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性来到张氏邬堡之后,张辽热情款待。
张氏学堂的讲师,是张辽的一位叔叔辈的长辈,也就对经学有一个浅显的领悟,至于独到的见解更是没有,更多时候自得其乐的诵读一遍,旁人听懂多少跟他毫无关系,至于旁人偶尔的一两个疑问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含糊其辞。
能够帮助族人识文断字,已经是不错的讲师。
还想有太多的要求,实在是强人所难。
张辽自从来到这里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自家学堂。
曹性倒是可以去张氏学堂,这是张辽吩咐下去的结果,鉴于张辽最近对族中的贡献,他的话语权无人敢质疑。
在武事一道上,张辽可谓是不计辛苦,骑马射箭无疑是必备的技能,只要闲暇下来,演武场就是他摸爬滚打的场地。
在张刑所传授的要义之下,张辽挥动木槌将一根手臂粗壮的木棒钉进了土里,据张刑所说,这样可以锻炼气力。
后世的训练之法肯定水土不服,每一个时期锻炼的要旨都是适应于当下的时代。
但凡是领兵之人,必须要懂得立营扎寨。
砍树立营是一个水磨工夫的细致活,也是辛苦活,不仅要立起营寨,还要坚固,御敌于营门之外。
一座木栅营地,要么掘土埋木,要么钉木为撞。
当张辽做完挥戟一百下的动作之后,已经热汗如浆。
铁戟作为矛与戈的结合体,在战争当中已经成为主流兵器,当然,想要用铁戟武装一支军卒,所耗费的铁料甚是巨大,再加上铁戟制作起来比矛与戈要困难,这使得铁戟成为定制兵器变得无比艰难,没有雄厚财力的支撑无法办到。
所以,张氏的近千部曲大多使用矛与戈,铁戟的普及率勉强接近一成。
“挥戈、舞矛、举盾、执槊等一系列基本锻炼之法,你都要一一体验,直到确定自己趁手的兵器之后方能针对性的专门锻炼挥杀技艺,对于其他兵器的挥杀技巧不能不了解,只要在兵器运用上做到知己知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到立于不败之地。”
张刑在兵戈一事上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领悟,怪不得能够成为张氏执事,知己知彼的兵法活灵活现运用到了武器应用之上,实在是有所不凡。
张辽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张刑,于是忍不住问道:“你对兵事一途门清路熟,这些法门你是如何知晓?”
“光武帝罢兵为民的国策施行以来,征兵制度已经没落,募兵制大行其道,各地地主豪门将自家武艺纯熟的族人送入洛阳为兵,想要不清楚朝廷在兵事上面的动态才是怪事,另外,京兵退役之后只要开出丰厚条件,甘为部曲者大有人在。”
张刑对于张辽的疑问,只要自己知晓的已然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程度,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张辽明白,西汉一朝兵卒数量庞大,细柳营、南军、北军、羽林军等争相夺目,彪炳史册,面对匈奴的战争当中,卫青和霍去病就是靠着这些精兵横扫匈奴,开疆拓土,所展现出来的风骨和霸气,让大汉名族骄傲了两千年。
光武帝大撤兵制度,让东汉一朝无论在兵种还是兵员数量上都有了一个大范围的缩水,这导致东南西北边境之地造反频发,内附的各民族壮大之后同样掳掠州郡。
即便是这样,朝廷靠着招募而来的兵卒以强盛的姿态横扫天下无敌手。
募兵制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武艺纯熟者为优,这让普通的庶民百姓参与兵事的可能性降低了,州郡地方的地主豪门成了兵员的最大贡献地。
光武帝刘秀以军武之盛夺天下,稳坐帝位之后,自然要防备手握军权的大将,撤兵一事已经无法扭转。
如后世的赵宋一朝,文臣盛极一时,武将严重衰败,岂不是有相似之处。
光武帝总结西汉一朝宗室王侯造反的弊政,所以,他治下的封王只能享受食邑不参与任何治理之权,这确实解决了封王造反的可能,可也掐断了封王激流勇进的血气和斗志。
所以在东汉末年,宗室王侯的结局大多都非常凄惨。
只有没落的宗室如刘备、刘表、刘焉、刘虞等人凭借着文才武略才雄霸一方,终究无人扛起再续大汉江山的大局。
张辽瞅瞅凑过来的曹性,问道:“在张氏学堂进学,可有收益?”
