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行到后面,安妃娘娘倒是没再找顾三娘到跟前说话,顾三娘自然也不会往人堆里凑热闹,只待宴会散了,仍旧跟来时一样,各位夫人们由宫人送到西后门,顾三娘和吉昌公主回到自家马车前时,就见沈拙已等在一旁。
顾三娘看到沈拙,轻轻舒出一口气,四周有不少夫人认出他来,心里免不了有几分计较,别看顾三娘现今无品无阶,谁不知当今蒋丞相为首的内阁联名推荐他为国子监祭酒,虽说蒋安两家为此事吵得热火朝天,可靖文皇帝既是将折子留中不发,看来他这祭酒已是十拿九稳了。
沈拙看到顾三娘脸色不太好,立时就想到她大概是在宫里受了气,他一句话也没多问,亲手扶着顾三娘上了马车,又打发家人伺候吉昌公主上车,便护送着二位女眷回府。
各家夫人们眼见沈拙对顾三娘如此温柔体贴,暗自想起先前听来的八卦,据说顾氏出身贫寒,本是死了丈夫的寡妇,还带着一个小拖油瓶,也不知为何入了蒋家大公子的法眼,怪就怪在蒋丞相不光没有嫌弃她的出身,还亲自差人接回这个儿媳妇。
再想想安妃娘娘,往常她待人做事总是滴水不漏,世家夫人与其相处,就算内心鄙夷她的品行,却也挑不出甚么错处,今日她当众羞辱顾氏,做的实在有失水准,况且她处处针对顾氏,岂非显得她心底还是放不下蒋大公子?需知蒋家前头的蒋大奶奶早就死了,那靖文皇帝又不是个有肚量的,若是传到他的耳朵里,恐怕少不得要生一场闲气,不过,这些都与她们无关,就算真的闹将起来,安妃吃了挂落,她们只有幸灾乐祸的份儿。
且说马车一路回到蒋府,吉昌公主将宫宴上的事一一说给沈拙,沈拙听完后,脸上阴晴不定,便一语不发的和顾三娘回到东院,不想他们夫妻二人前脚刚进门,后脚前头就传来话,说是安妃的谕旨来了。
顾三娘看着满脸阴沉的沈拙,说道:“她这旨意既是来了,少不得要去看一看了。”
沈拙对她说道:“你不必前去,我去就是。”
顾三娘摇了摇头,她冲着沈拙笑道:“我知道你不舍得我受委屈,不过,眼下这节骨眼上,咱们可不能叫人借机抓到错处。”
她越是这样隐忍,沈拙就越是心疼,安氏一再相逼,他若连自己的妻儿都保护不了,还如何敢自称男子汉?顾三娘看到沈拙的眼神渐渐变得犀利深邃,便握住他的手,说道:“走罢,有你陪在我身边,凭他是谁下的旨意,我都不怕。”
沈拙回握住顾三娘的手,两人换了衣裳,便携手走出东院,此时传谕的小太监已等了小半日,只待他二人到了,小太监开始宣读安妃的谕旨。
这咬文嚼字的旨意,顾三娘听得半懂半不懂,她隐约听出安妃似乎是说和她投缘,望她日后多多进宫走动。
小太监传完谕,随后就见十多个小太监抬着东西上来,这些皆是安妃宫里发下来的赏赐,小金折枝花缎两匹,遍地金万寿宫锦两匹,上好的燕窝两盒,另有两盒宫里御厨做的糕点。
转眼间,安妃的赏赐摆了满桌,顾三娘看着这些东西,忍不住些发懵,随后就有一个穿着宫衣的嬷嬷站出来,她从身边的宫女手中接过一个托盘,里面盛放着一些绢布织锦,嬷嬷说道:“安妃娘娘传谕,说是听闻蒋蒋大奶奶曾经做过绣娘,手上的活计必定没得挑剔,故此想请大奶奶帮着赶制几件衣裳,若是做得她喜欢,娘娘还有别的赏赐。”
顾三娘听见安氏要叫她做衣裳,不禁胸口气得一疼,她扭头望着沈拙,却看沈拙脸上不动声色,他对着嬷嬷拱手说道:“承蒙安妃娘娘看得起,拙荆手脚愚笨,做的东西配不上安妃娘娘的凤仪,还请嬷嬷替我等告罪,这件活计只怕揽不了。”
这位嬷嬷对着沈拙欠身说道:“蒋大公子,奴才只管传话,别的奴才不敢做主。”
沈拙见嬷嬷不肯收回成命,于是意味深长的一笑,没有再开口说话。
