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
忌念不复强灭。真如何必营谋。本原自性佛前修。
迷悟岂居前后。悟即刹那成五。迷难万劫感流。若能一一念返真求。迷尽恒沙罪过。
话说魏忠贤生辰。富倾山海。荣极古今。足忙了个月。都是人为他上寿。尚未复席。直至四月中旬。才出来谢客。殿下公侯伯附马并皇亲才到厅面谢。大九卿只到门投刺。至于小九卿以下。只不过送帖而已。其余各小衙门皆是魏良卿的帖。谢人谢毕。备酒酬客。凡文武得在请酒之列者。犹如登龙门一般。
六部尚书外。皆不能在请酒之列。他门客如白太始张小山。并工头陈大同张凌云等。俱带着卿贰的衔。也来赴席。整整又吃了一月的酒。一日清晨。门尚未开时。忽有个道人骑着驴到门前。以手叩门。里面门人问道。甚么人。外边番子手也齐来喝道。你是何处来的疯道人。好大胆。敢来千岁爷府前敲门。那道士哈哈大笑道。咱自涿州来。要见上公的。门公也开了门出来。喝道千岁爷的府门。就是宰相也不敢轻敲。你这野道人敢来放肆。还不快走。要讨打哩。道士道山野之人。不知你主人这样大。敲敲门儿何妨。须不比朝廷的禁门。门公骂道。你这野道人不知死活。咱爷的府门。
比禁门还狠些哩。前日涿州泰山庙。曾有两个道人来祝寿的。已领过赏去了。你又来做甚么。道士道我不是那庆寿讨赏的。门公道是来抄化的。道士道咱也不化缘。咱是要见你家上公的。门公道你也没眼睛没耳朵。便来放屁。千岁爷可是你得见的。就是中堂尚书要见。也须等得几日。你好大个野道人。
要见就见呀。说着就来推他。谁知他就如生了根的一样。莫想推得动。门公想道他是使了定身法儿的。叫番子手来拿他走去。
嗔一声便来了二三十个齐动手。莫想得近他身。众人忙取棍子来打他。反打在自己身上。莫想着他的身。那道士也不恼。只是呵呵大笑。正喧闹时。魏良卿出来谢客听见。问道甚么人喧闹。门上禀道是个野道人。从清晨在门外闹至此刻不肯去。良卿走出来看时。只见那道士穿一领百纳袍。系一条吕公绦。手摇麈尾。渔鼓轻敲。三耳麻鞋登足下。九华山子把头包。仙风生两袖。
随处逍遥。
魏良卿问道你是何处的道人。敢来我府前喧嚷。道士道我是涿州泰山庙来。要见上公的。良卿道你是前日庆寿送疏的。
想是没有领得赏。叫管事的快些打发他去。门上道前日那两个道士已领去了。良卿道既领过赏。又来何干。道士道我来见上公有话与他谈的。良卿道上公连日辛苦。此刻尚未起。有甚话可对我说。也是一样。或是化缘。我也可代你设处。道士呵呵笑道。这些儿便叫苦。此后苦得多哩。你也替他不得。良卿大怒道。这野畜生我对他说好话。他倒胡言起来。扯他出去。众人道若扯得他动。也不到此刻了。良卿道送他到厂里去。吩咐过上轿去了。众人上前拉他不动。又添上些人也莫想摇得动。
依旧喧哗。李永贞听见忙出来看。盘问未了。早惊动了魏监。
着人出来问他。小黄门上前问道。千岁爷问你叫甚么名字。那道士道我叫陈元朗。小黄门入内回覆。忠贤听了。慌忙出来。
那道士一见便举手道。上公别来无恙。忠贤走上前扯住手道。
师父我哪一处不差人寻你。何以今日才得相见。遂携手而入。
把门上与家人们都吓呆了。
同进来到厅上。忠贤扯把椅子到中间。请他上坐。倒身下拜。元朗忙来扯起道。上公请尊重。不可失了体统。忠贤复作揖坐下。把阶下众掌家内侍都吓坏了。都道祖爷为何如此尊他。
岂不活活的折死了他么。少顷茶罢。邀到书房内坐下。
忠贤道自别老师。一向思念。前往泰山庙进香。特访老师。
说老师往青城山去了。后又差人四路寻访不遇。今幸鹤驾降临。不胜雀跃。元朗道自别上公二三年后。家师过世。
