比他更倒霉,另一个倒霉蛋——王仙芝。
相比黄巢而言,王仙芝的遭遇可算是一波三折,当黄巢南下攻下毫州后,他立即得到了一个对他来说不知道是喜是悲的消息:王仙芝战死了。
王仙芝和黄巢几个月前在宋州一别后,率军进入湖北,并相继攻克了安、随二州,甚至还活捉了随州刺史崔休征,并还杀了前来救援随州的襄阳节度使李福的儿子。
朝廷一面派遣诸军火速赶往襄阳城,一面也就是否该罢免处事不当的诏讨使宋威展开讨论。
由于一再欺骗朝廷,劣迹昭彰,屡战屡败,郑畋便希望僖宗能与左、右神策军中尉和左、右枢密使商量,尽早将其罢免,并按军法处置。
但是,由于卢携力保,僖宗却并没有听从郑畋的建议,这也为后文埋下了一个巨大的伏笔。
卢携,字子升,不仅相貌丑陋,还是个大舌头,五音不全,愣是靠巴结田令孜才当上了宰相。
“内四贵”中,杨氏、刘氏两大家族被田令孜和西门家族整倒,田令孜作为打破“内四贵”平衡的主要力量,几乎独揽大全。但他也知道,就算只剩下一个西门家族,也不是那么容易摆平的,必须得循序渐进。
西门家族的主要势力来源于右神策军,扳倒杨氏后,郑畋入相。但几乎与此同时,田令孜又将卢携提相,摆明了是要和西门家族分庭抗礼。
内廷有矛盾,必然反映到外廷;作为权宦在外朝的代言人,两人有时也不得不为各自的后台老板说话,故而意见自然也时常相左。
朝廷大军逐渐集结于襄阳后,自知不是敌手的王仙芝便再次写了降表,表示愿意归顺朝廷,并派他的心腹大将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去邓州向朝廷请降。
王仙芝的追求并不高,甚至可以用鼠目寸光来形容,和黄巢相比,他就是一彻头彻尾的贱民。
“有高官做,谁还愿意脑袋别裤腰带上去打仗?”
这是王仙芝的格言,然而最终要他命的也是这句话。
既然王仙芝愿意投降,担任招讨副使的杨复光便答应派人送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前往长安,以讨论招安的具体事宜,可没想到意外却发生了!
导致这次意外的人是王仙芝的老熟人,郑畋口中劣迹昭彰宋威。
以宋威的能力能够当上“剿匪总司令”,正应了那句话:朝廷有人好办事。卢携、王铎二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帮了不少忙。
卢携是田公公的在外廷的代言人,他让宋威担任“剿匪总司令”,是为自己和田公公能够掌握兵权,所以功劳自然不能被杨氏家族的余孽杨复光抢去,好让他趁机在僖宗面前邀功。
于是,宋威开始干缺德事了,他派人在去长安的半路上截下了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并谎奏尚、蔡等人是俘虏,将他们尽皆斩首。
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宋威这一举动显然彻底激怒了王仙芝。为了以牙还牙,给朝廷点颜色看看,王仙芝立即率军渡过汉水进攻荆南道。
唐朝的地方政权是分为三个级别的,道、州、县三级,道就相当于现在的省,荆南道大概就是湖北南部和湖南等地。
荆南道是长江的中心,华夏的腹地。如果成功占据荆南,王仙之就可以顺江南下分割江南,进而与唐王朝南北对峙。
但显然王仙芝的步子跨的有些急了,想要成为大boss,他的学费似乎还没交够。如果王仙芝能料到这次攻打荆南的后果,他是绝不会去的,可是,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命运是决绝,也不允许任何人假设。
但没关系,至少当时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荆南对来说王仙芝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荆南节度使杨知温同志是个文官,准确的说是个迂腐的文官,进士出身的他素以文章才学著称,至于兵法?
