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明白无欲则刚的道理,可是,置身于世间,哪能没有欲望。
有了欲望,就存在被别人糊弄欺骗的可能,这个时候全靠自己的智力和经验应对,结果的好坏全赖自家的本事高低。
董卓以平城县长为诱饵,将雁门郡所有贪图边城县长一职的鱼全部钓了上来,肯定还有继续行骗的趋势。
这对董卓来说,怕是一场大戏,地主豪门们的嘴脸怕是被他瞧了一个透彻,他在心里一定非常的得意。
君子可欺之以方,这为行骗成功的人找到了合法性出处。
即便,那些受骗之人大多是碌碌之辈,可已经在智力上面显现出优越性的董卓,肯定会越发的骄傲。
受骗之人越是奸猾,对董卓来说越有自豪感。
张辽接连三日闭门不出,回想起跟董卓和李儒碰面以来的经过,他的心底倍感好笑。
他自诩水泼不进,以柔克刚的把戏被他玩的很好,结果,一个平城县长的职位扔出来,也就失了方寸。
五百石粮食的损失张辽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对他心智的碾压,这让一向以来极其骄傲的他,顿感好笑。
也怪他自己对平城县长起了贪心,这才中了奸人之计。
尽管,这个时候的董卓不是奸人,他是抱着忧国忧民的心态在筹粮,在为那些饥民筹集救命之粮。
不管背后有什么阴谋,所筹集的粮食有多少能够进入饥民的嘴中暂且不论,能够放下刺史大人的架子周旋于地主豪门之间显现自己的才智,或者是抱负,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起码,一个官员在施行自己抱负的时候,还能顾及到庶民的生死,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张辽清楚了一条历史脉络,董卓担任并州刺史已有六年,接下来就会担任河东郡太守一职,然后大权在握,从六百石的刺史一跃成为了两千石的大员。
河东郡可是司州所辖的大郡,并且是京官,北邻并州,南下直接可以进入河南郡之内,而大汉的京都就在河南郡。
历史上的董卓,就是在这一时期高歌猛进,在剿灭黄巾起义以及凉州叛乱的时候拥兵自重,汉灵帝的诏令都对他不起作用,直到汉灵帝薨了之后,这才领兵挺进了洛阳。
清楚这条脉络之后,张辽对董卓非但没有半点芥蒂,反而隐隐有一种期盼,站在董卓的立场之上,一个凭借武勇兴起于凉州陇西郡的边地豪杰,能够成长到主宰大汉天下的群雄,无论如何也不是愚蠢粗鄙之人。
权倾天下之后,董卓会变得狂暴嗜杀,这个时候,就以张辽亲眼所见绝对不是这样。
否则的话,董卓如何会身居高位呢?
“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张辽暗暗低吟,别看现在是一个小小的平城县长,等到日后董卓发达主宰洛阳之后,几万雄兵往董卓的头顶一悬,还不是得乖乖的将州郡大位给他以示拉拢。
须知,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里面,大多数为董卓自己任命的州郡大员,差点儿将他给推下高位。
梳理清楚了这条脉络走向,张辽也给自己标清了一条可以行走的路线。
以后,只要有机会还要适当的给董卓送一些礼物,要让董卓欠自己的,哪怕董卓偶尔良心发现的话也是不错的回报。
“二弟,还在为被董卓像傻子一样欺骗而不快吗?”
张汛故意将话说得特难听,就夏秋两季,借助曲辕犁之功,张氏私自开垦良田近万亩,靡子和谷子的产出接近三万石,他相信,张辽之所以不快只能是因为被欺骗之事,不可能因为区区的五百石粮食。
“兄长,你这话也忒难听。”张辽莞尔,只能报以苦笑不得的表情。
“受骗之人很多,又不是只有我张家,不必介怀。”
张汛的这话明显带着找心理平衡的意味在里面,大家都被骗了,还容易接受,要是少数被骗注定会成为笑话。
“这消息是如何打探而来?”
