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509、决断抉择,再行一路
“好!好!好!
既然如此,那不莫如我等先静观其变,坐看张交州如何处理?
待刘扬州大军助我们剿灭山越,再说日后之事!”
见状,士燮捋了捋胡须,大笑着,连连抚掌叫好道,他很满意众人的态度。
他招众人到来,就是看看他们对这事的反应,好在没有超出他的预想,尽在他预料之中。
这一刻,他心里已经有了定计。
“但凭士府君吩咐!”
听了士燮的打算,程秉等人神色一冽,尽皆抱拳道。
众人又聊了一会,接下来用什么态度对待支援的兵马,得到士燮的指点,众人心里有了数,便纷纷向告退。
见众人走远,士燮走进室内,坐在案几前,痛苦的闭上双目沉思,尽管他有了决定,但真要去做,也不容易。
交州,这个地方,士燮有着特殊别样的感情。
自打新莽末年,士家先祖从鲁国汶阳,迁居交州避难,经过六世到士燮之父士赐。
于汉桓帝时期,士赐出任日南太守。
士燮生于永和二年(137),苍梧郡的郡治广信,年轻的时候,前往京师求学,师从汉室宗亲颍川刘陶,学习《左氏春秋》。
他的老师刘陶,虽为汉室宗亲,却是一个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百姓之人。
太学上疏,铸钱上疏,黄巾上疏,忧国上疏等等,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他老师刘陶为天下百姓,为大汉国运所做之大事。
彼时,士燮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而免官。
而在光和五年(182),他接到家中急报,他的父亲士赐命不久矣,他回家奔丧。
但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回,他抱憾终生,他老父亲就剩最后一口气,他不能不孝,他回家守孝三年。
一般守孝,掐头去尾,二十七个月,皇帝天子守孝,一日视为一月,二十七天。
光和七年(184),十二月,也就是刚改年号没多久的中平元年(184),他在守孝的时候,京师噩耗传来。
他的老师刘陶,忧国上梳,遭到宦官诬陷与反贼边章勾结,为表忠贞,不食闭气而亡,他伤心欲绝。
在刘陶死后,大汉吏民,无不思念,甚至做了一首歌:郁郁不乐,思我陶君,何时再来,安此下民。
也因此,他立誓要做老师刘陶那样的人,虽不能做到老师那样,忧天下之民,心系天下。
却要做一个安一方土,造福一方之人。
随着,他守孝三年,他被举为茂才,先任巫县令一职,又一两年,中平四年(187),他被任为交趾太守。
而今,他今年六十有四,已经在太守之位过去十四年了。
交州这一方百姓,在官府的措施下,经过他多年的熏陶,大多从愚昧无知,不知伦理道德,也稍稍懂了人伦纲常,礼义廉耻。
若是士燮再年轻个二三十岁,随着乱世到来,或许他还有割据交州的野心。
但现在 ,他力不从心,而家中几个弟弟,家里子孙,有什么本事,他还能不清楚吗?
有他在,照料着,尚还好,倘若有一天他不在,真难想象会发生什么事。
他却不知道,历史上他一死,他三子士徽继承他的爵位,就谋逆,将整个数代兴盛的家族,拉入深渊,就此覆亡。
忽然,士燮闭上的双眼,猛地睁开,双目开合间,狠辣之色一闪而过,望向州牧府方向,打定主意坚定道:
“张交州,子云兄,一晃数年,君入交州赴任以来,士某以诚相待~
君多有命,士某亦无不从之,与君相处甚欢,只是奈何,天有不测,世事无常。
且不说华侯有大志,其志如家师,忧天下之百姓,天下之黎明,恍若家师再生。
单说君之所为,越来越荒诞不羁,于我交州上下百姓不利。
如今华侯威压盖世,大势已成,三路大军奔赴交州,其心明也,我等何以阻挡?
又为何阻止?
君却不识趣,妄想螳臂挡车,置交州百姓于不顾,引起生灵涂炭。
那么,子云兄,张交州,为了交州百姓,交州安宁,就休怪士某无情!
请你为我交州上下二百多万人着想,还请君上路罢!”
说话间,士燮自言自语了一会,唰唰唰写下了一封密信。
待这封密信传出去后,他就能向派遣使者许靖,跟刘枫承诺的那样,给刘枫一个圆满的方案。
没有人知道,他之所以遣许靖出使向刘枫求援,一来,实在无地方求助。
二来,该因刘枫部下吕岱派来的使者,在他招待期间,不经意间说了一番话:
士府君,你有所不知,我家主公,急公近义,仁义心肠,心系天下民,有匡扶大汉之志!