只待传旨的宫人走后,顾三娘翻开一看,只见安氏送来的衣物,除去外衫襦裙,还有亵衣鞋袜一类的东西,顾三娘眼见如此受人作践,浑身气得直打哆嗦,她刚要开口,便‘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三娘。”沈拙急忙扶起顾三娘,顾三娘眼前一阵发黑,干呕个不停,屋里的吉昌公主和孙氏等人唬了一跳,婆子丫鬟们连忙倒水的倒水,拿布巾的拿布巾。
“娘,你怎么了?”小叶子看到她娘气成这样,也跟着急得团团转,孙氏怕她碍手碍脚,横竖屋里有丫鬟婆子伺候,便拉着她退到一边。
顾三娘吐出的秽物沾满沈拙的衣裳,她怕腌臜到沈拙,便说:“你莫管这些,赶紧回屋去换身干净衣裳。”
沈拙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他扶着顾三娘坐下,从丫鬟手里接过漱口水,那顾三娘漱了几遍口,又有彩云回屋取来顾三娘和沈拙的衣裳,足足闹了大半晌,屋里才收拾干净。
孙氏对着顾三娘劝道:“安妃做得可恶,可你这气性也忒大了,要是为她气坏自己的身子,哪里值得?”
顾三娘躺在软榻上,脸上仍旧没有一丝血色,她朝着孙氏强笑一声,说道:“别的都罢,吐了之后,胸口反倒不像原先那样憋闷了。”
沈拙坐在她身边,他担忧顾三娘心存郁气,便要给她看脉,顾三娘笑道:“哪里就这么娇气,我身子结实着呢。”
沈拙横了她一眼,说道:“结实不结实的你说了不算!”
说完,他拉着顾三娘的手,细细给她看起脉象,摸了半日,沈拙眉头先是一皱,随后又松开,顾三娘见他脸上一时好一时坏,惴惴不安的说道:“阿拙,我怎么了?”
沈拙沉着脸,他没有做声,只叫顾三娘换了一只手,那顾三娘心里越发七上八下,屋里几个人怕有甚么不妥,都一齐安静下来。
顾三娘抓着沈拙的手,她颤抖着声音问道:“我到底怎么了?”
沈拙抬头望着她,他脸上带了一丝惊喜,不敢确定的说道:“好像是喜脉。”
顾三娘呆住了,倒是一旁的孙氏最先反应过来,她抓着吉昌公主的手,喜道:“二嫂,你听到没有,大嫂有喜了。”
吉昌公主又不耳聋,自是听到了,便是一旁的小叶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高兴坏了。
屋里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唯有顾三娘呆怔怔的,她神情有些恍惚,犹豫的问道:“你不是懂医术么,是不是喜脉你都拿不定主意?”
她和沈拙成亲以来,一直盼着能有个他俩的孩子,要是今日能得偿所愿,以前受到的那些磨难,她都觉得不算甚么了。
沈拙被顾三娘质疑,脸上难得一见的有些难为情,这脉象看来只有一月左右,正是因是自家人,他反倒不敢妄自断言。
这夫妻二人傻乎乎的看着对方,连话也不会说了,还是吉昌公主清醒一些,她连忙打发家人拿着帖子去请太医,没过半日,太医进府,吉昌公主和孙氏带着年轻的丫鬟媳妇避让出去,屋里只留着沈拙和几个伺候的婆子。
太医看完脉,笑着对沈拙说道:“恭喜恭喜,确是喜脉无疑了。”
躺在帘子后面的顾三娘听到太医的话,整个人都傻住了。
沈拙的脸上满带欢喜,他带着太医道了一声谢,那太医又道:“大奶奶怀胎尚且只有一月有余,最是需要谨慎的时候,我瞧着她像是有些动了胎气,稍后我再开些安胎静神的药,还望大奶奶好生保生。”
顾三娘听说胎象不稳,欣喜的心思减去几分,今日在宫里她又跪又拜,如今想来,她不禁有些后怕,幸亏她身子还算健壮,若是换个娇弱的,孩子早就折腾没了。
沈拙送走太医,等他回屋时,吉昌公主和孙氏正陪着顾三娘说话,小叶子则是好奇的看着她娘的肚子,一副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
顾三娘和沈拙四目相视,那顾三娘看了一眼安妃送来的东西,她闷声说道:“这些该怎么办呢?”
