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抱拳朝着他们兄弟二人见礼,倒是一副平淡如常的模样。
朱景盛却看得心头火起,咬牙切齿看着,正待开口时,却被朱景阳淡淡瞥了一眼,便终将所有的话都咽下了,有兄弟之名的三人看似和谐地各自拱手为礼,便是错身而过,各行其道。
朱景盛虽然没有说话,可一双眼睛却还是如同钩子一般,朝着朱景雩狠狠剜去。
朱景雩却是不痛不痒,鸦色的眼睫毛轻垂着,眼皮连撩上一撩都不曾,好似丝毫没有感觉到一般。
直到朱景阳和朱景盛两人走出了南书房,朱景雩这才直起身子,转而转进了落地罩去。
他进去时,宁王正坐在黄花梨大案后泼墨挥毫,他薄唇紧抿,虎目微拧,神色间带着肃然之态,不再收敛的贵傲之气显露于外。他站在那里,自然得好似他已然是此间的主人了。只不过短短数日,他好像清减了两分,就连鬓角都添了两分霜白。
朱景雩不过瞄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躬身朝着宁王行礼,语调亦是平淡得不闻半丝波澜,“父王,您有事找孩儿?”他今日来,是得了宁王传令。
那流泉般的嗓音让宁王心口一跳,手中粗毫一顿,两滴墨滴了下来,一幅字算是毁了。他索性将笔一弃,不再写了,再抬起眼见面前一身甲胄,却还是掩不住一身风流名士清雅之态的朱景雩,他心口更是说不出的复杂,骄傲与愧疚交杂,当中,还隐隐渗进了两分别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
只是,宁王很快垂下眸子,也一并敛去了那些复杂的情绪,只是语调平平道,“薛平那头已经做好了准备,京卫这头本王也已让他们点兵,你明日便去西山大营,亲自领兵往西安府去,宣府和大同也会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你务必要将叛军拦截在陕西境内,绝不可让他们继续东进。”
宁王自然不会承认夏长河讨伐檄书上所说的罪状,所以那封所谓的乾和帝下令勤王的召令自然是伪召,夏家军自然也成了无召动兵,图谋不轨的叛军。
宁王的告天下书亦已经发布了出去。
至于最后到底是何说法,便要看这场避无可避的仗最后是谁赢,那便由谁说了算。
这些,宁王不说,朱景雩也是心知肚明。
宁王说着,已是将一枚虎符递了过来,虎目灼灼,将朱景雩紧盯住,“这是调令西北一带军力的虎符,本王现在便赐予你,希望这一次,你不会再让父王失望。”
朱景雩却是垂目看着那虎符,并不伸手去接,沉默片刻,才缓声道,“父王!孩儿并未有领兵的经验,此次西防事关重大,孩儿怕是难以当此大任,还是请父王另择有经验的将领领兵与叛军作战更为妥当。就算要派人随军,世子也要比孩儿有分量得多,更能彰显父王的威望。”
宁王递出虎符的那只手没有收回来,对于朱景雩的拒绝也没有露出多少意外,只是眯眼盯着他片刻,才沉声问道,“你想留在京城?为什么?”前头一句虽是问句,却无多少疑问的口吻,即便朱景雩不承认,宁王也已经笃定,他想知道的是那个原因。
朱景雩本也没有打算否认,垂下眸子沉吟片刻,便坦言道,“回父王的话,沈钺和叶氏数次耍弄孩儿,且两次伤我,我心中不服。何况,这两人不除,于父王的大业也始终是个威胁,我料定此二人如今还在京城之中,所以,孩儿请命留在京城,非将这二人亲手抓住,让父王发落不可。”
宁王望着朱景雩,眼眸深深,“本王倒是不知,你对他二人居然有这般执念。可老三……贤妃还在他们手中,本王要的不是他们的命,而是从他们手中将贤妃平安救出,这么说,你可明白?”
