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渔阳田氏大逆案,田家被抄家灭族的当晚,渔阳县的一座酒肆里七八个高冠、儒服的男子跪坐在一名六十来岁的老丈身前,这老丈是渔阳鲜于氏家族的家主——鲜于宣。一旁的几个男子或衣黑、或衣青,年少的刚刚加冠,年长的四旬上下,有的蓄长须,有的蓄短须,相貌不同,身高不同,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皆神色恭敬。——他们皆为鲜于宣的门生与宾客。
    年纪最长的那人正在说话,说的正是田丰诛灭渔阳田氏全族之事:“先生,主簿以大逆妖言之罪,诛灭田氏全族。以弟子看来,未免行事过苛。”
    “噢?”
    “渔阳田氏固暴戾县乡,民苦之已久,然而罪不至灭族。况且明眼人皆能看出,此所谓‘大逆妖言’之罪,必为捏造!田氏虽然暴虐,却不傻,怎么会犯下此灭族之罪呢?”
    “不错,此罪必为捏造。弟子亦本地土著,是在本乡土生土长的,平时常闻田氏的恶行,杀人、劫道,皆有耳闻,只这‘大逆妖言’之罪,却是闻所未闻,定是主簿为灭其族而捏造出来的。”说话的是最年轻的那个青年,很气愤的样子,涨红了脸,要非师长在前,没准儿他都控制不住自己,会拍案大叫了。
    鲜于宣问道:“你为何如此愤怒?”
    “先生,你教过弟子,说‘法’应该是‘不阿贵,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於法’,应该是公正严明的。触律必究,不触律,则无罪。主簿暂代渔阳军政,掌数十万户之家,怎么能无视律法,以捏造的罪名来用国家之器来诛灭私仇呢?”这个愤怒的青年显然是知道牵招曾被田览劫道的事情。
    最先说话的那个年长之人表示赞同,说道:“《管子》云:‘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又云‘以法制行之,如天地之无私也’。韩非子云:‘一民之轨,莫如法’。‘法’是天下万民的程式、仪表,是公器,应该秉公而行,不可因私而乱!主簿因一己之私,罔顾其真,捏造事实,罗织罪名,而诛渔阳田氏全族,并祸及其友朋、亲属、门下宾客,受罪者四五百人。令人发指,真残民之贼。有这样的人来治理本郡,其患将必更甚!……先生,请你上书州府,要求刺史把他罢免了吧!”
    鲜于宣问另外几个弟子:“你们以为呢?”
    其中一人说道:“孙儿以为,主簿此举,虽非秉公而行,但却也不算因私乱法,‘残民之贼’、‘其患将必更甚其田’云云更不至於。”这个说话之人乃是鲜于宣的孙子鲜于博,也是鲜于辅的族侄。
    “噢?此话怎讲?”
    “孙儿记得田公是州主簿的时候,和前刺史刘公来拜访家君,孙儿有幸得以陪同,和他有过交谈,观其举止、闻其言辞,并非是一个残苛好杀的人,也不像是个会因私犯公、睚眦之怨必报的小人。”
    那个年纪最长的男子问道:“那他为何乱法,以捏造之罪名诛灭渔阳田氏全族?”
    “诸君遗漏了一点,主簿因何而来?因为稽查渔阳田氏走私盐铁一事,而后他家之三河盐场又发生了暴动,郡守被州府问责,羁押于蓟县。主簿诛灭渔阳豪族,这不是他一人可为。主簿乃度辽将军府主簿。度辽将军者刘顺之也,陛下赞曰:‘汉家虓虎’。我闻刘度辽在上谷郡为了实施新政,间接诛灭了上谷韩氏。以我看来,主簿诛灭渔阳田氏全族一事应该是正与此同。”
    “正与此同?”
    “不外乎以此立威二字。”
    “今日他可诛渔阳田氏立威,明日他也能诛吾等立威!”
    鲜于博大摇其头:“刘度辽在右北平、上谷时,除诛灭首恶豪强之外,再无第二家获罪。不但没有第二家获罪,而且他赈赡孤老,劝农耕桑,减租减息。一郡上下,无不感恩戴德,对他交口称赞,以为‘父母’。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是好杀之人呢?以我看来,在诛灭了田氏后,刘度辽和主簿接下来必该市恩立德、以安百姓了。”
    另外几个弟子也纷纷加入争辩,有的支持年长那人,有的赞同鲜于博之言。争辩了半晌,谁也说服不了谁,没个结果,当下依照惯例,皆离席跪拜,求教鲜于宣,请他判断正误。
    在他们争论的时候,鲜于宣几乎没怎么开口,只是闭目养神,这时慢慢地睁开眼睛,把手按在案几上,举目遥望堂外,好一会儿才悠悠说道:“渔阳田氏昔在县乡时,百姓乡党畏之如虎,我亦忌惮之,不意转眼间,其族百年基业便被主簿连根拔起。……我问尔等,若换了尔等,你们可能如主簿一样,暂任不足半月,便将其全族一举拔起么?”
    众弟子没想到他不说律法,反问此话,皆不解其意,一时无人开口。
    室内静了片刻,那个最年轻的弟子充满自信地答道:“渔阳田氏固然横行郡中百年,乡人皆畏之如虎,但是相比主簿,却终究只是个乡间的豪强小霸罢了。主簿出身冀州名门,得刺史赏识,并且还是刘度辽的心腹。此等名门高户,自非渔阳田氏可比。如果弟子是他,也有他的这些条件,那么,想来诛灭豪强亦是易如反掌。”
    他话音落地,好几个人附和连声,皆道:“正是如此。”
    鲜于宣又问没有附和的那两三人:“你们说呢?”
    这其中就有鲜于博,他蹙眉深思,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孙儿不能。”
    “上有州府照应,下有度辽军士卒为爪牙,子蒙认为诛灭其族易如反掌,你为何不能?”——“子蒙”,即方才说话的那个最年轻的弟子,大名唤作王啟。
    鲜于博答道:“百年来,前后历任本郡本县的郡守、县令有不下四五十人。这其间有寒家子弟,也有出身豪门,像主簿这样得到刺史赏识照应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如他这样干脆利索地将渔阳田氏连根拔起。孙儿以为,主簿所以能将第三氏诛灭,最关键之原因并非他的出身、关系。”
    “那是什么?”
    “是因主簿有胆。不!是幕后的刘度辽有胆子。”
    “噢?”
    “今观渔阳田氏诛灭,看似容易,实际上也的确很容易,捏造一个罪名,假造几个证据,走通州郡里的关系,就便将之轻松族灭。这个办法并不稀奇,主簿和刘度辽想得出,别人也想得出,可是,为什么以往历任的郡守、县令却没有一个人这样做呢?无它,正如先生所言,只因‘忌惮’。忌惮什么?忌惮渔阳田氏族人的无视法纪,忌惮他们门下宾客、剑客、死士的凶悍轻死,忌惮会被他们刺杀。因而,无人敢如此行事。……,唯独刘度辽毫无顾忌,嘱咐主簿遂终将其一举扑灭。相比捏造罪名的乱法小事而言,孙儿以为,刘度辽的虎胆才是更令人畏惧的啊!”
    王啟不同意,说道:“二十年前在任的那位郡丞亦不惧渔阳田氏凶悍,欲将之定罪。明广,你怎么能说只有刘度辽无所顾忌呢?”

章节目录

三国之襄武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三二二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二二八并收藏三国之襄武大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