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朝堂官司
一路回中京,祝振国除了在沧北停留了一天,见了一下朱雄,表达了一番感谢之外,再也没有作任何停留。一行人直奔中京而去。
一个月时间,终于赶到了中京城外。
这一个月时间,祝振国与这燕王夏文翰倒是关系越来越近,从最初的谈话时候的装傻充愣,到慢慢愿意说一些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从一些见闻趣事到诗词歌赋,从武艺谈论到家庭事务与欧阳诗梦。祝振国与夏文翰这两个年轻人似乎慢慢变成了好友一般。
虽然祝振国还是有所保留,但是祝振国对这位燕王的观感也是越来越好,聪明、有思想、有见解。这是祝振国对夏文翰的评价。
进了中京,两人也就分道扬镳了。祝振国直奔刑部缉事厂,这燕王也就去了自己在中京的府邸里修整换洗一番,准备第二天进宫。
祝振国带着众人回到刑部缉事厂,先去见了欧阳正,之后便在大牢之内严刑拷打起来。这一路上只顾着赶路,审讯的事情一点也没有进行。
倒是两位大人慢慢从惊吓中走了出来,本来还想着怎么应对一些事情。没想到被直接下狱拷打起来。
有道是,刑不上大夫。祝振国倒是变成第一个对封疆大吏用刑的人了。
其实这证据链已经完整了,只需要做一些口供,李达已经不是这证据链上最为关键的一环了,李达只是这云时道派出来杀祝振国的一个证人,对于这件谋杀案子,比起整个郡的舞弊大案,其实算不得什么。
欧阳正也是在忙着写奏折,把这些事情原原本本的写在奏折之上,审判云时道与韩须仁的人,不是刑部尚书欧阳正,也不是法律,而是当朝承平皇帝。
对文人用刑,倒是出乎祝振国预料的简单。本以为文人风骨,说话间就是慷慨赴死,却是没想到这两位老大人几十年完全没有体会过什么是痛,吕阳稍微施展一些手段,这两位老大人便完全没有了文人赴死的慷慨。
在祝振国心中,这两位老大人还不如一个混混出身的李达来得硬气。倒是这李达配得上慷慨赴死这个词。
过得几天,一切准备妥当。欧阳正通知祝振国第二天一起上朝。要说来,这祝振国可是没有资格上朝的,此番也是欧阳正需要祝振国帮助说明情况。归根结底,这也是一场官司,而这祝振国也就是刑部的主要证人,就像上辈子检察官。
第二日天未亮,祝振国穿好七品的朝服,带着兵丁,押解着犯人已经等候在刑部衙门门口了。
过不得一会,欧阳正的马车也从街道上过来。祝振国只是上前见了一下礼,便出发进了紫禁城。
进宫门时候,其他人都不得进去,只能在外等候,只是祝振国与欧阳正进了宫门。一干人犯换成了禁卫军的兵丁押解。
到得大殿之外,祝振国只能在外等候,欧阳正入了朝堂。
站了不久,只听得里面三呼万岁,门外所有人也是跟着跪拜,祝振国当然也只能跟着跪拜。
又得许久,听到太监一声尖锐喊道:“传祝振国。”
祝振国便跟着一旁的小太监进了朝堂,低着头不断往前走着,此时抬头看皇帝便是大不敬,只能低着头,走到小太监示意的位置,祝振国跪拜在地,口称万岁。
“祝振国,咳咳。。。起来答话,把事情始末原原本本说个清楚。咳咳。。。。。”承平皇帝显然是认识祝振国的。
祝振国心中倒是不紧张,却是听到这承平皇帝说一句话,咳嗽了两次,也是知道这皇帝显然是生病了。想来也是好笑,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现在却是病了也要上朝。
“回禀皇上,微臣。。。。。。遇到那个钱家举子之后,微臣已经觉得此案必然属实,便。。。。。燕王殿下及时解围,微臣才能带着云大人与韩大人回了中京。”祝振国原原本本把事情说了一遍,却是故意疏漏了自己拿了一万两银子的事情,这银子被自己花了,也就没有必要再拿来说了。
