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本因宇文般若出乎意料地当面提出索回安若溪,心中正在疑惑、犹豫之时,被雍虞闾突然发难,强逼着他索要“吟月”刀,一时按捺不住性子,才示意鱼俱罗出手,从雍虞闾那儿夺回了“吟月”刀。听到李彻的提醒,他才猛然发觉,鱼俱罗方才一出手夺回“吟月”刀,不仅雍虞闾面色大变,即连陪坐在旁的突利可汗处罗喉也颇为不快,于是便趁着宇文般若劝抚雍虞闾的空当儿,挺身站起,向她提出了告辞。
由于和处罗喉签下了互不侵犯的和约,又得到宇文般若的护持,杨广一行没有再受到雍虞闾的阻拦,顺利地出了白道州,踏上了返回雁门关的行程。
离开白道州,走出有二三十里地远,天色渐暗,李彻命骠骑营将士就地搭建起十几座营帐安歇,同段达、鱼俱罗等人陪着杨广围坐在一堆篝火旁,这才向杨广问道:“王爷,宇文般若身为前朝的千金公主,岂会置前怨旧恨于不顾,主动以区区一条水渠来交换得两国罢兵修好?王爷今日和处罗喉当场签下一份契约,就没想到过其中有诈吗?”
杨广神秘地一笑,反问李彻道:“那么,如依齐安公的意思,本王今日该当如何呢?”
李彻毫不隐讳地答道:“至少也得诱使宇文般若以突厥可贺敦的身份亲自和王爷立约才行。处罗喉一部本就依附于沙钵略,势单力孤,王爷仅仅和他立约,难保日后不生变故。”
“依我说,王爷就不该答应借水给突厥人。”鱼俱罗气哼哼地插言道,“他们得不到充足的水源补给,自然没有力气发兵来攻打咱们......”
段达眯着眼睛坐在一旁听罢多时,冷不丁开口问鱼俱罗道:“你随着王爷在突厥牙帐内见着了千金公主?”
“是呀,不但见着了她,这位突厥当今的可贺敦居然还腆着脸向王爷借水呢?”鱼俱罗语带揶揄地答道。
“这就不对了......”段达双眉紧皱,喃喃道。
“哦?有何不对,你不妨说来听听。”杨广听出段达话中有话,遂向他问道。
“王爷,齐安公,诸位,恕我冒昧,只因前朝时我曾在禁军中任职,对这位千金公主的才名多有所耳闻,故而有此疑惑。”段达冲着杨广和李彻一抱拳,目光扫视着在场众人,缓缓说道,“王爷试想,以千金公主的身份,即使她人在白道州城中,在得知王爷入城赴约后,依常理也会避而不见,可她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亲自出面款待王爷,而且尽弃前嫌,反倒央求王爷借水给突厥人,这不是有些太不合常理了吗?”
李彻连连点头道:“段将军此言甚是有理,此前在临榆关时,卫王就曾怀疑过,突厥五可汗会盟,欲兴兵南侵,背后多半就是这位千金公主在暗中窜掇。今日她明明可以藏身于幕后,暗中指使处罗喉、雍虞闾等人有意为难王爷,却为何要亲自登台亮相,还主动向王爷示弱,暴露出突厥人缺水的短处呢?王爷,对这位前朝的千金公主,不能不多加提防啊。”
经李、段二人这么一说,李浑、鲜于罗等人也七嘴八舌地纷纷提醒杨广要谨慎行事,切不可上了对方的当。
杨广用心听罢众将的建言,只向李彻问道:“齐安公,依你之见,雍虞闾趁本王出关与他会晤之机,欲强逼本王承认向突厥称儿纳贡之事,与千金公主恳请本王修建水渠至突厥境内,以缓解其旱情,他二人事先是有所预谋,还是确有分歧呢?”
“瞧当时帐内的情形,两人之间确有分歧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李彻思忖着答道。
“如此甚好。诸位将军且各自回帐安歇去吧,我和齐安公单独有些话说。”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向段达等众人吩咐道。
段达、鱼俱罗等人离去后,杨广方压低声音对李彻问道:“‘离强合弱、远交近攻’这八个字,齐安公可曾听说过?”