沈拙神秘一笑,他说:“我自有道理。”
他安抚好了顾三娘,先找来管家有旺,叫他拿着帖子再请太医来府,顾三娘不解,她问道:“太医不是来了么,怎的还要请人家过来?”
沈拙笑着说道:“你不用理会,凡事都有我呢,有人上赶着把脸送上门来给咱们打,咱们为甚么还要客气?”
顾三娘无奈的看了沈拙一眼,虽说她猜不出他存着甚么主意,她只听从他的安排就是。
这一日,蒋府接二连三的下帖子请太医上门,想来过不了两日,蒋大奶奶有喜的消息就会传遍京里世家夫人的耳中。
稍晚,沈拙又叫来有旺和有旺家的,他指着安妃送来的那堆衣裳鞋袜,说道:“把这些送到安府去。”
有旺问道:“要不要带甚么话呢?”
沈拙想了一想,他说:“就说大奶奶动了胎气,不宜再动针线,我和大奶奶都是一介平民,不知该把安妃娘娘送来的东西退往何处,烦请安家代为退回给安妃娘娘。”
有旺看了沈拙一眼,默默心道,他家大爷真会睁眼说瞎话,拿着帖子把太医院有头脸的太医们轮番请了一遍时,怎不说自己是平民之身?
☆、第90章
不出几日,顾三娘动了胎气的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似的飞到京城世家夫人们的耳中,那日顾三娘被逼着给众人跪拜的事,可有不少人当场看在眼里。据闻过后安妃还给顾三娘传了口谕,命她给自己缝制亵衣,需知京里有教养的人家,谁敢这般张狂行事?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传言,说是当日蒋府的太医换了一拨又一拨,到了晚间,更有人亲眼目睹,蒋府的管家郑重其事的把安妃命人送来的东西,一股脑全送还给安府。
这场风波传到最后,渐渐就有些变味儿了,京城里的权贵人家,哪个不知安妃的底细?她这般羞辱蒋家大公子的继室,可不就跟内院那些争风吃醋的妇人一样,然而,安妃要吃醋,也该跟三宫六院的那些嫔妃们去掐尖儿要强,这一不留心弄错对象,是要将靖文皇帝置于何地?
看不透的人,只当这些是内帷里无伤大雅的小事而已,看得透的人,发觉此事隐约是剑指当今圣上,果然,隔日就有朝中一个性子耿直的老谏官上折给靖文皇帝,先是将安妃大肆批判一顿,骂她心胸狭隘,恃势凌人,难当后宫嫔妃的表率,这老谏官还给皇帝写了一遍情真义切的规劝书,他不光苦劝靖文皇帝要远离安氏这样的妖妃,文章结尾还劝道,妨贤嫉能,御下蔽之,而不忧其有害于圣政也。
靖文皇帝看完这篇谏书,立时气得暴跳入雷,若不是有人拦着,那老谏官早就人头落地,胆敢说他妨贤嫉能,他妒忌的是谁?这贤能又指的谁?
谏官言者无罪,靖文皇帝要是真把讨人嫌的老匹夫杀了,他倒落了个犯颜直谏的美名,甚至于还坐实了他妨贤嫉能的污名,最终受益的却是背后那个沈拙,靖文皇帝杀又杀不得,心里的火气只得往外撒,首当其冲的就是始作俑者安妃。
宫里处处是耳目,安妃被靖文皇帝斥责禁足,很快就传至各府,那安家不得暂且收敛锋芒,不敢再给安妃招眼,且不论外面的闲言碎语,单说安妃,虽说被禁在宫内,到底是靖文皇帝心尖儿上的爱人,宫里一应的吃穿用度并无人敢苛刻,只是她这半生,顺风顺水惯了,今日却栽在顾氏这个乡下女人的手里,但凡想起这些,就不禁叫她怒火中烧。
早在得知沈拙续娶的女人出生卑贱时,安妃内心便有些五味杂陈,她自知与沈拙夫妻缘份已尽,然而京城数不清的公侯小姐,他娶谁不好,偏要娶一个寡妇,难不成蒋家大奶奶的位置,阿猫阿狗都能做得?
