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派兵进入丛林,洪承畴也比较谨慎,只派了三千人,分成十队进入丛林,并严格要求最多深入五十里。
五十里看似不远,但是在基础设施基本为零的雨林绝对是个非常恐怖的距离。而且昌南多山,望山跑死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不是前期派人侦查过,洪承畴真不敢轻易派这么多人进去。
有心算无心,安国军出击的收获还不错,带回来了近两千人,其中青壮男女就有近一千。
土人寿命短,村落里大部分都是青壮和小孩。小孩还可以养着以后用,老人就真的是累赘了。
总之,安国军出击部队带回来的土人中,极少有老人,至于安国军是如何处理的,这个洪承畴就不会管了。
有收获自然就有付出,这次出击安国军损失了五十多个人,除了少数是被土人偷袭得手,大部分是死在了丛林的恶劣环境中。
安国军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学得再好,没有亲身经历过雨林的恐怖,始终是花架子。
相信以后随着安国军对雨林越来越熟悉,伤亡会慢慢降下来的。
那些被抓回来的土人同样在经过筛选之后被派出去开荒,稍微大一些的孩子都不能幸免。
这些土人不值得同情,唯有劳动改造才能让他们得到升华。
安国军在南洋轻取昌南,本土的几个战场同样进展非常顺利。
首先是山东,孙什率先破局,在淄川大破刘泽清的大军。
顺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怎么样,基本靠人海战术。刘泽清的部队即使在顺军中都只能算下等,战斗力就更加不用说了。
因为刘泽清裹步不前,害得孙什他们主动出击跑那么远的路,安国军的士兵们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刚到淄川的第二天就对刘泽清所部发动了猛攻。
别看刘泽清的人多,但几乎都是乌合之众。而且这帮人基本死守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死道友不死贫道就是他们的为人风格。面对安国军的猛攻,他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抵挡,而是绝对不能冲在前面,情况不对立刻就逃走。
作为主帅的刘泽清更是“身先士卒”,把自己的帅营安在了最安全的地方,自己的亲信部队更是全都守护在自己周围。
在安国军顺利冲垮了刘泽清大军的前锋部队之后,留守在淄川城里的刘泽清连城池都不要了,直接带着亲信大军就跑了。
刘泽清的大军浩浩荡荡几十万人,小小的淄川城肯定装不下。只有主力部队才有资格住进城里,那些炮灰只能在城外勉强安身。
主帅逃跑,底下的军队有样学样,才不过一上午的时间,刘泽清的数十万大军居然鸟兽云散,看得安国军目瞪口呆。
刘泽清原本就不愿意出击,所以粮草、钱财大部分都留在了济南,跑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至于那些投奔他的豪杰,能够跟上他的脚步自然不会少他们一口吃的。要是跟不上,刘泽清也不可惜。
大不了带着金银财宝往河南去,只要有钱有粮,还怕招不到人?
刘泽清的逃跑让李自成派去的监军破口大骂,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跟着逃走了。
这就是农民军的弊端,实在太没有组织性了,也就是遇到同样烂得可以的大明军队,否则怎么可能占据北方辽阔的土地。
孙什的大军也没有时间去追击刘泽清,光是漫山遍野的俘虏就够他们抓的了,这可都是上好的劳动力,还是不用出工钱的那种。
至于逃回济南的刘泽清,应该也逍遥不了多久了。
天津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不是说刘宗敏的实力太差,而是他面对的对手比孙什更加强悍。
刘宗敏作为大顺军里的二号人物,本身也是一员悍将,手底下着实有一批敢打敢拼的亲信部队。加上他收编的一众大明边军,还有临时拉来的数量庞大的青壮,声势着实吓人。
大顺军在攻陷京师的时候,很是缴获了一批武器装备,其中还包括不少火枪和火炮。
刘宗敏仗着自己资历老、实力强,从这些装备中很是分了一些,手中的实力得到了大幅增长,这也是他有底气攻打天津的原因之一。
不过大顺军毕竟不是那种组织严密的军队,情报收集能力很差,对于进驻到开平的安国军骑兵和关宁铁骑,刘宗敏居然没有详细的情报,以为离自己还远,只留了部分兵马防备,主力部队则一门心思的在天津与安国军守军死磕。
天津守军的作战目标非常明确,打击、消耗刘宗敏的实力,为最后的决战创造条件。
所以天津守军一直紧守自己的防线,很少主动出击,看起来显得有些被动,似乎局势不太乐观。
其实天津守军一直与开平的沈世魁保持紧密联系,一旦时机成熟,十万铁骑就会迅速南下,不给刘宗敏大军逃脱的机会。
武昌那边,孙富贵已经将防线沿长江和汉江上移了两百多里,沿途阻击李自成的大军。