“众卿家有何想法?”承平皇帝说完,又是几声咳嗽。
祝振国听着皇帝不断的咳嗽之声,心中也是知道这皇帝只怕病得不轻。这样的咳嗽,只怕已经引起了肺炎了。
“启奏皇上,这祝振国话语只怕多有不实之处,臣以为,这祝振国带着一百士卒,便能一路厮杀贼人,还能在几千兵丁的守卫下冲进城中,此事必然另有蹊跷。”说话的是内阁首辅大臣朱廷长。
祝振国听了朱廷长的话语,心中一个咯噔,哪里还不知道这云时道只怕与朱廷长关系匪浅,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朱廷长就是云时道朝中的那个人。
祝振国微微抬头,看了看旁边走出来的朱廷长,这是祝振国第一次见这首辅大臣,也就仔细打量几眼。心中倒是不在意这朱廷长的辩解,这案子最大的证据就是那些考卷,这东西一出来,哪里还容得被人辩解。
“把云时道传进来。”承平皇帝也不多言,也许也是病得难受,只想快些把事情解决。
“皇上,为臣做主啊,臣蒙圣人教诲,受皇上重恩,时刻谨记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这祝振国以武胁迫微臣,以死相逼。。。。微臣身受重刑。。。皇上。。。”这云时道在外面解去枷锁,进了大殿,一把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涕泪俱下。
祝振国此时已经惊呆了,这云时道在刑部大牢之时,只差磕头求饶了,此时到了皇帝身边,便又是一个铁骨文臣,这变化差距,实在是出乎了祝振国的意料之外。
“咳咳。。。。哭哭啼啼,成何体统!朕且问你,是否有买卖举人的事情?”承平皇帝开口便是咳嗽,见这云时道上来就是嚎啕大哭,心中更是烦躁,语气里带着怒气。
“皇上,臣冤枉啊,这些事情,臣从来都不知晓的,冤枉啊。”这云时道听了皇帝语气,却是收住了哭声,又接连大呼冤枉。(未完待续。)
一路回中京,祝振国除了在沧北停留了一天,见了一下朱雄,表达了一番感谢之外,再也没有作任何停留。一行人直奔中京而去。
一个月时间,终于赶到了中京城外。
这一个月时间,祝振国与这燕王夏文翰倒是关系越来越近,从最初的谈话时候的装傻充愣,到慢慢愿意说一些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
从一些见闻趣事到诗词歌赋,从武艺谈论到家庭事务与欧阳诗梦。祝振国与夏文翰这两个年轻人似乎慢慢变成了好友一般。
虽然祝振国还是有所保留,但是祝振国对这位燕王的观感也是越来越好,聪明、有思想、有见解。这是祝振国对夏文翰的评价。
进了中京,两人也就分道扬镳了。祝振国直奔刑部缉事厂,这燕王也就去了自己在中京的府邸里修整换洗一番,准备第二天进宫。
祝振国带着众人回到刑部缉事厂,先去见了欧阳正,之后便在大牢之内严刑拷打起来。这一路上只顾着赶路,审讯的事情一点也没有进行。
倒是两位大人慢慢从惊吓中走了出来,本来还想着怎么应对一些事情。没想到被直接下狱拷打起来。
有道是,刑不上大夫。祝振国倒是变成第一个对封疆大吏用刑的人了。
其实这证据链已经完整了,只需要做一些口供,李达已经不是这证据链上最为关键的一环了,李达只是这云时道派出来杀祝振国的一个证人,对于这件谋杀案子,比起整个郡的舞弊大案,其实算不得什么。
欧阳正也是在忙着写奏折,把这些事情原原本本的写在奏折之上,审判云时道与韩须仁的人,不是刑部尚书欧阳正,也不是法律,而是当朝承平皇帝。
对文人用刑,倒是出乎祝振国预料的简单。本以为文人风骨,说话间就是慷慨赴死,却是没想到这两位老大人几十年完全没有体会过什么是痛,吕阳稍微施展一些手段,这两位老大人便完全没有了文人赴死的慷慨。