碰巧那日宫中宴客,安妃一眼就认出顾三娘身上佩戴的首饰,这自是又勾起一桩陈年旧事,原来,当年安氏刚嫁进蒋家,有一回,她和沈拙一起清点沈氏的遗物,看中了那套碧玺首饰,谁知沈拙推说是母亲生前的爱物儿,不肯送给她,这倒也罢了,为甚么现今顾三娘却戴在头上?莫非她还不如一个寡妇?况且这女人不懂尊卑礼法,她若是不教训她一下,岂非人人都能欺到她头上。
唯一叫她料想不到的是顾三娘竟怀了身孕,可恨沈拙丝毫不念旧情,害得她颜面扫地,还落得被皇上禁足的地步,只要想到这些,安妃越发恨毒了顾三娘。
不提外面的纷争,蒋家自是一片喜气洋洋,顾三娘有孕,不光沈拙喜出望外,就是蒋中明的脸上也难得挂上笑容,他和沈拙各有心结,虽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二人却很少打照面,蒋中明跟儿子不亲,隔代的孙子他还是十分喜爱的。
他们这一支子嗣单薄,小辈儿里就一个御哥儿,还被沈拙改了姓氏,迁出族谱,吉昌公主和蒋镇言成亲多年,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又何谈子嗣,至于蒋锦言和孙氏,他们夫妻是新婚,蒋锦言又被打发到长阳去了,孙氏没有好消息实属正常,眼下顾三娘忽然传来喜信,吉昌公主和孙氏两人也替她高兴。
府里好久没有喜事,蒋中明交待管家的吉昌公主,只要是蒋府的家人,每人多赏三个月的月钱,东院再拨几个得力的仆妇伺候,顾三娘本来没觉得怎么样,可是孩子都没生下来,府里就如此大张旗鼓,每日还另有太医上门请脉,她又何曾经历过这些?故此整个人不免有些坐卧不宁,唯恐出了闪失,到时无法跟蒋家和沈拙交待。
顾三娘看到沈拙,轻轻舒出一口气,四周有不少夫人认出他来,心里免不了有几分计较,别看顾三娘现今无品无阶,谁不知当今蒋丞相为首的内阁联名推荐他为国子监祭酒,虽说蒋安两家为此事吵得热火朝天,可靖文皇帝既是将折子留中不发,看来他这祭酒已是十拿九稳了。
沈拙看到顾三娘脸色不太好,立时就想到她大概是在宫里受了气,他一句话也没多问,亲手扶着顾三娘上了马车,又打发家人伺候吉昌公主上车,便护送着二位女眷回府。
各家夫人们眼见沈拙对顾三娘如此温柔体贴,暗自想起先前听来的八卦,据说顾氏出身贫寒,本是死了丈夫的寡妇,还带着一个小拖油瓶,也不知为何入了蒋家大公子的法眼,怪就怪在蒋丞相不光没有嫌弃她的出身,还亲自差人接回这个儿媳妇。
再想想安妃娘娘,往常她待人做事总是滴水不漏,世家夫人与其相处,就算内心鄙夷她的品行,却也挑不出甚么错处,今日她当众羞辱顾氏,做的实在有失水准,况且她处处针对顾氏,岂非显得她心底还是放不下蒋大公子?需知蒋家前头的蒋大奶奶早就死了,那靖文皇帝又不是个有肚量的,若是传到他的耳朵里,恐怕少不得要生一场闲气,不过,这些都与她们无关,就算真的闹将起来,安妃吃了挂落,她们只有幸灾乐祸的份儿。
且说马车一路回到蒋府,吉昌公主将宫宴上的事一一说给沈拙,沈拙听完后,脸上阴晴不定,便一语不发的和顾三娘回到东院,不想他们夫妻二人前脚刚进门,后脚前头就传来话,说是安妃的谕旨来了。
顾三娘看着满脸阴沉的沈拙,说道:“她这旨意既是来了,少不得要去看一看了。”