不过李自成他们顺流而下,比安国军占据更多地利上的优势,所以孙富贵的主要目的还是迟滞李自成大军的行动。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不可能都乘船,绝大部分的士兵还是沿着长江和汉江两岸徒步前行。但是大军所需要的给养却可以通过船只进行运输,极大的减轻了军队的负担。
劳师远征、逆流而上实在是兵家大忌,孙富贵在汇报鲁若麟之后,干脆将主要战场就设在武昌附近,以精锐部队一举将李自成的大军击垮。
孙富贵在武昌的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按照参谋司的指示,孙富贵招募了不少新军,并进行了严格训练,在这场大决战中应该也能够派上一些用场。
在鲁若麟亲帅十万大军抵挡武昌之后,这里的战争气氛更加浓郁了。
来到武昌的鲁若麟并没有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紧张,反而饶有兴致的查看武昌地区的建设情况。
对于手下的军队鲁若麟有十足的信心,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统治团队不够,自己早就打下整个华夏了。
但是得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没有一个合格的统治团队,地盘越大坏处越多,所以鲁若麟宁可慢慢的打基础。
好在这些年发展的不错,统治团队的造血功能已经初步完善,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虽然仍然有很多瑕疵,但是已经不怎么影响鲁若麟意志的贯彻了。
左良玉对湖广,特别是武昌的摧残实在太过了,哪怕是孙富贵苦心经营这么长时间,依然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武昌城中还能零星看到一些焚毁的房舍没有得到清理,倒是城墙已经在孙富贵的安排下修缮完毕,与城中破败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能理解,毕竟武昌随时面临战争,城墙是大家最后的保护,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反倒是城里的房舍,很少有人敢花大价钱进行建造和修缮,毕竟大家谁也不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谁。万一不幸是李自成获胜,那么投入再多也会打水漂,所以还不如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左良玉离开武昌时,几乎将武昌城里的财富和人口劫掠一空,即使后来有了不少难民加入,但是武昌城的人口密度依然不高。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向更东的地方去了,比如九江、南京等地。
目前的湖广之地,被官军和流寇来回摧残无数次之后,终于元气大伤,再也不是鱼米之乡了。百姓们唯一的期望就是逃离此地,到一个安全的环境继续生存下去。
“富贵,你不是说武昌城人口凋敝、生存困难吗?怎么我看着大街上人也不算少啊。”鲁若麟对孙富贵问道。
鲁若麟来到武昌,孙富贵肯定要全程陪同,赔笑道:“最近因为李贼南下的风声传过来,附近民众担心小命不保,都跑到武昌来了,所以这人比以往确实多了一些。”
“要注意不要让敌军的探子混进来了,李贼最擅长搞这一套了。虽然对我们不一定起到作用,但是终归是个隐患。”鲁若麟提醒道。
“大人放心,监察司在这边布置了大量人手,而且特意找了一些流寇的老人,他们对那些探子再熟悉不过了。用他们的话说,只要闻一闻就能知道是不是李贼那边的人。”孙富贵笑着说道。
“恩。小心无大错。”鲁若麟点点头。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蛇山,这里紧挨长江,是武昌城的制高点,山脚下的长江滚滚流过,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就修建在此处。
不过此时的黄鹤楼只有残垣断壁,受左良玉兵乱的影响,黄鹤楼也被付之一炬。孙富贵当然没有心思重修黄鹤楼,只是在遗址旁边修建了一座瞭望塔,用作观察敌情。
与蛇山隔江相望的就是龟山,那里有伯牙遇子期的古琴台,知音之名流传千古。
汉水从龟山旁汇入长江,这里是两江交汇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相对于水流湍急的长江,汉水的环境更适合水师驻扎,所以安国军的水师船只驻地选在了两江交汇之地上游不远的汉江边上。依托汉水,在两边的汉阳和汉口修建了庞大的军营,安国军的士兵们大多驻扎在那里。
由武昌城上溯十来里,长江中有一片面积不小的沙洲,丰水期沙洲没入水下,枯水期则是一片陆地。安国军花费了一些代价,在沙洲上建立了一个营寨,布置了一些投石机,算是武昌城的前哨站。
沙洲边不远的长江南岸金口镇是安国军抵御敌军的主要战场之一,五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日夜操练,枕戈待战。
