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钱塘江面,万众瞩目下,一条白线闪现,那是汹涌的潮头,伴着如雷鸣般的响声,由远及近,奔腾而来,潮峰于顷刻间腾起,形成丈余高水墙,泛着白浪,携磅礴之势横推堤岸处......
    天下大潮,自然奇观,在这一刻尽情地展现在围观者的眼前,既让人惊叹,更让人敬畏。
    惊涛拍岸,浪花爆渐,江干之上那数以万计的观潮者,纷纷披靡,有如溃卒,“一浪破万军”,恰是如此。
    几十年下来,钱塘观潮,已然形成了一股风潮,不只是杭州当地,整个东南的苏浙闽赣地区都是如此,甚至更远道州一些吃饱了撑的贵富子弟、抑或那些文人墨客都闻名而来。不少往来东南的外国海商,只要有空暇,也都会来见识一番。
    中秋前后的杭州,是格外热闹的,钱塘大潮也已经成为杭州这座东南商会最重要的城市名片。至少在当下的大汉帝国,比之西湖的名气可大多了。
    而今年,尤其热闹,最特殊的地方就在于,皇帝南巡,銮驾至此。皇帝刘文澎此次出巡,乃是他登基以来,第一次真正的远行。最终在“南北之争”上,他选择了往南方,这是十年前那次出巡带来的倾向。
    当初,因为汝阳王府的“剧变”,他被急召回京,册立太子,然后就被“锁”在京畿及周遭十年。
    始于夏末,自洛阳发,仅从行营的情况来看,刘文澎此次出巡,算得上“轻装简行”。除了两千大内银甲随行护卫之外,便只有一干内侍、班直及少数宫娥,朝中官员只有二十来人,宰臣只有中书侍郎王钦若,整个行营人数规模不足三千......
    规模虽不大,但是骡马车化,机动性高,便于皇帝信步随行,除了京畿的皇帝,就像一条脱离浅滩的龙,在他的领地上,肆意巡阅,尽情游玩,在满足私欲的同时,也带起一路的烟尘与污浊。
    而与他祖、父最大的一点区别在于,没有依惯例下诏地方,禁止迎奉贡献,是连象征性的表面功夫都不做。因此,可想而知,在刘文澎出巡路线上,是怎样一种鸡飞狗跳的景象,为迎奉銮驾,各地的官僚们自然又开始“发力”了。
    自官府到民间,堪称“群魔乱舞”,銮驾停留之处,地方上的准备多少还有几分用在供奉皇帝事宜上。至于那些皇帝不屑一顾的地方,官府准备的东西,自然而然便宜了官僚们,取之于民,若不能用之于君,那就基本用之于统治阶级,这才是真实写照......
    而干得过分的,是淮西道的一些毫无节操官员,因为皇帝出巡的路线,就没有淮西一点事,但仍旧有为数不少的州县,为迎圣驾“积极准备”。
    万一皇帝陛下念头一起,更改路线了呢?这可是展现淮西风貌,展现官民忠诚的大好机会!而“官绅如数奉还,百姓三七分账”的情况,也成为了淮西诸多州县在迎驾事宜上最普遍的现象......
