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侯出使西域也是走这条路吗?”他又问。
    隋玉摇头,“据说不是,那条路绕道太远,地势也陡峭,现在鲜少有人再走了。”
    “那时候为了避开匈奴,只得绕路。”陈老轻叹,“万幸,老朽还能走过冠军侯走过的路,趁老朽还活着,我替大司马看看他们收复治理的河西四郡。”
    隋玉:……
    行路两天,经过关隘,隋玉和宋娴拿着“过所”文书和各种契去检查,奴仆们则是抬着钱箱来交过路钱。
    “一个人多少钱?”陈老打听。
    “除了看人头,还看货的多少和种类。”提起这个,隋玉有些肉疼,说:“单次不算多,不过经过的城池多,汇在一起也是不少钱,一趟走下来,大概要交五千钱。”
    “年底还要交缗钱?”陈老问。
    隋玉点头,“赚的越多,交的越多。”
    “那个……主子,你分给我们的钱是不是没刨去过关钱和缗钱?”小春红靠近,她低着声音说:“要不你把这部分钱扣下去?”
    隋玉笑,“怎么?还嫌钱多啊?”
    小春红点头,这一趟买了十二三万钱的货,来年要赚好多啊,能分到手的钱是她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隋玉顺水推舟地答应了,头一次分钱的时候她没算太细是因为分到奴仆手上的钱不算多,再扣扣减减,每个人到手三四百钱不够震撼,也勾不住人心。而六百多钱正好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不足买匹绸缎,但能买匹帛布和两匹粗布,如此一换算,心思灵活的人大半会想从中原买帛布和粗布去关外做生意,但顾忌她的想法,八成不会有人提起,退而求其次,那就把钱汇一起,指望她多买货多赚钱。
    事情也不出她所料,一切朝她预料的方向发展,没人拿第一笔利钱,都指望着以这个钱赚更多的钱。有个更大的诱饵勾着,哪怕这个钱不足以脱奴籍,也没人会舍得放弃,大伙都指望她赚大钱,谁还会再生背叛的心思?隋玉觉得她没后顾之忧了。
    过了关隘再行一天就出了山谷,接下来就是下山的路,每多迈一步离家就近一步,连人带骆驼,各个都精神几分。
    走到半山腰,迎面遇到不少商队,驼队连成长龙,穿梭在蜿蜒的山峦间,驼铃声更是久久不绝。
    见到相熟的面孔,隋玉打听说:“今年进关怎么这么早?”
    “关外在打仗,没敢走远,货销完了就回来了。”客商牵着骆驼走,说话的间隙,他驻足问:“长安是什么情况?听说大司马去世了?”
    隋玉点头。
    “明年会是什么情况?”客商犹疑,他打听问:“玉掌柜,你明年可还出关?”
    “要的。”隋玉点头,“这阵仗还没前些年联合乌孙攻打匈奴的阵仗大,说不准不到年底,关外就太平了。”
    “那再好不过了。”客商面带欣喜。
    “真还出关?”后来的客商笑着问。
    隋玉点头,“我不怕关外打仗,就怕关外有动荡但不打仗。”
    这话细想起来有理,听到这话的客商各有思量。
    “对了,你们路过敦煌可去我家客舍过夜了?”隋玉转变话头,“我家小崽如何了?”
    “活蹦乱跳,精神的很。”客商笑着说,“快回去吧,孩子天天抻着脖子盼你回去。”
    隋玉闻言笑了,既然小崽精神颇好,那就说明赵西平没上战场。
    “有他爹在,我不担心。”隋玉又试探一句。
    “这倒是,赵千户把孩子照顾得极好。”
    此话一出,隋玉彻底放心了,她跟客商们道别,跟着商队继续走。
    下山走了九天,进入武威郡休息一天一夜,粮草补齐,干粮备足,商队再次动身。
    从武威前往张掖,一路上隔个三五里路就要遇个商队,多数都是相识的,隋玉和宋娴一路忙着打招呼,东来西往的商队相互交换彼此的消息以及商货的价钱。
    过了张掖已是九月,路旁的水稻田消失了,地里的庄稼转换成金黄的麦子和黍米,野鸡藏在高粱地里嘎嘎叫,野兔和田鼠趁着明月高悬的夜晚大摇大摆地在路上穿行。
    “我们回去还能赶上割麦摘豆。”小春红说。
    隋玉点头,“也不知道小崽他爹有没有买种地的奴仆。”
    “买没买都不打紧,我们回去了,地里就不缺人了。”小春红搅了搅锅里的肉粥,野猪肉早吃完了,锅里的肉是今天傍晚射中的四只鸟和一只肥兔子,从洪池岭下来后,锅里顿顿不缺荤腥。
    西边传来驼铃声,东归的商队还在连夜赶路,隋玉托着下巴,说:“今年冬天客舍的生意恐怕不怎么好,关外的商队回来的早,关内的商队听闻关外有战事,不知道还敢不敢来。”
    “好不好的都没影响,你又不指望客舍赚的房钱吃饭。”宋娴接话。
    “谁会嫌钱多啊。”隋玉笑,“对了,宋姐姐,到酒泉了我要回公婆家一趟,接上二老去敦煌,你看你是先走一步,还是在城里等我一天?”