因见尘世茫茫。遂弃家访道。幸遇一释友相伴。这三十年来云游于海角。浪迹在天涯。今日来尘世。欲募善人家。忠贤笑道老师好说。有咱魏忠贤在此。随吾师所欲。立地可办。
何苦他求。元朗道非也。我所募者。要有善根。有善心。
有善果。还要有善缘。才是个善人家。若有一念之恶。终非善缘。即如上公泼天富贵。功名盖世。奈威权所逼。负屈含冤者甚众。岂不去善愈远。非我出家人所取。今来一见台颜。
以全昔日相与之谊。即此告别。便起身要走。忠贤忙扯住道:
久别老师。正好从容相叙。少伸鄙怀。以报洪恩。何故恝然便去。元朗道外有释友等我。忠贤道何不也请来谈谈。元朗道他是清净之人。未能肯入尘世。忠贤忙叫小内侍去请。内侍问在哪里。元朗道他在平则门外。文丞相祠前打坐。你把这羽扇拿去请他方来。内侍答应。持扇飞马而来。果然祠前有个老僧打坐。内侍忙下马叫道老师父。咱是魏祖爷府里差来请你的。
有陈师父扇子在此。那老僧睁眼看了。也不回言。
起身背上棕团。持着砤杖就走。内侍上马紧随入城。他就如熟路一样。竟自先走。那内侍在后飞马也赶不上。到了府前。
门上来问。老僧站在门前。也不回答。少刻内侍到了。下马同他来到书房。忠贤出迎着时。原来就是当年救他上山的那老僧。忠贤请他到上坐。倒身四拜。老僧端立不动。拜毕。
老僧将棕团放下。盘膝而坐。吃过茶。才开口道。上公好富贵好威权。也该急流勇退了。忠贤道托二位老师庇荫。颇称得意。亦常思退归林下。奈朝廷事多。急难得脱。老僧道上肩容易下肩难。只恐担子日重一日。要压杀了。当日老僧有言。
叫你得志时。切戒杀性。你不听吾言。肆行无忌。枉害忠良。
这恶担子有千斤之重。你要脱也难脱了。内侍摆上斋来。二人绝粟不食。止吃鲜果饮酒而已。忠贤道前因访陈老师不见。已于宝刹旁建祠以报大恩。拨田侍奉香火。老师曾见否。元朗笑道虽承上公厚爱。然皆无益之费。贫道已久出尘埃。安得复寻俗事。近日于西山创一净室。颇觉幽静。
云游之暇。聊以息肩。忠贤想道他既爱西山。何不就代他起造庙宇报答他。便道老师既有净室。不知可肯携我一观否。
元朗道游亦不难。但恐车驾扰山陵耳。只可潜地一游。如夜间方可。三人酒毕。老僧即于棕团上入定。元朗与忠贤对榻。
元朗俟夜静登榻。叫忠贤亦盘膝而坐。元朗道上公可凝神默坐心空万虑。方可同游。忠贤依言屏念静坐。少顷不觉真魂与元朗携手出门。同出城来至人家尽处。只见路傍一个青衣童子。领着三个牲口来接。元朗叫忠贤骑上去。看时却是一只麒麟。一只白鹿。一只黑虎。忠贤惧不敢骑。元朗道不妨。
这极驯的。自己骑上麒麟。忠贤骑了鹿。童子骑虎。果然极稳。只见半云半雾。耳中惟闻风声。早上了一座高山。但见万壑争流。千崖竞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
雨过天连青璧润。风来松卷翠屏开。山草丛野兰馨,悬崖峭嶂。薛萝生奇葩丽。峻岭平畴。白云闲不度。幽鸟倦还鸣。
涧边双鹤唳。石上紫芝生。矗矗堆螺排黛色。
巍巍拥翠弄晴岚。
看不尽山中之景。来到悬崖峭壁之下。元朗下了麟麟。
向石壁上拍了三下。只见壁上两扇门开。有两个青衣螺髻女童出迎。元朗邀忠贤入内。那洞中景致。更自不凡。只见:
珍楼贝阁,雾箔云窗。黄金为屋基。白玉作台阶。
巍巍万道采霞飞。灵灵千重红雾绕。千年修竹。双双彩凤为巢。万岁高松。对对青鹤向日。瑶草奇花多艳丽。
紫芝白石自苍茫。帘垂玳瑁。金铺翡翠控虾须。柱插珊瑚。
瓶注玻璃分海色。垂髫少女面如莲。皓齿青童颜似玉。
青鸟每传王母信。玉壶长贮老君丹。
二人携手到亭上分宾主坐下。童子献茶。以白玉为盏。黄金为盘。茶味馨香。迥异尘世。到口滑腻甘香。滋心沁齿。