    比起十年前,这一次刘文澎可要肆意地多,毕竟前次有刘昉这个皇叔盯着,很多事情都无法尽兴。
    一路南下,一路欢乐,于八月十日,銮驾抵达杭州,接受两浙官民极其热烈的欢迎。当然,比起当年世祖与太宗驾临杭州时,官民那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崇拜,平康六年秋的杭州,那万人影从、观者如堵的亲切热烈氛围中,荡漾的情绪多少有些失真。
    背后少不了两浙道布政使陈尧佐为首的两浙道司州府官僚的操作,为了迎驾,为了让皇帝宾至如归,陈尧佐等权贵也是挖空了心思,绞尽了脑汁,而呈现在皇帝面前的,则是两浙道最光鲜、最美好的东西。
    不管是在京畿河南,还是在江淮,一直到杭州,刘文澎见识到的,都是自己的统治下,那繁荣昌盛、河清海晏的景象,为此,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得意的心理。
    中秋之夜,在两浙司署(原吴越王宫,经过降制改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欢度中秋赏月会”,两浙的权贵们把当地的美食玉酿、好景佳人、歌舞丝竹等等,全面地呈现给皇帝。
    当夜的杭州城灯火辉煌,烟火璀璨,歌舞升平之景,欢声笑语之音,至夜方休。
    而对于两浙道司的安排,皇帝刘文澎更是满意极了,盛赞布政使陈尧佐是忠臣。
    陈尧佐乃是官宦世家出身,其父陈省华乃是前江南道布政使,这个从西南走上帝国中心政治舞台的家族,已是当今大汉有名的政治望族了。
    陈尧佐已是两浙这样财货聚集、鱼米富足的道司主官,其兄陈尧叟则在中枢担任工部尚书,其弟陈尧咨乃是雍熙年间的状元,如今是知制诰。
    陈氏一门,父子四人,各个都是出类拔萃之人,即便不提那已经去世几年的老父,就这三兄弟,已足以在大汉的政治版图上撑起一小片天了。
    而陈尧佐对皇帝的逢迎,显然不像个一片丹心的纯臣作为,多少带着些谄幸、献媚的意味。但这没办法,他不只代表自己,还代表着陈氏一族以及依附于他们的政治势力。
    对根基并不深厚,还远远谈不上与国休戚的陈氏家族来说,皇帝,尤其是一个任性的皇帝,是一点都得罪不起的。否则,一纸诏书下来,两代几十年的拼搏与经营,可能就付诸流水了。
    当然了,能一路爬到两浙道布政使的位置上,除了其父遗留的政治资源之外,他本身还是具备足够素质的。
    毕竟,如今大汉帝国的统治阶级,固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至少在上层阶级,那一个个都是如狼似虎的,背景若不深,人脉若不厚,本事若不硬,那是绝对不可能走到一道主官这一步的。毕竟,越往上爬空间越窄,这是颠扑不破的至理。
    同时,也正因为爬到这样的位置,站在足够的高度,欣赏着不一样的风景,陈尧佐才感觉得到来自那些老牌权贵势力的挤压,以及无数想把他们拉下马,以身相替的新兴官僚。
    至少,陈氏一门三兄弟,各个都身处要职,实在太扎眼了。而这样的情况,他们的选择,却也不多,不可能投效某一方权贵势力,那必然遭至群起而攻,唯一也是靠谱的出路,只在皇帝。
    偏偏,当前的皇帝,又不那么靠谱......因此,在确定皇帝要巡幸杭州的消息后,陈尧佐也是经过了一番复杂的思想斗争之后,最终决定,尽量迎合皇帝的喜好与需求,让他宾至如归,至于更多,那就大可不必了。
    显然,在陈尧佐这样级别的权贵眼里,当今天子,不可亲近!
    陈尧佐在两浙任上,除了全科农桑,发展经济、教育,最大的共享,就是对钱塘大堤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级修建。
    当前的钱塘大堤,其基础是百年前吴越王钱缪奠定的,扞海石塘乃是其突出贡献。而百年以来,各届官府为应对钱塘海潮,对江干大堤也多有修复,但缝缝补补,不成体系。
    陈尧佐家学渊源,在水利上颇有造诣,而被修整一新的钱塘大堤,就是他最耀眼的一项水利成就,并且在工程上,还创新地提出了一项“下薪实土法”。
    对于陈尧佐述职的东西,以及钱塘堤防修建于浙民之利之类,刘文澎实在难以提起什么兴趣。但对于闻名东南的钱塘大潮,他却是兴致盎然,尤其是八月十八将近,那是观潮最佳的时机,于是便有圣躬观潮一行。
    凤凰山上,瑟瑟秋风卷着海水的潮气,吹得刘文澎脸皮直抽。而那一浪接着一浪的大潮,那磅礴惊天之势,竟让他一时失语。
    至少,在亲眼见识了大自然的伟力之后,刘文澎打消了亲自乘船出海见识的心思。海浪翻腾之势如此可怕,若是在海上碰到了,实在太危险了,在超出自己掌控的事物与风险上,刘文澎又表现得格外谨慎,什么猎奇心理,都能打消......