张辽很是好奇,嫂子娘家的大哥吴膺来张氏报喜可以理解,毕竟两家有通家之好,其余地主豪门只会打破了牙往肚子里咽,说出去那是家族的笑话没人这么干。
再说了,被董卓骗走的粮食也不多,大家都能够承受,犯不着为了几百石粮食跟一个朝廷大员过不去,权当是资助给了刺史大人。
张辽暗暗猜测,甚至有些地主豪门的族谱之上会这么记上一笔,光和三年,刺史董卓叩拜家门,董卓以救边民性命为由,乞求族长某某某为公献粮,族长不忍边民忍饥挨饿,遂许董卓之请,献粮八千石以资边民口粮。
张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思,那是因为他知道,张氏的族谱之上就是这么干的,董卓叩拜张氏门庭的时候,张辽应许董卓的乞求,献粮五千石活人数千。
都是一些虚言,不过这很有用。
起码可以让张氏的后辈子孙知道,刺史大人拜访过门庭,这是一种荣耀,而且,姿态很低,这是对家族的礼遇,至于家族表现出来的仁义之举自然要倍加粉饰。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刷金,而是为了激励以后的张氏子孙,不仅要求后来者保住家业,而且还要为了光宗耀祖砥砺前行,激流勇进。
像地主豪门这样的家族,参与朝廷大事的几率不多,所以,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都值得在族谱之上大书特书。
张辽明白这样做的意义,董卓用计谋打败了大家,那么,在族谱之上编排一下董卓也是发泄的一种渠道。
转瞬之间,就将家族损失的粮食变成了壮大家族荣誉的东西。
“同埒县的豪门之家交换了信息,得到的消息也就多了。”
张汛解释道:“不打探不知道,一打探方才得知董刺史这次行事那是极其的果决,不仅是地主豪门之家,就连商户富门之室,都以不同的利益为诱饵,榨取了很多粮食。”
李儒献出的筹粮之计,不可谓不厉害。
董卓依计而行,此番收获不仅能够救民赚取名声,而且还能装满自己的腰包。
张辽小小的佩服了一下,就继续关注自己的家业。
有了欲望,就存在被别人糊弄欺骗的可能,这个时候全靠自己的智力和经验应对,结果的好坏全赖自家的本事高低。
董卓以平城县长为诱饵,将雁门郡所有贪图边城县长一职的鱼全部钓了上来,肯定还有继续行骗的趋势。
这对董卓来说,怕是一场大戏,地主豪门们的嘴脸怕是被他瞧了一个透彻,他在心里一定非常的得意。
君子可欺之以方,这为行骗成功的人找到了合法性出处。
即便,那些受骗之人大多是碌碌之辈,可已经在智力上面显现出优越性的董卓,肯定会越发的骄傲。
受骗之人越是奸猾,对董卓来说越有自豪感。
张辽接连三日闭门不出,回想起跟董卓和李儒碰面以来的经过,他的心底倍感好笑。
他自诩水泼不进,以柔克刚的把戏被他玩的很好,结果,一个平城县长的职位扔出来,也就失了方寸。
五百石粮食的损失张辽毫不在意,他在意的是对他心智的碾压,这让一向以来极其骄傲的他,顿感好笑。
也怪他自己对平城县长起了贪心,这才中了奸人之计。
尽管,这个时候的董卓不是奸人,他是抱着忧国忧民的心态在筹粮,在为那些饥民筹集救命之粮。
不管背后有什么阴谋,所筹集的粮食有多少能够进入饥民的嘴中暂且不论,能够放下刺史大人的架子周旋于地主豪门之间显现自己的才智,或者是抱负,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事情。
起码,一个官员在施行自己抱负的时候,还能顾及到庶民的生死,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张辽清楚了一条历史脉络,董卓担任并州刺史已有六年,接下来就会担任河东郡太守一职,然后大权在握,从六百石的刺史一跃成为了两千石的大员。
河东郡可是司州所辖的大郡,并且是京官,北邻并州,南下直接可以进入河南郡之内,而大汉的京都就在河南郡。
历史上的董卓,就是在这一时期高歌猛进,在剿灭黄巾起义以及凉州叛乱的时候拥兵自重,汉灵帝的诏令都对他不起作用,直到汉灵帝薨了之后,这才领兵挺进了洛阳。
清楚这条脉络之后,张辽对董卓非但没有半点芥蒂,反而隐隐有一种期盼,站在董卓的立场之上,一个凭借武勇兴起于凉州陇西郡的边地豪杰,能够成长到主宰大汉天下的群雄,无论如何也不是愚蠢粗鄙之人。
权倾天下之后,董卓会变得狂暴嗜杀,这个时候,就以张辽亲眼所见绝对不是这样。
否则的话,董卓如何会身居高位呢?