他曾有言:大汉百姓,所求不多,无外乎吃得饱,穿得暖……
但他希望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这席话,令士燮泪目不已,他恍若聆听老师刘陶的教诲,他老师刘陶就曾为天下民而言。
刘枫这番理想壮志,与刘陶在铸钱上梳的谏言,不谋而合,大致都是一个简单道理。
那就是百姓可以百年无钱货,但不可一日不食,粮食才是急需品,属于重中之重。
士燮不知为什么,他看着使者那憧憬的神色,似乎这个吃得饱,穿得暖,在刘枫治下已经逐渐可以实现了!
即便张津不无人可用,不来找他,他也会派遣使者去庐江探查一番,而张津和他一拍即合。
正巧,刘枫请柬也送到了,借着华侯刘枫与当朝司空曹操之女大婚之际。
他请许靖出使庐江,为的就是让其在庐江,了解打听刘枫治下百姓是否安定繁荣?
他再决定值不值得投靠。
前不久,出使庐江的许靖,派人快马加鞭,跋山涉水,十万火急写了一封信描述和刘枫交谈,所见所闻。
他看着信上的内容,大为震惊。
若不是他知道许靖为人,其跟他一样都见识过京师雒阳辉煌繁荣,并不会在这些事上欺骗他。
甚至他都怀疑,许靖是不是被刘枫收买了。
而回来报信的人,也是一脸震撼,无比难忘的讲述了在庐江见闻,他有些恍惚,不敢信。
没多久,他安插在陪同许靖随行的密探,也是同样的描述。
那就是皖城虽不是天下最大之城,但绝对是天下稳定,最繁荣,最整洁,最干净的城池,百姓安居乐业!
顿时,他忽然发现,也许,是时候下定决心,做一个抉择了!
夫子,威彦愿随您之道,在这短短余生里,再行一路!愿我汉家百姓不在受战乱,饥饿之苦!
华侯,士某将宝押在你身上,赌这一次,还请您别教士某失望呐!
“好!好!好!
既然如此,那不莫如我等先静观其变,坐看张交州如何处理?
待刘扬州大军助我们剿灭山越,再说日后之事!”
见状,士燮捋了捋胡须,大笑着,连连抚掌叫好道,他很满意众人的态度。
他招众人到来,就是看看他们对这事的反应,好在没有超出他的预想,尽在他预料之中。
这一刻,他心里已经有了定计。
“但凭士府君吩咐!”
听了士燮的打算,程秉等人神色一冽,尽皆抱拳道。
众人又聊了一会,接下来用什么态度对待支援的兵马,得到士燮的指点,众人心里有了数,便纷纷向告退。
见众人走远,士燮走进室内,坐在案几前,痛苦的闭上双目沉思,尽管他有了决定,但真要去做,也不容易。
交州,这个地方,士燮有着特殊别样的感情。
自打新莽末年,士家先祖从鲁国汶阳,迁居交州避难,经过六世到士燮之父士赐。
于汉桓帝时期,士赐出任日南太守。
士燮生于永和二年(137),苍梧郡的郡治广信,年轻的时候,前往京师求学,师从汉室宗亲颍川刘陶,学习《左氏春秋》。
他的老师刘陶,虽为汉室宗亲,却是一个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百姓之人。
太学上疏,铸钱上疏,黄巾上疏,忧国上疏等等,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是他老师刘陶为天下百姓,为大汉国运所做之大事。
彼时,士燮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因公事而免官。
而在光和五年(182),他接到家中急报,他的父亲士赐命不久矣,他回家奔丧。
但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回,他抱憾终生,他老父亲就剩最后一口气,他不能不孝,他回家守孝三年。
一般守孝,掐头去尾,二十七个月,皇帝天子守孝,一日视为一月,二十七天。
光和七年(184),十二月,也就是刚改年号没多久的中平元年(184),他在守孝的时候,京师噩耗传来。
他的老师刘陶,忧国上梳,遭到宦官诬陷与反贼边章勾结,为表忠贞,不食闭气而亡,他伤心欲绝。
在刘陶死后,大汉吏民,无不思念,甚至做了一首歌:郁郁不乐,思我陶君,何时再来,安此下民。
也因此,他立誓要做老师刘陶那样的人,虽不能做到老师那样,忧天下之民,心系天下。
却要做一个安一方土,造福一方之人。
随着,他守孝三年,他被举为茂才,先任巫县令一职,又一两年,中平四年(187),他被任为交趾太守。
而今,他今年六十有四,已经在太守之位过去十四年了。
交州这一方百姓,在官府的措施下,经过他多年的熏陶,大多从愚昧无知,不知伦理道德,也稍稍懂了人伦纲常,礼义廉耻。
若是士燮再年轻个二三十岁,随着乱世到来,或许他还有割据交州的野心。
但现在 ,他力不从心,而家中几个弟弟,家里子孙,有什么本事,他还能不清楚吗?
