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琉奕不高兴地撇撇嘴,心想,要提要求也应该是舅舅要求,什么时候轮到她指手画脚了??
李海兰补充道,“对了,5个座位隔得远一点,他们3个坐一排,我们两个坐一排,中间至少隔个5、6排的座位吧。”
叶琉奕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她的嘴角挤出了一丝笑意,“知道了。”
李海兰向叶琉奕发号施令,“你买完票就赶紧去收拾行李吧。”
叶琉奕有些不情不愿,“这么早收拾!我怕到时候带太多行李会拿不了。”
李海兰在单位里当惯了领导,继续展示出一副不容置疑的姿态,“到时候你大舅舅、二舅舅都会开车来火车站接我们,不用担心拿不了,只要你没有什么东西忘带就好。我们一人带一个行李箱,有几大盒礼品得放在你的行李箱里。”
李海兰说的大舅舅和二舅舅,实际上都是叶琉奕的堂舅。叶琉奕的外公李睿的弟弟李慧育有两子一女分别是李海天、李海明、李海露。由于李睿和李慧兄弟俩感情很好,李慧给3个孩子取名都沿用了李睿的大女儿李海兰的名字——海。
如今李睿和李慧都已经去世。李睿年轻的时候离开故乡,在上海扎根下来,开枝散叶,最后叶落归根,连墓地都跟李慧相邻。
而李慧至始至终都在故乡生活,过世后葬在故乡。每一年清明上坟,都是李海天、李海明帮忙接送的,至今没有断掉来往。
叶琉奕虽然担心行李箱装不下,但宁愿减掉一些随身携带的个人用品,也没有抱怨礼品太多,虽说是有血缘关系的远亲,礼尚往来还是要的。
叶琉奕把收拾好的行李箱立起来靠墙放好,打开电脑准备跟外婆视频。
叶琉奕对外婆的感情很深。因为叶琉奕自从出生到3岁上幼儿园之前,都是由外公外婆带大的,外公外婆是叶琉奕这辈子最爱也最信任的亲人。
叶琉奕到现在都还记得,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是哭着去的,因为她不想去幼儿园,她想去外公外婆家,小时候每到周末就很开心,因为周末就可以去外公外婆家玩了,周一到周五只能跟父母住。
叶琉奕的外公是个老顽童,叶琉奕出生的时候,外公刚退休,外公花了一千多买了一辆自行车,三十年前的一千多还很大,外公每天把自行车擦洗得亮亮的,载着她到处玩,外公会给叶琉奕买好多好多的玩具和零食,然后陪她玩玩具,跟她抢零食。
外公的阳台上有好多植物,每盆植物都好高好高,叶琉奕那时候好矮好矮,她会踩着凳子爬上防盗网去偷摘鲜红欲滴的石榴,把一整盆含羞草调戏得抬不起头,姹紫嫣红的茶花开一朵她摘一朵,然后遭来外公外婆的痛骂。
外公最爱的是两盆假山,假山里摆着精致小巧的小桥、小亭子、小船,小船上有穿着古装的人儿在钓鱼。外公会在傍晚的时候提着又大又重的铝制水壶浇水,然后扛着大大的拖把把地板拖得干净发亮。
外公还在阳台上养了鹦鹉和金鱼,叶琉奕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数金鱼,有一天,叶琉奕发现金鱼少了一条,低头一看,在脚底下呢,原来是金鱼半夜跳出来了,尸体都干了,叶琉奕吓得哇哇大哭。
时间像一阵风,一不留神就刮过去了,可是那些铭记终生的事情,到现在还在叶琉奕的心中保留着永恒不灭的温度。
这时,屏幕上出现了外婆和蔼可亲的笑脸。叶琉奕的外婆苏俪自从外公去世后住在夕阳红养老社区,社区里每一户都可以进行视频交流,而且都有饮食记录,老人们还可以观看网上课程,屋内电器都可以语音控制。
叶琉奕经常会通过外婆房中的居家监控,查看老人的房间状态,还有老人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还可以获得老人当前位置的定位。
叶琉奕这几年发现养老院多了起来。从“少年华夏”到“银发华夏”,国内仅用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变老”之路。国内60岁以上老年人早已突破了2亿,到2050年将达到4.3亿人。
按照近几年国内每年新增超过60岁人口的数字来计算,每一天都有接近25000人进入到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行列。2050年,国内职工的抚养比将从现在的3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变成1.5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
而国内的养老资源依然还有很大的缺口。帝都第一社会福利院有1100张床位,前面排了7000多人,老人要住进来,至少得等10年。城区公办的住不进,城里民办的住不起,郊区民办的不愿去。
而在上海,现在有10.2万张养老院床位,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床位约3.6万张,占全市养老床位总量的36.4%。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所以新建养老院多在郊区。叶琉奕外婆苏俪住的夕阳红养老社区就是这几年在郊区创立的新项目。
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是坐落在中心城区的政府办养老院之一,而上海市第二福利院、第三福利院、第四福利院分别位于崇明县、宝山区和松江区,远离市中心。
苏俪之前想要申请住进第一社会福利院,理论上只需要“凡是本人自愿、符合入院条件(无传染病及精神病),能适应集体生活,按时交付有关费用”即可。
