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人形成的三大部落联盟中,居住在中部地区的哈梅人和东南地区的卡累利阿人,在这里的森林湖泊一带渔猎为生,当年都被蔑儿乞人征服。只有西南沿海地区的苏奥米人被瑞典人征服。
    大燕帝国灭亡蔑儿乞人之后,对这一带林木部实施了直接管辖,但管理的很不正式,因为负责管理这一带的大燕帝国官员,甚至不住在寒冷的芬兰,而是直接住在但泽,正式身份是大燕帝国驻波罗的海大使,以前跟波罗的海联盟交涉,如今跟周边国家交涉,代表大燕帝国行使权力。
    这样的情景表明,大燕帝国对于欧洲北方森林地区领土的管辖,极不重视。甚至有一些故事中,大燕帝国的开国武帝,四十岁之前都不知道他们在欧洲有领土,亲政之后,接见这一地区一些酋长的时候,还要翻看地图才知道他们住在哪里。
    事实上也是如此,大燕帝国在整个欧洲北方,控制着东欧北部垄岗以北到北冰洋一带的土地,这一带地势低洼,河流蒸发量小,形成了大片湖泊和森林交替的地形,欧洲东北的大量原始渔猎民族居住在这里。
    跟东亚大陆的渔猎民族不同,欧洲渔猎民族过的有些憋屈,因为他们是持续受到南方温暖地区的民族打击和入侵,芬兰人、波罗的海人、维京人都能北上欺负他们,科米人、萨米人、拉普人被迫一直向北迁移。
    蔑儿乞人的入侵,终结了瑞典人早期北上的步伐,将他们北侵的步伐止步于南部。
    大燕帝国时期,虽然没有跟这些国家爆发战争,也不太可能爆发战争。大燕帝国虽然统治了这里,但是却没有投入精力治理。仅仅是维持当年的蔑儿乞森林道,有一百多座屯堡串联起这条商道。但屯堡的保长,甚至都不是汉人,主要是周边的部族首领。但这些首领家族还算合格,因为林木部首领家族至少都已经经历过数代读书的背景,他们的子弟一定会去府学读书,然后从军十年,退伍之后直接就被命名为保长、都保长一类的乡官,管辖他们部族周边的一些屯堡。
    这些有系统教育背景的部族乡官,水平保持在水准之上,工作也比较勤恳,极少贪腐,因为贪腐并不划算。他们作为乡官,主要收入是朝廷俸禄。富庶的大燕帝国,对于北方边地是有海量补贴的。作为边地乡官,他们主要工作是调节部族纠纷,维持商道畅通,处理简单的司法案件,复杂的则是记录并上交给北海都护府处理。
    工作内容不多,但很复杂。他们过手的金钱非常少,贪墨土堡官仓里的财物或者敲诈勒索沿途商贾和部落,基本上不可能比大燕帝国高额补贴的边地俸禄得到的更高,所以大多数被罢免官员,往往是在调解纠纷中偏袒本部氏族,而不是因为贪腐或者渎职等。对于这些森林地区的乡官,为大燕帝国服务,是他们能得到的最优厚的职务,没人愿意轻易丢官,所以都还算敬业。
    但也仅此而已,乡官足够敬业,却很难达到多么高效的治理。这条商道上,基本上就流通两种货物,来自森林地区的毛皮和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此为生的人口非常稀少,数以百计的原始氏族,十来个部落联盟,没有一个超过万人的部族。总人口十来万,分散在广袤的森林地带,根本开发不出什么来。
    所以大燕帝国对这一带的领土,主要是实施管辖,对当地部族倒是有好处,再也没人能欺负他们了。他们可以安心的在森林里养殖驯鹿,捕鱼打猎,换取刚好谋生的必需品,过着十分朴素的生活。他们之间的纠纷本来就不多,还有屯堡乡官依据法律进行调解,战争远离这片宁静的森林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
    但如果大燕帝国有野心,他显然是可以在这里扩张的。卡累利阿地区,南方就是诺夫哥罗德,只要越过拉多加湖等森林湖泊地区,已经开发出来东欧平原就在向他们招手。按照法国人的理解,大燕帝国不可能不想在欧洲地区扩大影响力,要扩大影响力,就不可能不向南方平原扩张,依靠森林里的小型据点,永远不可能发展起来。南下必然会跟扩张到这一带的白女真冲突,因此法国人笃定,大燕帝国跟白女真的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于是游说跟东欧八竿子打不着的东洲汉国未果之后,法国开始游说大燕帝国,试图支持大燕帝国向欧洲扩张,打压白女真的势头。
    法国人之所以积极游说大燕帝国参战,是拿欧洲人那套逻辑在思考问题。白女真是法国跟大燕帝国共同的邻国,那么两国天然应该是盟友。就好像之前法国跟东欧的女真帝国夹击白女真一样,现在白女真扩张到了跟大燕帝国接壤之后,法国自然也就能跟大燕帝国联手夹击白女真。
    可结果大燕帝国认为法国人很莫名其妙,不知道法国人为什么会以为大燕帝国对东欧有野心,法国人慷慨的表示,愿意支持大燕帝国夺取诺夫哥罗德公国,还做出各种限制,比如不允许诺夫哥罗德公国并入大燕帝国,好像大燕帝国对这里垂涎三尺一样,难道这个公国有黄金吗?