沈拙对她说道:“你不必前去,我去就是。”
顾三娘摇了摇头,她冲着沈拙笑道:“我知道你不舍得我受委屈,不过,眼下这节骨眼上,咱们可不能叫人借机抓到错处。”
她越是这样隐忍,沈拙就越是心疼,安氏一再相逼,他若连自己的妻儿都保护不了,还如何敢自称男子汉?顾三娘看到沈拙的眼神渐渐变得犀利深邃,便握住他的手,说道:“走罢,有你陪在我身边,凭他是谁下的旨意,我都不怕。”
沈拙回握住顾三娘的手,两人换了衣裳,便携手走出东院,此时传谕的小太监已等了小半日,只待他二人到了,小太监开始宣读安妃的谕旨。
这咬文嚼字的旨意,顾三娘听得半懂半不懂,她隐约听出安妃似乎是说和她投缘,望她日后多多进宫走动。
小太监传完谕,随后就见十多个小太监抬着东西上来,这些皆是安妃宫里发下来的赏赐,小金折枝花缎两匹,遍地金万寿宫锦两匹,上好的燕窝两盒,另有两盒宫里御厨做的糕点。
转眼间,安妃的赏赐摆了满桌,顾三娘看着这些东西,忍不住些发懵,随后就有一个穿着宫衣的嬷嬷站出来,她从身边的宫女手中接过一个托盘,里面盛放着一些绢布织锦,嬷嬷说道:“安妃娘娘传谕,说是听闻蒋蒋大奶奶曾经做过绣娘,手上的活计必定没得挑剔,故此想请大奶奶帮着赶制几件衣裳,若是做得她喜欢,娘娘还有别的赏赐。”
顾三娘听见安氏要叫她做衣裳,不禁胸口气得一疼,她扭头望着沈拙,却看沈拙脸上不动声色,他对着嬷嬷拱手说道:“承蒙安妃娘娘看得起,拙荆手脚愚笨,做的东西配不上安妃娘娘的凤仪,还请嬷嬷替我等告罪,这件活计只怕揽不了。”
这位嬷嬷对着沈拙欠身说道:“蒋大公子,奴才只管传话,别的奴才不敢做主。”
沈拙见嬷嬷不肯收回成命,于是意味深长的一笑,没有再开口说话。
只待传旨的宫人走后,顾三娘翻开一看,只见安氏送来的衣物,除去外衫襦裙,还有亵衣鞋袜一类的东西,顾三娘眼见如此受人作践,浑身气得直打哆嗦,她刚要开口,便‘哇’的一声吐了出来。
“三娘。”沈拙急忙扶起顾三娘,顾三娘眼前一阵发黑,干呕个不停,屋里的吉昌公主和孙氏等人唬了一跳,婆子丫鬟们连忙倒水的倒水,拿布巾的拿布巾。
“娘,你怎么了?”小叶子看到她娘气成这样,也跟着急得团团转,孙氏怕她碍手碍脚,横竖屋里有丫鬟婆子伺候,便拉着她退到一边。
顾三娘吐出的秽物沾满沈拙的衣裳,她怕腌臜到沈拙,便说:“你莫管这些,赶紧回屋去换身干净衣裳。”
沈拙哪里还顾得上这些,他扶着顾三娘坐下,从丫鬟手里接过漱口水,那顾三娘漱了几遍口,又有彩云回屋取来顾三娘和沈拙的衣裳,足足闹了大半晌,屋里才收拾干净。
孙氏对着顾三娘劝道:“安妃做得可恶,可你这气性也忒大了,要是为她气坏自己的身子,哪里值得?”
顾三娘躺在软榻上,脸上仍旧没有一丝血色,她朝着孙氏强笑一声,说道:“别的都罢,吐了之后,胸口反倒不像原先那样憋闷了。”
沈拙坐在她身边,他担忧顾三娘心存郁气,便要给她看脉,顾三娘笑道:“哪里就这么娇气,我身子结实着呢。”
沈拙横了她一眼,说道:“结实不结实的你说了不算!”
说完,他拉着顾三娘的手,细细给她看起脉象,摸了半日,沈拙眉头先是一皱,随后又松开,顾三娘见他脸上一时好一时坏,惴惴不安的说道:“阿拙,我怎么了?”