李彻心念一动,用充满困惑的目光望着眼前这位稚气未脱的少年,迟疑着答道:“我确听说过,长孙晟将军曾向当今圣上献策,欲用这八字对付突厥。怎么,王爷今日......”
杨广略带几分顽皮地抿嘴一笑,不无得意地说道:“无论宇文般若使得是什么计谋,打的是什么样的盘算,我只心中牢记先生教的这八个字,便可无忧矣。当日在长安时,我曾听先生详细介绍过突厥五可汗各人的情形,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先生曾说过,突利可汗处罗喉虽是摄图的同胞兄弟,然多年受到其胞兄的刻意压制,首当其冲,应是我大隋朝廷拉拢、离间的目标。今日若是换做旁人与我立约,也许我还心怀疑虑,偏偏宇文般若要处罗喉出面与我立约,岂不正合我意?如今有一份契约在手,将来便为离间处罗喉与摄图奠定了基础,齐安公,这便是本王一听说要与处罗喉立约,就慨然应允的主要原因。”
李彻听得瞠目结舌,他决然想不到,早在杨广离京出镇前,长孙晟就已耳提面命,传授给了杨广离间突厥五可汗的良策,更令他感到震惊的是,杨广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身当紧要关头,仍能牢记师父的教诲不忘,坚定不移地施行离间计。
“啊,王爷,前些日王爷提出的就地征召勇士补入骠骑营之法,我看不妨一试。”李彻惊诧之余,冷不丁冒出了一句四边不挨的话,倒说得杨广先是一怔,继而会心地露出了笑容。
率军镇守雁门关的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李雄自杨广一行出关后,就接连派出多路斥候,昼夜不停地打探白道州城中的动静。杨广一行刚刚在白道州城外不远处安下临时营帐,准备歇息一晚,待次日天明再动身返回雁门关,已有李雄派出的斥候接应上了他们,一路传讯报与了李雄。
李雄担心杨广一行有失,竟连夜亲率三千兵马迎至了雁门关以外八十里处,派人敦请杨广连夜从速返回雁门关。杨广深知李雄纯属一番好意,无奈之下只得和李彻等人拔营起寨,以最快的速度和李雄所部会合,一道返回了雁门关。
仅仅用了两天一夜,杨广就匆匆完成了他的第一趟关外之行。
由于和处罗喉签下了互不侵犯的和约,又得到宇文般若的护持,杨广一行没有再受到雍虞闾的阻拦,顺利地出了白道州,踏上了返回雁门关的行程。
离开白道州,走出有二三十里地远,天色渐暗,李彻命骠骑营将士就地搭建起十几座营帐安歇,同段达、鱼俱罗等人陪着杨广围坐在一堆篝火旁,这才向杨广问道:“王爷,宇文般若身为前朝的千金公主,岂会置前怨旧恨于不顾,主动以区区一条水渠来交换得两国罢兵修好?王爷今日和处罗喉当场签下一份契约,就没想到过其中有诈吗?”
杨广神秘地一笑,反问李彻道:“那么,如依齐安公的意思,本王今日该当如何呢?”
李彻毫不隐讳地答道:“至少也得诱使宇文般若以突厥可贺敦的身份亲自和王爷立约才行。处罗喉一部本就依附于沙钵略,势单力孤,王爷仅仅和他立约,难保日后不生变故。”
“依我说,王爷就不该答应借水给突厥人。”鱼俱罗气哼哼地插言道,“他们得不到充足的水源补给,自然没有力气发兵来攻打咱们......”
段达眯着眼睛坐在一旁听罢多时,冷不丁开口问鱼俱罗道:“你随着王爷在突厥牙帐内见着了千金公主?”