“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张辽暗暗低吟,别看现在是一个小小的平城县长,等到日后董卓发达主宰洛阳之后,几万雄兵往董卓的头顶一悬,还不是得乖乖的将州郡大位给他以示拉拢。
须知,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里面,大多数为董卓自己任命的州郡大员,差点儿将他给推下高位。
梳理清楚了这条脉络走向,张辽也给自己标清了一条可以行走的路线。
以后,只要有机会还要适当的给董卓送一些礼物,要让董卓欠自己的,哪怕董卓偶尔良心发现的话也是不错的回报。
“二弟,还在为被董卓像傻子一样欺骗而不快吗?”
张汛故意将话说得特难听,就夏秋两季,借助曲辕犁之功,张氏私自开垦良田近万亩,靡子和谷子的产出接近三万石,他相信,张辽之所以不快只能是因为被欺骗之事,不可能因为区区的五百石粮食。
“兄长,你这话也忒难听。”张辽莞尔,只能报以苦笑不得的表情。
“受骗之人很多,又不是只有我张家,不必介怀。”
张汛的这话明显带着找心理平衡的意味在里面,大家都被骗了,还容易接受,要是少数被骗注定会成为笑话。
“这消息是如何打探而来?”
张辽很是好奇,嫂子娘家的大哥吴膺来张氏报喜可以理解,毕竟两家有通家之好,其余地主豪门只会打破了牙往肚子里咽,说出去那是家族的笑话没人这么干。
再说了,被董卓骗走的粮食也不多,大家都能够承受,犯不着为了几百石粮食跟一个朝廷大员过不去,权当是资助给了刺史大人。
张辽暗暗猜测,甚至有些地主豪门的族谱之上会这么记上一笔,光和三年,刺史董卓叩拜家门,董卓以救边民性命为由,乞求族长某某某为公献粮,族长不忍边民忍饥挨饿,遂许董卓之请,献粮八千石以资边民口粮。
张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思,那是因为他知道,张氏的族谱之上就是这么干的,董卓叩拜张氏门庭的时候,张辽应许董卓的乞求,献粮五千石活人数千。
都是一些虚言,不过这很有用。
起码可以让张氏的后辈子孙知道,刺史大人拜访过门庭,这是一种荣耀,而且,姿态很低,这是对家族的礼遇,至于家族表现出来的仁义之举自然要倍加粉饰。
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刷金,而是为了激励以后的张氏子孙,不仅要求后来者保住家业,而且还要为了光宗耀祖砥砺前行,激流勇进。
像地主豪门这样的家族,参与朝廷大事的几率不多,所以,任何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都值得在族谱之上大书特书。
张辽明白这样做的意义,董卓用计谋打败了大家,那么,在族谱之上编排一下董卓也是发泄的一种渠道。
转瞬之间,就将家族损失的粮食变成了壮大家族荣誉的东西。
“同埒县的豪门之家交换了信息,得到的消息也就多了。”
张汛解释道:“不打探不知道,一打探方才得知董刺史这次行事那是极其的果决,不仅是地主豪门之家,就连商户富门之室,都以不同的利益为诱饵,榨取了很多粮食。”
李儒献出的筹粮之计,不可谓不厉害。
董卓依计而行,此番收获不仅能够救民赚取名声,而且还能装满自己的腰包。
张辽小小的佩服了一下,就继续关注自己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