    经历两次世界级大战,大燕帝国这些年来兴起了保守主义,统治集团时常高唱和平曲调,哲学界推崇小国寡民,鸡鸣犬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黄老之术,多次跟英国在南非的冲突中,都表现的十分克制和忍让。因此大燕帝国对法国表示会中立。
    英国也是战争双方争取的对象,法国也有信心拉拢到英国,因为白女真已经膨胀的过于强大。不但人口高达八千多万,比蹒跚增加到六千万的法国多了两千万人,而且人口结构比较年轻,不想多次战争失血过多的法国那么老龄化,因此虽然人口只比法国多两千万,两国账面上的适龄兵源,白女真却足足是法国的两倍。这也是开战后,法国动员迟缓的原因,他们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希望渺茫。这个八千万人口白女真帝国这些年还建立海军,进行海外扩张,让英国很担忧。
    所以开战之初,英国就强烈谴责白女真的行为,认为白女真是悍然入侵了女真帝国。媒体上一片对白女真野蛮的谴责之声。但让大英帝国参战,他们也没什么积极性。英国人在被法国赶出欧洲大陆之后,就对大陆充满抵制,从此只在海上作战,不肯投入陆军争霸大陆。
    法国拉拢英国,希望英国封锁波罗的海和北海,让白女真商船无法出港。同时能向法国提供金融支持,伦敦的金融业这些年首屈一指,取代了白女真帝国治下的布鲁日等北海沿岸城市,在非洲黄金支持下,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为欧洲各国发行债券服务。
    就在法国人消极备战,试图借助外部力量之际,白女真帝国在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经过弗拉基米尔和喀山两场大型会战,白女真高效机动的作战方式,让女真军队猝不及防,尤其是喀山会战,三十多万人被包围,在白女真重炮的密集轰炸下崩溃,选择了投降。女真帝国主力军队至此消耗殆尽,白女真大军从喀山度过伏尔加河,跟女真帝国首都乌拉尔会宁府之间一马平川。
    南方的西辽大军北上,被白女真在喀山以南野战击溃,沿河漂流而下的西辽战士尸体,持续流了一个月。
    决定性的喀山会战中,白女真出动三十五万兵力,主要为步兵,但因为平原地形,罕见了有十万骑兵参战。而女真帝国和西辽帝国联军,则高达五十多万,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反而大败亏输。
    但之后双方并没有继续大战,而是进行了秘密谈判,白女真尽管大胜,可是已经失去继续东进的力量,广袤的东欧平原,光是行军就是一项艰苦的任务,白女真不可能为自己的几十万大军输送足以进行现代化战争的物资,一场喀山大会战,打到最后,白女真士兵平均子弹已经不足三发,危险至极。
    女真帝国其实多坚持一段时间,很可能就能拖死白女真,但他们内部发生了政变,内乱始终困扰这个小族临大国的政权,女真权贵和斯拉夫官僚之间,权力斗争一日都未曾停息,哪怕战争中,围绕战和问题,始终存在巨大的分歧。斯拉夫官僚集团积极参战,试图拉拢同为斯拉夫人的基辅大公国,女真权贵集团不但不支持,反而一直在反对和扯后腿。
    于是在几场大败之后,女真权贵发动了政变,在乌拉尔河上游建立的会宁府,囚禁了一大批斯拉夫官僚拥护皇帝亲政。女真帝国内部大乱,只能接受白女真的谈判条件。
    白女真给的条件相当优厚,正和女真权贵的胃口,因为他们只要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土地,而那一带,主要生活的是斯拉夫人,女真人的生活区域,主要在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尤其以乌拉尔河流域为多。
    女真权贵跟斯拉夫官僚能够持续争斗,在农奴制瓦解之后,依然拥有极强影响力,就是因为女真人口也不算少。

章节目录

宋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狂人阿Q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人阿Q并收藏宋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