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华夏来人!龙驹凤雏!为国而变!诺奖大佬转力学!
    量子研究所内。
    李奇维伏案而书。
    他现在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万有理论上。
    以他现在的绝巅智慧,也不得不感叹:
    “物理学的终极之路实在太难了!”
    哪怕他得到了拉马努金的部分启示,对于攻克万有理论而言,也不过是增加了部分可能性而已。
    类比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李奇维在万有理论上的研究进度,大概相当于刚刚提出量子轨道概念。
    前路漫漫!
    灵感消失之后,李奇维终止思考,开始处理近期的各项杂务。
    首先是6月30日的柏林大学演讲。
    他准备以不确定性原理为主题,提出量子真空涨落的概念,为以后的量子场论做好铺垫。
    届时,他会预测一个极其可怕的宇宙结局猜想!
    接着是7月份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三届物理奥赛。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过去的5月份,巴黎还举办了第八届奥运会。
    文武两大奥林匹克赛事,一起被巴黎承办,让法国人自信心爆棚。
    然后是8月份在荷兰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力学家大会。
    以冯·卡门为首的一批力学家们,仿照布鲁斯会议,致力于把力学发扬光大。
    自诺奖诞生以来,还从未颁给过纯力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他们算着最难的力学公式,结果却很难很难获得诺奖。
    这让力学家们很不甘心。
    不过,这也怪不到诺奖委员会,纯粹是机制的原因。
    力学太偏向实际应用,对于世界的影响很大,对于物理学本身反而影响很小。
    诺奖评判一个成果的创新性,更多看的是对物理学的推进。
    当然也不绝对,比如马可尼的无线电,则靠的是对世界的改变。
    但这是极少数个例。
    诺奖不要力学家,那么力学家就团结起来,自成圈子。
    李奇维虽然本人不会参加力学大会,但是他却很关注这次会议。
    他望着东方,眼中带着慈爱,喃喃自语:
    “算算时间,他们应该快到了吧。”
    ——
    印度洋,斯里兰卡。
    这个在后世被誉为宝石之国的小国,目前是英国的殖民地。
    穿越印度洋,往来东西方的船只,几乎都会在此处停靠补给。
    船上的人也可以趁机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
    不过,玻色此刻显然没有心情欣赏宝石。
    他虽然是印度人,但也不常来斯里兰卡。
    他今天来此,是为了搭乘开往欧洲的轮船,应布鲁斯教授之邀,前往欧洲宣扬自己的理论。
    在他眼里,这比宝石重要无数倍。
    甲板之上,玻色凝望浩瀚的天空和大海,意气风发。
    这时,他忽然发现人群之中,有个人很面熟。
    他走上前去,确认之后,立即兴奋地说道:
    “嗨!你好,钱教授!”
    钱五师正在跟人说话,听到一口纯正的印度英语,侧头定睛一看,笑着说道:
    “哦!是玻色先生啊,你好。”
    钱五师如今在亚洲科学界,绝对是大佬级人物。
    布鲁斯教授亲传弟子、物理诺奖得主、原子研究所所长.
    这些牛逼哄哄的身份,让他成为亚洲各种大型学术会议的必请人物。
    所以,钱五师能一眼认出名气很大的玻色。
    二人曾在一起开过几次物理学会议。
    这时,钱五师又说道:
    “恭喜你啊,玻色。”
    “我看了你写的那篇粒子统计论文,写的非常好。”
    “我还正想邀请你在亚洲物理学会议上作报告呢。”
    玻色闻言,脸上绽放开心的笑容。
    “感谢夸奖。”
    “多亏了布鲁斯教授的帮助,要不然,我这篇论文可能因为被编辑拒稿而放弃了。”
    “他还邀请我前往欧洲,和同行们一起学习和交流。”
    钱五师听闻点点头,笑着说道:
    “你这也算为亚洲物理学界争光了。”
    二人会心一笑。
    接着,玻色好奇地问道:
    “钱教授,那你这次为何前去欧洲?”
    钱五师微微一笑,大方地回道:
    “我是去参加第一届力学家大会的。”
    哗!
    玻色闻言一惊,有点懵逼。
    堂堂超导现象的发现者,诺奖大佬,竟然去参加力学大会?
    这是什么情况.
    玻色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连忙解释道:
    “抱歉,教授,我不是对力学大会有偏见。”
    “而是你这样的存在,为何会转行研究力学?”
    钱五师肯定不能实话实说:我想造飞机造导弹。
    在李奇维的安排下,钱五师的任务还是很重的。
    他不仅负责原子弹的研究,还负责运输工具的研究。
    真实历史上,刚开始的时候,原子弹是靠飞机运送的。
    想炸哪里,飞机直接开过去,到地点后,把原子弹一丢了事。
    反正也没有所谓的反空手段,能把飞机给打下来,所以用飞机就足够了。
    但后来随着技术发展,飞机就不安全了,才慢慢变成了机动性更好速度更高的导弹运输。
    虽然现在这个时代,想把后世那种精确制导的导弹造出来有点不切实际。
    但是简单版本的问题不大。
    而且李奇维又不是搞侵略,他只要手里有秘密武器,用不用,精度怎么样,那是另外一回事。
    不论是飞机还是导弹,对于力学,尤其是流体力学的要求,都非常之高。
    因此,钱五师才会费一大半精力研究力学。
    而参加力学大会,能让他认识和结交更多的力学大佬,对于未来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此刻,钱五师看着海面,感慨道:
    “我们华夏目前不需要超导,需要的是交通、水利、机械等等实用的科技。”
    “而这些,都是力学的应用领域。”
    “我想为国家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玻色听后,立刻肃然起敬,内心震动。
    钱五师的话,让他感同身受。
    印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然,玻色也没有夸张到立刻改行,学习应用科学。
    他在物理学领域,属于刚刚登堂入室的阶段,还轮不到他操心天下苍生。
    等他坐到拉曼那个位置,考虑的就不仅是物理学本身了。
    物理学家按照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开辟型,另一种是应用型。
    以钱五师为例,他之前研究超导现象时,就属于开辟型学者。
    他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开辟物理学的范围,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

章节目录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欲望社只为原作者虚空圣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虚空圣堂并收藏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