    “我不急着回家,我在城里等你。”
    “行。”
    巧的是,隋玉的商队进了酒泉郡就遇到婆家一帮子人,快要秋收了,赵父和两个儿子来城里买镰刀,赵母和两个儿媳妇带着一群孙子孙女来城里买肉,秋收活重,不吃荤腥捱不住。
    小春红在买肉的摊子上遇见人,见周围的人似乎是跟赵母相熟的,她机灵地说:“老太太,我们主子让我来割二十斤肥猪肉,说要给你们送过去,怕秋收活重,累坏你们的身子。你瞧瞧,要哪块肉?”
    当着乡邻的面,这话让赵母脸上极有光。
    实打实称足二十斤肥猪肉,小春红领着赵家一群人去找商队。
    “啧啧,三弟妹都有这么多骆驼了?一两百头吧?”赵大嫂眼酸。
    “自家只有四十来头,租了四五十头,其他的骆驼不是我们的,是宋当家的。”小春红解释。
    柳芽儿看到这边的情况,忙去跟隋玉说,隋玉起身迎过来,她不失热情地挨个叫人,就连六个孩子也挨个喊一声,然后让小春红带几个孩子去买糖买糕点买肉包子。
    “娘,我本来还打算回村里接你跟我爹的,这下可巧了,你跟我爹直接跟我们走吧,也免得跟我同行的另一个商队久等。”隋玉说。
    “这可不行,弟妹,家里还忙秋收呢。”赵二嫂的目光落在一众奴仆和骆驼身上,她望着婆母,说:“弟妹手里人多,不如去家里住几天,帮我们收完地里的庄稼,我们再一道去敦煌帮忙收庄稼?”
    赵母不搭腔,她可做不了小儿媳的主。
    隋玉直接拒绝了,“我也急着回去忙我家地里的活儿,再一个,我更急着见我的孩子,我路上丝毫舍不得多歇,就是盼着早一日回家见男人抱孩子。”
    赵二嫂:……真敢说啊,急着见男人……也不觉得脸臊。
    “娘,家里的活儿要是离不了你们二老,不如你们在家多待一个月,等地里的活儿忙完了,让大哥二哥送你们过去?”隋玉问。
    “我们这么些人,一头骆驼和一头驴,走到什么时候去了,我们就不去了算了。”赵大嫂看隋玉一眼,又看了看她身后的商队,她善解人意地说:“爹娘年纪大了,干不了多少活儿,强撑着下地还累坏身子,不划算。娘,你跟我爹随三弟妹过去吧,地里的活儿忙不开,我们花钱雇两三个人。”
    赵二嫂张嘴欲说话,但被赵大嫂狠掐了一把,她忍着痛没开口。
    赵母答应了,“那也行,我跟你爹的确是做不动了,你们花钱雇人,这个钱我跟你爹出。”
    每年去敦煌,走的时候,老三和老四都给她钱,赵母手里攥了不少,话也说得阔气。
    事就这么定了下来,赵大嫂拽着赵二嫂去铁匠铺找赵父,路上,两妯娌你一言我一语地呛话,赵大嫂指望老三两口子提携她的孩子,自然不愿意跟隋玉心生隔阂,而赵二嫂则是眼馋隋玉一家的好日子,她琢磨了半年,做梦都想过去顿顿吃肉,在吃饱喝足后再烤着火听小曲。
    等赵父和两个儿子从铁匠铺过去,小春红带着六个小孩也回来了,隋玉从骆驼背上拿下一匹粗布递给赵大嫂,说:“过年给孩子们做一身新衣裳,算是我和他们三叔的心意。”
    “哎、哎!”赵大嫂高兴,她果然没做错。
    接着,柳芽儿提来四条半腿长的干鱼和两小罐蜂蜜,隋玉把这些东西递给赵二嫂,说:“给家里添个菜,这蜂蜜比饴糖还甜,过年让孩子们甜甜嘴。”
    这下所有人都高兴了,几个孩子个个看这个三婶如看财神爷。
    “爹,娘,你们也别回去拿冬衣了,去敦煌了再给你们置办新的。”隋玉说。
