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六月三日深夜。
这晚,房玄龄早早便躺在床上,但总不能入睡,感觉到好象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在床上辗转反侧,几次起床来走到窗前站一回,又回来躺到床上。
妻子柳氏也被弄醒了,睁开惺忪的睡眼嘟囔道:“你还睡不睡呀!这么深更半夜的,象只弄蹄的小野鹿。”
那时候,房玄龄又一次起床来站在了窗前,窗外一弦弯月,星光闪烁,窄小的小院里,那株仅有的石榴,树影婆娑,看得见开始成熟的石榴,颜色暗红如朱。
房玄龄回过头来,看了床上的妻子一眼说道:“我总感觉到好象有什么事要发生,却又不敢断定,心里有些烦,便睡不着。”
妻子听着,也起了床来,点了床头的豆油灯芯,小房便亮堂起来。妻子起身坐在床沿,那时她的睡意也没有了,她顺手拿了放在床头边的一件单衣披到肩上说道:“你说会有什么事要发生呢?”妻子说话的声音有些颤颤的。
房玄龄又回过头来看着妻子说:“我也说不准,但最担心的是这件事情。”房玄龄说了半截话又打住了。
“是啥事情呀!”妻子焦急的问道。
“我担心是要出大事了。”房玄龄说道。
“真急死人了,究竟是要出啥事呢?”妻子又焦急的问。
“我最担心一场宫廷血惺的厮杀,恐怕要发生了。”房玄龄说道。妻子脸色骤变,神色惊惶起来。
这段时间来,柳氏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她不大知道宫里的事情,但是她知道她的丈夫和杜如晦已被皇上罢黜了,她知道丈夫和杜如晦两个人都是秦王的得力谋士,知道他俩在西征中立了功,她知道秦王和他的俩个兄弟不和,但她不知道宫廷内讧的事。
她在秦府住的时候,虽然只算是一个门客的内人,地位显著低下,但秦府的各位王妃待她亲如姐妹,平常大家在一起做做针线,说说家常,或下棋抚琴,从不敢妄谈国事,虽也偶尔听得一些宫里的事情,但也不得了了。
至于秦王兄弟间的矛盾会演变成血惺的厮杀,她连想也没想过,咋一听丈夫说起这些心惊胆战的事,怎不惊惶不安呢?她听着丈夫说话,眼睛直直的望了他,许久才又问道:“你说秦王兄弟之间会发生杀戮之事?”柳氏说话的声音震颤着。
“这是迟早的事,只怕就在这些时日了,秦王倘若仍不肯下决心,恐怕要吃亏的。”房玄龄说道。
“那该如何是好?”柳氏不安的问道。
“目前的情势已经很明了,他们兄弟之间势不两立,秦王要么任其宰割,要么先下手为强!”房玄龄紧蹙着眉头说道。
“兄弟间能不能坐下来谈谈,亲生骨肉有什么不好说呢。”
“已经没法和解,情同水火,你死我活!”……
窗外一阵微风吹过,那株石榴树枝叶瑟索响了一阵。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房玄龄和他的妻子屏声息气的听了一会,那敲门声仍不停息,房玄龄示意妻子不要出声,自己轻轻走出房门,来到前门边站了一会,细听外面街道静悄悄的,遂问道:“谁?”
“我,快开门。”
房玄龄听出来,这是长孙无忌的声音,遂心头一喜,开了门。
长孙无忌闪身进来,俩人走进院后的小厅坐下。房玄龄点了一盏油灯道:“长孙大人深夜来访必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吧?”
昏暗的灯光照见长孙无忌的脸色阴暗,他盯住房玄龄的脸低声说道:“目前宫中的情形你大概也是清楚了,自从你和杜如晦被裁黜后,太子、齐王先是收买尉迟兄不成,继而派刺客要暗杀他,暗杀不成,又诬陷他谋反,下了大狱,要不是秦王冒死进谏,恐怕已被他们杀害了,接着又要收买段志弘,段兄自然不会上他们的贼船,程老兄也险被调任康州刺使,程老兄以死赖着不去。”
长孙无忌接道:“昨天的朝会通报,北面的突厥郁射屯兵数十万于河南,太子力荐齐王领兵北征,齐王请了皇上旨要调尉迟兄、程黑子、段志弘等兄弟随军北征,秦王得齐府中一哑巴密报,太子与齐王密商,出兵之日让秦王在昆明池饯行,准备借此机会杀掉秦王,并密谋坑杀尉迟兄等人,情况非常危急,秦王叫你和杜如晦速往秦府商量如何对付。”
房玄龄听着,思忖道:“长孙大人说的这些自己丝毫不知,这段时间来自己很少出门,也不敢打听宫里的事,看来情况已到了非常危急的地步了,但是秦王的态度如何?他是否下得决心呢?自己既然已被裁黜,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去见秦王,假如秦王仍不愿下最后的决心,皇上察觉此事,自己便是死罪。”
房玄龄这么想着,遂装出一副惊惶不安的面孔说道:“长孙大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已经是被裁黜之人,国事、政事已与我无关,况且皇上下旨裁黜我,就是不让我和秦王有任何来往,倘若我和秦王有接触,我这个头颅肯定要搬家的。如此掉脑袋的事情,我说什么也不能做。你回去转告秦王,就说我不敢违抗圣命,恕不遵命。”
长孙无忌听房玄龄这么一说,本来想把秦王已决心动手的事说出来,但不知房玄龄这段时间来有何想法,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心想,机密的事万不能泄漏,先回复秦王再说,遂道:“既然如此,我就先告辞了,说着起身急匆匆赶往秦府去。
房玄龄看着长孙无忌出了门,心想:倘若秦王已下定决心,今晚必派人再来找他,遂独坐在厅中思考着如何应付太子和元吉的对策。
再说,长孙无忌急匆匆的往秦府赶,一路想着:“听房玄龄说话,察言观色,他那惊惶不安的样子,想不到他是这样的胆小鬼,这样的人很不可靠,好在我没说出世民已下了决心,让他知道世民的心思可不得了,倘若他密告于太子、元吉,那不就坏了大事?”