从没听说过。
当有人来报告说王仙芝大军将要杀到,杨知温还以为是遥言,丝毫没有戒备。
当时正值冬季,汉水水浅,河道较窄,王仙芝率军从容渡过汉水。
乾符五年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凛凛寒冬,大雪封门,悠闲的杨大人正在接受将吏们的新年祝贺。但是,此时此刻王仙芝却没有因为过年就放假了,他马不停蹄,已经率军来到江陵城下,并且一举攻陷了外围的罗城。
江陵城的将士齐心协力将内城修治拒守,等到了天黑,杨知温因为害怕都没敢出节度使府。将士们请杨知温出来抚尉士兵,可杨知温居然被吓傻了,六神无主的他衣服都是胡乱穿的。
于是,将士们只好在百忙之中又帮杨大人重穿了一次,并里三层,外三层给杨大人披盔贯甲以防备暗箭流矢。
等来到城墙上,杨知温见士兵们正在全力拒战,王仙芝一时间拿他也没办法,也就不那么害怕了,胆子也慢慢大了起来,甚至文人性情大发,悠闲的赋诗给幕僚们听。
多亏这些幕僚比他明白事,让他派遣使者向襄阳节度使李福告急。
李福听说王仙芝在江陵城下进退两难,顿时拍案而起。
“那个王八蛋杀了我儿子,老子正想找他练练呢!”
二话没说,李福立即调集部下全部人马,亲自率领要找王仙芝玩命,欲给儿子报仇。
当时,正巧有五百名沙陀族的士兵驻扎在襄阳,为了增加胜算,李福也将他们编入战斗序列,可没想到就是这五百沙陀军成为了影响战斗的关键因素。
襄阳大军行至荆门时,正巧与起义军迎头遭遇,这场战斗的序幕就由此拉来。
沙陀骑兵好战心切,首当其冲,纵马横冲直撞,开始了他们的表演。
但整个表演过程恐怕会让大伙儿失望,因为那是极其无聊和血腥的。这五百人自打冲入敌军后就是一通乱砍乱杀,几乎怎么砍怎么有。砍累了就冲出去歇会,歇完了再冲回来接着砍。骑兵对这群没受过专业训练步兵的优势十分明显,义军基本上只有伸脖子被砍的份。
所谓如入无人之境,大概就是这个状态。
起义军阵脚大乱,与此同时,李福派主力军发动总攻,义军四下溃散,只有少部分人幸运的逃脱苦海。
王仙芝听说前线仅五百沙陀兵就将自己的人冲的七零八落,吓的晕头转向,在江陵一带大肆烧杀抢掠一阵后匆匆离去。
说来惭愧,眼前的这一幕和三年前围攻沂州时是何其相似!若能拿下江陵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不过,那么近又那么远,几乎触手可及,却又屡攻不破。
难道命运就是如此?
老天若是如此,可见其本意就是弄人。
王仙芝解围而去,由于慌不则路,北逃到了河南申州,在这里他遇到了新任招讨副使曾元裕。此时的曾元裕因为接连打败黄巢,已经名声显赫,王仙芝听过有这号人,没见识过。这次,一战下来,王仙芝算是真正见识了,被打的大败,损失惨重。
这时,朝廷终于因为宋威干了缺德事,和在镇压起义中碌碌无为,通过了郑畋的提议将其解除兵权。由于刚刚大败王仙芝,在对黄巢时又屡屡获胜,刚刚就任的招讨副使曾元裕立马又被擢升为招讨使,而曾在宋州击败过义军的右卫上将军张自勉则担任招讨副使。
新年新气象,新人新政策,曾元裕和张自勉心有灵犀,为了避免重蹈三年前宋威在沂州城下的覆辙,立即集中优势兵力,加紧围剿王仙芝,清理余孽。
为了避免在围剿王仙芝时,黄巢会不揣冒昧的前来捣乱,曾元裕还特意照顾了一下黄巢。
三年来朝廷为王仙芝的无赖式作战方式头疼不已,无论怎么围,怎么打,这小子总能死里逃生,但这次王仙芝终于逃无可逃了。
朝廷为了彻底消灭王仙芝也下了血本,调动了各路军队,协同作战。曾元裕因为打败王仙芝和黄巢得了彩头,坐了招讨使,所以也格外卖命,率军紧追王仙芝。
这年二月,曾元裕终于在湖北黄梅追上了王仙芝的部队。此时的王仙芝尚有十余万之众,虽然一多半都是家属,但就兵力而言,还是曾元裕的一倍。然而,战斗的结果却让人大迭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