游击将军兼情报司司长卢千奇坐镇武昌城指挥手下的军士们打探敌军情报,并寻找有价值的作战目标。
卢千奇手下的军士人数并不多,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三千人。与他同级别的将领现在手下都是统兵数万,看似卢千奇的地位落后了很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卢千奇的手下确实不多,但是如果加上数量众多的线人和外围人员,他能够调动的力量也有上万人之多。而且他手下的三千士兵是安国军中精锐的精锐,甚至比起鲁若麟的亲卫军都不逊色多少,而且作战经验更丰富。
情报司的士兵长期在敌方区域活动作战,单兵和小团队作战能力极强。这些士兵都是从各军中挑选出来的兵尖子,并且各军还不能拒绝。
各支部队只要不傻也肯定不敢拒绝,行军作战没有情报支持就如同瞎子一样。情报司可以说是各部队的眼睛,大家自然知道眼睛越锐利越好。损失几个优秀的士兵对军队影响不大,得罪了情报司,即使战斗力再强,也许立功的机会就轮不到你了。
加上情报司与其他部司不同,基本上每个团、营都有情报司的人员负责战场情报收集,并沟通友军,为所在部队提供作战情报支持。所以各个作战单位对情报司的态度非常好,甚至有点巴结着他们。
除了人员素质是拔尖的,装备更是不惜血本。
安国军的士兵装备原本就非常奢侈,至少相比同时代的军队是这样的。情报司的士兵装备更加离谱,他们一向奉行的原则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夸张的说,卢千奇手下的三千大军抵得过养外面的三万大军了,由此可知搞情报工作简直和烧钱没有区别。
当然,有付出就有回报,鲁若麟舍得为情报司投入这么多,回报自然是非常丰厚的。
因为情报司的努力付出,李自成大军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汇总到武昌来,为鲁若麟指挥作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过除了情报收集,卢千奇手上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则是安国军的特种部队——刑天战队。
本着临缺勿滥的原则,发展了这么久,刑天战队到现在人数也没有超过三百人,可谓是安国军最神秘也是最精锐的部队了。
五十里看似不远,但是在基础设施基本为零的雨林绝对是个非常恐怖的距离。而且昌南多山,望山跑死马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不是前期派人侦查过,洪承畴真不敢轻易派这么多人进去。
有心算无心,安国军出击的收获还不错,带回来了近两千人,其中青壮男女就有近一千。
土人寿命短,村落里大部分都是青壮和小孩。小孩还可以养着以后用,老人就真的是累赘了。
总之,安国军出击部队带回来的土人中,极少有老人,至于安国军是如何处理的,这个洪承畴就不会管了。
有收获自然就有付出,这次出击安国军损失了五十多个人,除了少数是被土人偷袭得手,大部分是死在了丛林的恶劣环境中。
安国军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学得再好,没有亲身经历过雨林的恐怖,始终是花架子。
相信以后随着安国军对雨林越来越熟悉,伤亡会慢慢降下来的。
那些被抓回来的土人同样在经过筛选之后被派出去开荒,稍微大一些的孩子都不能幸免。
这些土人不值得同情,唯有劳动改造才能让他们得到升华。
安国军在南洋轻取昌南,本土的几个战场同样进展非常顺利。
首先是山东,孙什率先破局,在淄川大破刘泽清的大军。
顺军的战斗力本来就不怎么样,基本靠人海战术。刘泽清的部队即使在顺军中都只能算下等,战斗力就更加不用说了。
因为刘泽清裹步不前,害得孙什他们主动出击跑那么远的路,安国军的士兵们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刚到淄川的第二天就对刘泽清所部发动了猛攻。
别看刘泽清的人多,但几乎都是乌合之众。而且这帮人基本死守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死道友不死贫道就是他们的为人风格。面对安国军的猛攻,他们第一时间想的不是如何抵挡,而是绝对不能冲在前面,情况不对立刻就逃走。
作为主帅的刘泽清更是“身先士卒”,把自己的帅营安在了最安全的地方,自己的亲信部队更是全都守护在自己周围。
在安国军顺利冲垮了刘泽清大军的前锋部队之后,留守在淄川城里的刘泽清连城池都不要了,直接带着亲信大军就跑了。
刘泽清的大军浩浩荡荡几十万人,小小的淄川城肯定装不下。只有主力部队才有资格住进城里,那些炮灰只能在城外勉强安身。
主帅逃跑,底下的军队有样学样,才不过一上午的时间,刘泽清的数十万大军居然鸟兽云散,看得安国军目瞪口呆。
刘泽清原本就不愿意出击,所以粮草、钱财大部分都留在了济南,跑起来一点负担都没有。至于那些投奔他的豪杰,能够跟上他的脚步自然不会少他们一口吃的。要是跟不上,刘泽清也不可惜。
大不了带着金银财宝往河南去,只要有钱有粮,还怕招不到人?