这么想着,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又转想,“倘若他已变节,暗里和太子、元吉勾通了,那可坏了大事,像他这样心计深奥之人,一定会猜出了世民的意图。”长孙无忌越想越觉得问题严重,遂加快了步子,不到两刻钟便赶到了秦府。
那时候,李世民和尉迟敬德等人正在府中焦急的等待着,见长孙无忌回来,却不见房玄龄,李世民没等长孙无忌坐下,便问道:“房玄龄是什么意思,他怎么不来?”
“恐怕房玄龄靠不住,他东推西辞,一脸惶恐不安的模样,我倒担心他有异心。”长孙无忌说道。
“房玄龄难道敢背叛我吗?”李世民顿时一脸怒色,狠狠的说道。
正说话间,程知节也回来了,说那杜如晦的情形和房玄龄的同出一辙。
李世民二话没说,摘下墙上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说道:“尉迟兄和长孙大人再去看看,若他俩没有来意,你们便砍了他俩的头来见我。”
尉迟敬德和程知节听着,点点头,正要出门去,李世民又叫住他俩,并叫过张公谨,让他找来俩件道士服,交给尉迟敬德和程知节,说道:“为了掩人耳目,他俩若来,叫他俩穿了道士服,不要让别人看出端倪来。”
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听了,又点点头,转了身便出了门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这晚,房玄龄早早便躺在床上,但总不能入睡,感觉到好象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在床上辗转反侧,几次起床来走到窗前站一回,又回来躺到床上。
妻子柳氏也被弄醒了,睁开惺忪的睡眼嘟囔道:“你还睡不睡呀!这么深更半夜的,象只弄蹄的小野鹿。”
那时候,房玄龄又一次起床来站在了窗前,窗外一弦弯月,星光闪烁,窄小的小院里,那株仅有的石榴,树影婆娑,看得见开始成熟的石榴,颜色暗红如朱。
房玄龄回过头来,看了床上的妻子一眼说道:“我总感觉到好象有什么事要发生,却又不敢断定,心里有些烦,便睡不着。”
妻子听着,也起了床来,点了床头的豆油灯芯,小房便亮堂起来。妻子起身坐在床沿,那时她的睡意也没有了,她顺手拿了放在床头边的一件单衣披到肩上说道:“你说会有什么事要发生呢?”妻子说话的声音有些颤颤的。
房玄龄又回过头来看着妻子说:“我也说不准,但最担心的是这件事情。”房玄龄说了半截话又打住了。
“是啥事情呀!”妻子焦急的问道。
“我担心是要出大事了。”房玄龄说道。
“真急死人了,究竟是要出啥事呢?”妻子又焦急的问。
“我最担心一场宫廷血惺的厮杀,恐怕要发生了。”房玄龄说道。妻子脸色骤变,神色惊惶起来。
这段时间来,柳氏提心吊胆的过日子,她不大知道宫里的事情,但是她知道她的丈夫和杜如晦已被皇上罢黜了,她知道丈夫和杜如晦两个人都是秦王的得力谋士,知道他俩在西征中立了功,她知道秦王和他的俩个兄弟不和,但她不知道宫廷内讧的事。
她在秦府住的时候,虽然只算是一个门客的内人,地位显著低下,但秦府的各位王妃待她亲如姐妹,平常大家在一起做做针线,说说家常,或下棋抚琴,从不敢妄谈国事,虽也偶尔听得一些宫里的事情,但也不得了了。
至于秦王兄弟间的矛盾会演变成血惺的厮杀,她连想也没想过,咋一听丈夫说起这些心惊胆战的事,怎不惊惶不安呢?她听着丈夫说话,眼睛直直的望了他,许久才又问道:“你说秦王兄弟之间会发生杀戮之事?”柳氏说话的声音震颤着。
“这是迟早的事,只怕就在这些时日了,秦王倘若仍不肯下决心,恐怕要吃亏的。”房玄龄说道。
“那该如何是好?”柳氏不安的问道。
“目前的情势已经很明了,他们兄弟之间势不两立,秦王要么任其宰割,要么先下手为强!”房玄龄紧蹙着眉头说道。
“兄弟间能不能坐下来谈谈,亲生骨肉有什么不好说呢。”
“已经没法和解,情同水火,你死我活!”……
窗外一阵微风吹过,那株石榴树枝叶瑟索响了一阵。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房玄龄和他的妻子屏声息气的听了一会,那敲门声仍不停息,房玄龄示意妻子不要出声,自己轻轻走出房门,来到前门边站了一会,细听外面街道静悄悄的,遂问道:“谁?”