有他在,照料着,尚还好,倘若有一天他不在,真难想象会发生什么事。
他却不知道,历史上他一死,他三子士徽继承他的爵位,就谋逆,将整个数代兴盛的家族,拉入深渊,就此覆亡。
忽然,士燮闭上的双眼,猛地睁开,双目开合间,狠辣之色一闪而过,望向州牧府方向,打定主意坚定道:
“张交州,子云兄,一晃数年,君入交州赴任以来,士某以诚相待~
君多有命,士某亦无不从之,与君相处甚欢,只是奈何,天有不测,世事无常。
且不说华侯有大志,其志如家师,忧天下之百姓,天下之黎明,恍若家师再生。
单说君之所为,越来越荒诞不羁,于我交州上下百姓不利。
如今华侯威压盖世,大势已成,三路大军奔赴交州,其心明也,我等何以阻挡?
又为何阻止?
君却不识趣,妄想螳臂挡车,置交州百姓于不顾,引起生灵涂炭。
那么,子云兄,张交州,为了交州百姓,交州安宁,就休怪士某无情!
请你为我交州上下二百多万人着想,还请君上路罢!”
说话间,士燮自言自语了一会,唰唰唰写下了一封密信。
待这封密信传出去后,他就能向派遣使者许靖,跟刘枫承诺的那样,给刘枫一个圆满的方案。
没有人知道,他之所以遣许靖出使向刘枫求援,一来,实在无地方求助。
二来,该因刘枫部下吕岱派来的使者,在他招待期间,不经意间说了一番话:
士府君,你有所不知,我家主公,急公近义,仁义心肠,心系天下民,有匡扶大汉之志!
他曾有言:大汉百姓,所求不多,无外乎吃得饱,穿得暖……
但他希望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这席话,令士燮泪目不已,他恍若聆听老师刘陶的教诲,他老师刘陶就曾为天下民而言。
刘枫这番理想壮志,与刘陶在铸钱上梳的谏言,不谋而合,大致都是一个简单道理。
那就是百姓可以百年无钱货,但不可一日不食,粮食才是急需品,属于重中之重。
士燮不知为什么,他看着使者那憧憬的神色,似乎这个吃得饱,穿得暖,在刘枫治下已经逐渐可以实现了!
即便张津不无人可用,不来找他,他也会派遣使者去庐江探查一番,而张津和他一拍即合。
正巧,刘枫请柬也送到了,借着华侯刘枫与当朝司空曹操之女大婚之际。
他请许靖出使庐江,为的就是让其在庐江,了解打听刘枫治下百姓是否安定繁荣?
他再决定值不值得投靠。
前不久,出使庐江的许靖,派人快马加鞭,跋山涉水,十万火急写了一封信描述和刘枫交谈,所见所闻。
他看着信上的内容,大为震惊。
若不是他知道许靖为人,其跟他一样都见识过京师雒阳辉煌繁荣,并不会在这些事上欺骗他。
甚至他都怀疑,许靖是不是被刘枫收买了。
而回来报信的人,也是一脸震撼,无比难忘的讲述了在庐江见闻,他有些恍惚,不敢信。
没多久,他安插在陪同许靖随行的密探,也是同样的描述。
那就是皖城虽不是天下最大之城,但绝对是天下稳定,最繁荣,最整洁,最干净的城池,百姓安居乐业!
顿时,他忽然发现,也许,是时候下定决心,做一个抉择了!
夫子,威彦愿随您之道,在这短短余生里,再行一路!愿我汉家百姓不在受战乱,饥饿之苦!
华侯,士某将宝押在你身上,赌这一次,还请您别教士某失望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