刘泽清的逃跑让李自成派去的监军破口大骂,但是却无可奈何,只能跟着逃走了。
这就是农民军的弊端,实在太没有组织性了,也就是遇到同样烂得可以的大明军队,否则怎么可能占据北方辽阔的土地。
孙什的大军也没有时间去追击刘泽清,光是漫山遍野的俘虏就够他们抓的了,这可都是上好的劳动力,还是不用出工钱的那种。
至于逃回济南的刘泽清,应该也逍遥不了多久了。
天津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不是说刘宗敏的实力太差,而是他面对的对手比孙什更加强悍。
刘宗敏作为大顺军里的二号人物,本身也是一员悍将,手底下着实有一批敢打敢拼的亲信部队。加上他收编的一众大明边军,还有临时拉来的数量庞大的青壮,声势着实吓人。
大顺军在攻陷京师的时候,很是缴获了一批武器装备,其中还包括不少火枪和火炮。
刘宗敏仗着自己资历老、实力强,从这些装备中很是分了一些,手中的实力得到了大幅增长,这也是他有底气攻打天津的原因之一。
不过大顺军毕竟不是那种组织严密的军队,情报收集能力很差,对于进驻到开平的安国军骑兵和关宁铁骑,刘宗敏居然没有详细的情报,以为离自己还远,只留了部分兵马防备,主力部队则一门心思的在天津与安国军守军死磕。
天津守军的作战目标非常明确,打击、消耗刘宗敏的实力,为最后的决战创造条件。
所以天津守军一直紧守自己的防线,很少主动出击,看起来显得有些被动,似乎局势不太乐观。
其实天津守军一直与开平的沈世魁保持紧密联系,一旦时机成熟,十万铁骑就会迅速南下,不给刘宗敏大军逃脱的机会。
武昌那边,孙富贵已经将防线沿长江和汉江上移了两百多里,沿途阻击李自成的大军。
不过李自成他们顺流而下,比安国军占据更多地利上的优势,所以孙富贵的主要目的还是迟滞李自成大军的行动。
李自成的百万大军不可能都乘船,绝大部分的士兵还是沿着长江和汉江两岸徒步前行。但是大军所需要的给养却可以通过船只进行运输,极大的减轻了军队的负担。
劳师远征、逆流而上实在是兵家大忌,孙富贵在汇报鲁若麟之后,干脆将主要战场就设在武昌附近,以精锐部队一举将李自成的大军击垮。
孙富贵在武昌的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按照参谋司的指示,孙富贵招募了不少新军,并进行了严格训练,在这场大决战中应该也能够派上一些用场。
在鲁若麟亲帅十万大军抵挡武昌之后,这里的战争气氛更加浓郁了。
来到武昌的鲁若麟并没有如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紧张,反而饶有兴致的查看武昌地区的建设情况。
对于手下的军队鲁若麟有十足的信心,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统治团队不够,自己早就打下整个华夏了。
但是得天下容易治天下难,没有一个合格的统治团队,地盘越大坏处越多,所以鲁若麟宁可慢慢的打基础。
好在这些年发展的不错,统治团队的造血功能已经初步完善,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虽然仍然有很多瑕疵,但是已经不怎么影响鲁若麟意志的贯彻了。
左良玉对湖广,特别是武昌的摧残实在太过了,哪怕是孙富贵苦心经营这么长时间,依然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武昌城中还能零星看到一些焚毁的房舍没有得到清理,倒是城墙已经在孙富贵的安排下修缮完毕,与城中破败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能理解,毕竟武昌随时面临战争,城墙是大家最后的保护,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反倒是城里的房舍,很少有人敢花大价钱进行建造和修缮,毕竟大家谁也不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谁。万一不幸是李自成获胜,那么投入再多也会打水漂,所以还不如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左良玉离开武昌时,几乎将武昌城里的财富和人口劫掠一空,即使后来有了不少难民加入,但是武昌城的人口密度依然不高。稍微有点能力的人都向更东的地方去了,比如九江、南京等地。
目前的湖广之地,被官军和流寇来回摧残无数次之后,终于元气大伤,再也不是鱼米之乡了。百姓们唯一的期望就是逃离此地,到一个安全的环境继续生存下去。