“多识几个字已经是天大福分,如何没有收益呢?更不要说,张氏讲师学富五车,对于文臣武将的奇闻轶事张口便来,让人深受启发。”曹性乐在其中。
张辽略微回忆了一下,自家的这位讲师怕是跟说书人差不多,闲扯名人的轶事时神情饱满,说白了也就是嗜好八卦消息。
而且这些被野史传的不实的八卦消息,还是被他依据自己的兴致爱好所加工过的。
可别小看这样的八卦消息,即便如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样的小道消息,对于曹性来说那都是接触知识的渠道。
这个时代,一个人若是读过几马车竹简,那就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这样的阅读量,真的不如后世幼儿园的阅读量。
后世的一页纸,若要刻在竹简上面的话,怕是得要好几卷竹简。
不过,这个时代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但凡所学之士,都是冲着为政为民而去,不像后世所学的那么繁杂。
另外,这个年代下的学子,哪怕是孺子,所参悟的知识层面,即便是后世的专家学者想要读懂都极其困难。
所以,单以阅读量来评判优劣的话那是扯淡。
张辽不禁思绪飞散,后世每到毕业季装在大袋子里面当垃圾卖掉的书籍,要是刻在竹简之上,那得砍掉多少竹林,得用多少节火车皮拉啊。
脑子里面装的东西多而杂,就喜欢胡乱比较,也容易胡思乱想。
只要曹性觉得学堂有用,张辽自然缄默不语。
当擘张弩和蹶张弩被张刑摆在眼前之后,张辽必然亲自尝试这两种弩具的威力,一个人臂力有限,擘张弩节省了臂力引用了腰力,蹶张弩可以足踏脚蹬,更是节省了人力。
自春秋战国各种弩具争奇斗狠以来,擘张弩和蹶张弩结合百家之长已经成为了单兵使用的大杀器。
即便一个百战猛士,屈死于手持弩具的新兵手中也是平常之事,可见弩具的威力。
不过,弩具造价昂贵,想要普及开来殊为不易。
张氏学堂的讲师,是张辽的一位叔叔辈的长辈,也就对经学有一个浅显的领悟,至于独到的见解更是没有,更多时候自得其乐的诵读一遍,旁人听懂多少跟他毫无关系,至于旁人偶尔的一两个疑问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含糊其辞。
能够帮助族人识文断字,已经是不错的讲师。
还想有太多的要求,实在是强人所难。
张辽自从来到这里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自家学堂。
曹性倒是可以去张氏学堂,这是张辽吩咐下去的结果,鉴于张辽最近对族中的贡献,他的话语权无人敢质疑。
在武事一道上,张辽可谓是不计辛苦,骑马射箭无疑是必备的技能,只要闲暇下来,演武场就是他摸爬滚打的场地。
在张刑所传授的要义之下,张辽挥动木槌将一根手臂粗壮的木棒钉进了土里,据张刑所说,这样可以锻炼气力。
后世的训练之法肯定水土不服,每一个时期锻炼的要旨都是适应于当下的时代。
但凡是领兵之人,必须要懂得立营扎寨。
砍树立营是一个水磨工夫的细致活,也是辛苦活,不仅要立起营寨,还要坚固,御敌于营门之外。
一座木栅营地,要么掘土埋木,要么钉木为撞。
当张辽做完挥戟一百下的动作之后,已经热汗如浆。
铁戟作为矛与戈的结合体,在战争当中已经成为主流兵器,当然,想要用铁戟武装一支军卒,所耗费的铁料甚是巨大,再加上铁戟制作起来比矛与戈要困难,这使得铁戟成为定制兵器变得无比艰难,没有雄厚财力的支撑无法办到。
所以,张氏的近千部曲大多使用矛与戈,铁戟的普及率勉强接近一成。
“挥戈、舞矛、举盾、执槊等一系列基本锻炼之法,你都要一一体验,直到确定自己趁手的兵器之后方能针对性的专门锻炼挥杀技艺,对于其他兵器的挥杀技巧不能不了解,只要在兵器运用上做到知己知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到立于不败之地。”
张刑在兵戈一事上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领悟,怪不得能够成为张氏执事,知己知彼的兵法活灵活现运用到了武器应用之上,实在是有所不凡。
张辽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张刑,于是忍不住问道:“你对兵事一途门清路熟,这些法门你是如何知晓?”