外间的传闻那么多,朱景雩暗地里也思量过,他其实是相信的,因为他偶然撞见贤妃出现在宁王的南书房,也见过宁王为了贤妃,放了本已如瓮中之鳖的沈钺和叶氏,若非有什么特殊的情义,绝不该如此。何况,这几日,他虽故作不知,却并非不清楚宁王私底下找寻贤妃的动作从未断过,甚至是他短短几日,便清减苍老了许多,也不知是为了此时的境况艰难,抑或只是因为这么些天了,贤妃也生死未知。
只是,这些朱景雩即便心知肚明,也从没有想过宁王竟会在他面前这般直白地承认。
“你若果真想要留在京城,那么,你便要答应父王,你要杀沈钺和叶氏,父王不会拦着,可你却必须先保证贤妃的安全。”
朱景雩望着宁王一双沉静的眼,突然明白了,什么虎符,什么领兵出征,不过只是一个试探他的幌子罢了。真正的目的不过是知道他并没有将贤妃的生死放在心上,怕他为了杀沈钺他们不择手段,不顾贤妃的安危,这才有了今日这一出。
“为什么?”朱景雩喉间滚了滚,明知或许不该问,却还是问了。
宁王却没有半分挣扎,语调淡淡,想见是早就想好了,“因为你必须救她,哪怕旁人都想让她死,你也必须救。”
“为什么?”心里已隐约有了猜测,可朱景雩不愿意相信,仍然咬着后槽牙,执意问一个清楚明白。
“你必须救她,因为她是你母亲!”宁王终于说了出来。
“什么?”朱景雩其实早前已经有了猜测,可直到这一刻,明明已经听到了明确的回答,与他所猜想的,也是一致,可他却蒙了好一会儿,开口时,都是恍恍惚惚,如堕梦中。
这么多年的秘密和背负,真正出口的刹那,宁王才觉说不出的轻松,先开了口,这会儿再要说,便容易了许多,于是,宁王再缓缓道,“她是你的生身母亲。”
朱景雩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南书房出来,又是怎么出了宫,骑着马一路回了宁王府的。
这一路上,他脑中不时都回响着宁王方才对他说的那些话。
他早就认定自己是个无母的孩子,那所谓的母亲,只是一个连牌位和姓氏都没有的卑贱侍婢,却没有想到,原来他不只有母亲,这母亲还在世,是他父亲此生最钟爱的女子。
朱景盛却看得心头火起,咬牙切齿看着,正待开口时,却被朱景阳淡淡瞥了一眼,便终将所有的话都咽下了,有兄弟之名的三人看似和谐地各自拱手为礼,便是错身而过,各行其道。
朱景盛虽然没有说话,可一双眼睛却还是如同钩子一般,朝着朱景雩狠狠剜去。
朱景雩却是不痛不痒,鸦色的眼睫毛轻垂着,眼皮连撩上一撩都不曾,好似丝毫没有感觉到一般。
直到朱景阳和朱景盛两人走出了南书房,朱景雩这才直起身子,转而转进了落地罩去。
他进去时,宁王正坐在黄花梨大案后泼墨挥毫,他薄唇紧抿,虎目微拧,神色间带着肃然之态,不再收敛的贵傲之气显露于外。他站在那里,自然得好似他已然是此间的主人了。只不过短短数日,他好像清减了两分,就连鬓角都添了两分霜白。
朱景雩不过瞄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躬身朝着宁王行礼,语调亦是平淡得不闻半丝波澜,“父王,您有事找孩儿?”他今日来,是得了宁王传令。
那流泉般的嗓音让宁王心口一跳,手中粗毫一顿,两滴墨滴了下来,一幅字算是毁了。他索性将笔一弃,不再写了,再抬起眼见面前一身甲胄,却还是掩不住一身风流名士清雅之态的朱景雩,他心口更是说不出的复杂,骄傲与愧疚交杂,当中,还隐隐渗进了两分别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
只是,宁王很快垂下眸子,也一并敛去了那些复杂的情绪,只是语调平平道,“薛平那头已经做好了准备,京卫这头本王也已让他们点兵,你明日便去西山大营,亲自领兵往西安府去,宣府和大同也会抽调一部分兵力支援,你务必要将叛军拦截在陕西境内,绝不可让他们继续东进。”