如饮醍醐甘露。茶毕起身。各处游玩。果然仙境非凡。心神不觉顿爽。童子来道。酒已完备。请真人就坐。元朗邀忠贤过东。自小廊进一重小门。有许多女乐来迎。只见香风习习。
仙乐泠泠。两边都是合抱大树。青葱苍翠。老干扶疏。高有千尺。树尽处一座白石高台。梯级而上。上面一座亭子。乃沉香为梁禝。水晶为瓦亭。上摆着酒席。二人到亭上坐下。
元朗举杯相助。众女乐八音齐奏。只见那酒器非金玉珍宝。
忠贤却不识为何物。饮馔盘杯。皆非凡类。忠贤看了心荡。
一悟形神俱化。少顷女乐停止。又见青衣女童抱着一个花鸟。
走到席前向外。那鸟高叫三声。忽见那大树上。奇花满树。
如千叶莲花。其大如盘。香风□□。少刻每花中立一美女。
有尺余长。身衣五彩。众女乐复吹弹起来。那树上美女便按节而舞。疾徐迟速。毫发无遗。一折已完。众乐停止。那鸟儿又向树叫了一声。树上的美女皆随花落。都不见了。忠贤道师父何处得此异种,元朗笑道哪有甚么异处。花开花谢。人道之常。
人世荣华。终须有尽。任你锦帐重围。金铃密护。
少不得随风花谢。酒阑人散。漏尽钟鸣。与花无异。只要培植本根。待春再发。不可自加雕琢耳。二人出席闲玩。只见东首隐隐一座高山。那山上有明处。霞光炫耀。有暗处。黑雾迷漫。山下银涛叠叠。白浪层层。忠贤问道那山是甚么山。
何以明处少暗处多。元朗道那山叫做竣明山。在东海之东。
乃三千造化之根。五行正运之主。远看则有万里。近之即在目前。这山本自光明。只因世人受生以来。为物欲所污。造恶作孽。把本来的灵明蔽了。那贪嗔爱欲。秽恶所积。遂把这山的光明遮蔽了。即一人而言。善念少恶处多。以一世而言。
善人少恶人多。所以山明处少暗处多。忠贤道怎么那山下之水。有平处。又有波浪处。元朗道此水名为止水。这平的。
是世人俗世以来。父母妻子泣别之泪。人人不免。故此常平。
那波浪处。是俗世冤家债主。怨气怨血所成。冲山激石。
怒气不息。千百年果报不已。故此汹涌。二人正讲论间。忽见空中一只白鹤飞下。向元朗长唳一声。元朗道清冷真人过此相召。我暂去即回。上公在此少坐片时。遂携手下台。向北一所茅亭内。十分雅洁。药炉丹灶。件件皆精。元朗道上公在此少待。少刻即来。奉送回去。若要游览。随处皆可。只那北首小门内不可轻入。嘱毕。跨鹤飞空而去。忠贤四望。欣羡不已。
想道我在京数十年。倒不知西山有这样个好去处。
倒被这道士得了。我若要他的做别业。却难启齿。我莫若明日传旨。只说皇上要做皇庄。他却就难推托。也难怪我。那时我再另建一所净室与他。又可见我之情。心中暗暗称妙。
独坐一会。还不见元朗回来。甚是烦闷。于是信步闲行。
两廊下。虽有几重门户。俱处处封锁。又走到北首。见一重小门半开半掩。想道他叫我莫进去。必有甚么异处。咱便进去看看何妨。遂轻轻推开门进来。见四围亦有花木亭榭。中间一个大池。上有三间大厅。两边都是廊房。房内都满堆文卷。有开着门的。有闭着门的。里面有人写字。忠贤沿着廊走下厅来。
见正中摆着公座。两边架上都是堆着新造成的文册。信手取下一本来看。是青纸为壳。面上 红签写着魏忠贤杀害忠良册第 十三卷。忠贤看见。吃了一惊。打开细看。
只见上写着某年月日杀某人。细想果然不差。吓得手颤足摇。
连册子都难送上去。正在惊怖间。忽听见厅后有人大声喝道:
甚么生人。敢来扰乱仙府。忠贤抬头一看。见一个青脸獠牙的恶鬼。手执铁矯汹涌进来。忠贤吓得往外就跑。不觉失足跌下池去。大叫一声。忽然惊醒。看时。仍旧坐在书房床上。
吓出一身冷汗来。战忄栗不已。见桌上残灯未灭。老僧犹在地下打坐。元朗亦垂头未醒。再听更鼓。已交四鼓。心中惊疑不定。
只得睡下。昏昏睡去。到天明起来。见老僧与元朗都不见了。