“光武帝罢兵为民的国策施行以来,征兵制度已经没落,募兵制大行其道,各地地主豪门将自家武艺纯熟的族人送入洛阳为兵,想要不清楚朝廷在兵事上面的动态才是怪事,另外,京兵退役之后只要开出丰厚条件,甘为部曲者大有人在。”
张刑对于张辽的疑问,只要自己知晓的已然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程度,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张辽明白,西汉一朝兵卒数量庞大,细柳营、南军、北军、羽林军等争相夺目,彪炳史册,面对匈奴的战争当中,卫青和霍去病就是靠着这些精兵横扫匈奴,开疆拓土,所展现出来的风骨和霸气,让大汉名族骄傲了两千年。
光武帝大撤兵制度,让东汉一朝无论在兵种还是兵员数量上都有了一个大范围的缩水,这导致东南西北边境之地造反频发,内附的各民族壮大之后同样掳掠州郡。
即便是这样,朝廷靠着招募而来的兵卒以强盛的姿态横扫天下无敌手。
募兵制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武艺纯熟者为优,这让普通的庶民百姓参与兵事的可能性降低了,州郡地方的地主豪门成了兵员的最大贡献地。
光武帝刘秀以军武之盛夺天下,稳坐帝位之后,自然要防备手握军权的大将,撤兵一事已经无法扭转。
如后世的赵宋一朝,文臣盛极一时,武将严重衰败,岂不是有相似之处。
光武帝总结西汉一朝宗室王侯造反的弊政,所以,他治下的封王只能享受食邑不参与任何治理之权,这确实解决了封王造反的可能,可也掐断了封王激流勇进的血气和斗志。
所以在东汉末年,宗室王侯的结局大多都非常凄惨。
只有没落的宗室如刘备、刘表、刘焉、刘虞等人凭借着文才武略才雄霸一方,终究无人扛起再续大汉江山的大局。
张辽瞅瞅凑过来的曹性,问道:“在张氏学堂进学,可有收益?”
“多识几个字已经是天大福分,如何没有收益呢?更不要说,张氏讲师学富五车,对于文臣武将的奇闻轶事张口便来,让人深受启发。”曹性乐在其中。
张辽略微回忆了一下,自家的这位讲师怕是跟说书人差不多,闲扯名人的轶事时神情饱满,说白了也就是嗜好八卦消息。
而且这些被野史传的不实的八卦消息,还是被他依据自己的兴致爱好所加工过的。
可别小看这样的八卦消息,即便如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样的小道消息,对于曹性来说那都是接触知识的渠道。
这个时代,一个人若是读过几马车竹简,那就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
这样的阅读量,真的不如后世幼儿园的阅读量。
后世的一页纸,若要刻在竹简上面的话,怕是得要好几卷竹简。
不过,这个时代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但凡所学之士,都是冲着为政为民而去,不像后世所学的那么繁杂。
另外,这个年代下的学子,哪怕是孺子,所参悟的知识层面,即便是后世的专家学者想要读懂都极其困难。
所以,单以阅读量来评判优劣的话那是扯淡。
张辽不禁思绪飞散,后世每到毕业季装在大袋子里面当垃圾卖掉的书籍,要是刻在竹简之上,那得砍掉多少竹林,得用多少节火车皮拉啊。
脑子里面装的东西多而杂,就喜欢胡乱比较,也容易胡思乱想。
只要曹性觉得学堂有用,张辽自然缄默不语。
当擘张弩和蹶张弩被张刑摆在眼前之后,张辽必然亲自尝试这两种弩具的威力,一个人臂力有限,擘张弩节省了臂力引用了腰力,蹶张弩可以足踏脚蹬,更是节省了人力。
自春秋战国各种弩具争奇斗狠以来,擘张弩和蹶张弩结合百家之长已经成为了单兵使用的大杀器。
即便一个百战猛士,屈死于手持弩具的新兵手中也是平常之事,可见弩具的威力。
不过,弩具造价昂贵,想要普及开来殊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