宁王自然不会承认夏长河讨伐檄书上所说的罪状,所以那封所谓的乾和帝下令勤王的召令自然是伪召,夏家军自然也成了无召动兵,图谋不轨的叛军。
宁王的告天下书亦已经发布了出去。
至于最后到底是何说法,便要看这场避无可避的仗最后是谁赢,那便由谁说了算。
这些,宁王不说,朱景雩也是心知肚明。
宁王说着,已是将一枚虎符递了过来,虎目灼灼,将朱景雩紧盯住,“这是调令西北一带军力的虎符,本王现在便赐予你,希望这一次,你不会再让父王失望。”
朱景雩却是垂目看着那虎符,并不伸手去接,沉默片刻,才缓声道,“父王!孩儿并未有领兵的经验,此次西防事关重大,孩儿怕是难以当此大任,还是请父王另择有经验的将领领兵与叛军作战更为妥当。就算要派人随军,世子也要比孩儿有分量得多,更能彰显父王的威望。”
宁王递出虎符的那只手没有收回来,对于朱景雩的拒绝也没有露出多少意外,只是眯眼盯着他片刻,才沉声问道,“你想留在京城?为什么?”前头一句虽是问句,却无多少疑问的口吻,即便朱景雩不承认,宁王也已经笃定,他想知道的是那个原因。
朱景雩本也没有打算否认,垂下眸子沉吟片刻,便坦言道,“回父王的话,沈钺和叶氏数次耍弄孩儿,且两次伤我,我心中不服。何况,这两人不除,于父王的大业也始终是个威胁,我料定此二人如今还在京城之中,所以,孩儿请命留在京城,非将这二人亲手抓住,让父王发落不可。”
宁王望着朱景雩,眼眸深深,“本王倒是不知,你对他二人居然有这般执念。可老三……贤妃还在他们手中,本王要的不是他们的命,而是从他们手中将贤妃平安救出,这么说,你可明白?”
外间的传闻那么多,朱景雩暗地里也思量过,他其实是相信的,因为他偶然撞见贤妃出现在宁王的南书房,也见过宁王为了贤妃,放了本已如瓮中之鳖的沈钺和叶氏,若非有什么特殊的情义,绝不该如此。何况,这几日,他虽故作不知,却并非不清楚宁王私底下找寻贤妃的动作从未断过,甚至是他短短几日,便清减苍老了许多,也不知是为了此时的境况艰难,抑或只是因为这么些天了,贤妃也生死未知。
只是,这些朱景雩即便心知肚明,也从没有想过宁王竟会在他面前这般直白地承认。
“你若果真想要留在京城,那么,你便要答应父王,你要杀沈钺和叶氏,父王不会拦着,可你却必须先保证贤妃的安全。”
朱景雩望着宁王一双沉静的眼,突然明白了,什么虎符,什么领兵出征,不过只是一个试探他的幌子罢了。真正的目的不过是知道他并没有将贤妃的生死放在心上,怕他为了杀沈钺他们不择手段,不顾贤妃的安危,这才有了今日这一出。
“为什么?”朱景雩喉间滚了滚,明知或许不该问,却还是问了。
宁王却没有半分挣扎,语调淡淡,想见是早就想好了,“因为你必须救她,哪怕旁人都想让她死,你也必须救。”
“为什么?”心里已隐约有了猜测,可朱景雩不愿意相信,仍然咬着后槽牙,执意问一个清楚明白。
“你必须救她,因为她是你母亲!”宁王终于说了出来。
“什么?”朱景雩其实早前已经有了猜测,可直到这一刻,明明已经听到了明确的回答,与他所猜想的,也是一致,可他却蒙了好一会儿,开口时,都是恍恍惚惚,如堕梦中。
这么多年的秘密和背负,真正出口的刹那,宁王才觉说不出的轻松,先开了口,这会儿再要说,便容易了许多,于是,宁王再缓缓道,“她是你的生身母亲。”
朱景雩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从南书房出来,又是怎么出了宫,骑着马一路回了宁王府的。
这一路上,他脑中不时都回响着宁王方才对他说的那些话。
他早就认定自己是个无母的孩子,那所谓的母亲,只是一个连牌位和姓氏都没有的卑贱侍婢,却没有想到,原来他不只有母亲,这母亲还在世,是他父亲此生最钟爱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