忙着小内侍出来问。门上道才出去未久。内侍回覆。即着他飞马去赶。一路问出彰义门来。见二人缓步在前。小内侍喊道二位师父。魏祖爷有请。二人哪里理他。昂然缓步而走。
止隔有数十步远。却再也赶不上。将赶到芦沟桥。小内侍喊声愈急。元朗回头道。我们不回去了。有个帖儿。你带回去与你爷爷罢。向袖中取出个封袋来。放在桥石柱上。内侍赶到取起。再看二人。早已不见了。只得将帖儿拿回禀覆。忠贤叫人拆开。读与他听。上写道:
掀天声势倚冰山。破却从前好面颜。
回首阜安山下路。霜华满地菊新班。
忠贤听了不解其意。唤李永贞来看。也不解。随将夜来之事说了一遍。永贞道此无非幻术惑人。有甚应验。不必理他。
众干儿子都来问候。永贞道不可外传。且置酒为爷解闷。
众人坐下饮酒。忽传进蓟州边报来。忠贤道边上那些官儿。
不以边防为事。专一虚报军情。冒销钱粮。我要自去查查。
那些管家们也都想要去抓钱。遂极力撮弄他。李永贞等也不敢拂他之意。随即上本把内事托与李永贞。外事交与崔呈秀。
凡一应本章。等得的。候我回来批发。紧要的。飞送军前。
吩咐已定。择日起马。先是客巴巴。后是众乾儿。都到私宅饯行。又送许多下程。忠贤带了许多金帛等。以备中途赏犒。
至日辞过。带了三千忠勇军出皇城来。浩浩荡荡。好生威武。
但见一路上:
干矛耀日。戈戟凝霜。风飘飘旌旗弄影。彩云中万千条怒蟒翻身。锦团团幢盖高擎。碧汉中百十队翔鸾振羽。黄旄白钺。
微茫浮白。依稀陆地潮生。紫骥黄骝。
灿烂成花。彷佛空山云拥。叉刀手围子手刽子手。对对锦衣花帽。都带杀人心。旗牌官督阵官中军官。个个金甲红袍。
尽挟图财意。帷幄前列一对兵符赐剑。果然似上帝亲临。宝车边摆许多玉节金瓜。何异君王驾出。
五城兵马司已预督人清道。提督街道的锦衣官早差人打扫。
令军士把守各胡同。摆开围子。连苍蝇也飞不过一个去。
那两边摆着明盔亮甲的军士。擎着旗幡剑戟。后尽是些开道指挥。或大帽曳缕。或戎装披挂。轿前马上。摆着些捧旗牌印剑蟒衣玉带的太监。轿边围绕的是忠勇营的头目。一路上把个魏忠贤围得总看不见。才出了城。便有内阁来饯行。其余九卿科道来送行的。一时也记不清楚。大小三军。一路进行。好不威武。一日。走到口外地方。只见一簇人马。挡住去路。那一簇人。怎生模样。有诗为证:
绒绳牵白犬。犍背架苍鹰。短箭壶中插。雕弓手内擎。钢叉浑似雪。匕首利如银。磛挞齐眉棍。阎王叩子绳。獐猫浑丧胆。狐兔尽藏形。
那些人约有二三百个。俱是口外良民。专以打猎为生。
官府也不禁他。凡上司要野味。都向他们要。那忠勇军只当是敌人。便一声炮响。杀下关来。众猎户不知何故。一则手无大兵器。二者不敢抗拒官兵。都四下逃走。走得快的。逃了性命。走得缓的。白送性命。杀死有五六十人。齐上关来献功。
忠贤大喜。重加赏赐。具本奏捷。时人有诗曰:
无端生事害良民。赢得功勋诳帝庭。
可惜含冤边外骨。年年溅血洒长城。
忠贤自钦建此奇功。乘兴而返。下令班师回朝。一路所过地方。不知花费多少银钱。这才是:
高牙大纛向边陲。无数衣冠拜路衢。
有石燕然谁与勒。空教将士困驰驱。
大军所至。鸡犬皆殃。忠贤虽禁止部下。背地里何能禁得许多。虽说不用夫马供应。其实部下俱折钱上腰。岂不是生事扰民。才一到京。早有大小文武官员排班迎接。只见;左摆着师济文臣。角带素衣屯紫雾。右列着狰狞武将。锦袍金甲绕层云。跪的跪。伏者伏。浑如乞乳羝羊。
揖的揖。躬的躬。好似舒腰猛虎。呈手本□飞似雪。听班声响震如雷。只疑巡狩驾初回。除却六飞浑不似。
忠贤进了私宅。一众党羽。都来问安。置酒接风。忠贤大喜不表。次日早朝。忠贤奉本上殿。奏与主上。毕竟不知此后做出甚么样的恩典事情来。且听下回分解。