这里等床位绝对不需排队十年那么夸张,但也是出去一个老人才能再住进来一个老人,其实也无法估算排队周期,因为你不知道老人们什么时候会离开。
李海兰补充道,“对了,5个座位隔得远一点,他们3个坐一排,我们两个坐一排,中间至少隔个5、6排的座位吧。”
叶琉奕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她的嘴角挤出了一丝笑意,“知道了。”
李海兰向叶琉奕发号施令,“你买完票就赶紧去收拾行李吧。”
叶琉奕有些不情不愿,“这么早收拾!我怕到时候带太多行李会拿不了。”
李海兰在单位里当惯了领导,继续展示出一副不容置疑的姿态,“到时候你大舅舅、二舅舅都会开车来火车站接我们,不用担心拿不了,只要你没有什么东西忘带就好。我们一人带一个行李箱,有几大盒礼品得放在你的行李箱里。”
李海兰说的大舅舅和二舅舅,实际上都是叶琉奕的堂舅。叶琉奕的外公李睿的弟弟李慧育有两子一女分别是李海天、李海明、李海露。由于李睿和李慧兄弟俩感情很好,李慧给3个孩子取名都沿用了李睿的大女儿李海兰的名字——海。
如今李睿和李慧都已经去世。李睿年轻的时候离开故乡,在上海扎根下来,开枝散叶,最后叶落归根,连墓地都跟李慧相邻。
而李慧至始至终都在故乡生活,过世后葬在故乡。每一年清明上坟,都是李海天、李海明帮忙接送的,至今没有断掉来往。
叶琉奕虽然担心行李箱装不下,但宁愿减掉一些随身携带的个人用品,也没有抱怨礼品太多,虽说是有血缘关系的远亲,礼尚往来还是要的。
叶琉奕把收拾好的行李箱立起来靠墙放好,打开电脑准备跟外婆视频。
叶琉奕对外婆的感情很深。因为叶琉奕自从出生到3岁上幼儿园之前,都是由外公外婆带大的,外公外婆是叶琉奕这辈子最爱也最信任的亲人。
叶琉奕到现在都还记得,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是哭着去的,因为她不想去幼儿园,她想去外公外婆家,小时候每到周末就很开心,因为周末就可以去外公外婆家玩了,周一到周五只能跟父母住。
叶琉奕的外公是个老顽童,叶琉奕出生的时候,外公刚退休,外公花了一千多买了一辆自行车,三十年前的一千多还很大,外公每天把自行车擦洗得亮亮的,载着她到处玩,外公会给叶琉奕买好多好多的玩具和零食,然后陪她玩玩具,跟她抢零食。
外公的阳台上有好多植物,每盆植物都好高好高,叶琉奕那时候好矮好矮,她会踩着凳子爬上防盗网去偷摘鲜红欲滴的石榴,把一整盆含羞草调戏得抬不起头,姹紫嫣红的茶花开一朵她摘一朵,然后遭来外公外婆的痛骂。
外公最爱的是两盆假山,假山里摆着精致小巧的小桥、小亭子、小船,小船上有穿着古装的人儿在钓鱼。外公会在傍晚的时候提着又大又重的铝制水壶浇水,然后扛着大大的拖把把地板拖得干净发亮。
外公还在阳台上养了鹦鹉和金鱼,叶琉奕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阳台上数金鱼,有一天,叶琉奕发现金鱼少了一条,低头一看,在脚底下呢,原来是金鱼半夜跳出来了,尸体都干了,叶琉奕吓得哇哇大哭。
时间像一阵风,一不留神就刮过去了,可是那些铭记终生的事情,到现在还在叶琉奕的心中保留着永恒不灭的温度。
这时,屏幕上出现了外婆和蔼可亲的笑脸。叶琉奕的外婆苏俪自从外公去世后住在夕阳红养老社区,社区里每一户都可以进行视频交流,而且都有饮食记录,老人们还可以观看网上课程,屋内电器都可以语音控制。
叶琉奕经常会通过外婆房中的居家监控,查看老人的房间状态,还有老人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还可以获得老人当前位置的定位。
叶琉奕这几年发现养老院多了起来。从“少年华夏”到“银发华夏”,国内仅用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变老”之路。国内60岁以上老年人早已突破了2亿,到2050年将达到4.3亿人。
按照近几年国内每年新增超过60岁人口的数字来计算,每一天都有接近25000人进入到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行列。2050年,国内职工的抚养比将从现在的3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变成1.5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
而国内的养老资源依然还有很大的缺口。帝都第一社会福利院有1100张床位,前面排了7000多人,老人要住进来,至少得等10年。城区公办的住不进,城里民办的住不起,郊区民办的不愿去。
而在上海,现在有10.2万张养老院床位,中心城区养老机构床位约3.6万张,占全市养老床位总量的36.4%。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所以新建养老院多在郊区。叶琉奕外婆苏俪住的夕阳红养老社区就是这几年在郊区创立的新项目。
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是坐落在中心城区的政府办养老院之一,而上海市第二福利院、第三福利院、第四福利院分别位于崇明县、宝山区和松江区,远离市中心。
苏俪之前想要申请住进第一社会福利院,理论上只需要“凡是本人自愿、符合入院条件(无传染病及精神病),能适应集体生活,按时交付有关费用”即可。
这里等床位绝对不需排队十年那么夸张,但也是出去一个老人才能再住进来一个老人,其实也无法估算排队周期,因为你不知道老人们什么时候会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