沈拙沉着脸,他没有做声,只叫顾三娘换了一只手,那顾三娘心里越发七上八下,屋里几个人怕有甚么不妥,都一齐安静下来。
顾三娘抓着沈拙的手,她颤抖着声音问道:“我到底怎么了?”
沈拙抬头望着她,他脸上带了一丝惊喜,不敢确定的说道:“好像是喜脉。”
顾三娘呆住了,倒是一旁的孙氏最先反应过来,她抓着吉昌公主的手,喜道:“二嫂,你听到没有,大嫂有喜了。”
吉昌公主又不耳聋,自是听到了,便是一旁的小叶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高兴坏了。
屋里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唯有顾三娘呆怔怔的,她神情有些恍惚,犹豫的问道:“你不是懂医术么,是不是喜脉你都拿不定主意?”
她和沈拙成亲以来,一直盼着能有个他俩的孩子,要是今日能得偿所愿,以前受到的那些磨难,她都觉得不算甚么了。
沈拙被顾三娘质疑,脸上难得一见的有些难为情,这脉象看来只有一月左右,正是因是自家人,他反倒不敢妄自断言。
这夫妻二人傻乎乎的看着对方,连话也不会说了,还是吉昌公主清醒一些,她连忙打发家人拿着帖子去请太医,没过半日,太医进府,吉昌公主和孙氏带着年轻的丫鬟媳妇避让出去,屋里只留着沈拙和几个伺候的婆子。
太医看完脉,笑着对沈拙说道:“恭喜恭喜,确是喜脉无疑了。”
躺在帘子后面的顾三娘听到太医的话,整个人都傻住了。
沈拙的脸上满带欢喜,他带着太医道了一声谢,那太医又道:“大奶奶怀胎尚且只有一月有余,最是需要谨慎的时候,我瞧着她像是有些动了胎气,稍后我再开些安胎静神的药,还望大奶奶好生保生。”
顾三娘听说胎象不稳,欣喜的心思减去几分,今日在宫里她又跪又拜,如今想来,她不禁有些后怕,幸亏她身子还算健壮,若是换个娇弱的,孩子早就折腾没了。
沈拙送走太医,等他回屋时,吉昌公主和孙氏正陪着顾三娘说话,小叶子则是好奇的看着她娘的肚子,一副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
顾三娘和沈拙四目相视,那顾三娘看了一眼安妃送来的东西,她闷声说道:“这些该怎么办呢?”
沈拙神秘一笑,他说:“我自有道理。”
他安抚好了顾三娘,先找来管家有旺,叫他拿着帖子再请太医来府,顾三娘不解,她问道:“太医不是来了么,怎的还要请人家过来?”
沈拙笑着说道:“你不用理会,凡事都有我呢,有人上赶着把脸送上门来给咱们打,咱们为甚么还要客气?”
顾三娘无奈的看了沈拙一眼,虽说她猜不出他存着甚么主意,她只听从他的安排就是。
这一日,蒋府接二连三的下帖子请太医上门,想来过不了两日,蒋大奶奶有喜的消息就会传遍京里世家夫人的耳中。
稍晚,沈拙又叫来有旺和有旺家的,他指着安妃送来的那堆衣裳鞋袜,说道:“把这些送到安府去。”
有旺问道:“要不要带甚么话呢?”
沈拙想了一想,他说:“就说大奶奶动了胎气,不宜再动针线,我和大奶奶都是一介平民,不知该把安妃娘娘送来的东西退往何处,烦请安家代为退回给安妃娘娘。”
有旺看了沈拙一眼,默默心道,他家大爷真会睁眼说瞎话,拿着帖子把太医院有头脸的太医们轮番请了一遍时,怎不说自己是平民之身?
☆、第90章
不出几日,顾三娘动了胎气的消息,就像是长了翅膀似的飞到京城世家夫人们的耳中,那日顾三娘被逼着给众人跪拜的事,可有不少人当场看在眼里。据闻过后安妃还给顾三娘传了口谕,命她给自己缝制亵衣,需知京里有教养的人家,谁敢这般张狂行事?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传言,说是当日蒋府的太医换了一拨又一拨,到了晚间,更有人亲眼目睹,蒋府的管家郑重其事的把安妃命人送来的东西,一股脑全送还给安府。
这场风波传到最后,渐渐就有些变味儿了,京城里的权贵人家,哪个不知安妃的底细?她这般羞辱蒋家大公子的继室,可不就跟内院那些争风吃醋的妇人一样,然而,安妃要吃醋,也该跟三宫六院的那些嫔妃们去掐尖儿要强,这一不留心弄错对象,是要将靖文皇帝置于何地?