忌念不复强灭。真如何必营谋。本原自性佛前修。
迷悟岂居前后。悟即刹那成五。迷难万劫感流。若能一一念返真求。迷尽恒沙罪过。
话说魏忠贤生辰。富倾山海。荣极古今。足忙了个月。都是人为他上寿。尚未复席。直至四月中旬。才出来谢客。殿下公侯伯附马并皇亲才到厅面谢。大九卿只到门投刺。至于小九卿以下。只不过送帖而已。其余各小衙门皆是魏良卿的帖。谢人谢毕。备酒酬客。凡文武得在请酒之列者。犹如登龙门一般。
六部尚书外。皆不能在请酒之列。他门客如白太始张小山。并工头陈大同张凌云等。俱带着卿贰的衔。也来赴席。整整又吃了一月的酒。一日清晨。门尚未开时。忽有个道人骑着驴到门前。以手叩门。里面门人问道。甚么人。外边番子手也齐来喝道。你是何处来的疯道人。好大胆。敢来千岁爷府前敲门。那道士哈哈大笑道。咱自涿州来。要见上公的。门公也开了门出来。喝道千岁爷的府门。就是宰相也不敢轻敲。你这野道人敢来放肆。还不快走。要讨打哩。道士道山野之人。不知你主人这样大。敲敲门儿何妨。须不比朝廷的禁门。门公骂道。你这野道人不知死活。咱爷的府门。
比禁门还狠些哩。前日涿州泰山庙。曾有两个道人来祝寿的。已领过赏去了。你又来做甚么。道士道我不是那庆寿讨赏的。门公道是来抄化的。道士道咱也不化缘。咱是要见你家上公的。门公道你也没眼睛没耳朵。便来放屁。千岁爷可是你得见的。就是中堂尚书要见。也须等得几日。你好大个野道人。
要见就见呀。说着就来推他。谁知他就如生了根的一样。莫想推得动。门公想道他是使了定身法儿的。叫番子手来拿他走去。
嗔一声便来了二三十个齐动手。莫想得近他身。众人忙取棍子来打他。反打在自己身上。莫想着他的身。那道士也不恼。只是呵呵大笑。正喧闹时。魏良卿出来谢客听见。问道甚么人喧闹。门上禀道是个野道人。从清晨在门外闹至此刻不肯去。良卿走出来看时。只见那道士穿一领百纳袍。系一条吕公绦。手摇麈尾。渔鼓轻敲。三耳麻鞋登足下。九华山子把头包。仙风生两袖。
随处逍遥。
魏良卿问道你是何处的道人。敢来我府前喧嚷。道士道我是涿州泰山庙来。要见上公的。良卿道你是前日庆寿送疏的。
想是没有领得赏。叫管事的快些打发他去。门上道前日那两个道士已领去了。良卿道既领过赏。又来何干。道士道我来见上公有话与他谈的。良卿道上公连日辛苦。此刻尚未起。有甚话可对我说。也是一样。或是化缘。我也可代你设处。道士呵呵笑道。这些儿便叫苦。此后苦得多哩。你也替他不得。良卿大怒道。这野畜生我对他说好话。他倒胡言起来。扯他出去。众人道若扯得他动。也不到此刻了。良卿道送他到厂里去。吩咐过上轿去了。众人上前拉他不动。又添上些人也莫想摇得动。
依旧喧哗。李永贞听见忙出来看。盘问未了。早惊动了魏监。
着人出来问他。小黄门上前问道。千岁爷问你叫甚么名字。那道士道我叫陈元朗。小黄门入内回覆。忠贤听了。慌忙出来。
那道士一见便举手道。上公别来无恙。忠贤走上前扯住手道。
师父我哪一处不差人寻你。何以今日才得相见。遂携手而入。
把门上与家人们都吓呆了。
同进来到厅上。忠贤扯把椅子到中间。请他上坐。倒身下拜。元朗忙来扯起道。上公请尊重。不可失了体统。忠贤复作揖坐下。把阶下众掌家内侍都吓坏了。都道祖爷为何如此尊他。
岂不活活的折死了他么。少顷茶罢。邀到书房内坐下。
忠贤道自别老师。一向思念。前往泰山庙进香。特访老师。
说老师往青城山去了。后又差人四路寻访不遇。今幸鹤驾降临。不胜雀跃。元朗道自别上公二三年后。家师过世。
因见尘世茫茫。遂弃家访道。幸遇一释友相伴。这三十年来云游于海角。浪迹在天涯。今日来尘世。欲募善人家。忠贤笑道老师好说。有咱魏忠贤在此。随吾师所欲。立地可办。