“是呀,不但见着了她,这位突厥当今的可贺敦居然还腆着脸向王爷借水呢?”鱼俱罗语带揶揄地答道。
“这就不对了......”段达双眉紧皱,喃喃道。
“哦?有何不对,你不妨说来听听。”杨广听出段达话中有话,遂向他问道。
“王爷,齐安公,诸位,恕我冒昧,只因前朝时我曾在禁军中任职,对这位千金公主的才名多有所耳闻,故而有此疑惑。”段达冲着杨广和李彻一抱拳,目光扫视着在场众人,缓缓说道,“王爷试想,以千金公主的身份,即使她人在白道州城中,在得知王爷入城赴约后,依常理也会避而不见,可她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不但亲自出面款待王爷,而且尽弃前嫌,反倒央求王爷借水给突厥人,这不是有些太不合常理了吗?”
李彻连连点头道:“段将军此言甚是有理,此前在临榆关时,卫王就曾怀疑过,突厥五可汗会盟,欲兴兵南侵,背后多半就是这位千金公主在暗中窜掇。今日她明明可以藏身于幕后,暗中指使处罗喉、雍虞闾等人有意为难王爷,却为何要亲自登台亮相,还主动向王爷示弱,暴露出突厥人缺水的短处呢?王爷,对这位前朝的千金公主,不能不多加提防啊。”
经李、段二人这么一说,李浑、鲜于罗等人也七嘴八舌地纷纷提醒杨广要谨慎行事,切不可上了对方的当。
杨广用心听罢众将的建言,只向李彻问道:“齐安公,依你之见,雍虞闾趁本王出关与他会晤之机,欲强逼本王承认向突厥称儿纳贡之事,与千金公主恳请本王修建水渠至突厥境内,以缓解其旱情,他二人事先是有所预谋,还是确有分歧呢?”
“瞧当时帐内的情形,两人之间确有分歧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李彻思忖着答道。
“如此甚好。诸位将军且各自回帐安歇去吧,我和齐安公单独有些话说。”杨广满意地点了点头,向段达等众人吩咐道。
段达、鱼俱罗等人离去后,杨广方压低声音对李彻问道:“‘离强合弱、远交近攻’这八个字,齐安公可曾听说过?”
李彻心念一动,用充满困惑的目光望着眼前这位稚气未脱的少年,迟疑着答道:“我确听说过,长孙晟将军曾向当今圣上献策,欲用这八字对付突厥。怎么,王爷今日......”
杨广略带几分顽皮地抿嘴一笑,不无得意地说道:“无论宇文般若使得是什么计谋,打的是什么样的盘算,我只心中牢记先生教的这八个字,便可无忧矣。当日在长安时,我曾听先生详细介绍过突厥五可汗各人的情形,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先生曾说过,突利可汗处罗喉虽是摄图的同胞兄弟,然多年受到其胞兄的刻意压制,首当其冲,应是我大隋朝廷拉拢、离间的目标。今日若是换做旁人与我立约,也许我还心怀疑虑,偏偏宇文般若要处罗喉出面与我立约,岂不正合我意?如今有一份契约在手,将来便为离间处罗喉与摄图奠定了基础,齐安公,这便是本王一听说要与处罗喉立约,就慨然应允的主要原因。”
李彻听得瞠目结舌,他决然想不到,早在杨广离京出镇前,长孙晟就已耳提面命,传授给了杨广离间突厥五可汗的良策,更令他感到震惊的是,杨广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身当紧要关头,仍能牢记师父的教诲不忘,坚定不移地施行离间计。
“啊,王爷,前些日王爷提出的就地征召勇士补入骠骑营之法,我看不妨一试。”李彻惊诧之余,冷不丁冒出了一句四边不挨的话,倒说得杨广先是一怔,继而会心地露出了笑容。
率军镇守雁门关的河北道行台兵部尚书李雄自杨广一行出关后,就接连派出多路斥候,昼夜不停地打探白道州城中的动静。杨广一行刚刚在白道州城外不远处安下临时营帐,准备歇息一晚,待次日天明再动身返回雁门关,已有李雄派出的斥候接应上了他们,一路传讯报与了李雄。
李雄担心杨广一行有失,竟连夜亲率三千兵马迎至了雁门关以外八十里处,派人敦请杨广连夜从速返回雁门关。杨广深知李雄纯属一番好意,无奈之下只得和李彻等人拔营起寨,以最快的速度和李雄所部会合,一道返回了雁门关。
仅仅用了两天一夜,杨广就匆匆完成了他的第一趟关外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