在祝振国心中,这两位老大人还不如一个混混出身的李达来得硬气。倒是这李达配得上慷慨赴死这个词。
过得几天,一切准备妥当。欧阳正通知祝振国第二天一起上朝。要说来,这祝振国可是没有资格上朝的,此番也是欧阳正需要祝振国帮助说明情况。归根结底,这也是一场官司,而这祝振国也就是刑部的主要证人,就像上辈子检察官。
第二日天未亮,祝振国穿好七品的朝服,带着兵丁,押解着犯人已经等候在刑部衙门门口了。
过不得一会,欧阳正的马车也从街道上过来。祝振国只是上前见了一下礼,便出发进了紫禁城。
进宫门时候,其他人都不得进去,只能在外等候,只是祝振国与欧阳正进了宫门。一干人犯换成了禁卫军的兵丁押解。
到得大殿之外,祝振国只能在外等候,欧阳正入了朝堂。
站了不久,只听得里面三呼万岁,门外所有人也是跟着跪拜,祝振国当然也只能跟着跪拜。
又得许久,听到太监一声尖锐喊道:“传祝振国。”
祝振国便跟着一旁的小太监进了朝堂,低着头不断往前走着,此时抬头看皇帝便是大不敬,只能低着头,走到小太监示意的位置,祝振国跪拜在地,口称万岁。
“祝振国,咳咳。。。起来答话,把事情始末原原本本说个清楚。咳咳。。。。。”承平皇帝显然是认识祝振国的。
祝振国心中倒是不紧张,却是听到这承平皇帝说一句话,咳嗽了两次,也是知道这皇帝显然是生病了。想来也是好笑,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现在却是病了也要上朝。
“回禀皇上,微臣。。。。。。遇到那个钱家举子之后,微臣已经觉得此案必然属实,便。。。。。燕王殿下及时解围,微臣才能带着云大人与韩大人回了中京。”祝振国原原本本把事情说了一遍,却是故意疏漏了自己拿了一万两银子的事情,这银子被自己花了,也就没有必要再拿来说了。
“众卿家有何想法?”承平皇帝说完,又是几声咳嗽。
祝振国听着皇帝不断的咳嗽之声,心中也是知道这皇帝只怕病得不轻。这样的咳嗽,只怕已经引起了肺炎了。
“启奏皇上,这祝振国话语只怕多有不实之处,臣以为,这祝振国带着一百士卒,便能一路厮杀贼人,还能在几千兵丁的守卫下冲进城中,此事必然另有蹊跷。”说话的是内阁首辅大臣朱廷长。
祝振国听了朱廷长的话语,心中一个咯噔,哪里还不知道这云时道只怕与朱廷长关系匪浅,有道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朱廷长就是云时道朝中的那个人。
祝振国微微抬头,看了看旁边走出来的朱廷长,这是祝振国第一次见这首辅大臣,也就仔细打量几眼。心中倒是不在意这朱廷长的辩解,这案子最大的证据就是那些考卷,这东西一出来,哪里还容得被人辩解。
“把云时道传进来。”承平皇帝也不多言,也许也是病得难受,只想快些把事情解决。
“皇上,为臣做主啊,臣蒙圣人教诲,受皇上重恩,时刻谨记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这祝振国以武胁迫微臣,以死相逼。。。。微臣身受重刑。。。皇上。。。”这云时道在外面解去枷锁,进了大殿,一把跪在地上,嚎啕大哭,涕泪俱下。
祝振国此时已经惊呆了,这云时道在刑部大牢之时,只差磕头求饶了,此时到了皇帝身边,便又是一个铁骨文臣,这变化差距,实在是出乎了祝振国的意料之外。
“咳咳。。。。哭哭啼啼,成何体统!朕且问你,是否有买卖举人的事情?”承平皇帝开口便是咳嗽,见这云时道上来就是嚎啕大哭,心中更是烦躁,语气里带着怒气。
“皇上,臣冤枉啊,这些事情,臣从来都不知晓的,冤枉啊。”这云时道听了皇帝语气,却是收住了哭声,又接连大呼冤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