何苦他求。元朗道非也。我所募者。要有善根。有善心。
有善果。还要有善缘。才是个善人家。若有一念之恶。终非善缘。即如上公泼天富贵。功名盖世。奈威权所逼。负屈含冤者甚众。岂不去善愈远。非我出家人所取。今来一见台颜。
以全昔日相与之谊。即此告别。便起身要走。忠贤忙扯住道:
久别老师。正好从容相叙。少伸鄙怀。以报洪恩。何故恝然便去。元朗道外有释友等我。忠贤道何不也请来谈谈。元朗道他是清净之人。未能肯入尘世。忠贤忙叫小内侍去请。内侍问在哪里。元朗道他在平则门外。文丞相祠前打坐。你把这羽扇拿去请他方来。内侍答应。持扇飞马而来。果然祠前有个老僧打坐。内侍忙下马叫道老师父。咱是魏祖爷府里差来请你的。
有陈师父扇子在此。那老僧睁眼看了。也不回言。
起身背上棕团。持着砤杖就走。内侍上马紧随入城。他就如熟路一样。竟自先走。那内侍在后飞马也赶不上。到了府前。
门上来问。老僧站在门前。也不回答。少刻内侍到了。下马同他来到书房。忠贤出迎着时。原来就是当年救他上山的那老僧。忠贤请他到上坐。倒身四拜。老僧端立不动。拜毕。
老僧将棕团放下。盘膝而坐。吃过茶。才开口道。上公好富贵好威权。也该急流勇退了。忠贤道托二位老师庇荫。颇称得意。亦常思退归林下。奈朝廷事多。急难得脱。老僧道上肩容易下肩难。只恐担子日重一日。要压杀了。当日老僧有言。
叫你得志时。切戒杀性。你不听吾言。肆行无忌。枉害忠良。
这恶担子有千斤之重。你要脱也难脱了。内侍摆上斋来。二人绝粟不食。止吃鲜果饮酒而已。忠贤道前因访陈老师不见。已于宝刹旁建祠以报大恩。拨田侍奉香火。老师曾见否。元朗笑道虽承上公厚爱。然皆无益之费。贫道已久出尘埃。安得复寻俗事。近日于西山创一净室。颇觉幽静。
云游之暇。聊以息肩。忠贤想道他既爱西山。何不就代他起造庙宇报答他。便道老师既有净室。不知可肯携我一观否。
元朗道游亦不难。但恐车驾扰山陵耳。只可潜地一游。如夜间方可。三人酒毕。老僧即于棕团上入定。元朗与忠贤对榻。
元朗俟夜静登榻。叫忠贤亦盘膝而坐。元朗道上公可凝神默坐心空万虑。方可同游。忠贤依言屏念静坐。少顷不觉真魂与元朗携手出门。同出城来至人家尽处。只见路傍一个青衣童子。领着三个牲口来接。元朗叫忠贤骑上去。看时却是一只麒麟。一只白鹿。一只黑虎。忠贤惧不敢骑。元朗道不妨。
这极驯的。自己骑上麒麟。忠贤骑了鹿。童子骑虎。果然极稳。只见半云半雾。耳中惟闻风声。早上了一座高山。但见万壑争流。千崖竞秀。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
雨过天连青璧润。风来松卷翠屏开。山草丛野兰馨,悬崖峭嶂。薛萝生奇葩丽。峻岭平畴。白云闲不度。幽鸟倦还鸣。
涧边双鹤唳。石上紫芝生。矗矗堆螺排黛色。
巍巍拥翠弄晴岚。
看不尽山中之景。来到悬崖峭壁之下。元朗下了麟麟。
向石壁上拍了三下。只见壁上两扇门开。有两个青衣螺髻女童出迎。元朗邀忠贤入内。那洞中景致。更自不凡。只见:
珍楼贝阁,雾箔云窗。黄金为屋基。白玉作台阶。
巍巍万道采霞飞。灵灵千重红雾绕。千年修竹。双双彩凤为巢。万岁高松。对对青鹤向日。瑶草奇花多艳丽。
紫芝白石自苍茫。帘垂玳瑁。金铺翡翠控虾须。柱插珊瑚。
瓶注玻璃分海色。垂髫少女面如莲。皓齿青童颜似玉。
青鸟每传王母信。玉壶长贮老君丹。
二人携手到亭上分宾主坐下。童子献茶。以白玉为盏。黄金为盘。茶味馨香。迥异尘世。到口滑腻甘香。滋心沁齿。
如饮醍醐甘露。茶毕起身。各处游玩。果然仙境非凡。心神不觉顿爽。童子来道。酒已完备。请真人就坐。元朗邀忠贤过东。自小廊进一重小门。有许多女乐来迎。只见香风习习。
