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啊,子兰和唐昧两人,寡人还真是将他们给小瞧了。
孟起的书信中,写的清清楚楚,子兰不归,并非是为楚国,而是他有不臣之心,妄图称南海百越之王,大兴封地,大开教化,看起来他就只差立下国号了。
是出人意表,不过,他有这样的想法,又是在情理之中。
回到楚国,去和太子横争夺王位,子兰的机会不是很大,倒是在南海,坐拥十万大军,借用秦吏之教化,立下一国,开辟良田,开辟疆土,反而更容易让他们两个,得到他们更想要的一切。
这两人也是聪明,清楚他们在短期之内,根基不定,不可能是楚王的对手,所以就一面哄骗楚王,一面拉拢秦臣,以孟期任大将军之职,总督十二万大军,行继续征伐之事。
只要秦国不退兵,楚国就很难生疑,不说时间久了,就说只用三年的时间,足够子兰和唐昧准备了。
等到他们筑起了桂林、南海,甚至还有象郡一城,教化了当地的氏族,稳定了统治,楚王再想找他们的麻烦,那也怕是不容易了。
一时之间,嬴荡可真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再一想,这对秦国,应该是好事才对。
一则,子兰来了这么一出,可以大大分散楚国的注意力,儿子和爹相争,必定影响楚国的实力,让楚国也没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中原的争斗中来,秦国的敌人,就只有赵魏燕齐四国,而燕还可以拉拢。
二则,不管是桂林,还是象郡,都不重要,因为这些将来都是秦国的土地,秦国是要在那里设置郡县的,进行秦法和秦礼的教化,所以子兰现在所做,不过是帮秦国提前打下基础罢了,将来只要秦军南下,击败了子兰,这些地方,就是秦国的。
这么来看,他不仅是要站在子兰的这一边,而且还要好好的帮他,一起来对抗楚国。
近几日,从楚国传来的消息,楚王有意向,在开辟海上新路后,将十万楚军的家眷,都送往南海,以助楚国能在南海立下脚,这样算来吗,十万楚军,至少会有十万家眷,南海之地,当有二十万楚人,让后肯定还有陆陆续续南下。
这说明南海之地,是并不缺少大周庶民,缺的就只有官吏和人才,要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没有人才,一定是不行的,因此,嬴荡想帮助子兰,去实现这样的大业。
秦王当即决定,为了感谢子兰送上的礼品,他将从秦国十二郡大学宫中,挑选出至少两千人,奔赴南海,事于子兰麾下。
他们这些人,会带着秦国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最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冶炼技术,还有秦国最先进的吏治制度,和对秦国的认同感,可以说,在他们治理下的南海,不管是各个方面,都会和秦国非常接近,将来秦军南下,也非常容易就将这片土地,融入到秦国的统治之中。
子兰努力,为寡人做嫁衣,不错,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更重要的,子兰和唐昧两人,介于楚王的威胁,在短期之内,必须要依仗秦人,而秦人在南海的领袖,一定会是孟期。
他也是会算计,他自己为南海王,唐昧为令尹,孟期为大将军,那就让这些秦人士子,尽皆南下,去助孟期一臂之力,还有两万战卒大军于孟期麾下,在这个新兴的国度里,秦国势必,必能站住脚跟。
现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孟期的忠诚度呢?
孟期,乃秦国关中氏族,真真正正的老秦人,毕业于秦演武宫,学习秦学思想,一心忠秦,战卒将军,有能力,有手段,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过,在那个远离秦国的地方,常年累月的驻守,再加上唐昧和子兰的引诱,这些可都就说不好了。
若是这个将军叛变了,又该如何呢?