“富贵,你不是说武昌城人口凋敝、生存困难吗?怎么我看着大街上人也不算少啊。”鲁若麟对孙富贵问道。
鲁若麟来到武昌,孙富贵肯定要全程陪同,赔笑道:“最近因为李贼南下的风声传过来,附近民众担心小命不保,都跑到武昌来了,所以这人比以往确实多了一些。”
“要注意不要让敌军的探子混进来了,李贼最擅长搞这一套了。虽然对我们不一定起到作用,但是终归是个隐患。”鲁若麟提醒道。
“大人放心,监察司在这边布置了大量人手,而且特意找了一些流寇的老人,他们对那些探子再熟悉不过了。用他们的话说,只要闻一闻就能知道是不是李贼那边的人。”孙富贵笑着说道。
“恩。小心无大错。”鲁若麟点点头。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蛇山,这里紧挨长江,是武昌城的制高点,山脚下的长江滚滚流过,闻名遐迩的黄鹤楼就修建在此处。
不过此时的黄鹤楼只有残垣断壁,受左良玉兵乱的影响,黄鹤楼也被付之一炬。孙富贵当然没有心思重修黄鹤楼,只是在遗址旁边修建了一座瞭望塔,用作观察敌情。
与蛇山隔江相望的就是龟山,那里有伯牙遇子期的古琴台,知音之名流传千古。
汉水从龟山旁汇入长江,这里是两江交汇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相对于水流湍急的长江,汉水的环境更适合水师驻扎,所以安国军的水师船只驻地选在了两江交汇之地上游不远的汉江边上。依托汉水,在两边的汉阳和汉口修建了庞大的军营,安国军的士兵们大多驻扎在那里。
由武昌城上溯十来里,长江中有一片面积不小的沙洲,丰水期沙洲没入水下,枯水期则是一片陆地。安国军花费了一些代价,在沙洲上建立了一个营寨,布置了一些投石机,算是武昌城的前哨站。
沙洲边不远的长江南岸金口镇是安国军抵御敌军的主要战场之一,五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日夜操练,枕戈待战。
游击将军兼情报司司长卢千奇坐镇武昌城指挥手下的军士们打探敌军情报,并寻找有价值的作战目标。
卢千奇手下的军士人数并不多,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三千人。与他同级别的将领现在手下都是统兵数万,看似卢千奇的地位落后了很多,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卢千奇的手下确实不多,但是如果加上数量众多的线人和外围人员,他能够调动的力量也有上万人之多。而且他手下的三千士兵是安国军中精锐的精锐,甚至比起鲁若麟的亲卫军都不逊色多少,而且作战经验更丰富。
情报司的士兵长期在敌方区域活动作战,单兵和小团队作战能力极强。这些士兵都是从各军中挑选出来的兵尖子,并且各军还不能拒绝。
各支部队只要不傻也肯定不敢拒绝,行军作战没有情报支持就如同瞎子一样。情报司可以说是各部队的眼睛,大家自然知道眼睛越锐利越好。损失几个优秀的士兵对军队影响不大,得罪了情报司,即使战斗力再强,也许立功的机会就轮不到你了。
加上情报司与其他部司不同,基本上每个团、营都有情报司的人员负责战场情报收集,并沟通友军,为所在部队提供作战情报支持。所以各个作战单位对情报司的态度非常好,甚至有点巴结着他们。
除了人员素质是拔尖的,装备更是不惜血本。
安国军的士兵装备原本就非常奢侈,至少相比同时代的军队是这样的。情报司的士兵装备更加离谱,他们一向奉行的原则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不夸张的说,卢千奇手下的三千大军抵得过养外面的三万大军了,由此可知搞情报工作简直和烧钱没有区别。
当然,有付出就有回报,鲁若麟舍得为情报司投入这么多,回报自然是非常丰厚的。
因为情报司的努力付出,李自成大军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汇总到武昌来,为鲁若麟指挥作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不过除了情报收集,卢千奇手上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则是安国军的特种部队——刑天战队。
本着临缺勿滥的原则,发展了这么久,刑天战队到现在人数也没有超过三百人,可谓是安国军最神秘也是最精锐的部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