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对鞑子,那都是战意汹汹,心中以前对鞑子的恐惧,也被此时的热血覆盖。
“这里,是八百万两白银,是这一次本帅对诸位将士的赏赐。
只要大获全胜,这些银子,都将发下去,每一个有功将士,都可以得到奖赏。
不但如此,朝廷那边,还能得到官职提拔。”
这一句话,更加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点,金光闪闪的银子,乌黑乌黑的顶上乌纱,试问谁能不爱?
数十万将士见到这八百万两银子,就这样明晃晃的摆在自己眼前,
而且张九言此时的信用也是建立起来了,大家都信他说的话,他说打完仗就分钱,那就一定会分钱。
除了分钱,只要功劳足够,朝廷那边还有提拔,可以当大官。
可以说这一次剿灭鞑子,那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绝佳良机。
这个机会,只要但凡还有点热血的人,谁不想?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张九言这个人打仗很有一套,至今为止,张九言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可以说张九言就是常胜将军,跟着这样的人打仗,又是给这一次的大战增加了胜算,
几般下来,这自然也就使得大家对这一次的大战,跃跃欲试了。
张九言又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之中,绝大多数人一生下来就是穷困潦倒。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都在幻想着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想要过上那吃饱喝足的生活,想要让自己的父母妻儿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也不是我们不够拼命,是我们没有机会去实现这一切。
所以我们的命运还是这样周年复始。”
说道这里,张九言猛地拔出腰间佩刀,遥天一指,大声吼道:“现在,机会来了。”
“杀奴,”
“杀奴。”
张九言话音一落,刘宗敏,高杰,贺人龙,曹文昭几人紧接着便是齐齐大声高喊杀奴。
数十万将士个个听的热血上头,情不自禁的也是开始振臂高呼。
“杀奴。”
“杀奴。”
数十万人齐齐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便是天上的朵朵乌云,这时候也是被这巨大的声浪冲散,露出后面那刺眼的光芒。
崇祯五年七月十八日,张九言领四十万大军出关,对外号称一百八十万,征绞鞑奴。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看向了这里,期待着大战的胜利。
“一百八十万?”
皇太极闻听张九言带着一百八十万大军来攻,那是不信的。
虽然说汉人数之不尽,比天上的繁星还要多出千倍万倍。
但是试问汉家哪一个王朝可以一次大战,就拉出来一百八十万的大军?
没有,绝对没有。
更何况崇祯二年他皇太极还刚刚进攻了大明,在大明肆意破坏,大明的国力遭受到了一次重创。
如此情况下,就是再借大明一百年,也绝对不可能派出一百八十万大军。
心中不信,嘴角露出不屑的笑容,皇太极心里放心不少,
认为张九言既然是个爱好吹牛的人,那么本事想来也不会如传说中的那样恐怖。
“明军到底多少人?”
皇太极对负责探查明军动向的奴才鳌拜问道。
鳌拜知道自己说的一百八十万确实是离谱,但这是明军自己宣称的,他也就照实说了,
因为明军真正有多少人,他真的不知道,很难猜。
皇太极的话,他这个当奴才的不能不回答,最后鳌拜支支吾吾,说道:
“大汗恕罪,明军兵马多不胜数,接地连天,一眼看不到尽头,奴才估计,,,奴才估计就算是没有一百八十万,但六十万,七十万也是有的。”
“什么?”
皇太极听了,脸上不屑的神情消失,一脸的震惊。
“这怎么可能?你这狗奴才,你看清了吗?”
鳌拜见皇太极生气,喝问,也是心惊胆战。
此时的鳌拜,还远远没有历史上,在麻子朝权倾朝野时的定力,他这时候可以说还是个愣头青。
“汗王息怒,汗王息怒,奴才也不知道明军有多少人,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多了,奴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兵马,奴才真的不知道啊。”
这句话,让皇太极真正的意识到了这一次,张九言那是来之不善。
他知道明国这一次是下了血本,这是来玩命的。
“崇祯小儿,你以为本汗怕你不成?我八旗勇士举世无双,便是你来的兵马再多,也是徒劳。”
不敢怠慢,皇太极也是再度征调。
之前他也是命令八旗各部人马待命,转眼间,便有五六万大军集结。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人是不够用了,得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底了。
于是皇太极再次下令,凡是能够提的动刀,骑的了马的人,不分老幼,不分男女,全部候命,准备上战场。
随着皇太极这个命令的下达,鞑子地盘里前所未有的被这紧张气氛包围。
因为不管是哪一个鞑子兵,都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紧张急切的征调。
即便是之前的崇祯二年去大明抢掠,还有更早时候的老奴酋对抗明国皇帝的大军征绞,那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急迫。
许多的鞑子家属刚刚才送自己的儿子出门,现在他们自己也不得不骑马一起去,
这样的情况,让他们都是感到不妙。
都说这一次是大明主动来攻,到底明军来了多少人,把一向英明神武的大汗给吓成这样。
很快,他们也是听说了消息,原来是明国来了一百八十万大军。
天啊,这他娘的得多少人,一人撒泡尿,都能把赫图阿拉给淹了。
赫图阿拉是努尔哈赤的老窝,家乡,鞑子视之为圣地。
惊恐之下,鞑子们的信心不免产生了动摇。
因为他们知道即便自己这边赢了,那也不可能把大明给推翻了,最多也只是把明军给打退而已。
因为大明实在是太大了,汉人实在是太多了,永远也杀不完,过不了几年,他们还来。
“这里,是八百万两白银,是这一次本帅对诸位将士的赏赐。
只要大获全胜,这些银子,都将发下去,每一个有功将士,都可以得到奖赏。
不但如此,朝廷那边,还能得到官职提拔。”
这一句话,更加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最高点,金光闪闪的银子,乌黑乌黑的顶上乌纱,试问谁能不爱?