看不透的人,只当这些是内帷里无伤大雅的小事而已,看得透的人,发觉此事隐约是剑指当今圣上,果然,隔日就有朝中一个性子耿直的老谏官上折给靖文皇帝,先是将安妃大肆批判一顿,骂她心胸狭隘,恃势凌人,难当后宫嫔妃的表率,这老谏官还给皇帝写了一遍情真义切的规劝书,他不光苦劝靖文皇帝要远离安氏这样的妖妃,文章结尾还劝道,妨贤嫉能,御下蔽之,而不忧其有害于圣政也。
靖文皇帝看完这篇谏书,立时气得暴跳入雷,若不是有人拦着,那老谏官早就人头落地,胆敢说他妨贤嫉能,他妒忌的是谁?这贤能又指的谁?
谏官言者无罪,靖文皇帝要是真把讨人嫌的老匹夫杀了,他倒落了个犯颜直谏的美名,甚至于还坐实了他妨贤嫉能的污名,最终受益的却是背后那个沈拙,靖文皇帝杀又杀不得,心里的火气只得往外撒,首当其冲的就是始作俑者安妃。
宫里处处是耳目,安妃被靖文皇帝斥责禁足,很快就传至各府,那安家不得暂且收敛锋芒,不敢再给安妃招眼,且不论外面的闲言碎语,单说安妃,虽说被禁在宫内,到底是靖文皇帝心尖儿上的爱人,宫里一应的吃穿用度并无人敢苛刻,只是她这半生,顺风顺水惯了,今日却栽在顾氏这个乡下女人的手里,但凡想起这些,就不禁叫她怒火中烧。
早在得知沈拙续娶的女人出生卑贱时,安妃内心便有些五味杂陈,她自知与沈拙夫妻缘份已尽,然而京城数不清的公侯小姐,他娶谁不好,偏要娶一个寡妇,难不成蒋家大奶奶的位置,阿猫阿狗都能做得?
碰巧那日宫中宴客,安妃一眼就认出顾三娘身上佩戴的首饰,这自是又勾起一桩陈年旧事,原来,当年安氏刚嫁进蒋家,有一回,她和沈拙一起清点沈氏的遗物,看中了那套碧玺首饰,谁知沈拙推说是母亲生前的爱物儿,不肯送给她,这倒也罢了,为甚么现今顾三娘却戴在头上?莫非她还不如一个寡妇?况且这女人不懂尊卑礼法,她若是不教训她一下,岂非人人都能欺到她头上。
唯一叫她料想不到的是顾三娘竟怀了身孕,可恨沈拙丝毫不念旧情,害得她颜面扫地,还落得被皇上禁足的地步,只要想到这些,安妃越发恨毒了顾三娘。
不提外面的纷争,蒋家自是一片喜气洋洋,顾三娘有孕,不光沈拙喜出望外,就是蒋中明的脸上也难得挂上笑容,他和沈拙各有心结,虽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二人却很少打照面,蒋中明跟儿子不亲,隔代的孙子他还是十分喜爱的。
他们这一支子嗣单薄,小辈儿里就一个御哥儿,还被沈拙改了姓氏,迁出族谱,吉昌公主和蒋镇言成亲多年,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又何谈子嗣,至于蒋锦言和孙氏,他们夫妻是新婚,蒋锦言又被打发到长阳去了,孙氏没有好消息实属正常,眼下顾三娘忽然传来喜信,吉昌公主和孙氏两人也替她高兴。
府里好久没有喜事,蒋中明交待管家的吉昌公主,只要是蒋府的家人,每人多赏三个月的月钱,东院再拨几个得力的仆妇伺候,顾三娘本来没觉得怎么样,可是孩子都没生下来,府里就如此大张旗鼓,每日还另有太医上门请脉,她又何曾经历过这些?故此整个人不免有些坐卧不宁,唯恐出了闪失,到时无法跟蒋家和沈拙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