    而比起壮丽中蕴藏着致命危险的海潮,还有一个人,也同样让刘文澎持谨慎态度,比如此时恭恭敬敬,身披厚袄,一脸病态地站在自己身侧的临淄王刘文济。
    “二哥,都说江南水土养人,你在东南这么些年,怎么病情反而越养越重了?”刘文澎似乎有些疑惑地说道。
    闻问,刘文济眼神中一点波澜都没有,重重地咳嗽了一声,用丝巾掩着口鼻,有气无力地说道:“病症有发于外,亦有生于内,臣属于后者,与所处环境无关。”
    说着,收起丝巾,抬眼望着远处依旧汹涌的钱塘海潮,脸色苍白,语调低沉地感慨道:“臣年岁既长,沉疴渐重,也不知这等江海壮阔,还能见几回......”
    听刘文济这么说,刘文澎顿露讶异,仔细地打量了他两眼,不管从气色、言语还是举动,看起来状态都不是很好的样子。
    眼珠子转悠了下,刘文澎说道:“二哥这是什么丧气话,把身体养好了,这海潮胜景,还不是任你观赏。
    看病,还需对症下药,依朕看,二哥怕是为庸医所误,这样,朕还是再给你派名御医看看......”
    能够感受到刘文澎的目光,刘文济面上还是没有多少表情,又咳嗽了两声,方才说道:“多谢陛下恩典!宫中御医,皆是国手,若能给臣诊断一二,自是再好不过!”
    见刘文济并不拒绝,刘文澎收回了目光,微仰着头,迎风而立,似乎想起一事,又悠悠说道:“此前,朝中还有人提出,让二哥就国,看来,此事得耽搁一阵子了!”
    刘文济终于心头一颤,若非极强的自制力,他或许已经握紧拳头了。但面上依旧古井无波的,沉稳应道:“都怪臣这不争气的身子。臣已想好,若能治好,那边出海就国,若难治,埋骨东南,还请陛下成全。至于封国,就等后人去经营吧......”
    “后人......”刘文澎不禁呢喃了句,一种心痛的感觉蔓延开来,他想起了他那夭折的太子。
    注意力也不禁转移了,刘文澎问道:“朕现在有多少皇侄、皇侄女了?”
    刘文济轻声道:“回陛下,序齿者,四子二女......”
    闻言,刘文澎脑海中突生一念头,扭头看了看刘文济,但见二哥还是那副“霉运满额”的模样,最终没有开口。
    他还年轻,不必急于取那下策......
    似乎忘记了刘文济的病,不能过久吹风,刘文澎硬是在凤凰山上待了一个多时辰,结果把自个儿给吹感冒了,南国的风虽然不如北方那般酷烈,但若敢小觑他,必遭反噬!
    就在当夜,太医朱宏奉谕前去给临淄王刘文济诊病,也不知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总之,朱宏向刘文澎复命时,得到的回答与此前所探差不多。
    并且,朱宏暗中向皇帝透露,临淄王的病情,深入骨髓,难以根治,极易反复,若善加调养,少作操劳劳,或许还能延寿几年,否则,其情难料。
    听到这样的回答,刘文澎不禁向朱宏反复确认,甚至问起一些细节,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的表情显得很精彩。
    就在隔日,刘文澎下诏,晋临淄王刘文济为荆王,以其为湖广巡抚使,代天巡狩,前往两湖察查吏治,安民抚夷。
    对刘文澎来说,不管刘文济的病情如何,至少不能再让二哥待在东南富庶之地了。与此同时,他又召来王钦若等近臣,商讨着如何对东南官场进行一番调动,其目的仍旧是对刘文济的势力......

章节目录

汉世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芈黍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芈黍离并收藏汉世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