数十万将士见到这八百万两银子,就这样明晃晃的摆在自己眼前,
而且张九言此时的信用也是建立起来了,大家都信他说的话,他说打完仗就分钱,那就一定会分钱。
除了分钱,只要功劳足够,朝廷那边还有提拔,可以当大官。
可以说这一次剿灭鞑子,那就是一个改变命运的绝佳良机。
这个机会,只要但凡还有点热血的人,谁不想?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张九言这个人打仗很有一套,至今为止,张九言还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可以说张九言就是常胜将军,跟着这样的人打仗,又是给这一次的大战增加了胜算,
几般下来,这自然也就使得大家对这一次的大战,跃跃欲试了。
张九言又大声说道:“将士们,我们之中,绝大多数人一生下来就是穷困潦倒。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都在幻想着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想要过上那吃饱喝足的生活,想要让自己的父母妻儿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但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也不是我们不够拼命,是我们没有机会去实现这一切。
所以我们的命运还是这样周年复始。”
说道这里,张九言猛地拔出腰间佩刀,遥天一指,大声吼道:“现在,机会来了。”
“杀奴,”
“杀奴。”
张九言话音一落,刘宗敏,高杰,贺人龙,曹文昭几人紧接着便是齐齐大声高喊杀奴。
数十万将士个个听的热血上头,情不自禁的也是开始振臂高呼。
“杀奴。”
“杀奴。”
数十万人齐齐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便是天上的朵朵乌云,这时候也是被这巨大的声浪冲散,露出后面那刺眼的光芒。
崇祯五年七月十八日,张九言领四十万大军出关,对外号称一百八十万,征绞鞑奴。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看向了这里,期待着大战的胜利。
“一百八十万?”
皇太极闻听张九言带着一百八十万大军来攻,那是不信的。
虽然说汉人数之不尽,比天上的繁星还要多出千倍万倍。
但是试问汉家哪一个王朝可以一次大战,就拉出来一百八十万的大军?
没有,绝对没有。
更何况崇祯二年他皇太极还刚刚进攻了大明,在大明肆意破坏,大明的国力遭受到了一次重创。
如此情况下,就是再借大明一百年,也绝对不可能派出一百八十万大军。
心中不信,嘴角露出不屑的笑容,皇太极心里放心不少,
认为张九言既然是个爱好吹牛的人,那么本事想来也不会如传说中的那样恐怖。
“明军到底多少人?”
皇太极对负责探查明军动向的奴才鳌拜问道。
鳌拜知道自己说的一百八十万确实是离谱,但这是明军自己宣称的,他也就照实说了,
因为明军真正有多少人,他真的不知道,很难猜。
皇太极的话,他这个当奴才的不能不回答,最后鳌拜支支吾吾,说道:
“大汗恕罪,明军兵马多不胜数,接地连天,一眼看不到尽头,奴才估计,,,奴才估计就算是没有一百八十万,但六十万,七十万也是有的。”
“什么?”
皇太极听了,脸上不屑的神情消失,一脸的震惊。
“这怎么可能?你这狗奴才,你看清了吗?”
鳌拜见皇太极生气,喝问,也是心惊胆战。
此时的鳌拜,还远远没有历史上,在麻子朝权倾朝野时的定力,他这时候可以说还是个愣头青。
“汗王息怒,汗王息怒,奴才也不知道明军有多少人,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多了,奴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兵马,奴才真的不知道啊。”
这句话,让皇太极真正的意识到了这一次,张九言那是来之不善。
他知道明国这一次是下了血本,这是来玩命的。
“崇祯小儿,你以为本汗怕你不成?我八旗勇士举世无双,便是你来的兵马再多,也是徒劳。”
不敢怠慢,皇太极也是再度征调。
之前他也是命令八旗各部人马待命,转眼间,便有五六万大军集结。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人是不够用了,得拿出自己的全部家底了。
于是皇太极再次下令,凡是能够提的动刀,骑的了马的人,不分老幼,不分男女,全部候命,准备上战场。
随着皇太极这个命令的下达,鞑子地盘里前所未有的被这紧张气氛包围。
因为不管是哪一个鞑子兵,都从来没有感受过这样紧张急切的征调。
即便是之前的崇祯二年去大明抢掠,还有更早时候的老奴酋对抗明国皇帝的大军征绞,那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急迫。
许多的鞑子家属刚刚才送自己的儿子出门,现在他们自己也不得不骑马一起去,
这样的情况,让他们都是感到不妙。
都说这一次是大明主动来攻,到底明军来了多少人,把一向英明神武的大汗给吓成这样。
很快,他们也是听说了消息,原来是明国来了一百八十万大军。
天啊,这他娘的得多少人,一人撒泡尿,都能把赫图阿拉给淹了。
赫图阿拉是努尔哈赤的老窝,家乡,鞑子视之为圣地。
惊恐之下,鞑子们的信心不免产生了动摇。
因为他们知道即便自己这边赢了,那也不可能把大明给推翻了,最多也只是把明军给打退而已。
因为大明实在是太大了,汉人实在是太多了,永远也杀不完,过不了几年,他们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