仙乐泠泠。两边都是合抱大树。青葱苍翠。老干扶疏。高有千尺。树尽处一座白石高台。梯级而上。上面一座亭子。乃沉香为梁禝。水晶为瓦亭。上摆着酒席。二人到亭上坐下。
元朗举杯相助。众女乐八音齐奏。只见那酒器非金玉珍宝。
忠贤却不识为何物。饮馔盘杯。皆非凡类。忠贤看了心荡。
一悟形神俱化。少顷女乐停止。又见青衣女童抱着一个花鸟。
走到席前向外。那鸟高叫三声。忽见那大树上。奇花满树。
如千叶莲花。其大如盘。香风□□。少刻每花中立一美女。
有尺余长。身衣五彩。众女乐复吹弹起来。那树上美女便按节而舞。疾徐迟速。毫发无遗。一折已完。众乐停止。那鸟儿又向树叫了一声。树上的美女皆随花落。都不见了。忠贤道师父何处得此异种,元朗笑道哪有甚么异处。花开花谢。人道之常。
人世荣华。终须有尽。任你锦帐重围。金铃密护。
少不得随风花谢。酒阑人散。漏尽钟鸣。与花无异。只要培植本根。待春再发。不可自加雕琢耳。二人出席闲玩。只见东首隐隐一座高山。那山上有明处。霞光炫耀。有暗处。黑雾迷漫。山下银涛叠叠。白浪层层。忠贤问道那山是甚么山。
何以明处少暗处多。元朗道那山叫做竣明山。在东海之东。
乃三千造化之根。五行正运之主。远看则有万里。近之即在目前。这山本自光明。只因世人受生以来。为物欲所污。造恶作孽。把本来的灵明蔽了。那贪嗔爱欲。秽恶所积。遂把这山的光明遮蔽了。即一人而言。善念少恶处多。以一世而言。
善人少恶人多。所以山明处少暗处多。忠贤道怎么那山下之水。有平处。又有波浪处。元朗道此水名为止水。这平的。
是世人俗世以来。父母妻子泣别之泪。人人不免。故此常平。
那波浪处。是俗世冤家债主。怨气怨血所成。冲山激石。
怒气不息。千百年果报不已。故此汹涌。二人正讲论间。忽见空中一只白鹤飞下。向元朗长唳一声。元朗道清冷真人过此相召。我暂去即回。上公在此少坐片时。遂携手下台。向北一所茅亭内。十分雅洁。药炉丹灶。件件皆精。元朗道上公在此少待。少刻即来。奉送回去。若要游览。随处皆可。只那北首小门内不可轻入。嘱毕。跨鹤飞空而去。忠贤四望。欣羡不已。
想道我在京数十年。倒不知西山有这样个好去处。
倒被这道士得了。我若要他的做别业。却难启齿。我莫若明日传旨。只说皇上要做皇庄。他却就难推托。也难怪我。那时我再另建一所净室与他。又可见我之情。心中暗暗称妙。
独坐一会。还不见元朗回来。甚是烦闷。于是信步闲行。
两廊下。虽有几重门户。俱处处封锁。又走到北首。见一重小门半开半掩。想道他叫我莫进去。必有甚么异处。咱便进去看看何妨。遂轻轻推开门进来。见四围亦有花木亭榭。中间一个大池。上有三间大厅。两边都是廊房。房内都满堆文卷。有开着门的。有闭着门的。里面有人写字。忠贤沿着廊走下厅来。
见正中摆着公座。两边架上都是堆着新造成的文册。信手取下一本来看。是青纸为壳。面上 红签写着魏忠贤杀害忠良册第 十三卷。忠贤看见。吃了一惊。打开细看。
只见上写着某年月日杀某人。细想果然不差。吓得手颤足摇。
连册子都难送上去。正在惊怖间。忽听见厅后有人大声喝道:
甚么生人。敢来扰乱仙府。忠贤抬头一看。见一个青脸獠牙的恶鬼。手执铁矯汹涌进来。忠贤吓得往外就跑。不觉失足跌下池去。大叫一声。忽然惊醒。看时。仍旧坐在书房床上。
吓出一身冷汗来。战忄栗不已。见桌上残灯未灭。老僧犹在地下打坐。元朗亦垂头未醒。再听更鼓。已交四鼓。心中惊疑不定。
只得睡下。昏昏睡去。到天明起来。见老僧与元朗都不见了。
忙着小内侍出来问。门上道才出去未久。内侍回覆。即着他飞马去赶。一路问出彰义门来。见二人缓步在前。小内侍喊道二位师父。魏祖爷有请。二人哪里理他。昂然缓步而走。