对于秦国,意味着南海彻底脱离掌控,也平白无故的少了一支战卒。
嬴荡又细想了许久。
他决定,将孟期的所有家眷,都送过去,让他知道,秦国上下对于他,是非常信任的,至于他到底会走向何处,这就并非是嬴荡所能决定,他可以控制事态的发展,但永远控制不了一个人的思想。
不需要久了,只需要五年,五年之内孟期心不变,那秦国的大纛,就能立在南海之畔。
秦国对韩国之战,已经结束,对赵战争,即将开始。
秦王令,荆州都督白起,秘密前往长治,洛阳都督冯章,坐镇洛阳,调兵北上,宜阳都督魏冉,统率长治大军,做出攻赵之势。
秦国这张劲弩,朝着赵国拉弦了。
几日后,嬴荡离开了洛阳,西进宜阳。
宜阳,乃秦国的重工业基地,在去年这个时候,一切才刚刚筹备之中,现在一年过去,最起码这基础,也应定下了。
秦国将来会有生铁,会有熟铁,还会有更加精湛的铸造工艺,有了这些为基础,才可以将嬴荡心心念念的蒸汽机,付诸于行动了。
将来大秦的锐士能走多远,大秦的铁路,就能走多远。
第二日。
秦王的车驾,正从宜阳工业区行过,两司大夫任鄙,在一旁陪同。
嬴荡起身看去,一座座炼铁的高炉,已经拔地而起,正有浓浓的黑烟,从中冒出,每一座高炉的下方,都有不少的秦人,正在忙忙碌碌。
冶炼,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到原料的开采,运输,调拨,生熟铁的炼造工艺,焦炭石灰石的制造,温度的控制,铁器的铸造等等,今日的宜阳,已不单单是一座炼铁厂这么简单了,他还是秦国最重要的兵工厂,最重要的铸铁厂,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战卒的箭矢,秦人的利剑,士卒的甲胄,所有的铁制的物品,都在此设有工厂,设有工坊,宜阳城外的秦人,将会越来越多,产业链也越来越发达。
去年在规划之时,秦王在整个宜阳工业区,就有了铺设轨道的提议,到现在初见成效。
利用铸造出来的生铁,打造一节一节的铁轨,然后铺设到路面上,上面一节一节的车厢,由马儿拉动着,或是人力推着,往来运送工业原料,这比马车好用多了。
这些铁轨,全部严格按照秦王的要求制作,下方路基坚固,上面还有碎石铺垫,再有一层枕木,枕木之上,才是铁轨,等到蒸汽火车出来时,铁轨将会铺向更远的地方,铺设工艺,也会趋于成熟。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一环接着一环的,工业的发展,必定会考虑到原料的运输,原料运输要便利,人力轨道自然会应运而生,再然后蒸汽机的出现,让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嬴荡初步打算,先将铁轨架到大河渡口,好让上党的涅石,通过丹水和大河的运输,顺利地抵达这里,以减少人力。
这片土地,已经在孕育工业和科学了。
原先秦国的黑旗山,除了冶金工业外,还有铸造工业,诸国的钱币,秦国的青铜器,也多是由黑旗山和咸阳工业区铸造,铸造业的发达,让秦国笼络了许多的手工业者,他们对于基础的机械原理,慢慢的开始有了认识。
嬴荡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认认真真,详详细细的画了下来,又做了一番说明,让重工司按照这的样式,开始打造,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点都不难。
秦国对战之战,有都督白起在,无需他担心,他哪里都不去,他就要在这里,直到蒸汽机的问世。
大秦,正在举步迈向第一次工业革命。
孟起的书信中,写的清清楚楚,子兰不归,并非是为楚国,而是他有不臣之心,妄图称南海百越之王,大兴封地,大开教化,看起来他就只差立下国号了。
是出人意表,不过,他有这样的想法,又是在情理之中。
回到楚国,去和太子横争夺王位,子兰的机会不是很大,倒是在南海,坐拥十万大军,借用秦吏之教化,立下一国,开辟良田,开辟疆土,反而更容易让他们两个,得到他们更想要的一切。
这两人也是聪明,清楚他们在短期之内,根基不定,不可能是楚王的对手,所以就一面哄骗楚王,一面拉拢秦臣,以孟期任大将军之职,总督十二万大军,行继续征伐之事。
只要秦国不退兵,楚国就很难生疑,不说时间久了,就说只用三年的时间,足够子兰和唐昧准备了。
等到他们筑起了桂林、南海,甚至还有象郡一城,教化了当地的氏族,稳定了统治,楚王再想找他们的麻烦,那也怕是不容易了。
一时之间,嬴荡可真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再一想,这对秦国,应该是好事才对。
一则,子兰来了这么一出,可以大大分散楚国的注意力,儿子和爹相争,必定影响楚国的实力,让楚国也没有更多的经历,投入到中原的争斗中来,秦国的敌人,就只有赵魏燕齐四国,而燕还可以拉拢。
二则,不管是桂林,还是象郡,都不重要,因为这些将来都是秦国的土地,秦国是要在那里设置郡县的,进行秦法和秦礼的教化,所以子兰现在所做,不过是帮秦国提前打下基础罢了,将来只要秦军南下,击败了子兰,这些地方,就是秦国的。
这么来看,他不仅是要站在子兰的这一边,而且还要好好的帮他,一起来对抗楚国。
近几日,从楚国传来的消息,楚王有意向,在开辟海上新路后,将十万楚军的家眷,都送往南海,以助楚国能在南海立下脚,这样算来吗,十万楚军,至少会有十万家眷,南海之地,当有二十万楚人,让后肯定还有陆陆续续南下。
这说明南海之地,是并不缺少大周庶民,缺的就只有官吏和人才,要管理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没有人才,一定是不行的,因此,嬴荡想帮助子兰,去实现这样的大业。
秦王当即决定,为了感谢子兰送上的礼品,他将从秦国十二郡大学宫中,挑选出至少两千人,奔赴南海,事于子兰麾下。
他们这些人,会带着秦国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最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冶炼技术,还有秦国最先进的吏治制度,和对秦国的认同感,可以说,在他们治理下的南海,不管是各个方面,都会和秦国非常接近,将来秦军南下,也非常容易就将这片土地,融入到秦国的统治之中。
子兰努力,为寡人做嫁衣,不错,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更重要的,子兰和唐昧两人,介于楚王的威胁,在短期之内,必须要依仗秦人,而秦人在南海的领袖,一定会是孟期。
他也是会算计,他自己为南海王,唐昧为令尹,孟期为大将军,那就让这些秦人士子,尽皆南下,去助孟期一臂之力,还有两万战卒大军于孟期麾下,在这个新兴的国度里,秦国势必,必能站住脚跟。
现在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孟期的忠诚度呢?