“我,快开门。”
房玄龄听出来,这是长孙无忌的声音,遂心头一喜,开了门。
长孙无忌闪身进来,俩人走进院后的小厅坐下。房玄龄点了一盏油灯道:“长孙大人深夜来访必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吧?”
昏暗的灯光照见长孙无忌的脸色阴暗,他盯住房玄龄的脸低声说道:“目前宫中的情形你大概也是清楚了,自从你和杜如晦被裁黜后,太子、齐王先是收买尉迟兄不成,继而派刺客要暗杀他,暗杀不成,又诬陷他谋反,下了大狱,要不是秦王冒死进谏,恐怕已被他们杀害了,接着又要收买段志弘,段兄自然不会上他们的贼船,程老兄也险被调任康州刺使,程老兄以死赖着不去。”
长孙无忌接道:“昨天的朝会通报,北面的突厥郁射屯兵数十万于河南,太子力荐齐王领兵北征,齐王请了皇上旨要调尉迟兄、程黑子、段志弘等兄弟随军北征,秦王得齐府中一哑巴密报,太子与齐王密商,出兵之日让秦王在昆明池饯行,准备借此机会杀掉秦王,并密谋坑杀尉迟兄等人,情况非常危急,秦王叫你和杜如晦速往秦府商量如何对付。”
房玄龄听着,思忖道:“长孙大人说的这些自己丝毫不知,这段时间来自己很少出门,也不敢打听宫里的事,看来情况已到了非常危急的地步了,但是秦王的态度如何?他是否下得决心呢?自己既然已被裁黜,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去见秦王,假如秦王仍不愿下最后的决心,皇上察觉此事,自己便是死罪。”
房玄龄这么想着,遂装出一副惊惶不安的面孔说道:“长孙大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已经是被裁黜之人,国事、政事已与我无关,况且皇上下旨裁黜我,就是不让我和秦王有任何来往,倘若我和秦王有接触,我这个头颅肯定要搬家的。如此掉脑袋的事情,我说什么也不能做。你回去转告秦王,就说我不敢违抗圣命,恕不遵命。”
长孙无忌听房玄龄这么一说,本来想把秦王已决心动手的事说出来,但不知房玄龄这段时间来有何想法,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心想,机密的事万不能泄漏,先回复秦王再说,遂道:“既然如此,我就先告辞了,说着起身急匆匆赶往秦府去。
房玄龄看着长孙无忌出了门,心想:倘若秦王已下定决心,今晚必派人再来找他,遂独坐在厅中思考着如何应付太子和元吉的对策。
再说,长孙无忌急匆匆的往秦府赶,一路想着:“听房玄龄说话,察言观色,他那惊惶不安的样子,想不到他是这样的胆小鬼,这样的人很不可靠,好在我没说出世民已下了决心,让他知道世民的心思可不得了,倘若他密告于太子、元吉,那不就坏了大事?”
这么想着,心里越发不是滋味,又转想,“倘若他已变节,暗里和太子、元吉勾通了,那可坏了大事,像他这样心计深奥之人,一定会猜出了世民的意图。”长孙无忌越想越觉得问题严重,遂加快了步子,不到两刻钟便赶到了秦府。
那时候,李世民和尉迟敬德等人正在府中焦急的等待着,见长孙无忌回来,却不见房玄龄,李世民没等长孙无忌坐下,便问道:“房玄龄是什么意思,他怎么不来?”
“恐怕房玄龄靠不住,他东推西辞,一脸惶恐不安的模样,我倒担心他有异心。”长孙无忌说道。
“房玄龄难道敢背叛我吗?”李世民顿时一脸怒色,狠狠的说道。
正说话间,程知节也回来了,说那杜如晦的情形和房玄龄的同出一辙。
李世民二话没说,摘下墙上佩刀交给尉迟敬德,说道:“尉迟兄和长孙大人再去看看,若他俩没有来意,你们便砍了他俩的头来见我。”
尉迟敬德和程知节听着,点点头,正要出门去,李世民又叫住他俩,并叫过张公谨,让他找来俩件道士服,交给尉迟敬德和程知节,说道:“为了掩人耳目,他俩若来,叫他俩穿了道士服,不要让别人看出端倪来。”
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听了,又点点头,转了身便出了门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