    赵父赵母再没有不愿意的,二老被奴仆们扶上骆驼,两人腰板挺得笔直,头摇得像拨浪鼓,四处寻找认识的人。
    在隋玉处理家事的时候,宋娴带着奴仆已经置办齐了干粮,这边的事一了,商队立即出城。
    敦煌城外,赵西平骑着枣红马带队巡逻,他朝东远远望着,算着日子,他觉得隋玉这几日就要回来。
    “老大,我们去旁处转转。”小卒笑着说。
    赵西平收回眺望的目光,说:“我跟你们一起。”
    待太阳落下地平线,天上红霞满天,巡逻兵即将收队进城,这时风里传来驼铃声。
    赵西平心中一震,一瞬间,握着缰绳的手心似乎泛出汗意,他心有预感,这次传来的驼铃声就是隋玉回来了。
    “你们先回。”他朝属下打个手势,说:“我再等等。”
    当晚霞散尽,天色昏了下来,东来的驼队踩着一丈多高的烟尘靠近城门,近了,赵西平认出了人,他驱马快速靠近。
    “你家赵千户来接你了。”宋娴笑着说。
    隋玉看到了,她蒙着面巾大笑,望着越来越近的男人,她快意地说:“我先走了,你们慢一步。”
    说着,她抖动缰绳,驱着骆驼快跑。
    “赵千户,我们回家。”她挥手大喊。
    赵西平调转马头,跟骆驼并肩快跑。
    有赵西平领着,隋玉进城没做登记,二人进城又出城,穿过民居跑过庄稼地,当冒着炊烟的客舍出现在眼前时,骆驼激动地“卜卜”叫。
    黑夜降临,夜色从东北边袭来,荒野即将被黑暗吞噬时,客舍里依次燃起火把,厨院里也亮起灯火。
    “舅舅,舅舅,快来,我提不动了。”小崽拎着半筐鸡蛋站在门口。
    隋良跑出来,猛然看见门外出现的人,他激动地大叫一声。
    小崽回头,一个灰头土脸的女人满面含笑地看着他,他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他激动大叫,又蹦又跳地冲过去。
    “娘!你回来了!”
    “对,我回来了。”隋玉抱住他,又腾出一只手揽住隋良。
    第260章 一家三口
    隋玉憋着一口气,两手托起攀在身上的孩子往屋里走,嘴上忙活着跟端饭的客商、老牛叔、阿水、帮工、奴仆、猫狗一一打招呼。
    “殷婆,甘大甘二兄弟俩在后面,最晚再有半个时辰就回来。”
    “我先回来的,柳芽儿跟着商队一起走,马上就回来,梦嬷你出去迎一迎。”
    “呀,大黑!哎呀,小黑,你比大黑还壮了!猫官——让让,我别踩着你。”
    一直到走进仓房,人都隔在门外了,隋玉的嘴巴才闲下来。
    “猫官,大黑,小黑,过来。”赵西平点了点脚,唤道:“快来把碎鸡蛋舔干净。”
    半篮子鸡蛋摔成一地黄稀,揽都揽不起来,只能便宜猫狗了。
    “商队快回来了,大壮,你去跟二黑说一声,让他把第二进客舍的仓房打开,院子里多点几个火把。”赵西平吩咐,“顺便再往牲畜圈去一趟,让李木头多准备几袋精粮,黄豆、豆粕、碎米和金花草都备上,让骆驼今晚吃顿好的。”
    “哎。”大壮跑了。

章节目录

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绿豆红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绿豆红汤并收藏流放后,我在敦煌当汉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