孟期,乃秦国关中氏族,真真正正的老秦人,毕业于秦演武宫,学习秦学思想,一心忠秦,战卒将军,有能力,有手段,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过,在那个远离秦国的地方,常年累月的驻守,再加上唐昧和子兰的引诱,这些可都就说不好了。
若是这个将军叛变了,又该如何呢?
对于秦国,意味着南海彻底脱离掌控,也平白无故的少了一支战卒。
嬴荡又细想了许久。
他决定,将孟期的所有家眷,都送过去,让他知道,秦国上下对于他,是非常信任的,至于他到底会走向何处,这就并非是嬴荡所能决定,他可以控制事态的发展,但永远控制不了一个人的思想。
不需要久了,只需要五年,五年之内孟期心不变,那秦国的大纛,就能立在南海之畔。
秦国对韩国之战,已经结束,对赵战争,即将开始。
秦王令,荆州都督白起,秘密前往长治,洛阳都督冯章,坐镇洛阳,调兵北上,宜阳都督魏冉,统率长治大军,做出攻赵之势。
秦国这张劲弩,朝着赵国拉弦了。
几日后,嬴荡离开了洛阳,西进宜阳。
宜阳,乃秦国的重工业基地,在去年这个时候,一切才刚刚筹备之中,现在一年过去,最起码这基础,也应定下了。
秦国将来会有生铁,会有熟铁,还会有更加精湛的铸造工艺,有了这些为基础,才可以将嬴荡心心念念的蒸汽机,付诸于行动了。
将来大秦的锐士能走多远,大秦的铁路,就能走多远。
第二日。
秦王的车驾,正从宜阳工业区行过,两司大夫任鄙,在一旁陪同。
嬴荡起身看去,一座座炼铁的高炉,已经拔地而起,正有浓浓的黑烟,从中冒出,每一座高炉的下方,都有不少的秦人,正在忙忙碌碌。
冶炼,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涉及到原料的开采,运输,调拨,生熟铁的炼造工艺,焦炭石灰石的制造,温度的控制,铁器的铸造等等,今日的宜阳,已不单单是一座炼铁厂这么简单了,他还是秦国最重要的兵工厂,最重要的铸铁厂,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战卒的箭矢,秦人的利剑,士卒的甲胄,所有的铁制的物品,都在此设有工厂,设有工坊,宜阳城外的秦人,将会越来越多,产业链也越来越发达。
去年在规划之时,秦王在整个宜阳工业区,就有了铺设轨道的提议,到现在初见成效。
利用铸造出来的生铁,打造一节一节的铁轨,然后铺设到路面上,上面一节一节的车厢,由马儿拉动着,或是人力推着,往来运送工业原料,这比马车好用多了。
这些铁轨,全部严格按照秦王的要求制作,下方路基坚固,上面还有碎石铺垫,再有一层枕木,枕木之上,才是铁轨,等到蒸汽火车出来时,铁轨将会铺向更远的地方,铺设工艺,也会趋于成熟。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一环接着一环的,工业的发展,必定会考虑到原料的运输,原料运输要便利,人力轨道自然会应运而生,再然后蒸汽机的出现,让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嬴荡初步打算,先将铁轨架到大河渡口,好让上党的涅石,通过丹水和大河的运输,顺利地抵达这里,以减少人力。
这片土地,已经在孕育工业和科学了。
原先秦国的黑旗山,除了冶金工业外,还有铸造工业,诸国的钱币,秦国的青铜器,也多是由黑旗山和咸阳工业区铸造,铸造业的发达,让秦国笼络了许多的手工业者,他们对于基础的机械原理,慢慢的开始有了认识。
嬴荡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认认真真,详详细细的画了下来,又做了一番说明,让重工司按照这的样式,开始打造,对于他们来说,这一点都不难。
秦国对战之战,有都督白起在,无需他担心,他哪里都不去,他就要在这里,直到蒸汽机的问世。
大秦,正在举步迈向第一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