止隔有数十步远。却再也赶不上。将赶到芦沟桥。小内侍喊声愈急。元朗回头道。我们不回去了。有个帖儿。你带回去与你爷爷罢。向袖中取出个封袋来。放在桥石柱上。内侍赶到取起。再看二人。早已不见了。只得将帖儿拿回禀覆。忠贤叫人拆开。读与他听。上写道:
掀天声势倚冰山。破却从前好面颜。
回首阜安山下路。霜华满地菊新班。
忠贤听了不解其意。唤李永贞来看。也不解。随将夜来之事说了一遍。永贞道此无非幻术惑人。有甚应验。不必理他。
众干儿子都来问候。永贞道不可外传。且置酒为爷解闷。
众人坐下饮酒。忽传进蓟州边报来。忠贤道边上那些官儿。
不以边防为事。专一虚报军情。冒销钱粮。我要自去查查。
那些管家们也都想要去抓钱。遂极力撮弄他。李永贞等也不敢拂他之意。随即上本把内事托与李永贞。外事交与崔呈秀。
凡一应本章。等得的。候我回来批发。紧要的。飞送军前。
吩咐已定。择日起马。先是客巴巴。后是众乾儿。都到私宅饯行。又送许多下程。忠贤带了许多金帛等。以备中途赏犒。
至日辞过。带了三千忠勇军出皇城来。浩浩荡荡。好生威武。
但见一路上:
干矛耀日。戈戟凝霜。风飘飘旌旗弄影。彩云中万千条怒蟒翻身。锦团团幢盖高擎。碧汉中百十队翔鸾振羽。黄旄白钺。
微茫浮白。依稀陆地潮生。紫骥黄骝。
灿烂成花。彷佛空山云拥。叉刀手围子手刽子手。对对锦衣花帽。都带杀人心。旗牌官督阵官中军官。个个金甲红袍。
尽挟图财意。帷幄前列一对兵符赐剑。果然似上帝亲临。宝车边摆许多玉节金瓜。何异君王驾出。
五城兵马司已预督人清道。提督街道的锦衣官早差人打扫。
令军士把守各胡同。摆开围子。连苍蝇也飞不过一个去。
那两边摆着明盔亮甲的军士。擎着旗幡剑戟。后尽是些开道指挥。或大帽曳缕。或戎装披挂。轿前马上。摆着些捧旗牌印剑蟒衣玉带的太监。轿边围绕的是忠勇营的头目。一路上把个魏忠贤围得总看不见。才出了城。便有内阁来饯行。其余九卿科道来送行的。一时也记不清楚。大小三军。一路进行。好不威武。一日。走到口外地方。只见一簇人马。挡住去路。那一簇人。怎生模样。有诗为证:
绒绳牵白犬。犍背架苍鹰。短箭壶中插。雕弓手内擎。钢叉浑似雪。匕首利如银。磛挞齐眉棍。阎王叩子绳。獐猫浑丧胆。狐兔尽藏形。
那些人约有二三百个。俱是口外良民。专以打猎为生。
官府也不禁他。凡上司要野味。都向他们要。那忠勇军只当是敌人。便一声炮响。杀下关来。众猎户不知何故。一则手无大兵器。二者不敢抗拒官兵。都四下逃走。走得快的。逃了性命。走得缓的。白送性命。杀死有五六十人。齐上关来献功。
忠贤大喜。重加赏赐。具本奏捷。时人有诗曰:
无端生事害良民。赢得功勋诳帝庭。
可惜含冤边外骨。年年溅血洒长城。
忠贤自钦建此奇功。乘兴而返。下令班师回朝。一路所过地方。不知花费多少银钱。这才是:
高牙大纛向边陲。无数衣冠拜路衢。
有石燕然谁与勒。空教将士困驰驱。
大军所至。鸡犬皆殃。忠贤虽禁止部下。背地里何能禁得许多。虽说不用夫马供应。其实部下俱折钱上腰。岂不是生事扰民。才一到京。早有大小文武官员排班迎接。只见;左摆着师济文臣。角带素衣屯紫雾。右列着狰狞武将。锦袍金甲绕层云。跪的跪。伏者伏。浑如乞乳羝羊。
揖的揖。躬的躬。好似舒腰猛虎。呈手本□飞似雪。听班声响震如雷。只疑巡狩驾初回。除却六飞浑不似。
忠贤进了私宅。一众党羽。都来问安。置酒接风。忠贤大喜不表。次日早朝。忠贤奉本上殿。奏与主上。毕竟不知此后做出甚么样的恩典事情来。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